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机构中文科技论文计量分析
1
作者 邱凌 沈东华 +2 位作者 罗安琪 程燕华 胡飞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1601-1604,共4页
目的对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以下简称“江西所”)发表的中文科技论文进行回顾与分析,为加强科研工作、强化学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知网收集2000-2019年发表的中文论文227篇,从期刊来源、论文所属学... 目的对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以下简称“江西所”)发表的中文科技论文进行回顾与分析,为加强科研工作、强化学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知网收集2000-2019年发表的中文论文227篇,从期刊来源、论文所属学科领域,以及第一作者/通信作者的专业技术职称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结果2000-2019年共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27篇,年均发表论文11.35篇,人年均发表论文0.24篇,66.08%的论文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防治研究类论文最多(56.83%),其次为基础研究类(22.47%);共在34种期刊发表论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占23.53%;第一作者共有68人(主要为高级职称),通信作者共有15人(均为高级职称)。结论江西所专业技术人员人均发表论文量较低,存在不均衡现象,且基础研究实力存在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病 机构 论文 文献分析
下载PDF
江西省信丰县肠道寄生虫病流行态势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玉华 曾爱国 +4 位作者 胡利峰 陈喆 曾小军 袁长红 葛军 《江西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530-533,549,共5页
目的 分析信丰县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和变化趋势,为评估防治效果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1989年和2014年江西省人体寄生虫病抽样调查中信丰县调查数据和资料、2016年至2020年信丰县肠道寄生虫病监测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调查采用... 目的 分析信丰县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和变化趋势,为评估防治效果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1989年和2014年江西省人体寄生虫病抽样调查中信丰县调查数据和资料、2016年至2020年信丰县肠道寄生虫病监测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调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土源性线虫、肝吸虫等重点寄生虫感染情况;2016年至2020年,在信丰县创建肝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组织实施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干预策略,评估防治效果。结果 信丰县人群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由1989年的65.63%下降至2020年的0.34%,下降了99.48%,其中蛔虫感染率从44.55%下降到0.32%,下降率为99.28%;鞭虫感染率由0.39%下降至0.02%,下降率为94.87%;钩虫感染率由39.78%下降到0,降幅为100%。各年龄组人群感染率均出现下降的趋势,但随年龄组增高而呈下降趋缓的现象。信丰县肝吸虫病呈高度流行态势,肝吸虫感染率从1989年的2.28%上升到2016年的21.56%,上升率为89.42%;且成年人感染率显著高于未成年人,男性高于女性。经过5年的肝吸虫病综合防治干预,信丰县人群肝吸虫感染率下降明显,与2016年基线数据相比,2020年下降了69.16%。结论信丰县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现持续且大幅下降态势,已由高度流行状态变为低度流行状态。肝吸虫是当前信丰县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的主要虫种;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可显著降低人群肝吸虫感染率,应继续将其作为防治的主导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重要寄生虫病 流行趋势 综合防治 信丰县
下载PDF
基于“协作创新”模式的江西省重点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的初步成效 被引量:4
3
作者 葛军 陈颖丹 +2 位作者 曾小军 李石柱 刘亦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9-533,共5页
总结2016-2019年江西省重点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工作经验,根据2018年中期评估结果,分析示范区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及存在问题,为2020年示范区创建工作提出建议。2016年,基于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中国疾病预防... 总结2016-2019年江西省重点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工作经验,根据2018年中期评估结果,分析示范区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及存在问题,为2020年示范区创建工作提出建议。2016年,基于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简称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协作创新寄生虫(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机制,在江西省信丰县建立重点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4年来通过双方密切合作,采取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实施健康教育、阳性人群治疗、改水改厕、环境整治等措施,示范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华支睾吸虫和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大幅下降,分别由2016年的21.56%和2.01%下降至2018年的8.85%和0.17%,降幅分别高达58.95%和91.54%;居民健康意识得到了提高,居民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了37.40%,不食生鱼片行为合格率提高至83.41%。此外,依托"协作创新"模式,建立了国家、省、市、县、乡5级寄生虫病防控监测网络,培养了一支基层寄生虫病防治队伍,积累了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经验,有效推进了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和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科研协作,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区基地在寄生虫病防治科研工作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病 江西省 综合防治 示范区 协作创新 防治成效
原文传递
