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痛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翁海风 胡坚方 +2 位作者 杨建英 汪青云 万莉婷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镇静、麻醉下消化内镜诊疗操作中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行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1 003例,均给予异丙酚镇静麻醉,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如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变化。结果 5.... 目的探讨镇静、麻醉下消化内镜诊疗操作中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行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1 003例,均给予异丙酚镇静麻醉,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如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变化。结果 5.98%(60/1 003)的患者心率<50次/min;4.49%(45/1 003)的患者血压<80/50mm Hg;6.98%(70/1 003)的患者血氧饱和度<85%;0.60%(6/1 003)的患者出现喉头痉挛。出现病情变化时均及时给予对症处理,未见出血、穿孔、麻醉意外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在镇静麻醉下完成消化内镜诊疗操作。结论镇静、麻醉下消化内镜诊疗操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 麻醉 消化内镜 诊疗 并发症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颖梅 杨建英 李群辉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11期75-76,80,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的先后分为试验组(n=62)和对照组(n=60)。试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对溃疡病知识的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的先后分为试验组(n=62)和对照组(n=60)。试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对溃疡病知识的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提高溃疡病患者的自我护理技能及遵医行为,从而减少溃疡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消化性溃疡 影响
下载PDF
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老师带教压力的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邹敏 杨建英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1年第10期90-93,共4页
目的调查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老师的压力水平,从而进一步探讨形成压力的相关因素及应对方法。方法以本院84位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老师为对象,采用工作评定量表与自设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学历临床带教老师压力的发生率对比存... 目的调查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老师的压力水平,从而进一步探讨形成压力的相关因素及应对方法。方法以本院84位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老师为对象,采用工作评定量表与自设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学历临床带教老师压力的发生率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老师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压力,建议应重视并从降低带教老师压力的角度来提高带教老师心理健康水平及临床带教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老师 实习护生 带教压力 心理健康
下载PDF
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术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邹敏 杨建英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9年第10期87-88,9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术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行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置管前做好术前准备工作,置管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置管后加强管道护理,观察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及... 目的探讨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术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行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置管前做好术前准备工作,置管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置管后加强管道护理,观察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8例患者均已抢救成功,其中一次置管成功47例,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7.91%;1例患者穿刺成功后置入受阻后拔管,进行二次穿刺置管。PICC置管并发症24例,经有效治疗处理后均已康复出院。结论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术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有效处理PICC置管后并发症,可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术 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血清Hp抗体检测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上消化道疾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向东 刘东林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824-825,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血清中的幽门螺杆菌VacA、CagA抗体,探讨其对指导Hp感染的诊断治疗及免疫等方面的价值。方法:经内镜确认为上消化道疾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250例(均未进行过Hp根除治疗)。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中H... 目的:通过检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血清中的幽门螺杆菌VacA、CagA抗体,探讨其对指导Hp感染的诊断治疗及免疫等方面的价值。方法:经内镜确认为上消化道疾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250例(均未进行过Hp根除治疗)。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中Hp抗体。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相比较,Hp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HPⅠ型阳性亚型占Hp百分率随着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的排列次序呈逐渐增高趋势,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发生与感染Hp的毒力菌株相关,VacA与CagA是致慢性上消化道疾病重要的毒力因素;血清免疫印迹法可以对Hp的菌株毒力进行分型,这对疾病程度的估计、预后及治疗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抗体 免疫印迹法 血清 上消化道疾病
