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程珍泉 胡关勇 +1 位作者 徐新民 洪启龙 《上海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19-21,5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ELD)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PELD;观察组行传统的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D)。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ELD)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PELD;观察组行传统的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D)。观察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VA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同组干预前,JOA评分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4%(1/40),低于对照组的16.33%(8/40,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比,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在治疗方面、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术后住院时间均较短,可以获得同样的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改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手术时间较长,容易增加手术风险,临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传统开放手术 效果
下载PDF
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复位内固定术中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2
作者 程珍泉 余璋 胡关勇 《当代医学》 2016年第17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复位内固定术中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安置固定棒,经传统撑开复位法...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复位内固定术中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安置固定棒,经传统撑开复位法复位。实验组患者采取C臂X线机透视成像,进行复位。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ODI评分变化情况,手术前后Cobb角、伤锥椎体高度百分比、椎间隙高度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手术前和对照组,[(2.37±1.55)分vs(7.88±1.26)分]、[(2.37±1.55)分vs(4.19±2.66)分],[(24.18±8.31)分vs(58.77±9.47)分]、[(24.18±8.31)分vs(35.18±7.7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手术前,[(4.19±2.66)分vs(7.95±1.56)分]、[(35.18±7.71)分vs(60.88±7.5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后Cobb角低于手术前和对照组,[(6.33±1.89)°vs(25.09±6.23)°]、[(6.33±1.89)°vs(9.11±2.45)°],手术后伤锥椎体高度百分比高于手术前和对照组,[(93.39±2.78)%vs(45.47±6.66)%]、[(93.39±2.78)%vs(84.99±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后Cobb角低于手术前,[(9.11±2.45)°vs(24.78±5.87)°],伤锥椎体高度百分比高于手术前,[(84.99±3.33)%vs(43.79±8.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比较,[(10.39±2.55)mm vs(10.48±1.66)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手术后椎间隙高度低于手术前,[(7.99±2.45)mm vs(10.38±2.15)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复位内固定术中伤椎植钉曲度矫正法能够改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伤锥椎体高度百分比,对椎间隙高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骨折 钉棒复位内固定术 伤椎植钉 曲度矫正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