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骨桥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江凤林 李飞 +1 位作者 邵一佳 王友莲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715-719,共5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8例RA患者作为RA组和63例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并将RA组分为骨侵蚀组(39例)和非骨侵蚀组(29例)。根据血清抗CCP抗体情况将RA组分为抗CCP抗体阴...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8例RA患者作为RA组和63例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并将RA组分为骨侵蚀组(39例)和非骨侵蚀组(29例)。根据血清抗CCP抗体情况将RA组分为抗CCP抗体阴性组和阳性组。比较各组血清中OPN、β-CTX、DKK-1、PINP水平,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检测RA组患者骨密度(包括股骨颈、Ward's三角区);收集比较其他数据。结果(1)RA组OPN(41.86±6.92)ng/mL、β-CTX(825.74±152.76)pg/mL、DKK-1(21.00±3.79)ng/mL较对照组[(24.91±5.20)ng/mL、(482.85±103.47)pg/mL、(11.65±1.73)ng/m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5.91、15.14、18.38,P<0.05);而RA组PINP(25.59±7.76)ng/mL较对照组[(47.29±7.00)ng/mL,t=-16.76,P<0.05]降低。(2)骨侵蚀组OPN(45.14±6.45)ng/mL、β-CTX(901.65±135.31)pg/mL、DKK-1(22.38±3.57)ng/mL高于非骨侵蚀组[(37.45±4.80)ng/mL、(723.66±110.35)ng/mL、(19.15±3.2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64、5.79、3.81,P=0.000)。骨侵蚀组PINP(23.68±7.44)ng/mL低于非骨侵蚀组[(28.15±7.56)ng/mL,t=-2.43,P=0.018]。(3)RA抗CCP抗体阴性组OPN(45.11±7.07)ng/mL高于正常对照组(24.91±5.2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0,P=0.000),而与抗CCP抗体阳性组(40.78±6.59)ng/mL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0,P=0.020)。(4)骨侵蚀组的骨密度(包括股骨颈及Ward's三角区)均低于非骨侵蚀组[(0.61±0.11)g/cm^(2)vs(0.67±0.09)g/cm^(2),t=2.28,P=0.030;(0.43±0.12)g/cm^(2)vs(0.54±0.13)g/cm^(2),t=3.76,P=0.000]。(5)相关性分析显示:OPN与DAS28(ESR)、β-CTX、DKK-1呈正相关(r分别为0.30、0.40、0.37,P<0.05),与PINP呈负相关(r=-0.31,P<0.05),与抗CCP抗体无相关性(r=-0.06,P=0.640)。(6)ROC曲线分析提示血清OPN对RA骨侵蚀及疾病活动度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RA患者血清OPN水平较健康组显著升高,以骨侵蚀组升高更为明显。OPN与骨吸收指标及RA疾病活动度指标呈正相关,提示OPN可能参与RA骨侵蚀过程,并促进RA疾病活动。抗CCP抗体阴性组血清OPN升高,使OPN可能成为诊断RA的另一个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桥蛋白 骨侵蚀 疾病活动度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为风湿免疫疾病出院患者提供延续护理 被引量:99
2
作者 徐璐 胡竹芳 《护理学报》 2014年第18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微信在风湿免疫科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通过组建微信延续护理团队,申请微信公众号,建立"风湿免疫疾病论坛",组建"风湿免疫疾病暖心圈"的微信群聊,对风湿免疫疾病出院患者提供专业资讯、咨询... 目的探讨微信在风湿免疫科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通过组建微信延续护理团队,申请微信公众号,建立"风湿免疫疾病论坛",组建"风湿免疫疾病暖心圈"的微信群聊,对风湿免疫疾病出院患者提供专业资讯、咨询等延续护理服务。结果开展微信服务工作以来,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按时复诊率由2012年的82.0%升至2013年的96.6%;患者的遵医嘱率出院时为93.8%,在出院6个月后上升到98.5%;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掌握度出院时为84.9%,出院后6个月上升到为96.3%;患者满意度出院时为94.1%,出院6个月后上升至97.8%。结论微信突破被动、地域、时间和经济等方面的限制,能有效地为延续护理服务,其推动风湿免疫疾病知识普及的价值让人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微信公众平台 延续护理 风湿免疫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与免疫调节及风湿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晓敏 王友莲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6期98-101,106,共5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200 nt的新型非编码RNA,近年来得益于高通量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的lncRNA被相继发现。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免疫细胞具有保护和维持机体免疫稳态的作用,而lncRNA通过转录前调控、转录后调控、翻译后调...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200 nt的新型非编码RNA,近年来得益于高通量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的lncRNA被相继发现。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免疫细胞具有保护和维持机体免疫稳态的作用,而lncRNA通过转录前调控、转录后调控、翻译后调控及参与基因印记、染色质重塑等方式来调控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文章就lncRNA与免疫调节及风湿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希望能为风湿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免疫调节 风湿性疾病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低疾病活动度及缓解状况的真实世界研究
4
