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不同糖耐量水平时的大动脉僵硬度 被引量:6
1
作者 吴雅利 雷梦觉 +4 位作者 叶雪存 涂燕平 龚爱斌 王凌玲 魏伟荣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12-81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病人糖代谢异常时对大动脉僵硬度是否有叠加作用。方法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病人132例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按WHO标准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糖耐量/空腹血糖受损(IGT/IFG)组,糖尿病(DM)组。同期21例健康老年人... 目的探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病人糖代谢异常时对大动脉僵硬度是否有叠加作用。方法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病人132例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按WHO标准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糖耐量/空腹血糖受损(IGT/IFG)组,糖尿病(DM)组。同期21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彩色超声仪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计算弹性内径(ΔD=Ds-Dd),动脉弹性系数(DC),动脉顺应性系数(CC),僵硬指数(SI),弹性模量(EP)。结果收缩期高血压病人IMT,Ds,Dd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由NGT组向IGT/IFG及DM发展,IMT、SI、EP逐渐增加,而DC,CC逐渐下降。多元逐步回归证明在无血糖紊乱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中,脉压与年龄是大动脉僵硬度增加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伴有糖耐量异常,糖尿病时,则餐后2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也成了危险因素。结论在收缩期高血压病人伴随糖代谢异常时,动脉弹性进一步下降,动脉僵硬度明显增加,顺应性下降,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应当加强对血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期 高血压 糖耐量 僵硬度 弹性
下载PDF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年龄与血管内皮功能对大动脉僵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吴雅利 雷梦觉 +2 位作者 刘秋玲 涂燕平 龚爱斌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04-706,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大动脉僵硬度与年龄、血管内皮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71例,进行大动脉僵硬度(主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检测。同期年龄配对的健康老年人3... 目的探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大动脉僵硬度与年龄、血管内皮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71例,进行大动脉僵硬度(主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检测。同期年龄配对的健康老年人30例和健康中年人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老年健康组、中年健康组 baPWV 依次减慢[老年 ISH:(2459.2±436.8)比老年健康:(2097.2±315.7)比中年健康:(1619.7±214.2)cm/s,P<0.01或<0.05),而 FMD 则依次增大(老年 ISH:6.2±2.2比老年健康:9.8±2.5比中年健康:14.4±1.9,P<0.05或<0.01)。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中,baPWV 与 FMD呈显著性负相关、与收缩压(SBP)、脉压(PP)呈显著性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证明:年龄、FMD、SBP、PP 是大动脉僵硬度的危险因素。结论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中增龄与 FMD 失调明显增加了大动脉僵硬度,因此,在控制 ISH 的同时,改善 FMD 可以降低大动脉僵硬度,从而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年龄 内皮功能 动脉僵硬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