鄱阳县新报告晚期日本血吸虫病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新华 谢曙英 +5 位作者 刘骊 胡小丽 汪饶春 高祖禄 宁安 胡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67-772,共6页
目的分析鄱阳县新报告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病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为控制晚血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基于行政村的空间数据库,利用SaTScan对2009-2019年晚血发病率按空间、时间和时间-空间3种扫描探测模式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Arc... 目的分析鄱阳县新报告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病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为控制晚血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基于行政村的空间数据库,利用SaTScan对2009-2019年晚血发病率按空间、时间和时间-空间3种扫描探测模式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ArcMap将分析结果可视化。结果2009—2019年鄱阳县累计报告晚血病例932例,年报告晚血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最高年份集中在2010—2013年,疫情控制阶段晚血发病率高于传播控制阶段(F=9.617,P=0.013);单纯空间扫描显示,疫情控制阶段出现2个一类聚集区域,传播控制阶段出现4个二类聚集区域;单纯时间扫描显示,疫情控制阶段晚血发病率高峰集中在2012—2013年(RR=64.44,P=0.001),传播控制阶段集中在2018年(RR=11.23,P=0.001);时间-空间扫描显示,2009—2019共探测到2个一类聚集区域和1个二类聚集区域,均沿鄱阳湖分布;在传播控制阶段无一类聚集区域。结论虽然随着疫情的降低,晚血发病率也逐年下降,但在空间分布上依然存在多个集聚区域,针对此类区域在今后的防治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大晚血筛查和救治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晚期 新报告 时空分析
下载PDF
鄱阳湖地区影响晚期日本血吸虫病发生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兴华 谢曙英 +2 位作者 金海辉 宁安 胡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29-1134,共6页
目的分析鄱阳湖区晚期日本血吸虫病(晚血)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晚血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以后发生的晚血病例169例作为观察组,按性别相同、年龄和居住地相近等原则进行1∶1配对,以慢性血吸虫病病例(慢血)作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鄱阳湖区晚期日本血吸虫病(晚血)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晚血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以后发生的晚血病例169例作为观察组,按性别相同、年龄和居住地相近等原则进行1∶1配对,以慢性血吸虫病病例(慢血)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回顾性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基本信息、确诊慢血前后可能与晚血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及通过查治病分户册收集2002年以来的查、治病情况,共计20项指标.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职业、职业改变、慢血后伴有消化系统疾病、查病间隔年限、服药依从性、累计服药次数、年间受检率、年间血阳检出率、年间粪阳检出率、年间治疗率等11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离开疫源地累计年数越多、高暴露接触疫水方式的减少、累计服药次数越多是晚血发生的保护因素;而年间血阳检出率越高、高易感季节接触疫水、服药依从性越差、伴有乙肝是晚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在今后血吸虫病控制措施中,健全有效地血吸虫病病例追踪管理体系,改进影响晚血发生相关因素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晚期 病例对照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基于Joinpoint回归模型的2004—2020年江西省鄱阳县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吴新华 吴君 +2 位作者 徐仁美 熊瑛 陈喆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5,共9页
目的分析2004—2020年江西省鄱阳县血吸虫病疫情动态变化,为制定消除血吸虫病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4—2020年江西省鄱阳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资料及2005—2020年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数据,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采用Joinpoint回... 目的分析2004—2020年江西省鄱阳县血吸虫病疫情动态变化,为制定消除血吸虫病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4—2020年江西省鄱阳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资料及2005—2020年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数据,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对鄱阳县血吸虫病流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20年鄱阳县人群血吸虫病血清学与病原学检查阳性率分别从24.39%(24 976/102 397)和4.53%(259/5 721)下降至5.37%(2 421/45 100)[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8.64%]和0(0/3 963)(APC=AAPC=-32.07%),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013—2020年鄱阳县耕牛血吸虫病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从1.21%(294/24 332)下降至0.58%(35/5 999),变化趋势有1个趋势变化连接点(AAPC=-8.20%,P> 0.05)。2004—2020年鄱阳县未曾新查出有螺乡与有螺村,查出有螺面积占查螺总面积比例有3个趋势变化连接点(AAPC=-2.30%,P> 0.01)。2005—2020年,鄱阳县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本地居民血检阳性率及校正感染率分别从60.82%(742/1 220)和10.16%(124/1 220)降至5.73%(70/1 221)和0,血检阳性率(APC=AAPC=17.47%,P <0.01)与校正感染率(APC=AAPC=-44.92%,P <0.01)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仅2005、2007年在本地家畜中分别查出10头和2头血吸虫感染牛,感染率分别为10.00%(10/100)和13.33%(2/15);仅于2008—2009年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未发现血吸虫核酸阳性混合钉螺样本。结论 2004—2020年鄱阳县血吸虫病疫情下降趋势显著,但巩固防治成果及消除血吸虫病仍面临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疫情 Joinpoint回归模型 鄱阳县