作者 任立敏 赵楚楚 +13 位作者 赵义 周惠琼 张莉芸 王友莲 沈凌汛 范文强 李洋 厉小梅 王吉波 程永静 彭嘉婧 赵晓珍 邵苗 李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78,共6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的真实世界低疾病活动度和临床缓解率,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国内11家医院1 000例SLE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的真实世界低疾病活动度和临床缓解率,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国内11家医院1 000例SLE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等。采用狼疮低疾病活动状态(lupus low disease activity state, LLDAS)和SLE缓解定义(definitions of remission in SLE,DORIS)评价患者低疾病活动度和临床缓解率,进一步分析符合LLDAS或DORIS缓解患者的临床特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LLDAS或DORIS缓解的相关因素。结果:1 000例SLE患者中,207例(20.7%)符合LLDAS标准,104例(10.4%)符合DORIS缓解。与不符合LLDAS或DORIS的患者相比,符合LLDAS或DORIS者高收入比例更高,病程更长,贫血、肌酐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和低白蛋白血症的发生率更低。应用羟氯喹>12个月或免疫抑制剂≥6个月的SLE患者缓解比例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抗双链DNA抗体阳性、低补体血症(C3和C4)、蛋白尿及家庭收入低是不利于达到LLDAS或DORIS缓解的独立相关因素,而应用羟氯喹>12个月为达到LLDAS或DORIS缓解的保护因素。结论:SLE患者达到LLDAS或DORIS缓解状态的比例较低,规范应用羟氯喹和免疫抑制剂有助于患者的病情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缓解 狼疮低疾病活动状态
下载PDF
IL-1β、IL-6及TNF-α与类风湿关节炎并发糖代谢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友莲 皮慧 +1 位作者 张志勇 杨明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065-2067,共3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并发糖代谢异常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RA并发糖代谢异常患者30例、单纯RA患者4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30例及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并发糖代谢异常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RA并发糖代谢异常患者30例、单纯RA患者4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30例及健康对照者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IL-1β、IL-6及TNF-α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在RA并发糖代谢异常组、单纯RA组、T2DM组、健康对照组中依次降低,RA并发糖代谢异常组高于单纯RA组(P<0.05,P<0.01,P<0.01),单纯RA组高于T2DM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P<0.01,P<0.01),T2DM组有部分指标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依次为0.06、0.04、0.05)。同时HOMA-IR值与血清中IL-1β、IL-6、TNF-α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0.60、0.58,P<0.01);RA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与DAS28疾病活动度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0.63、0.59,P<0.01),HOMA-IR值与DAS28疾病活动度评分呈正相关(r=0.55,P<0.01)。结论 RA患者血清中IL-1β、IL-6及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RA并发糖代谢异常与RA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升高密切相关,提示细胞因子在RA患者并发糖代谢异常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糖代谢异常 细胞因子 相关研究
下载PDF
破骨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致骨破坏病理变化中的作用及其调控 被引量:36
6
作者 陈红梅 王友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68-1173,共6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关节软骨及骨破坏是RA的主要病理变化,是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破骨细胞(OC)在RA骨破坏的病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其调控依赖于OC形成、分化及活化的过程。巨噬细胞、滑膜成纤维细...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关节软骨及骨破坏是RA的主要病理变化,是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破骨细胞(OC)在RA骨破坏的病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其调控依赖于OC形成、分化及活化的过程。巨噬细胞、滑膜成纤维细胞等是OC形成的主要来源,促炎性细胞因子在这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的是RANK/RANKL/OPG、MCSF、TNF、IL-1和IL-17,这些细胞因子通过不同的信号传导通路促进OC的成熟及分化;此外,有些细胞因子对OC的分化及骨吸收作用产生负性调控作用,如IL-27、IL-4、IL-10、IFN-γ,大部分细胞因子通过RANK/RANKL/OPG系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OC,两者之间的平衡决定骨破坏的结局。这些细胞因子通过多条信号传导通路介导OC对骨破坏的调控作用,其中NFATc1是关键的调节因子,如RANKL通过NF-κB/AP-1/c-fos和钙离子信号通路两条信号通路,调节NFATc1的活化,促进OC分化;TNF通过激活NF-κB,JNK和p38通路,活化NFATc1促进OC形成,还包括MAPK、STAT等通路。深入了解OC的病理过程及骨形成和骨吸收机制,监测及干扰促进OC活化的细胞因子,为早期RA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 骨破坏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骨代谢产物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红梅 王友莲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8-429,433,共3页
