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效果
被引量:6
- 1
-
-
作者
赵俊民
胡鹏程
-
机构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中医院普外科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中医院中医内科
-
出处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1期48-50,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位单纯性肛瘘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其中对照组予以传统切开挂线法治疗,观察组采用LIFT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创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及Wexner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LIFT与传统切开挂线法疗效一致,但在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时间、促进创面愈合、保护肛门功能方面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
关键词
高位单纯性肛瘘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切开挂线术
疗效
-
Keywords
Simple high anal fistula
LIFT
Fistulotomy and cutting seton
Curative effect
-
分类号
R657.16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
被引量:5
- 2
-
-
作者
赵俊民
李伟
胡鹏程
-
机构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中医院普外科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中医院中医内科
-
出处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3期43-45,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镇痛药使用比例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镇痛药使用比例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可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安全性高。
-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胃肠功能
-
Keywords
Acute cholecystitis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Open cholecystectomy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
分类号
R657.41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胃癌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 3
-
-
作者
赵俊民
李伟
胡鹏程
-
机构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中医院普外科
-
出处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7期126-127,共2页
-
基金
江西省卫生计生委科技计划(编号:20172313)。
-
文摘
目的:探讨并分析胃癌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血栓形成分为血栓组38例和非血栓组82例。对比分析可能影响胃癌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通过Logistic法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年龄、体质指数、高血压、吸烟、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术后使用止血药、职业、术后活动、手术方式等危险因素是造成胃癌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经Logistic分析示,年龄≥60岁、BMI≥25 kg/m^2、术后并发症、高血压、手术时间>3.5 h、术后使用止血药为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癌围手术期患者容易出现静脉血栓症状,主要临床特征为无显著症状小腿肌间型血栓,年龄≥60岁、高血压、术后并发症、术后使用止血药、体质指数≥25 kg/m^2、手术时间等因素是引起胃癌围手术期出现静脉血栓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应对引起该疾病的可控因素进行综合治疗控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病率。
-
关键词
胃癌
静脉血栓
围手术期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