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方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9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南昌市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双盲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南昌市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双盲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预后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后24 h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预后不良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ICH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 疏血通注射液 神经功能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伴失眠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2
作者 方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12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昌市第三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抑郁症伴失眠患者92例,采用平行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研究组患者...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昌市第三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抑郁症伴失眠患者92例,采用平行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奥氮平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临床疗效、睡眠进程,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SQI、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睡眠潜伏期、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潜伏期短于对照组,觉醒次数少于对照组,实际睡眠总时间长于对照组,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伴失眠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提升睡眠质量,减轻抑郁程度,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入睡和睡眠障碍 帕罗西汀 奥氮平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原发性帕金森病给予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喻燕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对原发性帕金森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左旋多巴大剂量单用治疗(对照组,40例)与左旋多巴小剂量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观察组,40例)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原...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对原发性帕金森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左旋多巴大剂量单用治疗(对照组,40例)与左旋多巴小剂量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观察组,40例)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疗前UPD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后均有下降,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HAMD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后均有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仅1例失眠,不良反应率为2.5%;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帕金森病在小剂量左旋多巴治疗基础上,取普拉克索联用,可改善病情,具较高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 普拉克索 效果观察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冬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3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将65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脑出血常规治疗,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康复组除按脑出血常规治疗、护理外,均于发病后第4天开始进行康复护理。按...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将65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脑出血常规治疗,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康复组除按脑出血常规治疗、护理外,均于发病后第4天开始进行康复护理。按肌力的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的肌力在入院和出院时各评价1次。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肌力均有提高,但康复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肢肌力,提高肢体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 脑出血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蚓激酶肠溶胶囊预防脑梗死复发58例 被引量:5
5
作者 章洪斌 弓弦 +1 位作者 程武 杨长娥 《江西中医药》 2007年第10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蚓激酶肠溶胶囊 脑梗死复发 预防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与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弓弦 李玉梅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年第9期58-59,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与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有无相关性,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有无相关性,两者之间危险因素发病率有无差异。方法:收集3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作为脑梗死组,选取同时期住院的其他病例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者...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与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有无相关性,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有无相关性,两者之间危险因素发病率有无差异。方法:收集3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作为脑梗死组,选取同时期住院的其他病例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者之间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把急性脑梗死病人按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分成两个亚组,分析两亚组间危险因素发病率有无差异;按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分级统计,比较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病变有无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较对照组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高;脑梗死组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亚组糖尿病发病率高;脑梗死组中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与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有关,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有急性脑梗死高危因素的病人,早期完善颈动脉和下肢动脉彩超检查,对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彩色多普勒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周丽 周平 王和贞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158-158,共1页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灯盏细辛注射液 中药制剂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抵抗与血小板平均体积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弓弦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6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抵抗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南昌市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6例,根据服药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分为氯吡格雷敏感组113例和氯吡格雷抵抗组33例。自...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抵抗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南昌市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6例,根据服药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分为氯吡格雷敏感组113例和氯吡格雷抵抗组33例。自行设计《脑卒中患者信息收集表》,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情况、空腹血糖(FBG)、血脂、血小板计数(PLT)、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MPV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结果氯吡格雷抵抗组患者饮酒史、糖尿病病史阳性率及TIA发生率、总胆固醇(TC)高于氯吡格雷敏感组,MPV大于氯吡格雷敏感组,PCT小于氯吡格雷敏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饮酒史〔OR=2.423,95%CI(1.133,3.968)〕、有TIA〔OR=2.141,95%CI(2.245,3.352)〕、高水平TC〔OR=2.036,95%CI(1.857,3.757)〕及MPV增大〔OR=2.411,95%CI(2.028,2.998)〕是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PV预测氯吡格雷抵抗的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95%CI(0.756,0.950),P<0.001〕;当MPV=9.394 fl时,MPV预测氯吡格雷抵抗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佳,分别为84.96%和78.79%。结论 MPV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预测价值较高,当MPV>9.394 fl时患者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血小板平均体积 氯吡格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