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朱亚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25期33-34,37,共3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疗效和临床安全性。方法将51例重度窒息新生儿按序贯试验分为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选择性头部降温72 h。进行两组患儿出生后10 d EEG分级...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疗效和临床安全性。方法将51例重度窒息新生儿按序贯试验分为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选择性头部降温72 h。进行两组患儿出生后10 d EEG分级、治疗72 h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检测,并记录治疗72 h和复温48 h的心率、呼吸和血压。结果治疗组10 d EEG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72 h两组血清CK-MB和LDH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治疗组血清CK-MB和LDH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均P<0.05)。治疗72 h,治疗组除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外(P<0.05),呼吸、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并且治疗组患儿复温48 h后,以上各指标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降温亚低温治疗可以提高重度窒息新生儿的疗效,并初步验证了其临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新生儿窒息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临床路径在新生儿溶血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朱俐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4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新生儿溶血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54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5年6月~2017年6月。入选患者被实施分组研究,分为临床路径组(n=27)与常规护理组(n=27)。其中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临床路径组给...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新生儿溶血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54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5年6月~2017年6月。入选患者被实施分组研究,分为临床路径组(n=27)与常规护理组(n=27)。其中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临床路径组给予临床路径下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接受光疗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进行评估,并进行比较。结果在护理质量评估方面,临床路径组的健康教育、消毒隔离、药物管理、危重护理、病区环境、基础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临床路径组的平均接受光疗的时间、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均显著短于或者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临床路径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6.3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1.48%(P<0.05)。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护理之中效果确切,可以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的康复,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并减轻其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溶血病 临床路径 护理
下载PDF
早期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症对促进黄疸快速消失的意义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传河 毛俭娟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9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在早期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症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61例新生儿溶血症患儿,采用平衡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n=29)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n=32)。比较... 目的探讨在早期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症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61例新生儿溶血症患儿,采用平衡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n=29)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n=32)。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黄疸出现时间、黄疸消失时间、光疗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及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48、72 h,观察组黄疸出现时间、黄疸消失时间、光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症效果显著,可缩短临床各指标时间,改善血清总胆红素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用药 丙种球蛋白 早期治疗 新生儿溶血症 黄疸
下载PDF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模式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钱磊 黄轩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441-443,共3页
目的比较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模式(PRVC)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82例呼吸衰竭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SIMV模式,观察组给予P... 目的比较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模式(PRVC)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82例呼吸衰竭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SIMV模式,观察组给予PRVC模式。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呼吸力学指标、上机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80.49%),上机、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氧气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气道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AP)、每分钟通气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 h后,观察组PaO_(2)、S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PIP、MAP、每分钟通气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7.32%)低于对照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SIMV模式,PRVC模式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治疗中效果更佳,可更有效的改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与呼吸力学相关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还可缩短上机与住院时间,更快的促进患儿恢复,值得临床大力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衰竭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模式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
下载PDF
呼吸机下早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预防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胡小娟 胡枫 段会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73-76,81,共5页
目的探讨呼吸机下早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在预防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需呼吸机治疗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 目的探讨呼吸机下早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在预防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需呼吸机治疗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组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和呼吸机下早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的BPD发生情况、治疗效果、肺氧合指标、炎症因子、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BP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吸氧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8 h后的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8、降钙素原(PCT)均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呼吸机下早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应用于早产儿中能够更好地改善其肺氧合指标,缩短总吸氧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下调TNF-α、IL-6等炎症因子水平,积极预防BPD的发生,且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呼吸机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 炎症因子 肺氧合指标
下载PDF
俯卧位护理干预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劲桦 刘早一 王亚芬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5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护理干预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早产儿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采取俯卧位置于暖箱中,头抬高 15°,偏向左或右侧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俯卧位护理干预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早产儿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采取俯卧位置于暖箱中,头抬高 15°,偏向左或右侧治疗,对照组采取将早产儿置预热的暖箱中取仰卧位的传统方法。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呼吸暂停例数、次数、临床疗效,以及氧疗、住院、发作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氧疗时间、住院天数、呼吸暂停次数及发作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采用俯卧位治疗,能够取得显著减少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加快康复速度,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暂停 早产儿 俯卧位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口服布洛芬对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钱磊 黄轩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30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口服布洛芬对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治疗效果观察。方法从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中随机选择39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19例),分别给予常规消炎痛治疗和口服布洛芬治疗。观察记... 目的探讨口服布洛芬对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治疗效果观察。方法从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中随机选择39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19例),分别给予常规消炎痛治疗和口服布洛芬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的动脉导管闭合情况以及治疗副作用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在动脉导管闭合情况方面,观察组闭合率为84.21%(16/19),对照组的闭合率为85.00%(17/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副作用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26.32%(3/19),对照组为50.00%(10/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常规消炎痛治疗,采用口服布洛芬方式对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进行治疗可以获得基本相当的治疗效果,且可以显著减少各种副作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动脉导管未闭 布洛芬 消炎痛 副作用
下载PDF
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早产儿机械通气撤离后的续贯治疗
8
作者 潘丽华 雷军 《江西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203-1205,共3页
目的探讨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早产儿机械通气撤离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准备撤离机械通气的60例早产儿(孕周≤32周,出生体质量≤2000g)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早产儿机械通气撤离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准备撤离机械通气的60例早产儿(孕周≤32周,出生体质量≤2000g)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观察组则应用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比较两组的临床相关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一次性成功撤离机械通气比例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氧气治疗、总呼吸支持时间分别为(98.73±10.23)h、(97.36±10.06)h,均短于对照组的(116.89±12.46)h、(109.45±11.52)h,每日平均体重增长量为(27.46±3.59)g,多于对照组的(21.27±2.89)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气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h、12 h,观察组PaCO_(2)分别为(45.97±3.05)mmHg、(47.63±3.34)mmHg,低于对照组的(56.53±3.58)mmHg、(58.26±3.95)mmHg,PaO_(2)、SaO_(2)分别为(63.29±3.83)mmHg、(62.09±3.16)mmHg、(89.44±6.25)%、(93.59±7.56)%,高于对照组的(54.39±3.62)mmHg、(52.55±2.89)mmHg、(85.85±5.83)%、(89.46±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3/30),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6.67%(5/3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鼻导管吸氧相比,高流量鼻导管吸氧作为机械通气撤离后的呼吸支持能够有效提高早产儿一次性机械通气撤离成功率,缩短氧气、呼吸支持时间,加快早产儿体重增长,可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且不会增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等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大力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机械通气 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不良事件 动脉血气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