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年龄超高度近视眼弧形斑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维锋 林瀚 朱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52-654,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超高度近视眼弧形斑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超高度近视眼(球镜度数>-9.00 D、散光度数<-2.00 D)65例118眼的视力、屈光度、近视弧形态等资料。按照不同年龄分3组,10~18岁为A组、>18~40岁为B组、>40~73岁...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超高度近视眼弧形斑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超高度近视眼(球镜度数>-9.00 D、散光度数<-2.00 D)65例118眼的视力、屈光度、近视弧形态等资料。按照不同年龄分3组,10~18岁为A组、>18~40岁为B组、>40~73岁为C组,分析3组的视盘面积、近视弧面积、白色脉络膜萎缩弧面积、近视弧类型的变化。按照白色脉络膜萎缩弧面积将50岁以下的入组患眼分成D组、E组、F组,分析矫正视力。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B组、C组3组视盘面积分别为(1.98±0.52)mm^2、(2.73±0.86)mm^2、(2.35±0.75)mm^2,近视弧面积分别为(3.71±1.42)mm^2、(8.98±3.68)mm^2、(10.30±7.60)mm^2,白色脉络膜萎缩弧面积分别为(0.06±0.30)mm^2、(2.79±3.45)mm^2、(3.35±4.29)mm^2,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96,P=0.00;F=18.91,P=0.00;F=13.86,P=0.00)。54.2%为单侧近视弧,45.8%为全周近视弧;A组、B组、C组内全周弧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7%、48.0%、61.7%。D组、E组、F组矫正视力分别为0.63±0.33、0.57±0.28、0.34±0.32,方差分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4,P=0.00)。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高度近视眼视盘形态变化小,近视弧、白色脉络膜萎缩弧明显增大、全周弧出现概率增大,白色脉络膜萎缩弧与矫正视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年龄 视盘 近视弧 脉络膜萎缩弧
下载PDF
南昌市3~6岁儿童弱视筛查及年龄因素分析
2
作者 廖珠根 胡珊萍 黄荣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97年第2X期102-104,共3页
南昌市3~6岁儿童弱视筛查及年龄因素分析廖珠根胡珊萍(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儿童眼科南昌330006)黄荣(江西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眼科南昌330006)1996年我们对南昌市6所幼儿园1458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弱视... 南昌市3~6岁儿童弱视筛查及年龄因素分析廖珠根胡珊萍(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儿童眼科南昌330006)黄荣(江西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眼科南昌330006)1996年我们对南昌市6所幼儿园1458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弱视筛查,发现3~6岁学龄前儿童弱视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弱视 年龄因素 屈光参差性弱视 屈光不正性弱视 南昌市 学龄前儿童 3~6岁 检出率 视觉发育 年龄增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