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清初江西三山学派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胡迎建
-
机构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赣鄱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地方文化研究》
2013年第1期56-65,共10页
-
文摘
清初江西出现三大学派,即宁都易堂九子、南丰程山学派、星子髻山七隐。易堂学风以砥砺廉节、讲求世务为主。魏禧倡导经世致用,讲求实学,不囿于明代心学,提出"积理练识"、"明理适用"。南丰谢文洊讲学程山,以张载主敬之旨为本;星子宋之盛讲学髻山,"以明道为宗,识仁为要"。本文分述三派中的主要人物学术观点、特征,以及学术活动,着重记叙三派代表人物在程山的会讲活动,并比较三山学派学术异同。
-
关键词
易堂九子
程山学派
髻山七隐
学术异同
-
Keywords
Yi Tang nine writers
Cheng Mountain School
Ji Mountain Seven Hermits
comparative study
-
分类号
B249.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论陈三立的鄱阳湖诗
- 2
-
-
作者
胡迎建
-
机构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赣鄱文化研究所
-
出处
《鄱阳湖学刊》
2013年第1期96-103,共8页
-
文摘
陈三立是近代同光体诗派代表人物,因其特殊遭遇与乡役所任,多年往返鄱阳湖途中,写有八十多首鄱阳湖诗,展示湖光山色之美、风浪之险,湖的形态特征。其中不少诗寓其家国之恸恨、友逝之悲慨。鄱阳湖畔史迹、人文之丰富、沿途商镇港口之风情,无不写入笔端,并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使其诗呈现极其生动的画面。
-
关键词
陈三立
鄱阳湖
诗
-
Keywords
Chen Sanli
the Poyang Lake
poem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试论民国时期旧体诗的发展轨迹与特征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胡迎建
-
机构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赣鄱文化研究所
-
出处
《中国韵文学刊》
2014年第2期84-92,共9页
-
文摘
民国时期的旧体诗在困境中生存,因应时代而发展,在新文化运动时扮演了尴尬的角色,却最终能与新诗并存。此时期反映社会生活的诗作呈现出变风变雅的特点与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倾向;昭示人们的民主意识、主体意识的觉醒与现代精神的张扬。民国旧体诗经历了驼峰状的轨迹演变,由初期的高峰跌入低谷,然后复苏,抗战八年得到复兴,进入高峰期。通过对这一时期的旧体诗作进一步的搜集、挖掘、整理与研究,有利于人们对这一时期文学现状有一全貌的认识,丰富中国文学宝库,完善现代文学史。
-
关键词
民国
旧体诗
特征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明代海南名诗人王佐的赠答唱和诗
被引量:2
- 4
-
-
作者
胡迎建
-
机构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赣鄱文化研究所
-
出处
《琼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27-33,共7页
-
文摘
王佐宦游二十馀年,与人交游中,写有不少赠答唱和诗。或主动写赠对方,或为主人所作题诗,或应友人之请而作,从中见其厚道之性,真挚之情,见其才识,"激浊扬清,臧否人物。"大致有六方面内容:劝勉亲戚子弟,慰藉友人;赞颂友人的德行、才艺、武艺;送别诗以贺上任并抒难舍之情;思友诗写怀念之情;寄友人诗以写怀乡之情;在唱和诗中吐露己怀。分析这一类赠答唱和诗之渊源前人处,不少化自屈原赋、陶渊明、杜甫、韩愈等人诗作,也有的词语出自史书。
-
关键词
王佐
赠答
唱和
内容
特征
-
Keywords
Wang Zuo
presentation and reply
responsory
contents
feature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新文学运动旧体诗之论争与反思
- 5
-
-
作者
胡迎建
-
机构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赣鄱文化研究所
-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65-70,共6页
-
文摘
当年新文学运动领袖将旧体诗视为第一个需要推倒的堡垒,由此展开了激烈的论争。从胡适提倡文学革命与旧体诗所受的抨击,以及学衡派及其支持者与新文学支持者的论争,再到胡先骕《中国文学改良论》《评〈尝试集〉》以及引发的论争,都是这一背景下特定的文学现象。
-
关键词
旧体诗
论争
反思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朱熹的江西山水游览诗
- 6
-
-
作者
胡迎建
-
机构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赣鄱文化研究所
-
出处
《朱子学刊》
2012年第1期44-61,共18页
-
文摘
'仁者爱山,智者爱水'。历来士人以山水之乐作为人生的美好境界。自南朝谢灵运之后,山水诗已成为诗史上的重要门类。朱熹一生与山水结下不解之缘,他热爱大自然,极喜登山临水,一泉一石,都使他惬意。在大自然中观察,物我交流、与物对话、物我相契。
-
关键词
诗史
门类
仁者
爱山
爱水
游览
山水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