原文传递
江西省信丰县华支睾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3年防治成效 被引量:6
7
作者 葛军 姜唯声 +8 位作者 袁长红 诸廷俊 陈喆 杨玉华 蓝明兴 戴坤教 李东 曾小军 陈颖丹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4-560,共7页
目的观察2016-2018年江西省信丰县华支睾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防治效果,探讨"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在华支睾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将信丰县有食"鱼生"习惯的26个行政村全部列... 目的观察2016-2018年江西省信丰县华支睾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防治效果,探讨"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在华支睾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将信丰县有食"鱼生"习惯的26个行政村全部列入示范区范围,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的10-11月,在示范区开展干预前的基线调查和干预后的防治效果调查。每村整群抽取150名3岁以上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集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二检)检测居民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同步对其进行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知识、行为与态度、药物驱虫等问卷调查。在鱼塘和小溪等自然水体采集淡水螺和淡水鱼(每村不少于100尾),采用压碎镜检法检测中间宿主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感染情况。每村采集5份猫、犬或猪粪便,采用水洗沉淀集卵法检查保虫宿主粪便中的虫卵。结果信丰县示范区覆盖5个乡(镇) 26个村,共79 764人。居民感染率由2016年的21.56%(878/4 072)下降至2018年的8.85%(365/4 125),降幅为58.95%。2016年,示范区男性和女性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29.53%(577/1 954)和14.21%(301/2 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18年,男性和女性感染率分别降至13.09%(266/2 032)和4.73%(99/2 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次调查均显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以20岁以上成年人为主要感染人群。与2016年相比,2018年各年龄组感染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3~19岁和20~39岁人群感染率下降分别达72.99%和74.85%。与2016相比,除商人和公职人员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均P> 0.05),其他各职业人群感染率均有所下降。示范区感染人群驱虫覆盖率由2016年54.21%(476/878)提高至2018年的84.01%(310/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16年和2018年分别检获纹沼螺400只和1 000只,均未检出华支睾吸虫雷蚴和尾蚴。淡水鱼平均感染率由2016年的8.24%(144/1 747)下降至2018年0.80%(1/125),降幅为90.29%。2016年保虫宿主平均感染率为2.27%(8/353), 2018年降为0。居民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不食"鱼生"行为合格率分别由2016年的13.02%(525/4 033)和80.49%(3246/4 033)分别提高至2018年的20.80%(850/4 087)和83.41%(3 409/4 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3年来,累计驱虫890人,平均服药覆盖率为65.78%;新增无害化厕所3 465座,无害化厕所平均覆盖率由2016年的93.48%(16 326/17 464)增加至2018年的97.21%(1 9791/20 360),增长了3.99%。结论信丰县通过3年综合防治,"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在华支睾吸虫病防治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示范区防治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病 示范区 防治效果 江西省信丰县
原文传递
2016-2019年江西省信丰县人群华支睾吸虫病国家监测点人群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袁长红 蓝明兴 +5 位作者 诸廷俊 王梅 陈喆 胡利峰 黄琪 姜唯声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1-565,共5页
目的了解江西省信丰县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信丰县按地理方位划分东、南、西、北、中等5个片区,每个片区随机抽取1个乡镇的1个村,分别为古陂镇余村、大塘埠镇樟塘村、正平镇正坳村、西牛镇黄泥村和嘉... 目的了解江西省信丰县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信丰县按地理方位划分东、南、西、北、中等5个片区,每个片区随机抽取1个乡镇的1个村,分别为古陂镇余村、大塘埠镇樟塘村、正平镇正坳村、西牛镇黄泥村和嘉定镇焦坑村作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的国家监测点。2016-2019年,每个行政村每年整群抽样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调查人数不少于200人。采集粪样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二检)检测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在每村受检人群中随机抽查150人以上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率的差异。结果2016-2019年信丰县国家监测点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9.3%(96/1 027)、 8.9%(89/1 005)、 5.2%(52/1 000)和6.4%(64/1 002)。2016-2019年最小感染者分别为3、 11、 26和27岁。男性感染率均高于女性(P <0.01)。除2016年外,学龄前儿童均无感染,其他文化程度组4年均有感染者。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16-2019年居民吃"鱼生"的比例分别为14.4%(22/153)、 16.6%(25/151)、 9.3%(14/150)和18.8%(29/154)。居民听说过华支睾吸虫病的比例,从2016年的13.7%(2/153)上升到2019年的55.8%(86/154)。结论江西省信丰县国家监测点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仍然较高,人群吃"鱼生"的比例4年间维持在一定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监测点 人群感染 分析
原文传递
2016年江西省信丰县人群华支睾吸虫病知信行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喆 叶斌 +4 位作者 姜唯声 杨玉华 赖博文 曾小军 周长海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7-573,共7页