目的探讨骨代谢产物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4例住院RA患者,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BGP、β-CTX、PINP、25-(OH)Vit D3、ESR、CRP、RF、抗-CCP抗体。计算RA患者疾病活动指数(DA... 目的探讨骨代谢产物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4例住院RA患者,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BGP、β-CTX、PINP、25-(OH)Vit D3、ESR、CRP、RF、抗-CCP抗体。计算RA患者疾病活动指数(DAS28评分);用DEXA检测各组受试者腰椎及股骨骨密度(BMD)。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RA组β-CTX(0.78±0.75)ng/m L,高于对照组(0.40±0.19)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PINP(51.66±33.21)ng/m L、BGP(21.98±13.94)ng/m L、(25-OH)Vit D3(19.01±9.71)ng/m L低于对照组的(67.43±24.81)ng/m L、(30±8.67)ng/m L、(38.65±8.34)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A组腰椎(L2-L4)、股骨颈(N)、Ward's三角区BMD分别为(-1.52±1.60)g/cm^2、(-1.64±1.00)g/cm^2、(-2.77±1.21 g/cm^2)均低于对照组的(1.13±0.27)g/cm^2、(0.45±0.32)g/cm^2、(-0.35±0.31)g/cm~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β-CTX与DAS 28评分呈正相关(r=0.564,P<0.05),多元相关分析显示BMD与DAS28负相关(r=-2.07,P<0.05),与抗-CCP、GPI无明显相关(P均>0.05);BMD(N)与(25-OH)Vit D3呈负相关(r=-0.348,P<0.05),BMD(W)与病程呈负相关(r=-0.348,P<0.05);PINP与RF、CRP、CCP、ESR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本研究显示RA患者存在明显的骨质疏松,并显示骨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β-CTX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破骨细胞活性增加不仅导致RA患者骨关节破坏而且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OP)的发生;疾病越活动越容易出现OP,维生素D的缺乏在RA并发骨质疏松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提示在RA治疗中应该尽早干预OP,积极治疗RA同时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OP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破骨细胞 骨密度 骨代谢
下载PDF
microRNA-155在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施春花 王友莲 +3 位作者 付强 杨明峰 尚可 皮慧 《江西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1131-1134,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micro RNA-155(mi R-155)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水平,分析mi R-155与疾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探讨其在RA发病及疾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抽取50例初发RA患者及36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分离PBM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 目的通过研究micro RNA-155(mi R-155)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水平,分析mi R-155与疾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探讨其在RA发病及疾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抽取50例初发RA患者及36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分离PBM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和纯化mi RNA,实时定量PCR检测mi R-155的表达,以小分子RNA U6作为内对照,对mi R-155的表达量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同时收集RA患者有关的临床参数,统计分析mi R-155的表达水平与RA合并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对RA活动组中,随机分为甲氨蝶呤(MTX)单药治疗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单药治疗组,两组随访观察12周,收集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R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mi R-155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RA患者中PBMC中mi R-155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同时RA患者mi R-155的表达与患者活动度有关,与肺间质病变等无明显相关,RA患者TNF-α抑制剂单药治疗组中,mi R-155的表达较治疗前下降,而在甲氨蝶呤治疗组中无明显下降。结论 mi R-155在RA的PBMC中异常高表达,且与RA的活动度相关,提示mi R-155可能可作为RA诊断及RA活动的一个预测指标。mi R-155在RA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参与了TNF-α的致炎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 RNA-155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艾拉莫德片单药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尚可 姜丽丽 王友莲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593-595,619,共4页