下载PDF
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在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漆绍新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6期147-149,共3页
目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应用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实验组... 目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应用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钛夹治疗,对比两组即时止血率、再出血率、止血时间、出血量、输血量、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皮质醇水平。结果实验组即时止血率为95.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再次出血率为2.5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输血量、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皮质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两项血清指标均明显下调,且实验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皮质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应用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效果显著,能够在降低出血量、输血量的基础上,减少再次出血的风险,减轻炎症反应,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 肾上腺素 钛夹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冯莉莉 曾俊 +3 位作者 赖全图 贾克东 刘辉 王卫真 《江西医药》 CAS 2012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射频治疗的37例肝癌患者的资料,应用四川绵阳立德LDRF-120S多极射频消融仪,最大功率为90W,电极张开成伞形,为旋转式集束多弹头电极,治疗功率及电极张开大小...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射频治疗的37例肝癌患者的资料,应用四川绵阳立德LDRF-120S多极射频消融仪,最大功率为90W,电极张开成伞形,为旋转式集束多弹头电极,治疗功率及电极张开大小由计算机实时监控,肿瘤消融完全后,阻抗达到最大,功率降低为零,治疗自动停止。对直径超过5cm的肝癌患者首先采用经肝动脉导管栓塞化疗(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对直径小于5cm肝癌,直接应用射频消融治疗,患者皆随访3年,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彩超、增强CT或MRI及AFP随访。结果⑴彩超、增强CT或MRI复查,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3.7%、56.8%和51%。⑵甲胎蛋白(AFP):13例治疗前后均不升高,24例治疗前AFP在(641±61.24μg/L)术后1个月下降(136.41±52.23μg/L),其中16例降至正常范围。⑶并发症:术后3d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37.4-39℃。恶心呕吐1例,腹痛,右肩背痛3例。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的微创治疗技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介入 肝肿瘤 肝癌 射频消融
下载PDF
实习护士的临床带教方法和体会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琼 李侠 +1 位作者 陈明莉 谢姊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5期108-109,共2页
目的:做好护理带教工作,使护士专业学生(护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紧密联系实际,培养新一代的高素质接班人,满足临床需要。方法:重视入科教育,制订合适的实习计划和带教方法,及时发现实习护士的问题,及时解决,培养实习护士的各种能力。结... 目的:做好护理带教工作,使护士专业学生(护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紧密联系实际,培养新一代的高素质接班人,满足临床需要。方法:重视入科教育,制订合适的实习计划和带教方法,及时发现实习护士的问题,及时解决,培养实习护士的各种能力。结果:通过我科的带教方法,实习护士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实际,更快地适应临床思维,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结论:实践表明,我科总结的临床带教方法行之有效,取得了较好的带教效果,也获得实习护士的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带教 实习护士 护生 护理
下载PDF
10例毒蕈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建英 翁海凤 +1 位作者 陈蕾 黄颖梅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6年第9期153-154,共2页
关键词 毒蕈中毒 急救 护理
下载PDF
血清标志物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诊断肝癌的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贾克东 石淑仙 阮幼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 寻找有效的适合用于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癌诊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方法 AFP测定应用竞争性放射免疫技术 (RIA) ,岩藻糖苷酶 (AFU)测定应用酶化学技术 ,唾液酶 (SA)测定应用化学法 ,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 目的 寻找有效的适合用于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癌诊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方法 AFP测定应用竞争性放射免疫技术 (RIA) ,岩藻糖苷酶 (AFU)测定应用酶化学技术 ,唾液酶 (SA)测定应用化学法 ,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测定应用单克隆抗体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结果 AFU、AFP和SA三项指标肝癌患者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 ,P值分别为P =0 .0 2 7,P <0 .0 0 1和P <0 .0 0 1。分别以AFU值 44 0nmol/ml·h-1、AFP测定值 40 0ng/ml、SA测定值 5 90 μg/ml为阳性参考值 ,测定肝癌组患者阳性率分别为 5 7.5 7%、68.0 9%和 3 5 .7%。三者假阳性率分别为 48%、2 0 %和 0 ,以AFP和SA对 41例肝癌进行联合检测 ,其肝癌患者阳性检出率为 80 .49%。肝癌患者血清sIL 2R水平与肝硬化患者及肝炎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肝癌患者血清HGF水平低于肝硬化患者以及重症肝炎患者。结论 肝癌患者HGF、sIL 2R和AFU显著高于正常人血清 ,但其升高的水平受肝脏炎症影响较大 ,对肝癌的特异性较差 ,因而不适合应用于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癌的诊断。AFP仍然是最敏感的肝癌血清指标 ,SA具有肿瘤特异性高和不受肝脏炎症干扰的特点 ,适合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癌的诊断 ,联合AFP可以使阳性检出率达 80 .4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学检查 肿瘤标志物 肝炎肝硬化 肝癌 竞争性放射免疫技术 唾液酶 ELISA