目的了解江西省信丰县人群华支睾吸虫病知识、态度、行为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在信丰县有食生或半生淡水鱼习惯的大塘埠、小河、嘉定、古陂、正平等5个镇的26个村,每村整群抽样至少150名3周岁以... 目的了解江西省信丰县人群华支睾吸虫病知识、态度、行为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在信丰县有食生或半生淡水鱼习惯的大塘埠、小河、嘉定、古陂、正平等5个镇的26个村,每村整群抽样至少150名3周岁以上当地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开展华支睾吸虫感染基本情况问卷调查。计算人群华支睾吸虫病知识知晓率与食"鱼生"比例。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率或百分比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别对人群知晓率、食"鱼生"比例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4 033人,华支睾吸虫病知晓率为13.0%(525/4 033), 19.5%(787/4 033)的人群有食"鱼生"史。其中男性知晓率与食"鱼生"比例分别为7.4%(142/1 933)与32.8%(633/1 933),均高于女性的2.2%(47/2 100)与7.3%(154/2 100)(P <0.01)。不同年龄组人群知晓率总体随着年龄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0~39岁组最高,为9.8%(30/305),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人群食"鱼生"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呈上升趋势,50~59岁组最高,为30.6%(241/787),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商人、公职人员的知晓率与食"鱼生"比例分别为35.6%(42/118)和45.8%(54/118),均高于其他各职业(P <0.01)。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知晓率与食"鱼生"比例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呈上升趋势,高中及以上学历最高,分别为25.8%(56/217)和32.7%(71/217)(P <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华支睾吸虫病知晓率是女性的2.726倍(P <0.01),商人、公职人员的知晓率是农民的3.707倍(P <0.01),学生的知晓率为农民的0.068倍(P <0.01)。知晓率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升高,高中及以上人群的知晓率是文盲与学龄前儿童的11.609倍(P <0.01)。男性食"鱼生"行为的发生概率是女性的6.976倍(P <0.01),商人、公职人员食"鱼生"行为的发生概率是农民的1.989倍(P <0.01)。随文化程度的提高,食"鱼生"行为的发生概率也随之上升,初中、高中及以上食"鱼生"行为的发生概率分别是文盲和学龄前儿童的2.076倍(P <0.01)和1.966倍(P <0.05)。结论信丰县人群华支睾吸虫病知晓率总体偏低,男性,商人、公职人员,文化程度较高者华支睾吸虫病的知晓率、食"鱼生"比例均较高,是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病 知信行 江西省 信丰县
原文传递
2015—2021年江西省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喆 葛军 +3 位作者 姜唯声 邱婷婷 温琪 曾小军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67,共9页
目的了解和分析2015—2021年江西省土源性线虫病流行态势与变化趋势,为制订土源性线虫病传播控制与阻断策略、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2021年,江西省分别选取13、86、86、86、86、24和24个县(市、区)设立土源性线虫病国家... 目的了解和分析2015—2021年江西省土源性线虫病流行态势与变化趋势,为制订土源性线虫病传播控制与阻断策略、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2021年,江西省分别选取13、86、86、86、86、24和24个县(市、区)设立土源性线虫病国家监测点与省级监测点,各监测点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等5个片区,每个片区随机抽取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为监测对象。收集监测对象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二检)检查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计算各虫种感染率和感染度,并分析不同生态区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收集2015—2021年《江西统计年鉴》全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关数据,采取问卷调查从监测村村委会收集卫生厕所建设等信息,分析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卫生厕所覆盖率的相关性。感染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2015—2021年,江西省监测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8%(126/7137)、1.3%(947/71766)、1.1%(803/70547)、0.9%(604/69507)、0.9%(628/69620)、0.7%(151/21884)和0.9%(202/21757),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度之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639,P<0.01)。2015—2021年,钩虫感染率分别为1.1%(82/7137)、0.6%(466/71766)、0.6%(450/70547)、0.5%(336/69507)、0.5%(362/69620)、0.4%(98/21884)和0.7%(148/21757);蛔虫感染率分别为0.3%(24/7137)、0.5%(393/71766)、0.4%(287/70547)、0.3%(221/69507)、0.3%(225/69620)、0.2%(40/21884)和0.2%(42/21757);鞭虫感染率分别为0.3%(21/7137)、0.2%(125/71766)、0.1%(74/70547)、0.1%(57/69507)、0.1%(49/69620)、0.1%(13/21884)和0.1%(14/21757)。钩虫、蛔虫和鞭虫各年度之间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5.456、112.506、75.383,均P<0.01)。2015—2021年男性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为2.0%(73/3623)、1.3%(469/35788)、1.1%(378/35207)、0.8%(273/34703)、0.9%(295/34801)、0.6%(65/11110)和0.8%(88/10620),女性感染率分别为1.5%(53/3514)、1.3%(478/35978)、1.2%(425/35340)、1.0%(331/34804)、1.0%(333/34819)、0.8%(86/10774)和1.0%(114/11137),男、女性各年度之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146、49.615,均P<0.01);仅2018年男女性别之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0,P<0.05)。2015—2021年均以≥70岁年龄组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分别为3.4%(19/554)、2.3%(129/5559)、2.1%(127/5965)、2.0%(129/6507)、1.7%(119/7105)、1.3%(36/2811)和2.1%(68/3177),各年度各年龄组之间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763、150.459、212.140、219.129、132.674、43.997、115.627,均P<0.01)。