目的研究艾拉莫德片单药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对50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进行维期24周的治疗(艾拉莫德25mg/次,每天2次),在治疗周期末进行疾病活动度(ESR、CRP、HAQ、VAS、DAS28、ACR20)... 目的研究艾拉莫德片单药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对50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进行维期24周的治疗(艾拉莫德25mg/次,每天2次),在治疗周期末进行疾病活动度(ESR、CRP、HAQ、VAS、DAS28、ACR20)的评估,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并对随访达1年的36例患者进行骨代谢指标(β-CTX、T-P1NP、BGP)的检测和骨密度检查。结果治疗第4周ACR20即达到27%,且随时间推移比例进一步升高,到24周达67%;同时DAS28评分从基线水平的6.64±0.17降至4.70±0.27(P<0.05);与基线相比,自第4周开始,晨僵时间、静息痛、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HAQ以及医生和患者对病情的评估即出现显著改善(P<0.05),且随时间推移曲线呈下降趋势;骨代谢指标T-P1NP、BGP较基线期显著提高,β-CTX较基线期显著下降,骨密度较基线期也有显著改善。结论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能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代谢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拉莫德 类风湿关节炎 骨代谢 骨密度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西医发病机制综述 被引量:28
10
作者 叶霖 王友莲 《江西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88-91,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以慢性、进行性、侵袭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为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为滑膜炎,可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以慢性、进行性、侵袭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为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为滑膜炎,可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RA世界发病率为0.5%-1%,我国发病率为0.32%-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发病机制 中西医观点
下载PDF
TNF-α及IL-6对类风湿关节炎并发糖代谢异常相关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皮慧 张智勇 +1 位作者 李翊 王友莲 《江西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并发糖代谢异常与细胞因子IL-6及TNF-α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并发糖代谢异常患者30例、单纯RA患者40例、T2DM患者3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IL-6及TNF-α水平,采用SPSS2...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并发糖代谢异常与细胞因子IL-6及TNF-α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并发糖代谢异常患者30例、单纯RA患者40例、T2DM患者3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IL-6及TNF-α水平,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A并发糖代谢异常组血清中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单纯RA组(P<0.01、P<0.01),RA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与DAS28疾病活动度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0.59,P均<0.01),RA患者的HOMA-IR值与DAS28疾病活动度评分呈正相关(r=0.55,P<0.01)。结论 RA患者血清中IL-6及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糖代谢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且IL-6及TNF-α与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糖代谢异常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吡非尼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伴肺间质病变的临床观察及其对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丽丽 尚可 《广东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352-1355,共4页
目的观察在抗风湿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吡非尼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RA-ILD)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的影响。方法选择风湿免疫科住院并接受吡非尼酮治疗的RA-ILD患者30例,另选择同期经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未服用... 目的观察在抗风湿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吡非尼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RA-ILD)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的影响。方法选择风湿免疫科住院并接受吡非尼酮治疗的RA-ILD患者30例,另选择同期经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未服用该药的RA-ILD患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吡非尼酮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吡非尼酮组治疗6个月后用力呼气肺活量(FVC)占预计值%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_(L)CO)占预计值%以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D)较基线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吡非尼酮组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KL-6水平呈下降趋势,吡非尼酮组观察期间病情进展例数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吡非尼酮治疗6个月时,可一定程度上延缓RA-ILD患者肺功能下降,且有降低血清KL-6水平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病变 吡非尼酮 KL-6
下载PDF
蠲痹汤对类风湿关节炎骨代谢及炎性因子TNF-α、IL-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施春花 卢泳 李翊 《江西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537-539,545,共4页
