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对油茶光合作用及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吴杨 姚小华 +7 位作者 何正盛 王春娥 周会汶 叶思诚 宋英培 王璠 张弦 高银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7-157,共11页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发展油茶种植是填补我国食用油缺口、缓解粮油争地矛盾的有效途径。光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首要生态因子,直接决定着油茶的产量和品质。深入了解油茶光合生产性能及生长发育对复杂光环境的生态适应规律,...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发展油茶种植是填补我国食用油缺口、缓解粮油争地矛盾的有效途径。光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首要生态因子,直接决定着油茶的产量和品质。深入了解油茶光合生产性能及生长发育对复杂光环境的生态适应规律,对于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不同光照环境对油茶植株光合生理特性、形态指标、同化物积累与转运、抗氧化酶系活性和内源激素的影响机制,以了解油茶光合作用及其生长发育对不同光照强度和光质环境的响应机制,为培育油茶高光效优良种质和确立合理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光合作用 生长发育 光照强度 光质
下载PDF
油茶花芽分化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立莎 张艳 高银祥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8-10,44,共4页
油茶是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茶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多酚等成分,具有极高的保健价值,在秦岭以南的广大地区均有栽培。油茶落花落果、坐果率低等均与花芽分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从形态分化、影响因子和相关基因等方面综述了油茶... 油茶是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茶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多酚等成分,具有极高的保健价值,在秦岭以南的广大地区均有栽培。油茶落花落果、坐果率低等均与花芽分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从形态分化、影响因子和相关基因等方面综述了油茶花芽分化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油茶高效栽培、丰产稳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花芽分化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式的油茶籽油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抗炎效果
3
作者 陈宇 杨纪元 +5 位作者 邱之阳 张笑 邱昌扬 周凯 郝泽金 陈志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67,共7页
为了明确不同加工方式的油茶籽油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治疗效果,并探究油茶籽油中的主要抗炎物质,分别制备低温压榨油茶籽油、热榨油茶籽原油、热榨精炼油茶籽油、土榨油茶籽油和超临界CO_(2)油茶籽油,分析不同加工方式及添加不同... 为了明确不同加工方式的油茶籽油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治疗效果,并探究油茶籽油中的主要抗炎物质,分别制备低温压榨油茶籽油、热榨油茶籽原油、热榨精炼油茶籽油、土榨油茶籽油和超临界CO_(2)油茶籽油,分析不同加工方式及添加不同活性物质的油茶籽油对ACD模型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并结合ELISA法、HE染色和免疫组化探究其对小鼠炎症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油茶籽油对ACD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率最高,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其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降低率超过10%,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好转,耳廓肿胀组织中NF-κB阳性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预防性给药的抗炎效果普遍低于造模后给药;倍数添加角鲨烯和生育酚的油茶籽油对ACD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率显著提高,在50%左右,且角鲨烯、生育酚处理组小鼠耳廓组织中NF-κB阳性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因此,外用超临界CO_(2)萃取的油茶籽油治疗小鼠ACD效果最佳,其抗炎效果并非源于单一活性成分,与角鲨烯和生育酚等活性成分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抗炎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超临界CO_(2)萃取
下载PDF
油茶低温响应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文鑫 刘亚男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9-14,共6页
