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历代庐山石刻的文史价值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胡迎建
-
机构
江西省社科院赣鄱文化研究所
华东交通大学
-
出处
《鄱阳湖学刊》
2010年第6期89-95,共7页
-
文摘
庐山成为文化名山,始于中古,历代佛、道、儒三家文化在庐山相互影响而传承不绝。庐山以其独特的奇峰飞瀑、儒佛道文化,加以所处大江大湖之旁的便利交通,吸引了无数官员、文人学者、骚人墨客前来游览、隐居、讲学,高僧名道来此参禅修道。他们观照奇山胜水,寻觅先哲遗踪,情动于中,或题识或纪事,或吟诗或撰联,摩崖镌碑。石刻与名山胜水相得益彰,有着珍贵的文史价值:一是史志价值,记述当时人活动的踪迹,可补史志之不足;二是辑佚价值,可辑补文献图书之不足;三是校勘价值,可以校勘文本某些字句之讹。还有,石刻不少作者署款,提供了创作的准确时间,为研究名人生平提供了可信的资料。
-
关键词
庐山
石刻
文史价值
-
Keywords
Mt.Lu
stone sculptures
literary and historic values
-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论朱熹的田园农事诗
- 2
-
-
作者
胡迎建
吕荣荣
-
机构
江西省社科院赣鄱文化研究所
江西省星子县第二中学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7-180,共4页
-
文摘
通常人们以为朱熹是一位大学者,不理农事,其实,他对农事非常了解,也非常关心。朱熹诗集中,有不少田园乡间诗。或写田园风光,或写农事耕作;或写乡间生活,包括酿酒、网鱼、饮食诸多方面。当然,乡间生活反映的不少是乡绅未出仕者的生活,也有的是出仕而在故乡有庄园者,这也包括朱熹本人的乡间生活。
-
关键词
农事
朱熹
田园风光
生活
耕作
鱼
-
分类号
S16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
-
题名黄庭坚两游庐山及诗歌创作
- 3
-
-
作者
胡迎建
-
机构
江西省社科院赣鄱文化研究所
-
出处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31-36,共6页
-
文摘
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两次游庐山,一是三十六岁时经鄱阳湖至南康军游庐山南,二是五十八岁时过江州游庐山东林寺。两游庐山,创作诗歌近20首,为庐山文化在两宋时期的鼎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关键词
黄庭坚
庐山
诗歌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朱熹词
- 4
-
-
作者
胡迎建
刘诗频
-
机构
江西省社科院赣鄱文化研究所
莲花城厢中学
-
出处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19-25,共7页
-
文摘
朱熹乃旷世大儒,平生浸淫学术,雅好诗文,亦偶发词兴。其词作虽仅18首,但在宋代理学家中比较起来,朱熹词作水平不俗。其内容题材或游历,或咏物,或抒情,或送别,或唱和,或题赠,各臻其妙;其风格或气骨豪迈,或清逸空灵,或俊朗雅洁,或婉转苍凉。手法娴熟,词旨深微,颇得词之精妙。
-
关键词
朱熹
理学家
词作
风格
成就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陈三立的忧国恤民诗
- 5
-
-
作者
胡迎建
-
机构
江西省社科院赣鄱文化研究所
-
出处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9-64,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ZW043)
-
文摘
近代大诗人陈三立始终抱有忧国之心,从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东三省日俄大战到清朝廷的腐败无能,思想界的混乱,所谓新政的弊端,无不写入其诗中。诗中盼望全民皆兵、全民教育。入民国,他对袁世凯政权予以无情讽刺,哀叹北洋时期的军阀争战。诗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清末民初的沧桑世变,谓之诗史,当之无愧;陈三立有着改变国弱民贫境况的强烈意识,极为忧虑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危机,故其诗往往沉郁多讽,有着哀愤忧悲的浓重气氛。
-
关键词
陈三立
忧国
恤民
哀愤诗
-
Keywords
Chen Sanli
worries about the state
sympathy for the people
the grief poetry
-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朱熹词
- 6
-
-
作者
胡迎建
-
机构
江西省社科院赣鄱文化研究所
-
出处
《词学》
CSSCI
2013年第1期69-85,4,共18页
-
文摘
朱熹作词仅十八首,始于绍兴年间,终于庆元晚年。历来不多的评介褒贬不一。其内容与风格,与其诗相近,清明雅洁而婉暢。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其艺术妙境:一、写景以寓离情;二、写景以遣愁怀;三、咏物以寓志说理;四、赠答唱和以励志。其词在理学家词中位居第一。在南宋词坛虽不足以称第一流,但确是高手。
-
关键词
朱熹词
写景
咏物
唱和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