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葵总黄酮对C-BSA肾炎模型大鼠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周静 魏昕 +4 位作者 曾艳 杨柳 李秋月 王瑜 罗来敏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9-764,共6页
目的探讨黄葵总黄酮对C-BSA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对肾脏炎症和氧化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葵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5,10,15 mg·kg-1)。采用小牛血清白蛋白... 目的探讨黄葵总黄酮对C-BSA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对肾脏炎症和氧化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葵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5,10,15 mg·kg-1)。采用小牛血清白蛋白(C-BSA)诱发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的PBS。连续治疗3周,对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进行分析。3周后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测定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的变化。并测定大鼠血清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黄葵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24 h UTP、Scr、BUN水平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黄葵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蛋白尿、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病理结果显示,黄葵总黄酮各剂量组大鼠肾小球增大、基底膜增厚、间质和曲管病变随着剂量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减轻。黄葵总黄酮各剂量组大鼠肾脏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与TNF-αmRNA和蛋白质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而且随着药物剂量增加,大鼠肾脏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与TNF-αmRNA和蛋白质水平也逐渐下降。但是高剂量组大鼠肾脏组织中IL-1β与TNF-αmRNA和蛋白质水平略高于对照组(P<0.05)。黄葵总黄酮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MDA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而SOD和NO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黄葵总黄酮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可显著下调肾脏组织炎症因子水平,同时清除机体自由基,有望成为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葵总黄酮 慢性肾小球肾炎 炎症因子 自由基
下载PDF
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IgA肾病67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缨 汪国平 +1 位作者 张莉 陈钦开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45-147,共3页
目的:分析以肾病综合征(NS)为表现的IgA肾病(IgAN)的临床与病理及免疫分型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肾活检163例病理诊断为原发性IgAN中表现为NS的67例患者的临床与组织病理免疫分型的资料。根据Lee病理组织分类标准,... 目的:分析以肾病综合征(NS)为表现的IgA肾病(IgAN)的临床与病理及免疫分型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肾活检163例病理诊断为原发性IgAN中表现为NS的67例患者的临床与组织病理免疫分型的资料。根据Lee病理组织分类标准,肾小球病变程度分为Ⅰ~Ⅴ级,肾小管间质组织学改变分为Ⅰ~Ⅴ级。根据IgA在肾小球沉积的部位不同分为系膜沉积伴肾小球基底膜沉积(MS+GBM)组;单纯系膜沉积MS组。结果:①163例IgAN中表现为NS 67例,占IgAN的41.1%。②67例以NS为表现的IgAN患者中,MS组41例,其中26例(63.4%)表现为单纯性NS;Ⅰ~Ⅲ级23例(占56.1%)。MS+GBM组26例,其中20例(77%)表现为肾炎性NS;Ⅲ~Ⅴ级19例(占73.1%)。③免疫荧光分型:67例以NS为表现的IgAN患者中,MS组以IgA+IgM+C3+C4型(48.8%)、IgA型(29.2%)及IgA+IgM型(22%)为主;MS+GBM组以IgA+IgM+C3+C4型(42.3%)和IgA+IgM+IgG+C3+C4型(30.8%)为主。④67例以NS为表现的患者中MS、MS+GBM两组肾小球损伤程度无差异,均以Ⅱ~Ⅲ级为主。⑤小管间质损害(TIL)分型:67例以NS为表现的患者中MS组以Ⅱ级(占51.2%)和Ⅲ级(占26.8%)。结论:IgAN表现为NS者MS组以单纯性肾病为主,MS+GBM组以肾炎性肾病为主;MS组和MS+GBM组肾小球损害均以Ⅱ~Ⅲ级为主;免疫荧光MS组以IgA+IgM+C3+C4型、IgA型、IgA+IgM型为主;MS+GBM组以IgA+IgM+C3+C4型和IgA+IgM+IgG+C3+C4型为主;MS组肾小管损害以Ⅱ~Ⅲ级为主;MS+GBM组肾小管损害以Ⅳ+Ⅴ级为主。NS表现的IgAN在合并毛细血管壁沉积者,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重、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肾病综合征 组织病理 免疫分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