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囊扩张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三尖瓣反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章强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S1期177-178,共2页
目的探讨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三尖瓣反流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2010年9月在本院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住院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的患者1600例,其中120例合并三尖瓣反流,年龄27~67... 目的探讨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三尖瓣反流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2010年9月在本院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住院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的患者1600例,其中120例合并三尖瓣反流,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47.5±7.4岁),男性40例,女性80例,病程3~20年,二尖瓣口面积0.4~1.5 cm^2(0.9±0.3)cm^2,三尖瓣反流面积3.2~26 cm^2(11.2±6.5)cm^2。以76%泛影葡胺17 mnl递增法扩张,每次增加0.5~1 ml,扩张终点使左心房压下降50%以上,或左心房平均压达到15 mmHg以下,二尖瓣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消失或明显减轻。结果 90例患者经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二尖瓣口面积(1.7±0.3)cm^2,较术前(0.9±0.3)cm^2显著增加(P<0.01);对于轻中度三尖瓣反流者,术后三尖瓣反流面积(1.5~6)cm^2(5.4±2.0)cm^2,较术前(2.7~10)cm^2(7.2±3.5)cm^2显著减少(P<0.01);对于重度三尖瓣反流者,术后三尖瓣反流面积(10~24)cm^2(16.5±5.0)cm^2,较术前(11~26)cm^2(17.3±5.6)cm^2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左心房直径(45.4±7.4)mm,较术前(49.7±7.9)mm显著减小(P<0.01),术后右心房直径(28.7±5.6)mm,较术前(46.5±6.3)mm显著减小(P<0.01),术后左心房平均压(15.6±6.1)mm Hg较术前(25.5±6.6)mm Hg显著减小(P<0.01),术后右心房压力(13.2±2.4)mm Hg较术前(18.5±4.7)mm Hg显著下降(P<0.01);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从中重度减为轻度,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从术前0~1/6级升高到1~2/6级,胸闷气促症状明显缓解,即术前可登楼2~4层即感觉胸闷气促,术后可以登4~7层,随访2月~9年(平均76±32月),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中重度狭窄合并三尖瓣轻中度反流患者,可以减轻症状,减轻三尖瓣反流面积,改善生活质量,近中期疗效确切,安全性好,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但是对于合并三尖瓣重度反流患者,PBMY术无明显减轻三尖瓣反流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反流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二尖瓣狭窄 左心房 二尖瓣口面积 安全性 隆隆样杂音 轻中度 中重度
下载PDF
应用PDA伞封堵右冠右室瘘二例
2
作者 洪浪 王洪 +5 位作者 李林锋 尹秋林 赖珩莉 陈章强 李彬 邱贝斌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59-59,61,F0002,共3页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瘘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心血管科优质服务护理中的应用
3
作者 袁园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4期262-263,共2页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心血管科优质服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心血管科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的优质护理服务,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我院心血管科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行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心血管科优质服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心血管科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的优质护理服务,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我院心血管科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行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4%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组间比较(χ2=4.000,P<0.05),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4%(7/50)明显高于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2%(1/50),组间比较(χ2=4.891,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心血管科优质服务护理中应用,提高了整体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心血管科 优质服务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并发加速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二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小文 李瑞荣 李林锋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8年第5期101-101,共1页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交界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1
5
作者 陈章强 洪浪 +3 位作者 王洪 尹秋林 陆林祥 赖珩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7-491,共5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后不同时期血小板活化状态和内皮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治疗组(80例,简称通心络组)和常规治疗组(80例,简称常规组),另设健康对照组50名,分...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后不同时期血小板活化状态和内皮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治疗组(80例,简称通心络组)和常规治疗组(80例,简称常规组),另设健康对照组50名,分别检测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CD63和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水平,测定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并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在服用通心络胶囊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复查上述指标,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及两组间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CS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vWF因子及ET-1显著升高(P<0.01),NO及FMD显著降低(P<0.01)。