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预防措施对妇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程应凤 蔡淑芳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1年第5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标准预防措施的干预对妇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调查某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妇产科80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妇产科管理;观察组进行标准预防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标准预防措施的干预对妇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调查某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妇产科80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妇产科管理;观察组进行标准预防干预措施,比较两组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医务人员相关知识知晓度、日常暴露处理的规范程度显著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妇产科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发生率(15.00%)显著高于观察组妇产科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发生率(7.50%),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妇产科医务人员采取标准预防措施的干预,能够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促进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预防措施 干预 妇产科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发生率 影响
下载PDF
可视吸引流产手术与传统人工流产手术效果对比
2
作者 周文英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24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可视吸引流产手术与传统人工流产手术在安全性、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程度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孕早期要求终止妊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可视吸引流产手术组(试验组)和传统人工流产手术组(对照组),各45例。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可视吸引流产手术与传统人工流产手术在安全性、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程度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孕早期要求终止妊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可视吸引流产手术组(试验组)和传统人工流产手术组(对照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8.0±2.2)min、(10.0±4.3)ml、(5.0±1.5)分,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12.0±2.8)min、(30.0±7.2)ml、(7.0±2.0)分,试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吸引流产手术在安全性、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程度方面均优于传统人工流产手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吸引流产手术 人工流产手术 孕早期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熊隆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9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本院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实验组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本院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实验组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卵巢功能、肌瘤复发和妊娠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操作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6.33±15.78)min、(16.32±5.76)h、(5.49±1.32)d,均短于对照组的(99.75±14.18)min、(26.59±6.78)h、(8.15±1.45)d,术中出血量为(203.28±48.29)mL,少于对照组的(342.49±63.7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妊娠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对机体造成的创伤,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利于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微创手术 卵巢功能 并发症 术后妊娠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3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邹志芬 涂凤莲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年第6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3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3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出血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24 h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其出血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优质护理
下载PDF
左旋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5
作者 陈小友 赵莹莹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年第17期90-90,共1页
目的 观察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应用左旋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116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她们分为两个治疗小组,每个小组58例功血患者。为对照组女性患者使用适量的米非司... 目的 观察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应用左旋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116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她们分为两个治疗小组,每个小组58例功血患者。为对照组女性患者使用适量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为观察组女性患者选择左旋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功血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75.9%,观察组功血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96.6%,两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采用左旋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临床症状的同时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产生率,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 围绝经期功血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合并血小板减少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全程管理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旸 侯弘毅 +2 位作者 陈小友 韩茹雪 杨欣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2022年第6期575-578,共4页
目的分析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急重症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血小板减少导致的急重症异常子宫出血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急性... 目的分析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急重症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血小板减少导致的急重症异常子宫出血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急性止血和慢性维持期的治疗疗效。结果4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40.56±9.94)岁,入院前血小板计数<50×10^(9)/L者占60.4%(26/43)。宫腔镜下止血1周内,完全止血者占37.20%(16/43),仍有少量淋漓出血者占62.80%(27/43)。术后随访6个月~5年AUB症状完全缓解者占30.2%(13/43),部分缓解者占39.5%(17/43),未缓解者占30.2%(13/43);术后是否应用控制月经的药物对维持期的症状长期改善有极显著影响(χ^(2)=15.84,P<0.001)。结论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急重症AUB患者,宫腔镜下急性止血疗效较好,慢性维持期长期应用药物可有效预防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子宫出血 血小板减少 手术止血 药物止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