目的观察蠲痹汤对类风湿关节炎(RA)骨代谢及炎性因子TNF-α、IL-6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90例初治活动性RA患者,随机分为3组,蠲痹汤治疗组、甲氨蝶呤(MTX)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和24周患者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 目的观察蠲痹汤对类风湿关节炎(RA)骨代谢及炎性因子TNF-α、IL-6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90例初治活动性RA患者,随机分为3组,蠲痹汤治疗组、甲氨蝶呤(MTX)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和24周患者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变化,计算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1)治疗12、24周后三组患者RANK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OPG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治疗组的RANKL水平低于MTX组和蠲痹汤组,OPG水平高于MTX组和蠲痹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X组与蠲痹汤组治疗12、24周后OPG、RANK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2周后,IL-6、TNF-α均降低,但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24周后,联合治疗组中的IL-6、TNF-α低于MTX组和蠲痹汤组(P<0.05),MTX组与蠲痹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24周后,三组治疗后DAS28评分及ESR,CRP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ESR,CRP,DAS28评分显著低于MTX组和蠲痹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TX组和蠲痹汤组DAS2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骨代谢改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蠲痹汤 类风湿关节炎 骨代谢 炎性因子
下载PDF
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输注雅美罗的护理体会
14
作者 徐璐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4年第9期20-21,共2页
总结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输注雅美罗的护理措施。包括评估患者;心理护理;掌握配制方法和输注方法;密切的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建立患者个人资料登记本和注射时间卡,认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保证雅美罗输注的安全,对提高患者的预后有着... 总结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输注雅美罗的护理措施。包括评估患者;心理护理;掌握配制方法和输注方法;密切的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建立患者个人资料登记本和注射时间卡,认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保证雅美罗输注的安全,对提高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雅美罗 护理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周浩彤 王友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91-1195,共5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RA患者349例,根据高分辨率CT(HRCT)检查结果分为RA组和RA合并ILD组(RA-ILD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RA患者349例,根据高分辨率CT(HRCT)检查结果分为RA组和RA合并ILD组(RA-ILD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349例RA患者中,合并ILD 69例(19.8%)。RA-ILD患者的主要呼吸道症状为活动后干咳及呼吸困难,主要HRCT异常表现为毛玻璃样改变、网状结节状阴影。RA-ILD组患者男性比例、平均年龄、吸烟率、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评分(DAS28)高于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ILD组患者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高于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68例患者进行了肺功能检查,RA-ILD组患者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低于RA组,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率、弥散功能减退发生率高于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小气道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DAS28、GPI是RA合并ILD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LCO与年龄、DAS28、GPI均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 ILD是RA患者的常见合并症,高龄、高疾病活动度、高滴度GPI是其危险因素。早期行HRCT检查有助于疾病的及早诊断和治疗,肺功能DLCO测定也对早期诊断ILD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肺疾病 间质性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江西某痛风村患者诊治及HLA-B5801基因携带情况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卫忠 王友莲 《江西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650-653,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江西上饶某村痛风患者诊治现况及患者HLA-B*5801等位基因携带情况。方法对随机抽样的56例关节痛患者,进行调查问卷,由专科医生对关节痛患者进行详细查体及问诊,所有对象通过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检测血尿酸值。通过PCR... 目的调查分析江西上饶某村痛风患者诊治现况及患者HLA-B*5801等位基因携带情况。方法对随机抽样的56例关节痛患者,进行调查问卷,由专科医生对关节痛患者进行详细查体及问诊,所有对象通过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检测血尿酸值。