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4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中医护理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杜佳菁 付莲英 +2 位作者 刘丽瑜 闫兰 涂娟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9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某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中医护理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某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中医护理认知水平进行调查,分析某院护士中医护理认知水平对临床实施中医护理的影响。结果护士对实施中医护理的态度较积极,>90%护... 目的探讨某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中医护理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某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中医护理认知水平进行调查,分析某院护士中医护理认知水平对临床实施中医护理的影响。结果护士对实施中医护理的态度较积极,>90%护士认为中医护理在患者恢复健康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有近90%护士认为中医护理发展前景很好,虽然65.82%的护士认为临床上实施中医护理较西医安全,但仍有近30%人员认为中医护理的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以及优势病种的护理常规掌握情况优于中医理论知识以及中医护理适应证、禁忌证掌握情况。护士自身对中医护理是认可的(达77.22%),但认为患者及医生对临床上护士实施中医护理不够认可(认为不认可的人员接近50%)。身边亲朋好友生病时愿意实施中医护理的占比约90%,仅有1.9%的人员不愿意。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运用最广也是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艾灸(87.34%)、耳穴埋豆(70.89%)、刮痧(68.67%)。有>85%的护士认为中医护理技术必须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临床中医护理发展的需要。结论加强中医护理知识培训及宣传,可提升护士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护士 中医护理认知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彭雪 刘玫鸰 +4 位作者 龚水萍 卢朝霞 章慧琴 高丽华 毛穗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6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激素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屡孕屡堕、小腹坠痛、阴道出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屡孕屡堕、小腹坠痛、阴道出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评分分别为(0.33±0.17)、(0.25±0.11)、(0.43±0.16)、(0.38±0.19)、(0.37±0.2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21±0.32)、(1.09±0.23)、(1.13±0.35)、(1.23±0.34)、(1.25±0.3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β-HCG、P、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中医证候,提高β-HCG和P水平,有助于稳固胎元,促进妊娠的维持,抑制流产,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肾虚血瘀型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外治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萍 张艳晖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20期3217-3219,共3页
银屑病是一种顽固且易复发的皮肤病,本病诊断不难治疗难。为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把西药见效快与中药疗效持久、安全副作用小的特点有机结合,证明中西医结合外治对银屑病治疗疗效显著。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外治 寻常型银屑病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切口憩室合并异常子宫出血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彭雪 龚水萍 +3 位作者 张敏霞 章慧琴 卢朝霞 戴志红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10期2024-2026,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子宫切口憩室合并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子宫切口憩室合并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切口憩室合并异常子宫出血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憩室 异常子宫出血 中西医结合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何川 李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第13期133-135,150,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痰浊上扰清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后循环缺血痰浊上扰清窍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和针灸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痰浊上扰清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后循环缺血痰浊上扰清窍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和针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 经颅多普勒(TCD)血流流速及搏动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73.3%(P<0.05);治疗后,两组的椎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和其搏动指数(P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痰浊上扰清窍型眩晕疗效优于单纯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眩晕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闵宇燕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18期2576-2577,共2页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顺序将我院泌尿外科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采取常规西医护理,后者予以中西...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顺序将我院泌尿外科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采取常规西医护理,后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 满意度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饶品浪 李建民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24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1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抽签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前者单纯采用常规西医方案(服用消石素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1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抽签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前者单纯采用常规西医方案(服用消石素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八正散合三金汤加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明确最佳的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八正散合三金汤加减)对泌尿系结石患者治疗,不仅治疗效果显著提升,而且安全性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八正散 三金汤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57例 被引量:3
8
作者 罗嗣尧 金孝信 余富贵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99年第1期29-29,共1页
我们于1991年3月至1997年3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类57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根据1980年九省市心肌类协作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男34例,女23例;年龄12~5... 我们于1991年3月至1997年3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类57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根据1980年九省市心肌类协作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男34例,女23例;年龄12~58岁,平均29.8岁,病程1个月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科临床带教工作体会
