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春芳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4年第2期28-29,共2页
总结了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运用于儿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认为此方法完善了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在原有的质量管理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产生了较好的临床护理管理效应,减少了护理缺陷及护患矛盾的发生。
关键词 儿科 护理管理 质量控制
下载PDF
252例麻疹住院患儿临床分析
2
作者 朱小明 《江西医药》 CAS 2008年第11期1216-1217,共2页
目的总结麻疹患儿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我院2002年2月~2008年1月收治的252例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2例住院儿童麻疹中,男162例,女90例,男多于女;年龄3个月~14岁,以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发病率较高,1岁以内主要集中在... 目的总结麻疹患儿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我院2002年2月~2008年1月收治的252例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2例住院儿童麻疹中,男162例,女90例,男多于女;年龄3个月~14岁,以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发病率较高,1岁以内主要集中在5~9个月龄;以农村人口及流动人口为主,占79.37%;免疫接种史者仅34例,占15.08%,无免疫接种史者206例,占81.75%;有明确麻疹接触史者212例,占84.13%,反复到医院就诊而先后被确诊为麻疹者76例,占30.16%;临床以典型麻疹为主,并发症以麻疹肺炎最常见。结论住院儿童麻疹患者中大多数属流动人口,多为年龄5~9个月。建议加强流动人口中儿童免疫接种的管理,婴儿的麻疹免疫接种起始年龄可适当提前,力求接种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麻疹 麻疹病毒 分析
下载PDF
循证医学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志英 《江西医药》 CAS 2008年第8期815-817,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模式在儿科病人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0例儿科住院患儿运用循证医学模式进行临床诊治决策,与30例患儿进行经验医学模式进行诊治对照。结果循证医学组病人的入出院诊断符合率为96.7%,经验医学组病人的入出院诊断符合...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模式在儿科病人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0例儿科住院患儿运用循证医学模式进行临床诊治决策,与30例患儿进行经验医学模式进行诊治对照。结果循证医学组病人的入出院诊断符合率为96.7%,经验医学组病人的入出院诊断符合率80%,两组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循证组病人出院治愈好转率为100%,经验医学组病人治愈好转率为86.7%,两组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循证医学模式运用于儿科临床诊治过程有利于提高病人的诊疗质量,在儿科临床中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儿科 临床实践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氧气驱动雾化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小霞 雷韵玉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6期55-57,共3页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在急性期均给予一般治...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在急性期均给予一般治疗,包括抗病毒、抗感染、止咳化痰、结晶、镇痛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而观察组则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促进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 硫酸特布他林 驱动雾化
下载PDF
氨溴特罗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美荣 石红 钱磊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4期57-59,共3页
目的探究氨溴特罗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进行治疗的6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氨溴特罗口服液辅助治疗,对照组小儿肺热咳喘口... 目的探究氨溴特罗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进行治疗的6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氨溴特罗口服液辅助治疗,对照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咳嗽咳痰评分情况。结果治疗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加优异,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咳嗽咳痰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d后,两组咳嗽咳痰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对比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论针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氨溴特罗口服液辅助治疗,可加快患儿康复速度,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生活质量,调理患儿的免疫功能,且起效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咳嗽咳痰 氨溴特罗口服液 不良反应 肺热咳喘口服液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郑贵清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5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11月期间我院小儿科收录的104例静脉留置针患儿为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采用持续...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11月期间我院小儿科收录的104例静脉留置针患儿为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情况。结果研究分析发现:(1)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3~4 d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儿静脉炎、堵管、针眼感染及针体滑出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静脉留置针情况,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避免患儿身体不适,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护理质量,在临床上可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静脉留置针 穿刺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CRP、PCT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峰 鄢青 黄良坚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33期117-119,12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CRP、PC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疾病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n=40)、支原体感染组(n=30)、病毒感染组(n=30)三组,另选择我院同期...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CRP、PC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疾病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n=40)、支原体感染组(n=30)、病毒感染组(n=30)三组,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儿童4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统计分析四组儿童血清CRP、PCT水平、阳性情况及CRP、PCT单独与联合检测的诊断性能。结果细菌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患儿血清CRP水平、PCT阳性率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患儿的血清PCT水平、CRP阳性率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患儿血清PCT水平、CRP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PCT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度显著高于CRP、PCT单独检测(P<0.05);CRP+PCT联合检测、PCT单独检测的诊断特异度均显著高于CRP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CRP、PCT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CRP PCT 阳性 诊断性能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早期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鄢青 黄良坚 徐和模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32期71-73,77,共4页
