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靖安东周墓出土玉器的玉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朱勤文 曹妙聪 +2 位作者 樊昌生 狄敬如 张素新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0-26,共7页
为配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出土文物研究,运用宝玉石学、岩石学和物理谱学的理论与资料,采用肉眼观察、宝石显微镜、红外吸收光谱(反射法)、激光拉曼光谱(散射法)、X射线衍射法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无损测试方法对江西靖安李洲坳... 为配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出土文物研究,运用宝玉石学、岩石学和物理谱学的理论与资料,采用肉眼观察、宝石显微镜、红外吸收光谱(反射法)、激光拉曼光谱(散射法)、X射线衍射法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无损测试方法对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的13件出土玉器样品进行了玉质特征鉴定。结果显示,有11件出土玉器样品为透闪石质软玉,2件出土玉器样品为粉砂岩类岩石。同时,还揭示了11件透闪石质软玉玉器的外观特征差异与其玉石成分和质地结构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玉器 玉质研究 东周墓 江西靖安
下载PDF
江西洪州窑古瓷的元素谱及产地特征的SRXRF研究
2
作者 冯向前 冯松林 +8 位作者 徐清 张颖 雷勇 范东宇 程琳 沙因 柴之芳 樊昌生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年报》 2001年第1期91-97,共7页
古陶瓷的元素谱分析是古陶瓷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古陶瓷的产地鉴定及真伪鉴别起看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选用江西丰城洪州窑从东汉晚期直到晚唐五代8个考古文化期共32个古瓷碎片,用SRXRF对其胎进行了多点分析和线状区域扫描分析... 古陶瓷的元素谱分析是古陶瓷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古陶瓷的产地鉴定及真伪鉴别起看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选用江西丰城洪州窑从东汉晚期直到晚唐五代8个考古文化期共32个古瓷碎片,用SRXRF对其胎进行了多点分析和线状区域扫描分析,并对釉面进行了区域扫描分析。初步确定了洪州窑古瓷的化学组成的产地特征为:胎釉中Fe,Tt等着色元素含量较高,釉中钙高钾低,属高钙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洪州窑古瓷 古陶瓷 元素谱 产地特征 SRXRF 产地鉴定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 考古
下载PDF
历代洪州窑古瓷的元素组成特征的中子活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冯向前 冯松林 +2 位作者 张文江 樊昌生 权奎山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2-144,共3页
对江西洪州窑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 8期 400个瓷胎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元素Na和Rb、碱土金属元素Ba及Fe等作为胎的助熔剂元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相似,都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变化规律, 其中Fe作为呈色元素, ... 对江西洪州窑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 8期 400个瓷胎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元素Na和Rb、碱土金属元素Ba及Fe等作为胎的助熔剂元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相似,都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变化规律, 其中Fe作为呈色元素, 其含量的高低与瓷胎颜色的深浅是一致的. 分析结果还揭示洪州窑的发展与衰落以及窑址的不断变迁可能都与制瓷原料的发现与消耗有关. 对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以将不同时期烧制的瓷胎样品大致分为 5组: (1)东汉晚期东吴时期; (2)两晋和南朝时期; (3)隋代; (4)初唐和盛唐时期; (5)晚唐五代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瓷 东汉 窑址 晚唐五代 东吴 两晋 年代 晚期 历代 分析结果