2015—2021年钩虫重度感染者分别占钩虫感染者总数的1.2%(1/82)、3.9%(18/466)、1.3%(6/450)、1.5%(5/336)、0.3%(1/362)、2.0%(2/98)和5.4%(8/148),各年度之间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53,P<0.01);仅2016年检出蛔虫重度感染者,占蛔虫感染者总数的1.0%(4/393);仅2015年检出鞭虫重度感染者,占鞭虫感染者总数的4.8%(1/21)。2016—2017、2019—2021年均以浙闽山地丘陵生态区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分别为2.3%(316/13852)、1.5%(217/14402)、1.4%(194/14063)、1.2%(69/5527)和1.1%(60/5535),2015、2018年分别以湘赣丘陵山地生态区、长江中下游平原生态区最高,为2.5%(63/2471)和1.2%(234/18883);各年度不同生态区之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12、156.920、67.104、73.315、73.493、37.022、9.351,均P<0.01或0.05)。2015—2021年江西省全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0117、11139、12138、13242、14460、15796和16981元,监测村卫生厕所覆盖率分别为82.7%(200994/243000)、85.7%(256437/299398)、87.3%(257553/294951)、88.9%(250381/281699)、92.1%(69428/75380)和93.8%(77259/82376),2015—2021年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与全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呈负相关(r=-0.834,P<0.05),而与监测村无害化厕所覆盖率无相关性(r=-0.799,P>0.05)。结论2016—2021年江西省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总体逐年下降,呈低度流行态势,其中41个县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连续3年降至1.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源性线虫 监测 钩虫 蛔虫 鞭虫 江西省
原文传递
基于无人机影像深度学习算法的血吸虫病家畜传染源智能识别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靖波 夏尚 +4 位作者 李召军 王心怡 黄良瑜 何润超 李石柱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无人机影像深度学习算法的智能识别模型,初步评价其用于血吸虫病家畜传染源耕牛远程识别和监测管理的效果。方法 以环鄱阳湖地区有螺洲滩作为研究区域,采用无人机航拍采集该区域影像数据集。对数据集进行增强处理,并...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无人机影像深度学习算法的智能识别模型,初步评价其用于血吸虫病家畜传染源耕牛远程识别和监测管理的效果。方法 以环鄱阳湖地区有螺洲滩作为研究区域,采用无人机航拍采集该区域影像数据集。对数据集进行增强处理,并使用数据标注工具VGG Image Annotator标记样本数据库中的耕牛,建立耕牛形态识别标签。基于Mask R-卷积神经网络(CNN)深度学习算法建立智能识别模型用于识别耕牛分布,采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得分和平均精确率等指标对模型识别耕牛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共获取200幅无人机航拍原始影像,对影像数据增强处理后获得410幅影像,标记耕牛识别训练样本2 860个。构建的Mask R-CNN深度学习识别模型在迭代200轮后收敛,模型准确率为88.01%、精确率为92.33%、召回率为94.06%、F1得分为93.19%、平均精确率为92.27%,可有效检测和分割耕牛形态特征。结论 基于无人机影像深度学习算法构建的Mask R-CNN模型识别耕牛准确性较高,可用于血吸虫病家畜传染源远程智能识别、监测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传染源 深度学习 无人机 图像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耕牛
原文传递
2016-2019年江西省土源性线虫病国家监测点人群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陈喆 姜唯声 +4 位作者 李东 葛军 戴坤教 曾小军 诸廷俊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4-541,共8页
目的了解2016-2019年江西省土源性线虫病国家监测点人群感染情况,为全省制订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19年在全省11个县(市)设立国家监测点,并按照《全国肝吸虫病和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 目的了解2016-2019年江西省土源性线虫病国家监测点人群感染情况,为全省制订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19年在全省11个县(市)设立国家监测点,并按照《全国肝吸虫病和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开展监测。监测点以县为单位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开展监测,监测点4年固定不变。每个行政村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不少于200人,每个监测点不少于1 000人。收集被调查者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二检)检测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等指标;钩虫卵阳性粪样以试管滤纸培养法进行钩蚴培养,鉴定钩虫种类。感染率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每个行政村随机抽取5户家庭,每户采集1份田地或菜园的土样,其中350 g用于钩蚴检测,50 g用于人蛔虫卵检测。采用5%盐水进行土壤钩蚴镜检鉴定;用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测土壤中人蛔虫卵。结果11个监测点生产方式均以农业为主,饮用水以自来水和井水为主。2016-2019年无害化厕所覆盖率分别为78.4%(30 443/38 817)、 80.7%(32 856/40 723)、 85.6%(35 301/41 258)和91.0%(37 964/41 730),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016-2019年11个监测点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6%(175/11 126)、 1.4%(160/11 203)、 0.8%(91/11 183)和1.3%(151/11 197);感染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较2016年下降了14.1%,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4年南丰县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为4.7%(48/1 016)、 3.8%(39/1 034)、 2.6%(27/1 028)和7.4%(75/1 010),均高于其他县(P <0.01)。人群钩虫感染率呈现年间波动,从2016年的1.0%(116/11 126)降至2018年0.6%(70/11 183),2019年再升至1.0%(112/11 197),各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除2016年外,各年度女性土源性线虫和钩虫感染率均高于男性。4年钩虫感染者中,美洲钩虫感染构成比分别为92.2%(71/77)、 91.0%(61/67)、 97.8%(44/45)和91.8%(89/97),其次为混合感染,单纯十二指肠钩虫感染较少。