9
作者 刘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24期29-31,共3页
临床带教工作,任重道远。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临床带教工作要注重专业知识与操作技术能力培养,必须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与时俱进,结合专科国内外近期发展情况不断探索,积极改进带教方法,形成一具有专科特色及高效发展的教育模式,从而培... 临床带教工作,任重道远。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临床带教工作要注重专业知识与操作技术能力培养,必须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与时俱进,结合专科国内外近期发展情况不断探索,积极改进带教方法,形成一具有专科特色及高效发展的教育模式,从而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临床实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性病科 中西医结合 临床带教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08例体会
10
作者 姜卫 《江西中医药》 1996年第S2期149-150,共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08例体会姜卫(江西省南昌中西医结合医院330007)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疗法我院自1985~1996年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08例,临床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08例体会姜卫(江西省南昌中西医结合医院330007)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疗法我院自1985~1996年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08例,临床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82例,女26例;年龄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荀爱华 万贵平 汤伟伟 《内蒙古中医药》 2012年第8期99-101,共3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并引起下腹痛、痛经、性交不适、不孕、月经异常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妇科常见疾病。中医古籍对EM并无专门...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并引起下腹痛、痛经、性交不适、不孕、月经异常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妇科常见疾病。中医古籍对EM并无专门记载,根据临床表现及症状,辩证当属祖国医学“痛经”、“症瘕”、“无子”、“月经不调”等范畴。EM的主要临床问题是盆腔疼痛和不孕,本文现将近几年的中西医治疗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医治疗 西药治疗
下载PDF
巨刺结合热敏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殷霞 李芳 +1 位作者 饶子龙 徐涵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1期33-37,共5页
目的:观察巨刺结合热敏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TMD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3年6月—2020年9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巨刺结合热敏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TMD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3年6月—2020年9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其中治疗组治疗方案为巨刺加热敏灸治疗,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单纯巨刺治疗。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最大张口度(MMO)、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触压痛指数(PI)、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DI、PI、CM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MMO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52.50%)(P<0.05)。结论:巨刺结合热敏灸疗法在TMD的治疗上能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减轻疼痛,改善张口受限,恢复下颌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刺 热敏灸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下载PDF
基于智慧财务理论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智慧化转型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一婧 《财会学习》 2024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前,数字经济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态势影响着单位财务管理转型升级,也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全新方向。本文以江西省A医院为例,在分析该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总结了医院财务管理智慧化转型方案,从而为公立医院财务... 目前,数字经济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态势影响着单位财务管理转型升级,也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全新方向。本文以江西省A医院为例,在分析该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总结了医院财务管理智慧化转型方案,从而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智慧化转型提供启示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财务管理 智慧化转型
下载PDF
不同类型性早熟患儿应用子宫、卵巢容积测量结合性激素E_(2)水平检测的价值分析
14
作者 戴理平 郭艳 李志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8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性早熟患儿应用子宫、卵巢容积测量结合性激素雌二醇(E_(2))水平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4例性早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性早熟类型分为中枢性组(n=63)和外周性组(n=...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性早熟患儿应用子宫、卵巢容积测量结合性激素雌二醇(E_(2))水平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4例性早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性早熟类型分为中枢性组(n=63)和外周性组(n=21)。对比两组子宫长径、横径及容积,卵巢长径、横径及容积,以及E_(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子宫、卵巢容积测量结合E_(2)检测在中枢性性早熟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中枢性组子宫及卵巢长径、横径均长于外周性组,子宫容积、卵巢容积均大于外周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枢性组E_(2)、LH、FSH水平均较外周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子宫容积、卵巢容积、E_(2)水平单一及联合检测诊断中枢性性早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1、0.725、0.832、0.901,三项联合的AUC高于各单项指标的AUC。结论:子宫、卵巢容积测量结合E_(2)水平诊断中枢性性早熟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早熟 子宫容积 卵巢容积 性激素 雌二醇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加减结合火针对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补体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宋淑华 张艳晖 +4 位作者 陈平 刘艳兵 程亚慧 涂敏 陈沛泽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6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加减结合火针对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补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60例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给予龙胆...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加减结合火针对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补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60例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观察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火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疼痛程度、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及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补体C3、补体C4水平均较对照组高,CD8^(+)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火针治疗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可有效提高效果,减轻患者神经痛症状,并改善免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肝经郁热证 火针 龙胆泻肝汤