下载PDF
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两种给药方法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翁海风 杨建英 黄颖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108-2108,共1页
关键词 乳果糖 肝性脑病 护理
下载PDF
1例肝硬化腹水合并 期压疮的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邹敏 杨建英 +1 位作者 罗丽华 廖晶晶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5年第2期40-40,43,共2页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使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在浅度溃疡期为水泡破溃,真皮创面渗液,浅表组织坏死,溃疡形成。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因钠水过度潴留形成腹水,严重者出现周身...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使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在浅度溃疡期为水泡破溃,真皮创面渗液,浅表组织坏死,溃疡形成。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因钠水过度潴留形成腹水,严重者出现周身浮肿,伴有压疮时,创面溃破,渗液增加,给治疗及护理增加了难度。2014年7月26日,江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了1例肝硬化腹水合并骶尾部巨大压疮患者,采用清创、消毒、外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等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肝硬化 护理 清创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结直肠广基锯齿状病变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范思斯 曾俊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66-1069,共4页
结直肠锯齿状息肉定义为形态学具有锯齿状(波浪状或星状)结构的一组异质性上皮病变,包括增生性息肉、广基锯齿状病变、传统锯齿状腺瘤三大类及少数未分类的锯齿状息肉。近20余年,消化内镜医师和病理医师对广基锯齿状病变的认识不断深入... 结直肠锯齿状息肉定义为形态学具有锯齿状(波浪状或星状)结构的一组异质性上皮病变,包括增生性息肉、广基锯齿状病变、传统锯齿状腺瘤三大类及少数未分类的锯齿状息肉。近20余年,消化内镜医师和病理医师对广基锯齿状病变的认识不断深入,该文旨在从临床表现、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分子学进展和临床处理方面对广基锯齿状病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病变 广基锯齿状病变 文献综述
下载PDF
牛磺酸防治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小平 徐家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9-10,共2页
探讨牛磺酸抗乙醇性胃粘膜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实验性乙醇急性胃粘膜损伤模型检测胃粘膜局部内皮素 (ET)、胃粘膜血流量 (GMBF)和胃粘膜电位差 (PD)含量。结果 :牛磺酸可明显减轻胃粘膜损伤 ,抑制内皮素释放 ,增加胃粘膜血流量 ... 探讨牛磺酸抗乙醇性胃粘膜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实验性乙醇急性胃粘膜损伤模型检测胃粘膜局部内皮素 (ET)、胃粘膜血流量 (GMBF)和胃粘膜电位差 (PD)含量。结果 :牛磺酸可明显减轻胃粘膜损伤 ,抑制内皮素释放 ,增加胃粘膜血流量 ,提高电位差。结论 :牛磺酸可明显减轻胃粘膜损伤 ,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胃粘膜局部ET ,GMBF和GMPD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内皮素 胃粘膜血流量 电位差 胃粘膜损伤
下载PDF
内皮素在急性胃粘膜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小平 徐家瑞 王崇文 《江西医药》 CAS 1998年第5期278-280,共3页
随着急诊胃镜的普及应用,各种原因引起急性胃粘膜病变的检出率显著升高(10%~36%)[1]此种病变已成为临床上的一类多发病、常见病,发病机理支持多因素学说,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胃粘膜微环障碍[2],然而其微循环紊乱... 随着急诊胃镜的普及应用,各种原因引起急性胃粘膜病变的检出率显著升高(10%~36%)[1]此种病变已成为临床上的一类多发病、常见病,发病机理支持多因素学说,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胃粘膜微环障碍[2],然而其微循环紊乱的确切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损伤 内皮素 病理学
下载PDF
胃粘膜肠化生细胞增值状态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勇 李启明 +1 位作者 胡志坤 路名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890-893,共4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30例胃粘膜病变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I)、探讨胄粘膜肠化生的增殖状态分型以及肠化生细胞增殖分型与肿瘤相关基因蛋白产物的关系。结果显示正常或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肠...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30例胃粘膜病变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I)、探讨胄粘膜肠化生的增殖状态分型以及肠化生细胞增殖分型与肿瘤相关基因蛋白产物的关系。结果显示正常或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肠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萎缩性胃炎以及胃腺癌的PI逐渐增高,差异非常明显(P<0.0)。根据胃粘膜肠化生细胞的PI分布,进行畅化生细胞的增殖状态分型:高增殖状态型为PI≥40,中增殖状态型为20≤P<40,低增殖状态型为PI<20。此分型与各类胃粘膜病变显示较好的相关性,低增殖状态型为正常或基本正常胃粘膜,中增殖状态型为胃粘膜良性病变,高增殖状态型为胃粘膜癌前病变。高增殖状态型肠化生中肿瘤相关基因蛋白产物rasp21、EGFR、h-met的表达以及叵型肠化生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中、低增殖状态型肠化生(P<0.05)。提示高增殖状态型肠化生细胞基因表达的异常率增高,且细胞分化不良,更具胃癌前病变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 化生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加热法在无肝素血液灌流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邹敏 邹显明 杨建英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6年第8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加热法在无肝素血液灌流中的效果,为探寻一种安全、实用的无肝素血液灌流方法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0例行无肝素血液灌流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在采用同等无肝素血液灌流的... 