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产地芡实的品质特性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丽 曾嘉程 +4 位作者 王梦 付晓 陈继光 上官新晨 尹忠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0-78,共9页
本文通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UPL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等方法,旨在从外观、主要营养成分、活性成分、微量元素四个方面,对江苏、安徽、江西等13个不同栽培区或种植基地的芡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芡实外... 本文通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UPL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等方法,旨在从外观、主要营养成分、活性成分、微量元素四个方面,对江苏、安徽、江西等13个不同栽培区或种植基地的芡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芡实外观和组分含量指标之间差异明显。苏芡个体较大,种仁圆整,在果形指数、百果质量、果壳厚度、出仁率方面与刺芡存在显著差异(p<0.05)。江苏省扬州市和江西省上饶市的芡实种仁淀粉含量分别为76.84%、76.53%,显著高于其他产地芡实(p<0.05);粗蛋白含量(13.61%)最高的是江苏省淮安市的芡实;江西省上饶市的芡实的脂肪含量百分比(0.66%)最大,并显著(p<0.05)高于其他产地芡实;安徽省天长市的芡实中元素K(1458.90μg/g)、Mg(348.95μg/g)、P(1590.67μg/g)、Zn(38.39μg/g)的含量均高于其他产地,但元素Ca(90.79μg/g)、Mn(15.99μg/g)的含量低于其他产地;建立了13个产地芡实的共有高效液相色图谱,确定了12个共有峰,样品相似度大于0.84。通过主成分分析将23个指标降维为6个主成分,反映了原变量91.20%的信息;聚类分析结果将13个样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聚集了不同产地的苏芡;第二类聚集不同产地的刺芡,芡实品质受品种影响较大。本研究测定的多指标成分,为芡实的质量控制及鉴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芡实 品质特性 产地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江西芡实规格等级划分标准化研究
2
作者 吴文慧 付晓 赖博文 《质量探索》 2019年第4期28-31,共4页
简要阐述了芡实的分类情况和江西芡实的现状,并结合芡实产业实际,研究江西芡实规格等级划分依据,起草芡实等级规格地方标准草案。
关键词 江西芡实 等级划分 地方标准
原文传递
芡实酒糟生产酱油后熟过程中的理化变化及风味形成 被引量:4
3
作者 付晓 梁强 +3 位作者 尹忠平 陈继光 张丽 上官新晨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0-76,共7页
芡实酒糟是芡实酿酒后的主要副产物,含有大量蛋白质和少量淀粉,是生产酱油的良好原料。研究芡实酒糟生产酱油后熟过程中的主要理化变化及风味形成。结果表明,温度对后熟过程中酱油的理化变化有重要影响,温度越高变化越明显,光照和氧气... 芡实酒糟是芡实酿酒后的主要副产物,含有大量蛋白质和少量淀粉,是生产酱油的良好原料。研究芡实酒糟生产酱油后熟过程中的主要理化变化及风味形成。结果表明,温度对后熟过程中酱油的理化变化有重要影响,温度越高变化越明显,光照和氧气影响不明显;在后熟过程中,色泽变深是最明显的外观变化,总氮含量基本不变,氨基酸、总糖、还原糖含量及pH呈下降趋势; GC-MS分析结果表明,在55℃、避光、无氧储藏条件下,后熟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明显,其中醇类物质和羧酸类物质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醛类物质含量呈上升趋势,酮类物质含量在第10天时达到峰值之后逐步下降,其他含氮化合物在前期有所增加, 30 d后急剧上升;酱油中检出16种氨基酸,半胱氨酸未检出,总氨基酸在储藏过程中下降20.4%,其中变化较大的有谷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4种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后熟 理化变化 风味物质 芡实酒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