下载PDF
微束X射线荧光无损分析古瓷器高铅釉的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程琳 李梅田 +5 位作者 金优石 樊昌生 王上海 李融武 潘秋丽 刘志国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99-1403,共5页
研究了微会聚透镜分析高铅样品的特征,采用基于微会聚透镜的微束X射线荧光无损定量分析了一片清代彩绘瓷彩料中的元素含量,同时扫描分析了彩料中某一特定区域的元素分布。从元素分布中可推测出清代彩绘的制作工艺是先用高铅的Mn颜料绘... 研究了微会聚透镜分析高铅样品的特征,采用基于微会聚透镜的微束X射线荧光无损定量分析了一片清代彩绘瓷彩料中的元素含量,同时扫描分析了彩料中某一特定区域的元素分布。从元素分布中可推测出清代彩绘的制作工艺是先用高铅的Mn颜料绘出图案的轮廓,然后向中间填充设计好高铅的Cu颜料,或直接用高铅的Fe混合物绘画。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微会聚透镜的微束X射线荧光分析是一种较好的高铅样品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束X射线荧光 微会聚透镜 彩绘瓷
下载PDF
海昏侯墓部分木质文物材种鉴定及用材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周逸航 王恺 +2 位作者 管理 吴昊 胡东波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4-90,共7页
为了解海昏侯墓椁室木材及随葬漆木器木材种类,进而分析其用材特点,分别对木材取样进行种属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海昏侯墓椁木为樟科(Lauraceae)桢楠属(Phoebe)桢楠(Phoebe zhennan),椁室木门为柏科(Cupressaceae)柏木属(Cupressus)柏木(... 为了解海昏侯墓椁室木材及随葬漆木器木材种类,进而分析其用材特点,分别对木材取样进行种属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海昏侯墓椁木为樟科(Lauraceae)桢楠属(Phoebe)桢楠(Phoebe zhennan),椁室木门为柏科(Cupressaceae)柏木属(Cupressus)柏木(Cupressus funebris),比较文献资料,推测汉代椁室常用木材即为楠,反映了汉代椁木用材的专门化;受检的随葬漆木器材种均为樟科,包含檫木属(Sassafras)檫木(Sassafras tzumu)、黄肉楠属(Actinodaphne)、琼楠属(Beilschmiedia)等,反映出随葬漆木器用材具有地域性,可能均为本地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昏侯墓 木材鉴定 用材分析 椁木 漆木器
下载PDF
赣州七里镇窑出土宋代青白瓷胎釉化学组成的EDXRF分析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汤敏丽 吴隽 +3 位作者 肖发标 吴军明 袁枫 吴琳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4-409,共6页
赣州七里镇窑作为宋元时期江西四大名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查阅七里镇窑相关文献,发现关于七里镇窑的科技研究非常少。本研究以赣州七里镇窑出土宋代青白瓷为研究对象,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对19件北... 赣州七里镇窑作为宋元时期江西四大名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查阅七里镇窑相关文献,发现关于七里镇窑的科技研究非常少。本研究以赣州七里镇窑出土宋代青白瓷为研究对象,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对19件北宋、南宋七里镇窑青白瓷样品的胎、釉化学组成进行了测试分析,初步探讨了北宋早期、北宋中晚期、南宋时期赣州七里镇窑青白瓷的组成和工艺特征,对比分析当地瓷石原料发现,七里镇窑相对景德镇窑可能更早地引入了含铝较高的粘土类原料开始了二元配方制瓷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州 七里镇窑 宋代 青白瓷 EDXRF
下载PDF