冠脉介入术后CD62p、CD63、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及vWF因子又较术前升高(P<0.05),FMD降低(P<0.05),但ET-1和N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常规组和通心络组CD62p、CD63、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及vWF因子、ET-1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NO和FMD增加(P<0.05,P<0.01)。与常规组比较,通心络组CD62p、CD63、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vWF因子以及ET-1的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P<0.01),NO和FMD的水平明显增加(均P<0.05),治疗6个月与本组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以上指标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常规组6个月发生心绞痛7例,心力衰竭6例,室速/室颤3例,猝死发生2例,而通心络组6个月仅发生心绞痛1例,心力衰竭1例,无室速/室颤和猝死的发生。结论通心络胶囊可用于ACS患者介入治疗后预防和治疗冠脉内血栓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血小板活化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川芎嗪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血小板活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陈章强 洪浪 +3 位作者 王洪 尹秋林 赖珩莉 邱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78-1081,共4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冠脉介入治疗术后血小板活化状态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治疗组(简称川芎嗪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40例),两组病例在冠脉介入术前和术后次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冠脉介入治疗术后血小板活化状态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治疗组(简称川芎嗪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40例),两组病例在冠脉介入术前和术后次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的表达水平;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假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水平;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的表达水平;用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的含量;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FMD)功能。静脉滴注川芎嗪治疗14天后复查上述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CS患者术前CD62p、CD63、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vwF及ET-1均显著升高(P<0.01),FMD和NO显著降低(P<0.01)。冠脉介入术后血小板活化有升高趋势,而vWF因子升高(P<0.05),FMD降低(P<0.05),但ET-1和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川芎嗪组CD62p、CD63、vWF、ET-1及GPⅡb/Ⅲa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FMD水平增加(P<0.05)。结论川芎嗪可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预防和治疗冠脉内血栓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血小板活化 血管内皮损伤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心包置管引流在心脏介入术并发急性心包填塞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洪浪 陈章强 +3 位作者 王洪 尹秋林 赖珩莉 陆林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4013-4014,401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心包置管引流在心脏介入术中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30例在介入术中并发的由超声心动图或X线透视证实的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1986年12月—2009年6月开展心脏介入治疗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心包置管引流在心脏介入术中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30例在介入术中并发的由超声心动图或X线透视证实的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1986年12月—2009年6月开展心脏介入治疗7000例患者,共有30例发生急性心包填塞,发生率为0.43%。30例患者在心脏介入治疗术中出现胸闷、气促、心悸、呼吸困难、血压降低,或呼吸心搏骤停、昏迷等。均经床旁超声心动图或X线透视检查证实心包腔积液。17例发生于经皮左房室瓣球囊成形术,死亡4例;5例发生于冠状动脉成形及支架术中,死亡1例;8例发生于射频消融术中(其中6例发生于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中;2例发生在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中,其中1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紧急实施经皮seldinger法在剑突下穿刺心包腔及置管引流术,抽出心包腔不凝固鲜红色血液100~800ml,平均(540.5±220.6)ml,猪尾巴导管留置时间8~24h,平均(18.5±5.5)h。经快速补液、输血和多巴胺升压等治疗后,19例自愈;6例经心包腔穿刺持续引流大量积血,送胸外科行急诊开胸心肌修补术或海绵填塞止血,症状逐渐缓解而痊愈出院;5例死亡。结论急性心包填塞是心脏介入诊疗过程中严重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非常重要,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心包置管引流是治疗急性心包填塞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包穿刺术 心脏压塞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通心络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血小板活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章强 赖云英 +4 位作者 洪浪 王洪 邱斌贝 尹秋林 赖珩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60-463,共4页