通过PCR-免疫荧光探针法,对所有痛风患者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结果 56例村民的血尿酸平均值为(371±111)μmol/l,其中男性血尿酸平均值为(373±104)μmol/l,女性(346±110)μmol/l;关节痛患者的痛风的患病率为30.45%(17/5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0.54%(15/37),明显高于女性(10.52%)(P=0.021,RR=5.78(CI95%1.16,28.57));痛风患者最常用NSAIDs药物止痛治疗(74.5%(13/17)),当前使用降尿酸药物少(5.9%(1/17)),既往使用降尿酸药物主要为别嘌呤醇(41.2%(7/17));17例痛风患者中有1例患者HLA-B*5801基因阳性(5.9%(1/17)),且使用别嘌呤醇后出现严重的过敏性皮疹。结论该村关节痛人群的痛风患病率高,对痛风的认识不够,应当加强降尿酸药物的合理使用,在使用别嘌呤醇前应当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诊治分析 HLA-B*5801等位基因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肺间质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浩彤 王友莲 《江西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302-1305,共4页
RA肺部病变表现各不相同,可以包括气道、肺实质、血管和胸膜疾病。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RA肺部疾病中最严重的,并是影响RA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ILD是一组累及肺间质的炎症性疾病,也可累及肺泡壁、小气道和微... RA肺部病变表现各不相同,可以包括气道、肺实质、血管和胸膜疾病。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RA肺部疾病中最严重的,并是影响RA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ILD是一组累及肺间质的炎症性疾病,也可累及肺泡壁、小气道和微血管。类风湿关节炎并发肺间质病变(RA-ILD)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现将RA-ILD的研究进展综述以达到对RA—ILD及早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病变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骨桥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江凤林 王友莲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2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不可逆性关节结构破坏及关节畸形是导致患者关节功能丧失、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尽管目前关于RA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大量研究表明骨桥蛋白(OPN)在RA患者血...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不可逆性关节结构破坏及关节畸形是导致患者关节功能丧失、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尽管目前关于RA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大量研究表明骨桥蛋白(OPN)在RA患者血液及滑膜中表达明显上调,而且OPN在多种免疫反应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围绕OPN参与RA的滑膜炎、软骨与骨破坏中的作用机制和OPN可能成为RA潜在治疗靶点的最新进展作综述,旨在为RA的基础研究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桥蛋白 发病机制 滑膜炎 骨破坏
下载PDF
γδT细胞在自身免疫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燕英 王友莲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988-992,共5页
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病变累及多系统。其发病机制伴有T细胞、B细胞的活化、自身抗体及炎症因子的参与,近来研究提示γδT细胞在自身免疫病发病及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包... 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病变累及多系统。其发病机制伴有T细胞、B细胞的活化、自身抗体及炎症因子的参与,近来研究提示γδT细胞在自身免疫病发病及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包括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系统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rmayous,SLE)、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肌炎等。γδT细胞是一种表达TCR链的小T细胞,主要分布在粘膜和上皮组织中,占外周血总T细胞的3%-10%。γδT细胞桥接自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其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关系紧密,本文对γδT细胞在自身免疫病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病 ΓΔT细胞 发病机制
下载PDF
骨硬化蛋白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燕英 王友莲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98-102,共5页
骨质破坏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主要由骨重建动态平衡被破坏所致。骨硬化蛋白是Wnt信号通路重要的调节因子,类风湿关节炎的炎性环境可促进其表达。骨硬化蛋白通过拮抗Wnt信号通路调节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调亡,... 骨质破坏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主要由骨重建动态平衡被破坏所致。骨硬化蛋白是Wnt信号通路重要的调节因子,类风湿关节炎的炎性环境可促进其表达。骨硬化蛋白通过拮抗Wnt信号通路调节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调亡,发挥抑制骨形成和促进骨吸收的作用,参与类风湿关节炎中骨量丢失、骨质破坏的过程,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骨硬化蛋白抗体有促进成骨的作用,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潜在方式。本文围绕骨硬化蛋白的概念、表达调控、功能及其与类风湿关节炎关系的研究进展作综述,以期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硬化蛋白 WNT信号通路 骨形成 骨吸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