江西上高蒙山遗址古代银铅冶炼技术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思然 陈建立 +1 位作者 徐长青 Thilo Rehren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江西上高蒙山遗址是一处宋元时期大型银铅生产遗址,历史文献对其兴废时间、岁课额、生产组织方式等有过较多记载,但就其银铅生产技术则未有记录。本文对蒙山遗址多个地点的冶炼炉渣进行研究,通过与世界范围内多处银铅生产遗址的炉渣分... 江西上高蒙山遗址是一处宋元时期大型银铅生产遗址,历史文献对其兴废时间、岁课额、生产组织方式等有过较多记载,但就其银铅生产技术则未有记录。本文对蒙山遗址多个地点的冶炼炉渣进行研究,通过与世界范围内多处银铅生产遗址的炉渣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重建蒙山遗址东西两冶炼区的古代银铅冶炼技术。研究结果显示,蒙山西区主要使用烧结—还原熔炼法冶炼含银铅矿石,而东区则主要使用铁还原沉淀熔炼法进行冶炼。铁还原沉淀熔炼法的技术优势在于可以避免对含银铅矿进行死焙烧,从而减少银在这一步骤中的损失,提高银的提取效率。目前由于缺乏两区域冶炼活动的准确年代数据,尚无法判断两种技术间的相互关系。对遗址冶炼遗物堆积进行考古发掘与年代测定将为理解该遗址空间布局及技术演进历程提供关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白银 炼铅 铁还原法 技术选择
原文传递
李洲坳东周古墓棺木用材树种鉴定及材性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潘彪 翟胜丞 樊昌生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7-91,共5页
通过对李洲坳东周古墓47具棺木进行现场取样鉴定,发现除编号G44棺木树种为楠木(Phoebe sp.),其余均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对杉木材质棺木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出土木材的气干密度与正常材差异较小;出土杉木木材... 通过对李洲坳东周古墓47具棺木进行现场取样鉴定,发现除编号G44棺木树种为楠木(Phoebe sp.),其余均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对杉木材质棺木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出土木材的气干密度与正常材差异较小;出土杉木木材强度为正常材的65%左右;出土木材降解程度相对较低,这与棺材埋藏的封闭环境具有较大的关系;木材的降解主要与土壤的酸碱水解作用有关,并非由真菌与细菌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棺椁 木材鉴定 考古木材 杉木 楠木
下载PDF
古陶瓷的XRF熔融玻璃片法测定 被引量:6
9
作者 朱剑 毛振伟 +3 位作者 张仕定 樊昌生 周广明 王昌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01-1105,共5页
针对古陶瓷测试标本一般较小,而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特点,将熔融玻璃片法应用于古陶瓷样品的分析之中,探讨了合适的实验条件.XRF面扫描分析的数据表明,熔片样品不同部位的Si、Al等主量元素,其分析线强度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0.3%.4个商代... 针对古陶瓷测试标本一般较小,而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特点,将熔融玻璃片法应用于古陶瓷样品的分析之中,探讨了合适的实验条件.XRF面扫描分析的数据表明,熔片样品不同部位的Si、Al等主量元素,其分析线强度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0.3%.4个商代原始瓷样品XRF测试结果与ICP-AES分析相应的数据颇为吻合.玻璃熔片均匀度好、试样用量少、保存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DXRF 原始瓷 面扫描 定量分析
下载PDF
江西新干牛城2006-2008年度浮选植物遗存初步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雪香 周广明 宫玮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0-108,共9页
2006-2008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牛城遗址进行发掘,获得一批中商至西周早期遗存。为进一步认识遗址先民的农作物结构和生态环境,发掘者从15个房址中系统采集了浮选土样100余份。本次浮选发现的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粟和黍;另有... 2006-2008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牛城遗址进行发掘,获得一批中商至西周早期遗存。为进一步认识遗址先民的农作物结构和生态环境,发掘者从15个房址中系统采集了浮选土样100余份。本次浮选发现的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粟和黍;另有猕猴桃、悬钩子属、桃、梅等可食用果类遗存。除水稻外,粟类作物在本次浮选样品中出土数量和概率较高,揭示出牛城遗址居民从事稻旱兼营的农业生产。值得注意的是,粟类在本地的强化种植,可能是中原文化与本地文化融合的产物.。这为商周时期中原王朝向长江流域南下扩张提供了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城遗址 植物考古 商周考古 吴城文化