低温是限制油茶生长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在低温胁迫下油茶通过启动多个程序来响应胁迫,从自身结构对环境的长期适应到胁迫突然来临时发生一系列的光合生理过程和生理生化过程。文章综合论述了近年来关于低温胁迫下油茶的相关研究... 低温是限制油茶生长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在低温胁迫下油茶通过启动多个程序来响应胁迫,从自身结构对环境的长期适应到胁迫突然来临时发生一系列的光合生理过程和生理生化过程。文章综合论述了近年来关于低温胁迫下油茶的相关研究,包括通过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和叶片结构的差异性来筛选不同抗性的品种,或通过外施其他物质来缓解低温对油茶的损伤。提出在以后的研究中要将不同方面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以了解油茶不同抗性的差异原因和低温胁迫下油茶抗寒或耐寒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油茶 叶片结构 生理生化过程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对不同等级双井绿茶香气物质的研究
5
作者 赵志强 陈罗君 +5 位作者 饶雨 徐璐 饶军 雷志勇 张丽 高银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3-281,共9页
为探究不同等级双井绿茶香气物质组成特征,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修水县双井银毫、双井绿茶特级、双井绿茶一... 为探究不同等级双井绿茶香气物质组成特征,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修水县双井银毫、双井绿茶特级、双井绿茶一级和双井绿茶二级四个不同等级的双井绿茶的香气物质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从四个不同等级的双井绿茶中共鉴定出70种香气物质,主要包括醇类、烯烃类、烷烃类、酯类等化合物。不同等级的双井绿茶中香气物质组成及相对含量均有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可以有效区分不同等级的双井绿茶。不同等级双井绿茶香气差异主要由反式-β-金合欢烯、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茉莉酮、苯乙醇等14种关键化合物差异引起。在不同等级双井绿茶中关键香气物质表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随着芽叶开展,α-椰油烯、石竹烯及己酸乙酯含量降低,而顺式-3-己烯醇、香叶醇及水杨酸甲酯含量呈增加趋势,芳樟醇、茉莉酮、反式-橙花叔醇含量从低到高,随后含量又迅速下降。本文研究了不同等级双井绿茶中香气物质的组成特征及关键香气物质的分布规律,为今后双井绿茶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井绿茶 不同等级 香气物质 顶空固态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
下载PDF
油茶象甲Curculio chinensis基因组Survey测序分析
6
作者 张丽 吴佳茜 +2 位作者 曾萝琦 刘惠 汤小宇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7期135-141,共7页
油茶象甲Curculio chinensis Chevrolat是危害中国特有木本油料树种——油茶的专性蛀果害虫,也是中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之一,在中国不同油茶产区均有分布,对油茶的为害呈加重趋势。为了深入研究其遗传基础和寄主适应性,确定适合鞘翅目... 油茶象甲Curculio chinensis Chevrolat是危害中国特有木本油料树种——油茶的专性蛀果害虫,也是中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之一,在中国不同油茶产区均有分布,对油茶的为害呈加重趋势。为了深入研究其遗传基础和寄主适应性,确定适合鞘翅目象甲科基因组测序研究策略,首先采取Survey测序,之后做深度基因组测序和大规模种群测序。研究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MGISEQ-2000),测定了油茶象甲基因组大小,并估计该物种基因组的杂合度、重复率和GC含量。结果显示:油茶象甲基因组大小约为1356.82 Mb,测序深度达到50×;K-mer分析油茶象甲基因组虽然具有杂合峰,但杂合率较低,为1.20%;基因组重复序列含量约为77%。该研究结果对于揭示油茶象甲适应性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后续构建完整基因组和多种群基因组测序提供策略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象甲 鞘翅目 Survey测序 杂合率 GC含量
下载PDF
基于校企合作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
7
作者 邱昌扬 江慎华 +1 位作者 郝澍 周凯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20期162-164,共3页
以提升学生综合学术素养为导向和培养食品拔尖人才为目标,针对目前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仪器设备不足、实验内容与社会实际生产需求严重脱节的教学现状,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引入企业型导师,形成“理论-实验-实践”的教学模式,构建理论教... 以提升学生综合学术素养为导向和培养食品拔尖人才为目标,针对目前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仪器设备不足、实验内容与社会实际生产需求严重脱节的教学现状,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引入企业型导师,形成“理论-实验-实践”的教学模式,构建理论教师、实验教师和企业导师的“三导师制”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的能力,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仪器分析 产教融合 应用型人才 食品质量与安全