人群蛔虫感染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16年的0.5%(53/11 126)下降至2019年的0.3%(29/11 197),各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4年鞭虫感染率分别为0.1%(6/11 126)、 0.1%(14/11 203)、 0.1%(9/11 183)和0.1%(10/11 197)。4年土壤样本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9.1%(25/275)、 1.8%(5/275)、 1.8%(5/275)和1.5%(4/275),各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土壤中人蛔虫卵与钩蚴检出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江西省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与中、重度感染者比例总体逐年下降,呈低度流行态势。钩虫仍是今后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的重点虫种,南丰县是今后防控的重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源性线虫 感染 监测 钩虫 蛔虫 鞭虫 江西省
原文传递
江西省2016-2019年土源性线虫病时空聚集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喆 葛军 +2 位作者 温琪 邱婷婷 曾小军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825-831,共7页
目的 应用空间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江西省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特征,为控制土源性线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江西省2016—2019年土源性线虫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并应用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方法、回顾性时空扫描统计量方法... 目的 应用空间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江西省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特征,为控制土源性线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江西省2016—2019年土源性线虫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并应用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方法、回顾性时空扫描统计量方法对土源性线虫病传播风险热点和聚集区域进行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 全省人群4年间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32%(947/71 766)、1.14%(803/70 547)、0.87%(604/69 507)和0.90%(628/69 620),不同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钩虫感染率分别为0.65%(466/71 766)、0.64%(450/70 547)、0.48%(336/69 507)和0.52%(362/69 620),不同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蛔虫感染率分别为0.55%(393/71 766)、0.41%(287/70 547)、0.32%(221/69 507)和0.32%(225/69 620),不同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鞭虫感染率分别为0.17%(125/71 766)、0.10%(74/70 547)、0.08%(57/69 507)和0.07%(49/69 620),不同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钩虫感染率2016年,鞭虫感染率2016、2018与2019年Moran’s I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热点区域探测、SaTScan和FleXScan两种时空扫描分析方法结果显示,各年度各虫种感染均存在高值聚集区域。结论 全省2016—2019年人群土源性线虫、钩虫、蛔虫与鞭虫感染率均呈下降趋势,且存在时空聚集性。因此,在制定防控策略时应有针对性地考虑时空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源性线虫 时空聚集性 钩虫 蛔虫 鞭虫 江西省
原文传递
2016和2018年江西省信丰县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和知信行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喆 袁长红 +5 位作者 姜唯声 杨玉华 蓝明兴 刘克星 曾小军 朱慧慧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9-75,共7页
目的分析江西省信丰县华支睾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示范区)实施3年后,人群华支睾吸虫病知识、态度、行为(知信行)效果变化及感染率变化。方法 2016和2018年在示范区26个行政村中,每村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150人开展粪检和问卷调查... 目的分析江西省信丰县华支睾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示范区)实施3年后,人群华支睾吸虫病知识、态度、行为(知信行)效果变化及感染率变化。方法 2016和2018年在示范区26个行政村中,每村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150人开展粪检和问卷调查。采用调查问卷了解研究对象的防治知识、行为与态度的变化。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一粪二检)检查研究对象的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选取两年均参加调查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016和2018年均参加调查的人群共1 108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由2016年的22.5%(249/1 108)下降至2018年的9.7%(107/1 108)(P <0.01)。两年男性感染率分别为31.9%(171/536)和13.6%(73/536),均高于女性的13.6%(78/572)和5.9%(34/572)(P <0.01)。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显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防治知识知晓率由2016年的4.3%(48/1 108)上升至2018年的25.0%(277/1 108)(P <0.01),两年知晓人群感染率(35.4%, 17/48;10.1%, 28/277)均高于不知晓人群(21.9%, 232/1 060;9.5%, 79/831)(P <0.01、 P> 0.05);2018年食"鱼生"者今后拒绝食用"鱼生"、感染后愿意接受治疗人群的比例分别为77.9%(141/181)、 99.7%(1105/1 108),均高于2016年的28.9%(68/235)与95.6%(1 059/1 108)(P <0.01);人群食"鱼生"比例由2016年的21.2%(235/1 108)下降至2018年的16.3%(181/1 108)(P <0.01),两年食"鱼生"人群感染率(61.3%, 144/235;43.1%, 78/181)均高于不食者(12.0%, 105/873;3.1%, 29/927)(P <0.01)。驱虫覆盖率由2016年的69.9%(174/249)上升至2018年的89.7%(96/107)(P <0.01)。两年均不知晓华支睾吸虫病危害的人群占73.2%(811/1 108),两年均食用"鱼生"习惯的人群占10.3%(114/1 108)。结论由于示范区各项防治工作开展,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所有下降,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食"鱼生"者今后拒绝食用"鱼生"与人群如感染后愿意接受治疗的意愿升高,食"鱼生"比例与平均感染率下降,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病 知信行 分析 江西省 信丰县
