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心绞痛R波振幅与ST段改变90例分析
1
作者
刘小喜
时翠华
+1 位作者
徐海珍
丁庆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2年第4期183-184,共2页
为了探讨R波振幅变化(△R)的临床意义,我们对90例老年及非老年冠心病治疗前后的△R与ST段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其中老年(老年组)11例,年龄61~76岁,病程4~20年;非老年(对照组)9例...
为了探讨R波振幅变化(△R)的临床意义,我们对90例老年及非老年冠心病治疗前后的△R与ST段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其中老年(老年组)11例,年龄61~76岁,病程4~20年;非老年(对照组)9例,年龄41~58岁,病程半年~17年。稳定型心绞痛70例,其中老年(老年组)34例,年龄60~83岁,病程5~22年;非老年(对照组)36例,年龄48~59岁,病程4~19年。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心电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波离散度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关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胡钦
毛国顺
祝匡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1625-1627,共3页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与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关系。方法:测量57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Ⅰ组)窦性心律时12导联心电图的P波离散度[Pd=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房内径(LAD)、...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与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关系。方法:测量57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Ⅰ组)窦性心律时12导联心电图的P波离散度[Pd=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单纯高血压组(Ⅱ组)55例比较。检测阵发性房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结果:PmaxⅠ组显著高于Ⅱ组[(121.5±16.3)msvs(107.3±10.3)ms,P<0.05];PdⅠ组显著高于Ⅱ组(45.3±12.7)msvs(24.7±10.5)ms,P<0.05);两组间Pmin、LAD、LVEF差异无显著性。Pmax>100ms预测的敏感性为89.5/,特异性为80.0/;Pd≥40ms预测的敏感性为86.0/,特异性为75.9/;Pmax>100ms+Pd≥40ms的敏感性为78.5/,特异性为88.9/。结论:P波离散度是高血压病患者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房颤动
心电描记术
P波离散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绞痛R波振幅与ST段改变90例分析
1
作者
刘小喜
时翠华
徐海珍
丁庆
机构
解放军
庐山
疗养院
江西省庐山人民医院内科
出处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2年第4期183-184,共2页
文摘
为了探讨R波振幅变化(△R)的临床意义,我们对90例老年及非老年冠心病治疗前后的△R与ST段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其中老年(老年组)11例,年龄61~76岁,病程4~20年;非老年(对照组)9例,年龄41~58岁,病程半年~17年。稳定型心绞痛70例,其中老年(老年组)34例,年龄60~83岁,病程5~22年;非老年(对照组)36例,年龄48~59岁,病程4~19年。二。
关键词
心绞痛
心电图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波离散度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关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胡钦
毛国顺
祝匡明
机构
江西省庐山人民医院内科
九江医学院附属
医院
肾
内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1625-1627,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与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关系。方法:测量57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Ⅰ组)窦性心律时12导联心电图的P波离散度[Pd=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单纯高血压组(Ⅱ组)55例比较。检测阵发性房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结果:PmaxⅠ组显著高于Ⅱ组[(121.5±16.3)msvs(107.3±10.3)ms,P<0.05];PdⅠ组显著高于Ⅱ组(45.3±12.7)msvs(24.7±10.5)ms,P<0.05);两组间Pmin、LAD、LVEF差异无显著性。Pmax>100ms预测的敏感性为89.5/,特异性为80.0/;Pd≥40ms预测的敏感性为86.0/,特异性为75.9/;Pmax>100ms+Pd≥40ms的敏感性为78.5/,特异性为88.9/。结论:P波离散度是高血压病患者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预测指标之一。
关键词
高血压
心房颤动
心电描记术
P波离散度
Keywords
Hypertension Atrial fibrillation Electrocardiography P wave dispersion
分类号
R54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心绞痛R波振幅与ST段改变90例分析
刘小喜
时翠华
徐海珍
丁庆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P波离散度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关系的临床分析
胡钦
毛国顺
祝匡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