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级质量控制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罗霞 《医疗装备》 2019年第17期47-48,共2页
目的 分析三级质量控制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148份病案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实行常规性病案管理的74份作为对照组,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实行三级质量控制病案管理... 目的 分析三级质量控制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148份病案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实行常规性病案管理的74份作为对照组,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实行三级质量控制病案管理的74份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案合格率、病案评分.结果观察组病案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质量控制可有效提升医院病案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质量控制 病案管理 医院
下载PDF
尤瑞克林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轻中度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平国 郭继萍 刘娟 《上海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轻中度脑梗死的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轻中度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强化他汀、调控血压血...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轻中度脑梗死的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轻中度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强化他汀、调控血压血糖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0.15 PNA+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醒脑静注射液1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7~14d后,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Rankin量表(MRS)评分,观察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显著提升,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尤瑞克林 醒脑静 疗效
下载PDF
PDCA循环在提升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应用及持续改进 被引量:7
3
作者 郭筱萍 《医学信息》 2018年第5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的使用在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0例实施PDCA循环的阶段性改进,即进行计划(P)、实施(D)、查核(C)、行动(A)循环的病案首页资料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时期本院未使用PDCA循环模式300例患者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PDCA循环的使用在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0例实施PDCA循环的阶段性改进,即进行计划(P)、实施(D)、查核(C)、行动(A)循环的病案首页资料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时期本院未使用PDCA循环模式30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案首页信息缺陷及书写的错误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病案首页信息缺陷率(3.00%)低于对照组(2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案首页信息书写错误发生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有利于改善病案首页信息,提高病案信息质量,在医疗质量的改进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病案首页 信息质量
下载PDF
输液针在气管导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中的应用
4
作者 周妮娥 洪虹 郭继萍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1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输液针在气管导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4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在气管导管内注入... 目的:探讨输液针在气管导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4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在气管导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观察组采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在气管导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在气管导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会因为用药而停止供氧或中断通气血使患儿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可缩短插管时间和用药时间,减少药液残留和反流,避免药物的浪费,且操作方法简单方便,经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一次性静脉输液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