目的研究小儿感染性疾病早期鉴别中血清C-反应蛋白和淀粉样蛋白A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本院儿科住院部住院的小儿感染性疾病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病原体培养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 目的研究小儿感染性疾病早期鉴别中血清C-反应蛋白和淀粉样蛋白A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本院儿科住院部住院的小儿感染性疾病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病原体培养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每组各50例。同时收集同期体检30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统计分析血清SAA、CRP水平,并统计分析SAA、CRP阳性情况,分析SAA、CRP单独与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的血清SAA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患儿的血清SA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患儿的SA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的CRP阳性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CRP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均显著高于SAA、CRP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感染性疾病早期鉴别中血清C-反应蛋白和淀粉样蛋白A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C-反应蛋白 联合检测 小儿感染性疾病 早期鉴别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林云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9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在我院的6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儿综合护理,观...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在我院的6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儿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经过临床护理实施之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3.3%,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满意度为100.0%,而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临床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有效缓解和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快速恢复患儿的疾病,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小儿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棋明 刘舒慧 +3 位作者 林泳 胡小娟 冯博 雷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5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5年7月在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33例过敏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疗程满2年,采用前后自身对照,比较年龄4~14...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5年7月在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33例过敏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疗程满2年,采用前后自身对照,比较年龄4~14岁粉尘螨过敏的哮喘患儿治疗前及免疫治疗后的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前的日间、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分别为(2.33±0.98)、(1.98±0.74)分,治疗后12个月分别为(1.39±0.66)、(1.39±0.79)分,治疗后24个月分别(0.61±0.48)、(0.09±0.29)分,治疗后12个月日间及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24个月较治疗后12个月也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能明显改善过敏性哮喘患儿的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微,是一种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螨滴剂 过敏性哮喘 免疫治疗 儿童
下载PDF
普米克令舒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江才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4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50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为观察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50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为观察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使用普米克令舒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体征消退、症状消退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观察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普米克令舒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使患儿快速消除症状,并且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提高患儿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米克令舒 特布他林雾化吸入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 肺功能改善
下载PDF
布地奈德雾化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雷韵玉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30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引发的感染情况,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超声雾化在实际临床过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患儿...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引发的感染情况,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超声雾化在实际临床过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患儿应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50例患儿应用布地奈德超声雾化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参数指标(包括体温恢复至正常范围所需时间、咳嗽与喘息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至正常范围所需时间、咳嗽与喘息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低于对照组的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超声雾化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布地奈德 超声雾化 阿奇霉素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早一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2期150-152,156,共4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间在我院进行护理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性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行预见性...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间在我院进行护理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性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行预见性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成效以及患者的后遗症发生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儿施以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存在显著差异;且观察组患儿的后遗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小儿高热惊厥性患者行预见性护理,能够具有显著的护理成效,且有效的预防了患儿出现高热惊厥病症的发生率,很大程度起到了预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儿的后遗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小儿高热昏厥 危险因素 护理成效
下载PDF
双波长光纤半导体激光治疗机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博 余恒 +2 位作者 林治 林泳 李慧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30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对肺炎患儿应用双波长光纤半导体激光治疗机辅助治疗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8年1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抗感染治疗配合止咳化痰等药物治疗方式,治疗组... 目的观察对肺炎患儿应用双波长光纤半导体激光治疗机辅助治疗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8年1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抗感染治疗配合止咳化痰等药物治疗方式,治疗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治疗方式上加用双波长光纤半导体激光治疗机进行辅助治疗。经治疗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有关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经基础治疗配合双波长光纤半导体激光治疗机进行辅助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67.5%;且治疗组患儿治疗后咳嗽及肺部啰音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基础抗感染及止咳化痰等药物治疗配合双波长光纤半导体激光治疗机进行辅助治疗,可显著提升患儿治疗效率,缩短其病程及有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长光纤半导体激光治疗机 小儿肺炎 辅助治疗 临床症状
