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抚州市2014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唐荣 王晓敏 郑享梅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208-209,共2页
目的了解抚州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集2014年抚州市各县区送检的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咽拭子和疱疹液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送检的667例手足口病样本,共检出阳性429例,阳性率为64.32%,呈现明显的双峰分布,病例... 目的了解抚州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集2014年抚州市各县区送检的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咽拭子和疱疹液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送检的667例手足口病样本,共检出阳性429例,阳性率为64.32%,呈现明显的双峰分布,病例主要集中在4-6月和10-11月,其中EV71、CoxA16和未分型肠道病毒阳性分别占14.54%、39.58%和45.88%。阳性样本中≤5岁的占92.3%(396例),其中0~3岁占74.8%(321例)。22例重症感染患者有18例(81.82%)为EV71感染。结论手足口病发病主要集中在〈5岁婴幼儿,特别是3岁以内。未分型肠道病毒是抚州地区2014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EV71仍是引起重症感染的主要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病原学检测 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循证理念指导下护理联合体位管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熊瑶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731-734,共4页
目的:探讨针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实施循证理念指导下护理+体位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于我院行LC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行LC治疗,观察组(30例)实施循证理念指导下护理联合体位管理,对照组... 目的:探讨针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实施循证理念指导下护理+体位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于我院行LC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行LC治疗,观察组(30例)实施循证理念指导下护理联合体位管理,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两组均持续随访1个月。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中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便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中的社会功能评分、心理评分、物质生活评分及躯体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理念指导下护理联合体位管理能够促进LC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循证理念 体位管理 术后恢复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消炎利胆片对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血清学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胡洋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分析消炎利胆片对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血清学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单纯行腹腔镜胆囊... 目的分析消炎利胆片对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血清学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单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消炎利胆片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手术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血清学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预后情况(术后复发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高于对照组(73%)(P<0.05);持续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4±1.1)d、(25±5)h、(4.6±1.3)d,均短于对照组的(5.3±1.1)d、(42±7)h、(8.3±1.1)d(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IL-6、TNF-α和CRP水平为(51.7±5.5)ng/ml、(40.4±4.4)ng/ml、(14.0±2.3)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63.9±6.7)ng/ml、(52.7±5.3)ng/ml、(22.2±3.1)ng/ml(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7%和13%,均低于对照的30%和43%(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后采用消炎利胆片治疗,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恢复时间,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改善机体炎性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急性 腹腔镜检查 消炎利胆片 血清学指标 复发率急性
下载PDF
基于血气生化指标的风险预测模型对老年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患者脑出血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罗文军 黄燕惠 郑享梅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5期100-104,共5页
目的构建基于血气生化指标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对老年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患者发生脑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医院就诊的24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患者资料,按7‥3比例分为建模集(172例)和验证集... 目的构建基于血气生化指标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对老年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患者发生脑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医院就诊的24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患者资料,按7‥3比例分为建模集(172例)和验证集(74例)。收集建模集一般资料、血气生化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基础疾病和其他因素,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R语言软件绘制列线图,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检验该模型预测效能,并采用验证集数据进行外部验证。结果24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患者共发生脑出血27例,建模集中发生脑出血19例,验证集发生脑出血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脂血症与老年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脑出血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PaO_(2)<80、PaCO_(2)<35、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为老年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发生脑出血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5个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0,最佳截断值为0.699,灵敏度为0.947,特异度为0.752;校准曲线结果显示,其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27,提示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较好的预测准确性。验证集结果显示,模型外部预测性能良好。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患者发生脑出血受年龄、PaO_(2)、PaCO_(2)等因素影响,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性能良好,可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气生化指标 高血压 脑血管病 老年 脑出血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游成义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6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持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92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持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92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创面缩小程度、二期缝合修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中,可以有效促进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创面愈合,缩短恢复时间,并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开放性 软组织缺损 VSD 护理
下载PDF
基于术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水平构建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预测模型
6
作者 黄燕惠 罗文军 郑享梅 《右江医学》 2024年第9期840-846,共7页