原文传递
荆州楚墓和南昌明墓出土丝纤维老化降解状况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婕 吴子婴 +3 位作者 周旸 龙博 吴顺清 徐长青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0-104,共5页
荆州楚墓和南昌明墓出土的丝织品在年代上相差近2 000年,无论是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丝纤维的形态都有很大的变化。采用形貌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分析、氨基酸分析等测试方法对这2批出土丝织品的老化降解情况进行初... 荆州楚墓和南昌明墓出土的丝织品在年代上相差近2 000年,无论是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丝纤维的形态都有很大的变化。采用形貌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分析、氨基酸分析等测试方法对这2批出土丝织品的老化降解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荆州楚墓出土的丝织品老化降解程度比南昌明墓严重,主要包括样品表面脆化糟朽不堪;丝蛋白肽链分子中部分氢键遭到破坏,致使酰胺I吸收峰发生红移;无卷曲成分增加,结晶度减小;长期的老化降解致使耐热性能下降;部分无定形区的氨基酸被降解,南昌明墓出土的丝纤维发生了水解老化,且主要发生在非结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纤维 老化降解 结晶度 耐热性 氨基酸
下载PDF
景德镇早期青白瓷的器型与色度 被引量:7
12
作者 明朝方 张文江 +7 位作者 朱剑 姚政权 宋国定 管理 徐长青 樊昌生 崔涛 王昌燧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3-88,共6页
早期青白瓷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2006年发掘的铜锣山、道塘里窑址被认为是景德镇地区最早烧造青白瓷的窑业遗存。借助类型学和色度学方法,本研究对两窑出土早期青白瓷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所谓的早期青白瓷,绝大多数更... 早期青白瓷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2006年发掘的铜锣山、道塘里窑址被认为是景德镇地区最早烧造青白瓷的窑业遗存。借助类型学和色度学方法,本研究对两窑出土早期青白瓷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所谓的早期青白瓷,绝大多数更接近于定窑白瓷,而明显不同于典型的湖田窑青白瓷。研究为了解景德镇地区早期青白瓷的釉色特征、技术来源与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线索,为进一步研究景德镇早期青白瓷的缘起与演进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 早期青白瓷 类型学 色度
下载PDF
江西婺源坑口村宋墓发掘简报
13
作者 王静 王意乐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30,120,共4页
2010年,江西婺源地区发掘一座小型宋代券顶砖室墓,墓葬形制与随葬品都是典型的宋代风格。墓葬中出土了一面"破镜",反映了一种埋葬风俗—破镜重圆。这种葬俗从唐宋时期开始在南方地区特别是江西地区流行,并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关键词 2010 婺源 宋基 破镜
原文传递
“二九一十八生”印新诠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之邨 《地方文化研究》 2013年第1期23-35,共13页
日本国金冈酉三氏藏《个山癸年画册》,内钤江右明遗民八大山人传世仅见之"二九一十八生"孤印。香港饶宗颐、北京谢稚柳两氏推为清康熙十二年癸丑作品;美国王方宇氏则系为清康熙二十二年癸亥绘事。三家皆旁敲侧击,两说或未中... 日本国金冈酉三氏藏《个山癸年画册》,内钤江右明遗民八大山人传世仅见之"二九一十八生"孤印。香港饶宗颐、北京谢稚柳两氏推为清康熙十二年癸丑作品;美国王方宇氏则系为清康熙二十二年癸亥绘事。三家皆旁敲侧击,两说或未中肯綮。笔者发《易经》、佛典、俗谚三昧之覆,首揭八大山人"二九一十八生"孤印"变生"隐义,并发明其与清康熙十二年"三藩事变"又康熙二十二年"台湾事变"两大深刻影响、剧烈冲击、彻底改变明遗民秘密会社生态模式生存质量生命周期历史性变局的隐秘关系,庶几还原清康熙十二/二十二年间,明王孙八大山人思想动态与心灵变化真相之万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遗民八大山人 癸年 “二九一十八生”印 《周易》变生 三藩事变 台湾事变