原文传递
2016-2019年江西省农村地区儿童蛲虫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陈喆 姜唯声 +4 位作者 葛军 戴坤教 李东 刘克星 曾小军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2-547,共6页
目的了解江西省2016-2019年农村地区儿童蛲虫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全省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2019年在江西省83个县(市、区)设立土源性线虫监测点,对各监测点3~9岁儿童采集粪样,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二检)和胶带纸肛... 目的了解江西省2016-2019年农村地区儿童蛲虫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全省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2019年在江西省83个县(市、区)设立土源性线虫监测点,对各监测点3~9岁儿童采集粪样,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二检)和胶带纸肛拭法检查蛲虫感染情况。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比较和趋势分析。结果2016-2019年共检测儿童32 587人,蛲虫感染率分别为10.2%(931/9 155)、 12.8%(1 045/8 145)、 13.1%(964/7 343)和10.5%(836/7 944),呈先升后降趋势(P> 0.05)。新余、九江、赣州和抚州等4个市连续4年儿童蛲虫感染率均≥10%,其中新余4年均最高,感染率分别为17.4%(8/46)、 24.0%(6/25)、 32.3%(10/31)与22.2%(12/54)。男童与女童感染率接近,2016-2019年分别为10.1%(506/4 989)和10.2%(425/4 166)、 13.0%(568/4 383)和12.7%(477/3 762)、 13.3%(530/3 981)和12.9%(434/3 362)、 10.3%(440/4 283)和10.8%(396/3 661)(P> 0.05)。除2016年散居儿童感染率最高为13.7%(83/606)外,其余年份感染率最高均为幼托儿童,感染率分别为13.8%(512/3 705)、 16.3%(567/3 486)和12.3%(477/3 885)。4~7岁儿童感染率较高,且各年度感染率均≥10%。胶带纸肛拭法蛲虫感染检出率为11.4%(3 730/32 587),高于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的1.2%(392/32 587)(P <0.05)。结论江西省2016-2019年儿童蛲虫感染率较高,4年间感染率的变化不明显,应加强对幼托儿童蛲虫感染的监测与精准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蛲虫 儿童 感染 监测 江西省
原文传递
江西省贫困和非贫困地区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曾小军 姜唯声 +4 位作者 葛军 谢曙英 李召军 杭春琴 李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8-553,共6页
目的比较分析江西省贫困和非贫困地区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为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4年全国第三次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和细则,结合江西省的具体情况,以生态区为基础,按经济条件和地理方位分层整群抽样抽取调查... 目的比较分析江西省贫困和非贫困地区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为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4年全国第三次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和细则,结合江西省的具体情况,以生态区为基础,按经济条件和地理方位分层整群抽样抽取调查点,每个调查点以自然村为单位随机整群抽取调查250人,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60名参加粪检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按国家公布的江西省贫困县名单,分别对2014年江西省重点寄生虫病抽样调查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归类并统计和分析,感染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全省共调查32个县92个调查点。贫困地区土源性线虫、蛔虫和鞭虫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6.97%(466/6 690)、 2.20%(147/6 690)和2.42%(162/6 690),均高于非贫困地区的6.04%(1 022/16 916)、 0.35%(59/16 916)和0.37%(63/16 916)(P <0.01)。非贫困地区钩虫平均感染率为5.44%(920/16 916),高于贫困地区的2.71%(181/16 916)(P <0.01)。贫困和非贫困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土源性线虫、钩虫感染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升高的趋势,≥70岁组最高,分别为9.54%(44/461)、 13.13%(184/1 401);蛔虫感染率贫困地区<10岁组最高(3.07%, 29/946),非贫困地区20~29岁组最高(0.55%, 6/1 088);鞭虫感染率贫困地区≥70岁组最高(3.69%, 17/461),非贫困地区10~19岁组人群最高(0.60%, 9/1 491)。<10、 30~39岁组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贫困地区[4.97%(47/946)、 5.64%(44/780)]高于非贫困地区[1.10%(28/2 534)、2.73%(46/1 685)](P <0.01);40~49岁及以上年龄组人群钩虫感染率非贫困地区[4.67%(140/2 999)、 7.40%(237/3 203)、 10.66%(268/2 515)、 13.13%(184/1 401)]高于贫困地区[2.70%(30/1 111)、 3.34%(40/1 199)、4.72%(43/911)、 9.54%(44/461)](P <0.01);蛔虫除20~29岁组外、鞭虫除10~19岁组外,其余各年龄组人群蛔虫、鞭虫的感染率贫困地区均高于非贫困地区(P <0.01)。贫困和非贫困地区女性土源性线虫、钩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8.66%(290/3 348)、 6.66%(581/8 720), 3.58%(120/3 348)、 6.06%(528/8 720)和2.63%(88/3 348)、 0.42%(37/8 720),均高于男性的5.27%(176/3 342)、 5.38%(441/8 196), 1.83%(61/3 342)、 4.78%(392/8 196)和2.21%(74/3 342)、 0.32%(26/8 196)(P <0.01);贫困地区女性蛔虫感染率(2.75%, 92/3 348)高于男性(1.65%, 55/3 342)(P <0.01)。土源性线虫女性感染率贫困地区高于非贫困地区(P <0.01),蛔虫、鞭虫感染率贫困地区女性和男性均高于非贫困地区(P <0.01),钩虫感染率非贫困地区女性和男性均高于贫困地区(P <0.01)。非贫困地区改厕率为52.06%,低于贫困地区的61.23%(P <0.01),非贫困地区用新鲜粪便施肥的比例(36.31%)与贫困地区(33.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非贫困和贫困地区分别有55.20%、63.62%的人有赤脚下地习惯。结论非贫困地区钩虫和贫困地区蛔虫、钩虫、鞭虫是不同地区重点防控的虫种。40~49岁及以上人群是钩虫防治的重点对象,40~49岁以下人群是蛔虫、鞭虫防治的重点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源性线虫 贫困和非贫困地区 感染分析 江西省