目的探究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水平对预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风险的价值,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以2021年10月—2023年1月期间... 目的探究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水平对预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风险的价值,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以2021年10月—2023年1月期间于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33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周围血管疾病、内科疾病、下肢静脉曲张史)、病情资料(骨折类型、骨折部位、受伤至手术的时间)和实验室指标(PT、APTT、TT、FIB、D-二聚体),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将患者分为DVT组和无DVT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患者术后下肢DVT形成的相关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进行评估。结果年龄、周围血管疾病、糖尿病、骨折部位为转子间、受伤至手术时间、FIB、D-二聚体是骨折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OR>1),APTT、TT是骨折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保护因素(OR<1)。模型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75,敏感度为78.5%,特异性为84.2%,模型校正曲线总体趋势趋近于理想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χ^(2)=1.895,P=0.388,DCA曲线分析预测模型阈值概率在小于0.78或大于0.90时净获益均大于0。结论以年龄、周围血管疾病、糖尿病、骨折部位为转子间、受伤至手术时间、APTT、TT、FIB、D-二聚体为因素构建的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预测模型对预测患者发生下肢DVT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深静脉血栓 凝血四项 D-二聚体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事件冲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周璇 吴喜 周维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9期580-583,共4页
目的调查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ur fracture,IFF)患者事件冲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15例IFF患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事件冲击量表、一般自我效能... 目的调查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ur fracture,IFF)患者事件冲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15例IFF患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事件冲击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及心理韧性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IFF患者事件冲击得分为(29.63±4.2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骨折原因、自我效能感、家庭功能、心理韧性是IFF患者事件冲击的独立影响因素(R^(2)=0.508,调整后R^(2)=0.485,F=22.490,P<0.001)。结论IFF患者事件冲击水平处于轻度,受性别、骨折原因、自我效能感、家庭功能、心理韧性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可据此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加强患者心理干预,以降低事件冲击程度,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事件冲击 影响因素 自我效能感 家庭功能 心理韧性
下载PDF
基于Cameron适时理论的护理路径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许芬 许湾 黄萍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2期50-53,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Cameron适时理论的护理路径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 目的研究基于Cameron适时理论的护理路径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Cameron适时理论的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基于Cameron适时理论的护理路径干预可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其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eron适时理论 护理路径 高血压 脑出血
下载PDF
额戴放大镜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王智华 邹秋仁 吴子诚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7期1218-1218,共1页
腮腺肿瘤属涎腺肿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约80%为良性肿瘤,多位于浅叶。当前临床治疗该疾病首要方法为手术切除。我科自2015年来一直采取额戴放大镜辅助进行腮腺肿瘤手术,现整理124例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额戴放大镜在腮腺肿瘤手术... 腮腺肿瘤属涎腺肿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约80%为良性肿瘤,多位于浅叶。当前临床治疗该疾病首要方法为手术切除。我科自2015年来一直采取额戴放大镜辅助进行腮腺肿瘤手术,现整理124例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额戴放大镜在腮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腮腺肿瘤患者124例。术前均系腮腺区无痛性包块,无面瘫及面肌痉挛临床症状,无颈淋巴结肿大,均考虑腮腺良性肿瘤。124例中男性70例,女性54例,年龄23~76岁,肿瘤直径1.2~10 cm。患者术前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分均为Ⅰ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戴放大镜 腮腺肿瘤 腮腺肿瘤切除术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感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江娜 徐美珠 曾海青 《现代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疾病感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3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评估患者的疾病感知现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疾病感知水平的影响...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疾病感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3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评估患者的疾病感知现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疾病感知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103例T2DM患者BIPQ评分为(45.68±5.4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5年、有糖尿病并发症、创伤后成长水平低是T2DM患者疾病感知水平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T2DM患者疾病感知处于中等水平,且受病程、糖尿病并发症、创伤后成长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疾病感知 创伤后成长
下载PDF
心理支持结合心理干预在重症监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龚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旨在探索新型心理疗法在重症护理中的实际效果。方法挑选取62位重症监护室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并巧妙地将他们分为两组,每组人数相等。其中一组接受了这种新颖的心理干预,而另一组则继续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结果接受新型心理干预... 目的旨在探索新型心理疗法在重症护理中的实际效果。方法挑选取62位重症监护室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并巧妙地将他们分为两组,每组人数相等。其中一组接受了这种新颖的心理干预,而另一组则继续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结果接受新型心理干预的病患在身心健康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改善。无论是抗压能力还是满意度,他们在生理、情绪和社交等各个生活品质评估指标上都表现得更为出色。相比之下,那些未接受新疗法的病患在这些方面则显得逊色。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些新型心理干预方法确实能够为重症病患带来身心健康上的显著益处。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病患对于新疗法的接受度也很高,显示出其在实际临床中的潜在价值。结论新颖的心理疗法在重症护理中确实具有一定的效益,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新型心理干预 策略研究
下载PDF
早期空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勤 黄慧民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36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空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免疫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入院的SAP患者56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人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常规... 目的探讨早期空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免疫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入院的SAP患者56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人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完全肠外营养;营养支持治疗前后测定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水平,观察两组的病死率、腹痛缓解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19^+比例明显增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腹痛缓解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P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支持 全肠外营养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四黄膏外敷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49例 被引量:9