下载PDF
江西猕猴桃产业现状及“十四五”发展对策与建议 被引量:10
8
作者 胡新龙 金玲莉 +5 位作者 王璠 王斯妤 吴庭观 李小飞 陈东元 吴美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34-39,45,共7页
阐述了江西省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特点,结合产业优势,针对产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促进标准化生产和采后商品化处理、加快品牌建设、建立技术人员服务体系和拓展产业功能等建议,以期为江西省猕猴桃产业... 阐述了江西省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特点,结合产业优势,针对产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促进标准化生产和采后商品化处理、加快品牌建设、建立技术人员服务体系和拓展产业功能等建议,以期为江西省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猕猴桃产业 高质量发展 建议
下载PDF
油茶叶片捕光色素分子内禀特性和光能利用效率对光照强度的响应 被引量:2
9
作者 何玉琳 吴杨 +3 位作者 叶子飘 周赛霞 叶思诚 刘文鑫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52-1560,共9页
以油茶品种‘长林4号’2年生幼苗为材料,在人工气候箱内设置盆栽实验,研究不同光照强度(10%、40%、70%光照和全光照)对油茶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油茶叶片净光合速率(P_(n))、电子传递效率(ETR)、光补偿点(I_(c))、CO_(2)补... 以油茶品种‘长林4号’2年生幼苗为材料,在人工气候箱内设置盆栽实验,研究不同光照强度(10%、40%、70%光照和全光照)对油茶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油茶叶片净光合速率(P_(n))、电子传递效率(ETR)、光补偿点(I_(c))、CO_(2)补偿点(Γ)、饱和光强(I_(sat))、饱和胞间CO_(2)浓度(C_(isat))、光呼吸速率(R_(p))、暗呼吸速率(R_(d))以及在叶片水平与植株水平上的光能利用效率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提高。(2)在弱光条件下,油茶叶片光化学淬灭系数(qP)提高,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降低,所吸收的光能被更多地分配向光化学耗散和过剩激发能,使_(PSⅡ)光化学效率(F_(v)/F_(m)、Φ_(PSⅡ))提高。(3)油茶通过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捕光色素分子数(N_(0))和本征光能吸收截面(σ_(ik))来增强对光的捕获能力,但随光照强度降低,其捕光色素分子的有效光能吸收截面(σ_(ik)')减小,捕光色素分子处于最低激发态的最小平均寿命(τ_(min))变长,累积在最低激发态的天线色素分子数(N_(k))增多。研究表明,在低光照强度环境下,电子在捕光色素分子之间的传递和光合电子流的产生受到限制,油茶叶片光能捕获与光合电子传递效率无法同时提高,最终导致其光合碳同化能力和光能利用效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捕光色素分子 光合效率 光能利用效率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冬季绿肥对江西猕猴桃园土壤养分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斯妤 涂贵庆 +4 位作者 王璠 董方 陈东元 陈钱 金玲莉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83,共8页
为探讨不同绿肥对猕猴桃园土壤养分、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在江西猕猴桃园间作冬季绿肥,设置自然生草(CK)、箭筈豌豆(VS)、肥田萝卜(RS)、油菜(BN)、毛叶苕子(VV)和黑麦草(LP)6个处理,盛花期前测产并翻压,连续两年测定果实成熟期各处... 为探讨不同绿肥对猕猴桃园土壤养分、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在江西猕猴桃园间作冬季绿肥,设置自然生草(CK)、箭筈豌豆(VS)、肥田萝卜(RS)、油菜(BN)、毛叶苕子(VV)和黑麦草(LP)6个处理,盛花期前测产并翻压,连续两年测定果实成熟期各处理土壤养分,翻压次年测定猕猴桃产量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1)各绿肥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和pH,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0~20 cm土层土壤以LP、VS、VV培肥效果较全面,20~40 cm土层土壤以BN、VV、VS培肥效果较好;(2)各绿肥处理可显著提高果实单果重6.65%~10.75%,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5.94%~18.81%,VS、VV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6.67%、16.23%和181.55、176.99 mg/g,较CK分别提高了24.40%、21.12%和13.77%、10.91%,果实干物质、可溶性糖含量以VS(19.31%、17.75%)和LP(19.01%、14.90%)最高,较CK分别提高了26.62%、66.04%和24.66%、39.38%;(3)综合各绿肥处理对土壤养分、产量和果实品质等方面的因素,江西‘红阳’猕猴桃园间作并翻压以VS最佳,VV和LP次之,且二者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绿肥 土壤养分 果实品质