目的评价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术后血小板活化状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ACS患者(ACS组)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治疗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45例),另选健康对照组45例,分别检测血小板表面活性标记蛋白CD62P... 目的评价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术后血小板活化状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ACS患者(ACS组)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治疗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45例),另选健康对照组45例,分别检测血小板表面活性标记蛋白CD62P、CD63和膜糖蛋白(GP)Ⅱb/Ⅲa,测定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并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服用通心络胶囊治疗8周后复查上述指标并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及两组间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CS组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显著升高(P<0.01),vWF显著升高(P<0.01),FMD显著降低(P<0.01)。冠状动脉介入术后vWF升高(P<0.05),FMD降低(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通心络胶囊治疗组更明显降低CD62P、CD63、vWF(P<0.05)及GPⅡb/Ⅲa复合物(P<0.01),增加FMD的水平(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预防和治疗冠状动脉内血栓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小板活化 内皮 血管 通心络胶囊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前后血小板活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章强 洪浪 +4 位作者 王洪 尹秋林 邱贇 赖珩莉 叶雪存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81-384,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及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和术后即刻以及次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及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和术后即刻以及次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假血友病因子的表达水平;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表达水平;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的含量;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选择健康体检者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30例作对照,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前后指标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明显增高(P<0.05或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即刻CD62p、CD63和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与术前相比明显增高(P<0.01),但术后24h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假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降低(P<0.05或<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即刻血浆假血友病因子和内皮素1水平升高(P<0.05或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水平降低(P<0.05),且介入术后24h假血友病因子水平也较术前升高(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降低(P<0.05),但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和内皮功能的损伤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内皮受到一定损伤,血小板有一定程度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血小板活化 血管内皮损伤
下载PDF
经皮心包穿刺行心外膜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 被引量:13
10
作者 洪浪 王洪 +6 位作者 赖珩莉 李林锋 尹秋林 邱云 陈在华 李彬 黄勤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9-392,共4页
目的介绍1例经皮心包穿刺行心外膜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射频消融治疗。方法患者女性,45岁,反复心悸、心慌、胸闷2年,伴黑矇2次。心电图提示:室速,心率为188~194次/分,QRS波宽大畸形,Ⅰ、Ⅱ、Ⅲ、aVF、V5、V6导联QRS波主波朝上,并在R... 目的介绍1例经皮心包穿刺行心外膜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射频消融治疗。方法患者女性,45岁,反复心悸、心慌、胸闷2年,伴黑矇2次。心电图提示:室速,心率为188~194次/分,QRS波宽大畸形,Ⅰ、Ⅱ、Ⅲ、aVF、V5、V6导联QRS波主波朝上,并在R波的顶端有明显切迹,V1导联主波朝下。在Carto标测系统指引下行室速射频消融术。结果常规心内膜标测在右室游离壁标测到最早激动点,局部激动时间(LAT)较体表心电图V1导联QRS波提早96 ms,于此处起搏大头时QRS波形与发作时体表心电图相似。应用冷盐水大头以35~40 W、40~50℃在该处及周围反复放电消融不能终止心动过速。在X线透视下行经皮剑突下心包穿刺,送入4 mm磁导航温控大头经心包腔至右室心外膜,在右室游离壁心外膜标测到最早激动点,LAT较体表心电图V1导联QRS波提前109 ms。行右冠状动脉造影后,以温控40 W、55℃,消融10 s,终止室速,巩固放电90 s。术后心电生理检查未能诱发心动过速。术后随访18个月无复发。结论经皮心包穿刺行心外膜消融术是对心内膜消融途径的一种有效补充方法,可以提高室速消融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经皮穿心包腔 心外膜 室性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复杂心律失常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6
11
作者 洪浪 王洪 +5 位作者 赖珩莉 尹秋林 陈章强 陆林祥 邱赟 肖承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EnSite或CARTO)指导下经导管射频消融(RFA)治疗复杂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患者123例,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58例、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10例、心房扑动13例、房性心动过速1...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EnSite或CARTO)指导下经导管射频消融(RFA)治疗复杂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患者123例,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58例、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10例、心房扑动13例、房性心动过速12例、室性心动过速或频发室性早搏30例。在EnSiteNavX或Array系统(80例)或CARTO系统(43例)指导下行RFA手术。结果106例(86.2%)1次手术成功,10例再次导管消融成功,再次消融总成功率94.3%。59例房颤1次手术成功,5例再次消融成功。11例心房扑动患者1次手术成功,1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10例房速1次手术成功,1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26例室速、室早患者1次消融成功,3例行再次消融成功。并发症6例:心脏压塞4例,左前降支远端栓塞1例,术后肺栓塞1例。结论三维标测系统可清晰地显示心脏三维立体结构,对复杂疑难心律失常的RFA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提高消融的成功率并增加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三维标测系统 导管消融术