下载PDF
新式鼻塞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梁永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11期64-65,共2页
目的观察新式鼻塞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给氧方式,观察组在普通给氧下症状未改善的情况下使用新式鼻塞C... 目的观察新式鼻塞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给氧方式,观察组在普通给氧下症状未改善的情况下使用新式鼻塞CPAP。结果观察组CPAP成功率、血气分析结果及病死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式鼻塞CPAP对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纠正低氧血症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价廉无创伤,减少了气管插管机会,降低了院内感染率,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是在合理应用下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 呼吸衰竭
下载PDF
赖氨葡锌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占文君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4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赖氨葡锌对小儿腹泻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腹泻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赖氨葡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赖氨葡锌对小儿腹泻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腹泻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赖氨葡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腹泻、发热及呕吐的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发热及呕吐的持续时间分别为(3.25±0.51)d、(2.01±0.61)d、(1.84±0.52)d,对照组腹泻、发热及呕吐的持续时间分别为(5.02±0.81)d、(3.78±0.71)d、(3.52±0.6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腹泻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赖氨葡锌,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且缩短患儿腹泻、呕吐及发热的持续时间,促进患儿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葡锌 小儿腹泻 发热 呕吐
下载PDF
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占文君 李友强 王美荣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9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儿科住院部住院治疗的轮状病毒肠炎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西咪...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儿科住院部住院治疗的轮状病毒肠炎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西咪替丁静脉滴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控制率及症状平均消失时间。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控制率相较观察组患者明显较低,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平均消失时间相较观察组均明显较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行西咪替丁药物治疗,能够起到有效的临床疗效及疾病控制率,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抵抗轮状病毒,有效防止或者抑制病毒复制,且提高患者临床疾病症状恢复速率,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咪替丁 轮状病毒肠炎 细胞免疫 恢复速率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G4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再次发作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顾佳芳 阴娜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球蛋白G4(IgG4)对支气管哮喘(BA)急性发作患儿再次发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6例BA急性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均开展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按照再... 目的分析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球蛋白G4(IgG4)对支气管哮喘(BA)急性发作患儿再次发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6例BA急性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均开展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按照再次发作情况与否分成再次发作组(40例)与未再次发作组(4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的外周血Treg、IgG4水平,一般资料以及肺功能指标,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明确外周血Treg、IgG4水平预测BA急性发作患儿再次发作的效能。结果再次发作组外周血Treg、IgG4水平低于未再次发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发作组年龄低于未再次发作组,治疗前哮喘严重程度重于未再次发作组,合并过敏性鼻炎以及合并慢性鼻窦炎人数占比均高于未再次发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发作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低于未再次发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Treg、IgG4水平联合检测预测BA急性发作患儿再次发作的曲线下面积优于上述两项指标单独预测效能(P<0.05)。结论Treg、IgG4联合检测预测BA急性发作患儿再次发作的效能较佳,值得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再次发作 调节性T细胞 免疫球蛋白G4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矮小症患儿胰岛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灵 刘舒慧 占文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3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矮小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矮小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矮小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矮小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两组患儿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儿身高增长情况、胰岛素水平、不良反应及家属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身高增长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rhGH治疗矮小症患儿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改善胰岛素水平,促进身高增长,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症 重组人生长激素 循证护理 胰岛素水平 不良反应 身高增长
下载PDF
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喘息性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20
作者 章媛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6年第1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喘息性肺炎患儿应用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措施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8例小儿喘息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均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程护... 目的探讨小儿喘息性肺炎患儿应用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措施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8例小儿喘息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均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观察2组患儿的疗效及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憋喘消失时间(2.68±0.54)d、咳嗽消失时间(5.17±1.04)d、肺部哮鸣音恢复时间(4.25±0.96)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小儿喘息性肺炎雾化吸入治疗具有支持作用,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恢复时间,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息性肺炎 小儿 雾化吸入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