下载PDF
芝麻香型与浓香型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拥军 陈雯 +2 位作者 皮小弟 邬婷 周凯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7-74,共8页
氨基甲酸乙酯(EC)是一种具有细胞和基因毒性的2A级致癌物质,我国部分白酒中EC检出率和含量居高不下,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以浓香型和芝麻香型白酒为例,探究了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EC、前体物质含量与酸度的变化,同时采用模拟发酵分析白酒... 氨基甲酸乙酯(EC)是一种具有细胞和基因毒性的2A级致癌物质,我国部分白酒中EC检出率和含量居高不下,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以浓香型和芝麻香型白酒为例,探究了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EC、前体物质含量与酸度的变化,同时采用模拟发酵分析白酒酒醅固态发酵过程中pH值、尿素与瓜氨酸对EC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发酵初期的两种酒醅中均检测到超过20μg/kg EC,发酵过程中芝麻香型酒醅中EC形成速率(4.40×10^(-7)μmol/kg·s)和含量(140.55μg/kg)均显著高于浓香型酒醅,且主要积累于发酵2至4周。两种酒醅中乙醇与尿素在发酵前三周含量分别增加了679.31%~181.89%和87.54%~117.87%,发酵三周后瓜氨酸积累更多。尽管芝麻香型酒醅发酵过程中EC与瓜氨酸和尿素含量相关性均不显著,模拟实验发现添加尿素与瓜氨酸后酒醅中EC含量均增加了23.70%~84.82%,且尿素在酒醅发酵过程中形成EC的能力比瓜氨酸更强。此外,酒醅pH值低于4.0有助于发酵初期EC的形成。以上结果可为针对性降低酒醅发酵过程中积累的大量EC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发酵 白酒 氨基甲酸乙酯 前体物质
下载PDF
茶油掺伪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燕 张笑 +4 位作者 邱思慧 杨建远 邱昌扬 申超群 周凯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9-169,共11页
茶油是我国特有的高端木本食用植物油。本文分析了茶油品质特点与茶油的主要掺伪方式,总结现有相关标准中对茶油真实性的要求。从茶油及其他异质油的理化特性与特征成分出发,重点总结了基于理化参数的分析技术、色谱与质谱技术以及光谱... 茶油是我国特有的高端木本食用植物油。本文分析了茶油品质特点与茶油的主要掺伪方式,总结现有相关标准中对茶油真实性的要求。从茶油及其他异质油的理化特性与特征成分出发,重点总结了基于理化参数的分析技术、色谱与质谱技术以及光谱学技术3个用于茶油掺伪检测技术的特点与局限性。说明了基于多个理化参数集合并结合算法模型、筛选茶油特异性成分、扩大样品的光谱数据库对茶油掺伪检测方法构建的重要性,并提出采用多指标逐步判别分析是实现茶油掺伪实际检测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油 掺伪 脂肪酸 特征成分 快速检测
下载PDF
油茶DELLA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谌琦 骆梦琳 +5 位作者 李佳玲 周会汶 张立莎 刘亚男 吴杨 朱智国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4-642,共9页
为了解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中DELLA基因功能及其表达特性,采用PCR技术从‘长林4号’油茶中克隆了5个DELLA基因,命名为CoDELLA1~CoDELLA5,对其编码的5个CoDELLA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5个DELLA基因的表达模式以及激素响应活性... 为了解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中DELLA基因功能及其表达特性,采用PCR技术从‘长林4号’油茶中克隆了5个DELLA基因,命名为CoDELLA1~CoDELLA5,对其编码的5个CoDELLA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5个DELLA基因的表达模式以及激素响应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个CoDELLA基因的编码区长度分别为1791、1875、1848、1593和1581 bp,分别编码597、625、616、531和527个氨基酸。5个CoDELLA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高,丝氨酸残基为主要的潜在磷酸化位点,CoDELLA蛋白N端均含有典型的DELLA结构域。不同物种中DELLA蛋白的系统发育存在差异,CoDELLA与茶树的CsDELLA同源性最高。CoDELLA基因在油茶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也存在差异,且赤霉素和独脚金内酯等多种激素和非生物胁迫对其表达具有调控作用。CoDELLA基因可能在油茶的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DELLA 基因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油茶软腐病的检测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4
14
作者 宋英培 王璠 周会汶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3,56,共4页
