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睦胜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33期37-39,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48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明显血栓负荷,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 目的 探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48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明显血栓负荷,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0例介入治疗前给予血栓抽吸及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照组28例仅行PCI术。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在梗死血管的TIMI3级血流、术后2 h ST段回落百分比、酶峰值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IRA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3个月时,观察组LVEF、LVEDd均优于对照组(P〈0.01),住院期间观察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抽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心肌梗死可减少“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改善心肌灌注,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抽吸 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主动脉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景文 程王生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35期43-45,共3页
目的 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入院的确诊为AMI 32例患者,均在我院行IABP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在本院接受... 目的 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入院的确诊为AMI 32例患者,均在我院行IABP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在本院接受常规治疗的AMI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且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改变明显,并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均无死亡病例。其中研究组术后9例出现并发症,术后住院期间告危6例,死亡4例;对照组术后16例出现并发症,告危患者11例,死亡7例。结论 AMI患者行IABP可取得显著效果,且术中安全,术后并发症少,突发AMI的死亡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主动脉球囊反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万雪永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5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随机选取同期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升压、扩容、再... 目的:观察和分析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随机选取同期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升压、扩容、再灌注、对症处理及一般支持治疗等,比较和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心率及尿量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VEF、LVESV及LVEDV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显著,其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救治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急性心肌梗死 衰竭
下载PDF
血栓抽吸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景文 程王生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6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介入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栓抽吸疗法,比...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介入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栓抽吸疗法,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的Tn T、CK-MB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的心力衰竭发生率、急性心肌梗死再发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预防疾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抽吸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中慢或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睦胜 樊华 吴爱云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30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慢或无复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本院就诊的42例AMI后PCI患者,以术...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慢或无复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本院就诊的42例AMI后PCI患者,以术中有无出现慢或无复流现象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术中出现慢或无复流现象为研究组(n=12),未出现慢或无复流现象为对照组(n=30),对于研究组给予其常规硝酸甘油治疗,对无效者再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术后替罗非班静脉维持;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术中两组患者肝素用量6000-10000U。比较两组PCI术后TIMI血流情况、不同时间ST段完全回落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梗死相关动脉(IRA)PCI术后TIMI血流等级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CI术后sT段回落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心血管事件发生,研究组发生尿潜血阳性3例,经减用肝素后好转。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AMI急诊PCI术中慢或无复流安全有效,临床价值显著,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血流分级
下载PDF
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景文 程王生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8期69-71,共3页
目的 探析急性心肌梗死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PCI治疗)、试验组(PCI+替罗非班治疗)... 目的 探析急性心肌梗死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PCI治疗)、试验组(PCI+替罗非班治疗)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冠脉血流灌注指标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优于对照组;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2例),低于对照组的20.0%(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有利于改善冠脉血流灌注,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替罗非班 不良事件
下载PDF
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中慢或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睦胜 《医疗装备》 2015年第14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小板Ⅱb /Ⅲa 受体拮抗剂对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 TIMI 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 AMI 后 PCI 患者42例,根据术中是否出现无复流或慢复流分为研究组和对...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小板Ⅱb /Ⅲa 受体拮抗剂对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 TIMI 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 AMI 后 PCI 患者42例,根据术中是否出现无复流或慢复流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术中出现无复流或慢复流时,常规硝酸甘油治疗,对无效者再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术后替罗非班静脉维持,术中2组患者肝素用量8000~10000U。结果:研究组梗死相关动脉(IRA) PCI 术后 TIMI 血流Ⅲ级90.6%,与对照组 TIMI 血流Ⅲ级9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 PCI 术后 ST 段完全回落率高于对照组(P <0.05)。2组发病后第1周 cTnI、CK -MB 峰值水平及平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均无心血管事件发生,研究组发生尿潜血阳性4例,经减用肝素后好转。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小板Ⅱb /Ⅲa 受体拮抗剂治疗 AMI 急诊 PCI 术中无复流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介入治疗 无复流 血流分级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肾动脉阻力指数与肾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程王生 张景文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3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肾动脉阻力指数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Ⅰ级、Ⅱ级、Ⅲ级高血压组,选择同期无高血压病史的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检测肾动...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肾动脉阻力指数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Ⅰ级、Ⅱ级、Ⅲ级高血压组,选择同期无高血压病史的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检测肾动脉阻力指数,同时检测尿素氮、尿β2微球蛋白、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结果Ⅱ级和Ⅲ级高血压患者肾动脉阻力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高血压患者的尿素氮(8.17±3.01)mmol/L、尿β2微球蛋白(0.85±0.11)mg/L、血清肌酐(81.26±9.02)μmol/L以及肌酐清除率(74.76±9.03)ml/(min·1.73m^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高血压患者肾动脉指数和尿素氮、尿β2微球蛋白、血清肌酐呈正相关,与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结论肾动脉阻力指数是评价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 肾动脉阻力指数 肾功能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