下载PDF
2023年某三甲医院门急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与措施
16
作者 李凡 唐莉华 +2 位作者 黄学娣 陈青峰 张常维 《药品评价》 CAS 2024年第4期397-401,共5页
目的该研究旨在分析2023年某三甲医院门急诊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方法通过对2023年某三甲医院门急诊11657张处方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年龄、科室分布、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药品排序比(B/A)、药物利用指数(DUI)等指标... 目的该研究旨在分析2023年某三甲医院门急诊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方法通过对2023年某三甲医院门急诊11657张处方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年龄、科室分布、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药品排序比(B/A)、药物利用指数(DUI)等指标。结果60岁以上患者的处方量占比最高;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使用最多;右佐匹克隆片(3 mg)和艾司唑仑片(1 mg)的使用频度最高,分别为44.20%和40.11%;阿普唑仑片DDDc最低,地佐辛泮注射液DDDc最高;阿普唑仑片和右佐匹克隆片(3 mg)的B/A值大于1;地佐辛注射液的DUI值1.41,右佐匹克隆片(3 mg)DUI值1.02。结论该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个别药品需加强监管,研究结果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类精神药品 用药分析 药品排序比 药物利用指数 应对措施
下载PDF
揿针结合耳穴压豆对股骨头颈成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17
作者 陈萍 吴桂珍 刘虹 《天津护理》 2024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揿针结合耳穴压豆对髋关节镜下股骨头颈成形术后患者早期镇痛和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进行髋关节镜下股骨头颈成形术的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揿针结合耳穴压豆对髋关节镜下股骨头颈成形术后患者早期镇痛和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进行髋关节镜下股骨头颈成形术的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揿针结合耳穴压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疼痛程度、术侧肢体肿胀值及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静息、运动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侧肢体肿胀值组间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术后第1、3、7、14天,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术侧肢体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结合耳穴压豆可有效缓解髋关节镜下股骨头颈成形术后患者的疼痛,减轻术侧肢体的肿胀程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颈成形术 髋关节镜 揿针 耳穴压豆 疼痛
下载PDF
耳穴压豆结合八段锦在颈椎病性眩晕护理中的应用
18
作者 梁磊 郑莹 万敏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期384-387,共4页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护理结合八段锦在颈椎病性眩晕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2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颈椎病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护理结合八段锦在颈椎病性眩晕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2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颈椎病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眩晕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中医证候及眩晕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及眩晕情况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压豆护理结合八段锦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及眩晕情况,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颈椎病 耳穴压豆 八段锦
下载PDF
益肾灌肠方保留灌肠结合微信延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马红艳 陈智华 叶翔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KD)应用益肾灌肠方保留灌肠结合微信延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DKD患者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1组采用厄贝沙坦+微信延续护理干预,对照2组仅采用厄贝沙...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KD)应用益肾灌肠方保留灌肠结合微信延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DKD患者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1组采用厄贝沙坦+微信延续护理干预,对照2组仅采用厄贝沙坦干预,实验组采用益肾灌肠方保留灌肠+微信延续护理干预,均干预4周。对比三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肌酐清除率(Ccr)、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尿mALB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1组和对照2组,血清Ccr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1组和对照2组(P<0.05)。结论DKD患者应用益肾灌肠方保留灌肠结合微信延续护理干预可控制血糖水平,延缓肾功能恶化,缓解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益肾灌肠方 保留灌肠 微信延续护理
下载PDF
从肝论治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机制及临床应用
20
作者 彭天忠 朱满华 +5 位作者 林星镇 胡思彦 周峰 袁娟 占琦楠 黄学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2期80-82,共3页
认知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理解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执行能力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目前,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西医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治疗以应用药物(如胆碱脂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 认知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理解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执行能力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目前,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西医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治疗以应用药物(如胆碱脂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美金刚、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和脑代谢改善剂奥拉西坦等)、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和脑功能调控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病情进展,但需长期坚持且见效较为缓慢,而长期服用药物可能引起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作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采用柔肝调神针刺法治疗PSCI,取得较好效果,为临床治疗PSCI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呆证 脑卒中 认知障碍 柔肝调神针刺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