江西省位于亚热带地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油茶是江西省重要的林业产业资源,其种植面积及产量位居全国第二。文章叙述了油茶软腐病的检测及防治措施,旨在有效控制油茶病虫害影响,深入挖掘江西省油茶潜在生产力,发挥应有的资源优势,提... 江西省位于亚热带地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油茶是江西省重要的林业产业资源,其种植面积及产量位居全国第二。文章叙述了油茶软腐病的检测及防治措施,旨在有效控制油茶病虫害影响,深入挖掘江西省油茶潜在生产力,发挥应有的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区域农林业发展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必要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油茶软腐病 检测 防治
下载PDF
油茶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其系统分类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安佩 陈曦颜 梁坚坤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5-8,14,共5页
文章利用普通油茶DNA高通量reads数据组装成叶绿体基因组,并通过Bayes进化树分析油茶的系统分类位置。结果表明,普通油茶的叶绿体基因组大小为156,939 bp,GC含量为37.3%,其中LSC区域的长度为86644 bp,SSC为18407 bp,IR为25944 bp。基因... 文章利用普通油茶DNA高通量reads数据组装成叶绿体基因组,并通过Bayes进化树分析油茶的系统分类位置。结果表明,普通油茶的叶绿体基因组大小为156,939 bp,GC含量为37.3%,其中LSC区域的长度为86644 bp,SSC为18407 bp,IR为25944 bp。基因组共注释到132个基因,其中包括87个蛋白编码基因,37个tRNA和8个rRNA。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的山茶属Bayes系统树显示,油茶组所有物种与部分红山茶组物种聚为一个分支,普通油茶与落瓣油茶的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叶绿体 基因组 特征 分类
下载PDF
油茶叶片光合色素对不同光照强度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杨 张艳 周会汶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究油茶叶片光合色素动态变化特征对不同光照强度的响应。方法利用人工气候室设置4个光照强度梯度:L1(100%光照强度)、L2(70%光照强度)、L3(40%光照强度)、L4(10%光照强度),连续测定不同叶位油茶叶片叶绿素含量。结果光照处理40d后... 目的探究油茶叶片光合色素动态变化特征对不同光照强度的响应。方法利用人工气候室设置4个光照强度梯度:L1(100%光照强度)、L2(70%光照强度)、L3(40%光照强度)、L4(10%光照强度),连续测定不同叶位油茶叶片叶绿素含量。结果光照处理40d后,不同处理间叶绿素含量变化逐渐稳定,且差异达到最大,不同光照处理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均表现为L1<L2<L3<L4。随光照强度的降低,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也逐渐降低。上位叶片叶绿素含量最低,下位成熟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其光合色素含量较为稳定,但对光照环境改变的响应也相对迟缓。结论油茶对不同光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弱光环境下能够有效提高光合色素含量以加强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光照 叶绿素 光合生理
下载PDF
油茶响应不同光照强度的转录组分析
17
作者 吴杨 郑亿磊 +3 位作者 罗志强 朱智国 严鑫 王海浪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9-848,共10页
【目的】对油茶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分析,以期解析油茶响应光照环境变化的分子调控网络,为油茶高光效代谢网络构建及其关键基因挖掘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光照强度处理下测定油茶叶片光合生理指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 【目的】对油茶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分析,以期解析油茶响应光照环境变化的分子调控网络,为油茶高光效代谢网络构建及其关键基因挖掘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光照强度处理下测定油茶叶片光合生理指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挖掘光合作用、初级代谢、次级代谢、激素合成相关通路上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分析其表达特征。【结果】随光照强度减弱,油茶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碳含量降低,而胞间CO_(2)浓度、叶绿素a、叶绿素b和氮素含量提高。GO功能注释结果显示,油茶通过上调生物学过程、细胞组成和分子功能相关DEGs的表达来适应弱光环境。Mapman代谢通路富集结果显示,油茶通过上调捕光复合体、电子传递蛋白、碳水化合物分解和氮代谢,下调光呼吸和三羧酸循环通路上DEGs的表达以应对碳同化能力的不足。随光照强度降低,脱落酸(ABA)、油菜素内酯(BR)、生长素(IAA)、茉莉酸(JA)和赤霉素(GA)合成通路上的DEGs上调表达,分裂素(CTK)分解通路上的DEGs下调表达,黄酮类、苯丙烷类、酚类、萜类、生物碱等次级代谢通路上的DEGs下调表达。共鉴定出1372个转录因子,其中家族成员数量最多的转录因子为bHLH和ERF,分别有115个和100个。【结论】油茶光合碳同化能力随光照强度降低而下降。在分子水平上通过上调捕光复合体、电子传递蛋白、碳水化合物分解、氮代谢和各类激素合成,下调呼吸作用和次级代谢途径上的基因表达,以及调控bHLH和ERF两大类转录因子来响应低光照强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光照强度 光合作用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DEGs)