原文传递
鄱阳湖区居民血吸虫感染及肝纤维化变化趋势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飞 高祖禄 +7 位作者 袁敏 李召军 李宜锋 刘跃民 李剑瑛 谢曙英 文雨松 林丹丹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9-637,共9页
目的了解我国鄱阳湖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血吸虫感染及肝纤维化变化趋势,评估不同阶段不同防治策略的效果。方法以江西省鄱阳湖区庐山市新华村为观察点进行研究。1995-2001年为全民化疗阶段,每年对该村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1次全民化疗;2... 目的了解我国鄱阳湖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血吸虫感染及肝纤维化变化趋势,评估不同阶段不同防治策略的效果。方法以江西省鄱阳湖区庐山市新华村为观察点进行研究。1995-2001年为全民化疗阶段,每年对该村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1次全民化疗;2002-2009年为目标人群化疗阶段,对该村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血清学筛查,对血清抗血吸虫抗体阳性者给予化疗;2010-2019年为传染源控制阶段,采取"封洲禁牧、淘汰耕牛(肉牛)"等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每年11或12月,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该村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粪样中的血吸虫虫卵,其中1995-2003年实行1粪3检,2004-2007年2粪12检(每个受检者收集粪便2次,间隔3~5 d,每次制作6张涂片),2008-2019年3粪27检(每个受检者收集粪便3次,间隔3~5 d,每次制作9张涂片),对粪检阳性者给予吡喹酮顿服(40 mg/kg,口服)或二日疗法(总剂量60 mg/kg,分2日口服,每日3次)治疗。1995-1998、 2000、 2002、 2007和2019年,对参与粪检的居民进行肝脏实质(肝纤维化) B超检查;肝实质分级以正常肾实质回声作为正常标准,分为0级、Ⅰ级、Ⅱ级和Ⅲ级等4个等级。计算各年居民血吸虫感染率、感染度(每克粪便虫卵数,EPG)、再感染率、血吸虫病肝实质异常率。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再感染率的年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各年感染率与感染度、居民当年感染率与次年再感染率、再感染者前后2年感染度之间的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化疗前感染度的高低与次年是否存在再感染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吸虫病肝实质异常率年间变化趋势的比较采用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结果 1995-2019年,每年粪检人数为309~978人。全民化疗阶段,居民血吸虫感染率由1995年的17.89%(175/978)(95%CI:15.49%~20.29%)降至2001年的5.79%(50/864)(95%CI:4.23%~7.34%),降幅为67.64%,感染率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752, P <0.01);目标人群化疗阶段,居民感染率呈回升趋势,由2002年的5.13%(40/780)(95%CI:3.58%~6.68%)上升至2009年的7.97%(65/816)(95%CI:6.11%~9.83%),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23, P <0.01);传染源控制阶段,居民感染率逐年下降,由2010年的3.30%(28/849)(95%CI:2.10%~4.50%)降至2019年的0 (0/475)。全民化疗阶段,感染者平均EPG为23.73~89.79,高峰出现在1995年(89.79)和1998年(85.33);目标人群化疗阶段,感染者平均EPG维持在12.20~38.11;传染源控制阶段,感染者平均EPG除2016年为44.19外,其他年份均在20以下。各年度感染者平均EPG与感染率的变化较一致(r=0.784, P <0.01)。1996-2011年居民再感染率为4.29%~38.46%,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02, P <0.01), 2012年以后虽然居民感染人数较少,但2017年出现再感染;居民感染率与再感染无相关性(r=0.245, P> 0.05),再感染者前后2年的感染度无相关性(r=0.176, P> 0.05);当年感染率≥10%,感染者EPG高低与次年是否再感染存在相关性(r=0.516, P <0.01)。B超检查结果显示,1995-1998、 2000、 2002、2007和2019年,居民血吸虫病肝实质异常率为34.90%(335/960)~57.15%(448/784),中位值为50.36%。其中1995年最低,1998年最高;1997、 1998、 2000和2007年异常率均超过50%。居民血吸虫病肝实质Ⅰ级年间无明显变化趋势(R2=0.032, F=0.019, P> 0.05),Ⅱ级和Ⅲ级呈逐年上升趋势(R2=0.397、 0.493, F=7.367、7.774, P <0.05)。1995、 2007和2019年均接受B超检查的共204人,与1995年相比,2019年24.51%(50/204)的患者肝纤维化出现好转,29.90%(61/204)的患者肝纤维化继续发展;肝纤维化好转、发展与居民血吸虫感染度均无相关性(R2=0.173、 0.365, F=1.233、 2.174, P> 0.05);1995-2019年,感染过血吸虫居民的肝纤维化发展率(54.24%, 32/59)高于好转率(16.95%, 10/59)(χ2=17.892, P <0.01)。结论以化疗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难以控制居民血吸虫感染,无论居民血吸虫感染率水平多低,再感染仍有可能发生;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可有效控制血吸虫病传播;血吸虫感染者肝脏损伤呈"慢性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控制策略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基于Excel VBA的钉螺孳生环境和螺情调查程序构建与应用
18
作者 陈喆 江会文 +4 位作者 吕尚标 李宜锋 袁敏 邹小青 林丹丹 《江西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559-564,共6页
目的构建江西省钉螺孳生环境和螺情调查程序,为开展血吸虫病精准防控,制定全省消除阶段策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Excel VBA语言开发江西省钉螺孳生环境和螺情调查程序,并按照《全国钉螺调查方案》对全省钉螺孳生环境开展调查,结合Goog... 目的构建江西省钉螺孳生环境和螺情调查程序,为开展血吸虫病精准防控,制定全省消除阶段策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Excel VBA语言开发江西省钉螺孳生环境和螺情调查程序,并按照《全国钉螺调查方案》对全省钉螺孳生环境开展调查,结合Google Earth Pro绘制钉螺调查环境分布图。结果本程序实现了钉螺孳生地环境登记卡、钉螺调查登记卡与样品复核登记卡自动生成,钉螺孳生地、螺情调查数据库与登记卡动态关联。2016-2017年江西省共调查钉螺孳生环境10284处,共查出有螺环境2175处,现有螺面积为83234.50 hm^(2)。结论通过本程序可准确便捷掌握江西省钉螺分布现状,为精准防控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钉螺 Excel VBA 江西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