目的探讨加热法在无肝素血液灌流中的效果,为探寻一种安全、实用的无肝素血液灌流方法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0例行无肝素血液灌流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在采用同等无肝素血液灌流的情况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血液灌流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热法,即灌流前将预冲液加热至37-38℃、灌流中恒温加热灌流器至37-38℃进行血液灌流。观察2组的灌流器凝血堵塞情况及寒颤(含畏寒)发生率、体温变化等。结果研究组无一例患者发生灌流器凝血;对照组7例(23.33%)发生灌流器发生凝血,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灌流前后体温变化不大(P〉0.05);而对照组灌流后较灌流前的体温显著下降[(35.80±0.10)℃)比(36.60±0.41)℃,P〈0.05];研究组灌流后的体温高于对照组(36.70±0.44)℃比(35.80±0.10)℃,P〈0.05)。研究组寒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67%(2/30)比60.0%(18/30),P〈0.05]。结论在血液灌流中,加热法能有效地预防灌流器凝血,并持续保持患者体温的稳定,减少患者寒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中毒 重度 加热法 无肝素化血液灌流 灌流器 预冲液 血液净化 体温 寒颤
下载PDF
常规治疗联合康复新液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廖卫民 徐雷鸣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598-604,共7页
背景常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疗效欠佳,精神心理因素对RE患者的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在结合精神心理因素的基础上探究治疗RE的新方案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常规治疗联合康复新液与氟哌噻吨美利... 背景常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疗效欠佳,精神心理因素对RE患者的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在结合精神心理因素的基础上探究治疗RE的新方案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常规治疗联合康复新液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老年性R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10/2018-10期间在江西省遂川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RE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均为40例. A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B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康复新液进行治疗,C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康复新液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eflux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 RDQ)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分、SF-36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C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P <0.05),治疗后,C组患者的RDQ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B组和A组(P <0.05),治疗后,C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心理健康评分高于B组和A组(P <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康复新液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老年性RE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抑郁、焦虑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康复新液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心理
下载PDF
慢性功能性便秘非药物性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东林 杨建英 +2 位作者 徐伟民 郭晓白 喻德暄 《江西医药》 CAS 2006年第S1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对慢性便秘进行分型,观察胃肠起搏、生物反馈等非药物性治疗对不同类型便秘的效果。方法采用肌电图、胃肠传输试验和肛门直肠测压检查等方法,将便秘分为慢传输型(STC)、出口梗阻型(OOC)和混合型(MIX),针对不同类型便秘分别采用胃肠... 目的对慢性便秘进行分型,观察胃肠起搏、生物反馈等非药物性治疗对不同类型便秘的效果。方法采用肌电图、胃肠传输试验和肛门直肠测压检查等方法,将便秘分为慢传输型(STC)、出口梗阻型(OOC)和混合型(MIX),针对不同类型便秘分别采用胃肠起搏、生物反馈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并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慢传输型、出口梗阻型、混合型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类型便秘分别采用胃肠起搏、生物反馈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症状改善及远期效果,对减少泻剂的滥用和依赖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功能性便秘 胃肠起搏 生物反馈
下载PDF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4例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君 胡坚方 曾俊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9年第8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对14例PG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GML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胃镜下表现多样化,内镜下多部位活检可提高诊断阳性率;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缓解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对14例PG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GML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胃镜下表现多样化,内镜下多部位活检可提高诊断阳性率;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缓解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手术联合CHOP方案化疗治疗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DL-BCL),可获较满意疗效。结论上腹部X线断层扫描结合病理组织活检有助于胃淋巴瘤的早期诊断;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缓解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根据DLBCL不同临床分期制定相应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