下载PDF
华林小史
15
作者 吴之邨 《地方文化研究》 2013年第2期86-98,共13页
汉、晋之世,佛教初入中土,浸染华俗,释典"华林园"名风靡神州。经对三国、两晋、六朝江南"华林园"、"华林山"名邅递演变轨迹的宏观历史考察,可以清晰地把握"华林"词义学或曰辞源学的宗教文化属... 汉、晋之世,佛教初入中土,浸染华俗,释典"华林园"名风靡神州。经对三国、两晋、六朝江南"华林园"、"华林山"名邅递演变轨迹的宏观历史考察,可以清晰地把握"华林"词义学或曰辞源学的宗教文化属性,进而坐实江右高安、奉新等环华林山区隋、唐间应智顼、孙智琼"云棚"义兵,元末白莲教首彭莹玉红巾军,明中期胡雪二"华林军"农民起义等三大里程碑式的宗教改革与社会改造狂飙运动的革命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林苑 华林山 弥勒信仰 白莲教 宗教战争 农民起义
下载PDF
小双桥遗址出土原始瓷器的INAA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剑 宋国定 +4 位作者 樊昌生 孙新民 周广明 李素婷 王昌燧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8-152,共5页
采用INAA(中子活化分析)方法,对郑州小双桥和江西吴城遗址出土的34枚原始瓷片的化学元素组成进行了测定。通过对INAA测定结果进行主因子分析,可以看出小双桥遗址出土原始瓷的元素组成特征有异于吴城遗址产品,这其中,包括一枚烧胀的原始... 采用INAA(中子活化分析)方法,对郑州小双桥和江西吴城遗址出土的34枚原始瓷片的化学元素组成进行了测定。通过对INAA测定结果进行主因子分析,可以看出小双桥遗址出土原始瓷的元素组成特征有异于吴城遗址产品,这其中,包括一枚烧胀的原始瓷器物。由此可推测,小双桥遗址出土的原始瓷并非来源于吴城地区,应系本地烧造,我国商代原始瓷的产地应具有多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双桥遗址 原始瓷 INAA 产地分析
原文传递
论唐代以前的盏托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小平 饶华松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5-109,118,共6页
盏托最早出现于三国西晋时期的江西和湖北境内,南朝时期在江浙闽一带流行并开始向北方扩散。其初期某些特征的形成与其源头为汉代的耳杯盘有关。早期盏托的分布和演变规律与文献所载茶文化的传播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也与煮茶器具鐎斗的分... 盏托最早出现于三国西晋时期的江西和湖北境内,南朝时期在江浙闽一带流行并开始向北方扩散。其初期某些特征的形成与其源头为汉代的耳杯盘有关。早期盏托的分布和演变规律与文献所载茶文化的传播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也与煮茶器具鐎斗的分布基本相同。从六朝中晚期开始,盏托和鐎斗同时在长江中下游流行,标志着我国煮茶习俗的真正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以前 盏托 茶具
原文传递
曲颈壶小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小平 饶华松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6-118,共3页
曲颈壶多被收录于宋、清时期的金石学著作中,时代一般定在周或汉,考古所见不多。据山西侯马虒祈M2129所出结合铜蒜头壶的考证,可知其年代为战国晚期至秦,是秦文化的典型性器物。
关键词 曲颈壶
原文传递
安阳殷墟出土原始瓷的产地与工艺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文静 朱剑 +6 位作者 何毓灵 唐际根 郑建明 周广明 姚政权 宋国定 王昌燧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4-105,共12页
本文在器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种科技手段,对安阳殷墟原始瓷样品进行了系统测试分析,并与江西吴城与浙江湖州等地出土的原始瓷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分析的殷墟原始瓷在化学元素组成、岩相特征上,都与南方产品有显著差异。该结果... 本文在器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种科技手段,对安阳殷墟原始瓷样品进行了系统测试分析,并与江西吴城与浙江湖州等地出土的原始瓷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分析的殷墟原始瓷在化学元素组成、岩相特征上,都与南方产品有显著差异。该结果为了解商代晚期的制逢业状况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阳殷墟 陶瓷考古 原始瓷 工艺 产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