13
作者 涂爱国 郑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15期91-92,共2页
目的观察四黄膏外敷治疗老年患者急性腰扭伤临床疗效。方法 49例急性腰扭伤老年患者,采用四黄膏外敷结合卧床休息治疗。观察腰部活动度及疼痛,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腰部活动度及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愈24例,占4... 目的观察四黄膏外敷治疗老年患者急性腰扭伤临床疗效。方法 49例急性腰扭伤老年患者,采用四黄膏外敷结合卧床休息治疗。观察腰部活动度及疼痛,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腰部活动度及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愈24例,占49.0%;好转22例,占44.9%;未愈3例,占6.1%。总有效率为93.9%。结论四黄膏外敷结合卧床休息对老年性急性腰扭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黄膏 急性腰扭伤 老年科 外治法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后42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莉 王慧芬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第23期149-149,共1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术后优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4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予以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程度得到明显缓解,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术后优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4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予以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程度得到明显缓解,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恢复程度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疼痛程度,加快产妇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优质护理 术后产妇康复 临床价值
下载PDF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黄慧民 黄勤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1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将11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9例患者给予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58例患者给予柳氮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其治疗后...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将11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9例患者给予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58例患者给予柳氮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其治疗后组织学积分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均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但美沙拉嗪的总有效率高,治疗后组织学积分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 柳氮磺吡啶
下载PDF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6
16
作者 黄慧民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2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76例)给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对照组(75例)给予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76例)给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对照组(75例)给予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阿莫西林 果胶铋
下载PDF
肺结核咯血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喻长发 陈小琴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8期126-127,共2页
目的:对肺结核咯血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本院肺结核咯血患者中选取5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7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酚妥拉明+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酚妥拉明治疗,对比... 目的:对肺结核咯血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本院肺结核咯血患者中选取5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7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酚妥拉明+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酚妥拉明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59%、轻度不良反应比率为66.67%、中度不良反应比率为29.63%,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2.96%、轻度不良反应比率为25.93%、中度不良反应比率为55.5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肺结核咯血疾病临床上垂体后叶素有良好作用,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咯血 垂体后叶素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肝缺血再灌注导致急性肺损伤肺组织MDA、SOD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林萍 邓才林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20期3082-3084,共3页
目的评价分析谷氨酰胺对肝缺血再灌注导致急性肺损伤肺组织MDA、SOD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45例行肝肿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S组(假手术组)、I-R组(缺血-再灌注组)、G组(谷氨酰胺组),每组15例。I-R组完全阻断... 目的评价分析谷氨酰胺对肝缺血再灌注导致急性肺损伤肺组织MDA、SOD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45例行肝肿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S组(假手术组)、I-R组(缺血-再灌注组)、G组(谷氨酰胺组),每组15例。I-R组完全阻断门静脉、肝动脉、胆总管持续缺血30 min后再进行灌注1 h,G组于全肝血流阻断前1 h静脉滴注0.75 mg/kg谷氨酰胺实施预处理。对3组患者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湿/干重比(W/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进行测定,并评估肺组织学评分。结果与I-R组比较,G组患者肺组织MDA水平、MPO活性、W/D及TNF-α水平降低,SOD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G组患者肺组织MDA、TNF-α水平、W/D上升,SOD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组肺组织学评分高于G组、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肝缺血再灌注导致急性肺损伤进行谷氨酰胺预处理能够有助于抑制炎性因子释放,从而显著增加肺组织表达,改善MDA、SOD水平,利于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肝缺血再灌注 急性肺损伤 MDA SOD 预后
下载PDF
早期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淑梅 《当代医学》 2016年第33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对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2组,各48例,以采用内科基础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以在内科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早期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对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2组,各48例,以采用内科基础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以在内科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早期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活动能力(ADL)、神经功能缺损(NISSS)评分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DL、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早期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康复治疗 护理干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48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淑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18期2148-2149,共2页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8例患者予泮托拉唑40mg/d静滴,对照组35例患者予雷尼替丁0.2 g/d静滴。结果治疗组48例患者治疗24 h止血率86%(41/48),出血未控制率14%(7/48),24 h止血的病例41例,开始...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8例患者予泮托拉唑40mg/d静滴,对照组35例患者予雷尼替丁0.2 g/d静滴。结果治疗组48例患者治疗24 h止血率86%(41/48),出血未控制率14%(7/48),24 h止血的病例41例,开始起效时间为(3.6±1.3)h,出血停止时间为(6.9±1.8)h。对照组35例患者治疗24 h止血率74%(26/35),出血未控制率26%(9/35),24 h止血病例26例,开始止血时间(7.7±4.4)h,出血停止时间(13.4±7.2)h。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优于雷尼替丁,可作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 雷尼替丁 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