下载PDF
组织工程血管支架材料的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彬 洪浪 尹秋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883-3886,共4页
目的:评价组织工程修复颅骨缺损各种生物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寻找合理的颅骨替代物。方法:以"组织工程,组织工程血管,干细胞,细胞因子,支架材料为中文关键词;以"tissue engineering,tissue engineering blood vessel,intravascu... 目的:评价组织工程修复颅骨缺损各种生物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寻找合理的颅骨替代物。方法:以"组织工程,组织工程血管,干细胞,细胞因子,支架材料为中文关键词;以"tissue engineering,tissue engineering blood vessel,intravascular stent"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3-01/2009-10相关文章。纳入与生物材料及组织工程血管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30篇文献为主重点讨论组织工程血管材料的种类及其性能。结果:血管脱细胞基质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支架材料应用于血管组织工程。基于纤维蛋白制成的支架不但具有理想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较高的亲和性,而且能促进血管生成、组织修复。明胶无抗原性,生物相容性好,可完全生物降解,可实现支架自身的"血管化"。天然生物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都存在一定不足,将两者按照一定的方法组合构建成一种复合基质,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构建出性能良好的组织工程化血管。纳米修饰技术有望被应用于下一代组织工程化血管移植。结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种很理想的血管支架材料。虽然现在天然生物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物理机械性能并不能很好地符合支架要求,这就迫切需要新材料的出现,来更好的满足组织化血管支架的要求,达到修复和重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支架 组织工程 复合材料 纳米 生物材料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艾文伟 雷梦觉 +1 位作者 涂燕平 邬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为Ⅱ~Ⅳ级)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厄贝沙坦组.每组50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应用心脏彩色超声测定心功能变化(测量LVEF),采用放射...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为Ⅱ~Ⅳ级)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厄贝沙坦组.每组50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应用心脏彩色超声测定心功能变化(测量LVEF),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脑钠肽(BNP)、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和透明质酸(HA)的浓度.结果 ①厄贝沙坦组BNP、PⅢNP和HA治疗后比常规治疗组治疗后降低效果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LVEF值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且厄贝沙坦组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相比升高明显(P<0.05).②血清PⅢNP、HA与BNP值呈正相关,血清PⅢNP、HA与LVEF值呈负相关.结论 在常规治疗慢性心衰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更能有效地抑制心脏HA和Ⅲ型胶原的产生,可以起到抗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厄贝沙坦 心肌纤维化 血浆脑钠肽 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透明质酸
下载PDF
应用PDA封堵器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洪浪 王洪 +3 位作者 陈章强 陆林祥 尹秋林 赖珩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5-398,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PDA封堵器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的疗效及安全性。材料和方法:筛选适合经导管封堵治疗IVSD的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经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测量缺损口大小、距主动脉右冠瓣及肺动脉瓣距离,经皮穿刺股动脉和股静脉,... 目的:评价应用PDA封堵器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的疗效及安全性。材料和方法:筛选适合经导管封堵治疗IVSD的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经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测量缺损口大小、距主动脉右冠瓣及肺动脉瓣距离,经皮穿刺股动脉和股静脉,建立动静脉轨道,经7~12F输送鞘管通过右股静脉途径释放封堵器。结果:超声心动图测量的VSD直径5~7mm,平均6.5±0.5mm,大血管短轴切面上缺损位于12点至1点钟位,缺损上缘距主动脉瓣2~3mm,平均2.5±0.5mm。PDA封堵器的直径7~10mm,平均8.5±1.5mm,20例IVSD患者封堵全部成功,术后杂音消失或明显减弱(4/6级降至1~2/6级),左心室造影无分流现象,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无主动脉瓣返流,无穿膈血流。随访5个月~6年(平均36±12个月)未见穿隔血流、明显主动脉瓣返流以及传导阻滞等并发症。结论:PDA封堵器可以成功封堵IVSD,近期疗效佳,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远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嵴内型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放射摄影术 介入性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旋磨术在冠心病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洪浪 王洪 +6 位作者 尹秋林 李林锋 赖珩莉 李彬 黄勤 刘方鹏 周元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5期382-384,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结合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方法、手术成功率、术后随访...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结合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方法、手术成功率、术后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 12例患者共有16处钙化病变,有15处钙化病变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管腔狭窄由术前的87%±10%减少至42%±9%,结合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共植入18枚国产药物支架,手术成功率为93.75%(15/16)。1例因血管严重扭曲,球囊扩张后出现冠状动脉夹层,植入支架失败,建议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均无主要并发症(包括心源性死亡、Q波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发生。