下载PDF
低产油茶林土壤改良的主要方式
18
作者 张艳 吴杨 王璠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4-7,共4页
土壤改良的目的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作物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土壤改良需要依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因地制宜。文章对低产油茶林地土壤改良的文献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归纳。研究表明,垦复、合理施肥、间作和微生物... 土壤改良的目的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作物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土壤改良需要依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因地制宜。文章对低产油茶林地土壤改良的文献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归纳。研究表明,垦复、合理施肥、间作和微生物接种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的水分、通气及养分状况,可为低产油茶林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壤改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垦复 合理施肥 农林间作 微生物接种
下载PDF
发酵豆制品中生物胺与氨基甲酸乙酯的污染与控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凯 黄开胤 +3 位作者 张笑 李思豪 邱昌扬 徐振林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6-468,共13页
以蛋白质丰富的豆类或豆粕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制得的发酵豆制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然而,传统发酵豆制品的原料和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备受关注。研究表明,发酵豆制品中普遍存在胺(氨)类代谢物,尤其是生物胺与氨... 以蛋白质丰富的豆类或豆粕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制得的发酵豆制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然而,传统发酵豆制品的原料和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备受关注。研究表明,发酵豆制品中普遍存在胺(氨)类代谢物,尤其是生物胺与氨基甲酸乙酯污染且含量较高。目前,通过筛选原料及发酵剂,优化发酵工艺,添加抑制剂及采用生化方法降解,是控制生物胺与氨基甲酸乙酯污染的主要途径。本文综述近年来不同发酵豆制品中生物胺与氨基甲酸乙酯的污染情况,阐明其形成规律与机制,重点分析发酵豆制品中氨基甲酸乙酯与生物胺控制策略及其对品质和风味的影响。由于大部分发酵豆制品采用半敞开式发酵,因此工艺优化与添加抑制剂是减少有害氨(胺)积累的低成本且可操作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豆制品 氨基甲酸乙酯 生物胺 工艺 抑制剂
下载PDF
油茶炭疽病抗病机制及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立莎 吴杨 +2 位作者 王璠 叶思诚 张艳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60-3374,共15页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油茶籽油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炭疽病是油茶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在油茶各产区广泛传播,使油茶植株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油茶籽油的产量受到影响。近年来,随着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油茶炭...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油茶籽油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炭疽病是油茶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在油茶各产区广泛传播,使油茶植株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油茶籽油的产量受到影响。近年来,随着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油茶炭疽病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从油茶抗炭疽病机制、抗病关键基因挖掘及种质资源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油茶炭疽病防治和油茶抗炭疽病种质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炭疽病 抗病 种质资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