所有患者随访(8.4±3.6)个月,有2例再发心绞痛,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5例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有1例出现支架内再狭窄30%。结论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可取得很高的手术成功率,是治疗钙化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支架 冠状动脉旋磨术 钙化病变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TIMI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尹秋林 洪浪 +2 位作者 王洪 李彬 李林锋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2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替罗非班 冠脉内注射 TIMI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综合心理干预对应用IABP患者术后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俞旺娣 李素珍 袁莉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3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应用IABP患者术后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2例接受IABP治疗成功度过危险期的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21)和对照组(n=21):干预组在IABP植入术后患者在常规的围手术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心理干预。...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应用IABP患者术后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2例接受IABP治疗成功度过危险期的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21)和对照组(n=21):干预组在IABP植入术后患者在常规的围手术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心理干预。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血清皮质醇(Cor)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天干预后2组患者MAP、HR,Cor及SCL-90评分,IABP应用时间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心理应激反应,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改善,积极配合抢救治疗而获得好转,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危险期,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条件,从而提高救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心理干预 冠心病 IABP植入术后 心理应激反应
下载PDF
永久性起搏器术后阈值升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章强 洪浪 +3 位作者 王洪 尹秋林 赖珩莉 邱赟 《江西医药》 CAS 2007年第6期518-520,共3页
目的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阈值升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我院1996年1月~2006年7月共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44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阈值升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起搏器术后阈值升高15例,其中早期阈值升高12例,4例经过静脉点滴... 目的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阈值升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我院1996年1月~2006年7月共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44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阈值升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起搏器术后阈值升高15例,其中早期阈值升高12例,4例经过静脉点滴地塞米松(10mg/d)5~14d后起搏功能均恢复正常,8例微脱位中4例重新安置电极外,其余4例经过左侧卧位而使电极复位,起搏器功能恢复正常;晚期阈值升高3例,通过增加起搏电压可以恢复正常起搏功能,为避免起搏器电池提前耗竭,已更换起搏电极。结论注意识别起搏器术后阈值升高的临床特点、强调术中操作规范、加强术后程控及随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阈值升高 临床分析 治疗
下载PDF
心房颤动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丽琴 洪浪 赖珩莉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3年第1期145-149,共5页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其治疗目前仍以药物为基础,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从肺静脉口点消融、节段性消融、环肺静脉电隔离、碎裂心房电位消融到心房迷走神经节消融,以及外科改良Cox迷宫术等新技术新方法...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其治疗目前仍以药物为基础,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从肺静脉口点消融、节段性消融、环肺静脉电隔离、碎裂心房电位消融到心房迷走神经节消融,以及外科改良Cox迷宫术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心房颤动治疗的成功率且显著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现就心房颤动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肺静脉 射频消融 药物治疗 Cox迷宫手术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洪 洪浪 +5 位作者 赖珩莉 李林峰 尹秋林 陈章强 邱贇 陈再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5-319,共5页
目的评价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室性心动过速(VT)射频消融的疗效。方法 4例ARVC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27~62岁,均有反复头昏、心悸、晕厥或黑矇病史。4例患者症状发作时共出现6种形态的VT,频率为130~210次/分。在三维标测系统(... 目的评价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室性心动过速(VT)射频消融的疗效。方法 4例ARVC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27~62岁,均有反复头昏、心悸、晕厥或黑矇病史。4例患者症状发作时共出现6种形态的VT,频率为130~210次/分。在三维标测系统(CARTO或EnSite Array)指导下行VT消融治疗。结果 4例患者共行6次手术,其中3次采用CARTO系统,3次采用EnSiteArray系统指导。3例完成消融,随访2~19个月,3例患者均无猝死、晕厥或黑矇发生;2例术后一周内复发,但VT的频率减慢,药物能有效控制,术后5~6个月VT不再发作。另1例患者在放电消融过程中VT的频率加快,形态紊乱,蜕变为心室颤动,紧急电复律后转为窦性心律,终止手术。随访6个月,无VT发生。结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VT的射频消融治疗可改善病人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室性心动过速 三维标测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