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塞利尼索在非多发性骨髓瘤血液肿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
作者 肖植文 齐凌 李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5-1299,共5页
核输出蛋白1(XPO1)是数百种蛋白质的主要转运蛋白。塞利尼索是第一代XPO1抑制剂,目前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获得了较多的关注,同时最新临床试验也证实,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其他化疗方案,塞利尼索在白血病、淋巴瘤中同样能取得较好的治... 核输出蛋白1(XPO1)是数百种蛋白质的主要转运蛋白。塞利尼索是第一代XPO1抑制剂,目前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获得了较多的关注,同时最新临床试验也证实,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其他化疗方案,塞利尼索在白血病、淋巴瘤中同样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总结了塞利尼索治疗非多发性骨髓瘤血液肿瘤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旨在探讨未来如何选择塞利尼索单药或联合其他方案进行诱导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利尼索 白血病 非霍奇金淋巴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殖性肿瘤
下载PDF
细胞因子与骨髓增殖性肿瘤:从机制到临床的研究现状
2
作者 涂烨超 王诗轩 李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08-1613,共6页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一组由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引起的骨髓恶性肿瘤。因为基因突变的发现,MPN的发病机制得以阐释,并为MPN提供了分子学诊断标准。近来研究表明,MPN患者存在细胞因子的失调,这些细胞因子失调带来的微环境改变可能对MP...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一组由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引起的骨髓恶性肿瘤。因为基因突变的发现,MPN的发病机制得以阐释,并为MPN提供了分子学诊断标准。近来研究表明,MPN患者存在细胞因子的失调,这些细胞因子失调带来的微环境改变可能对MPN的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进而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不同的预后。本文将对MPN中细胞因子的角色与地位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细胞因子 炎症 症状
下载PDF
维奈克拉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3
作者 孙浩(综述) 李菲(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847-851,共5页
维奈克拉是全球首个获批的高选择性口服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 2,Bcl-2)蛋白抑制剂,具有高亲和性的靶向肿瘤细胞凋亡的独特作用机制,目前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应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 维奈克拉是全球首个获批的高选择性口服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 2,Bcl-2)蛋白抑制剂,具有高亲和性的靶向肿瘤细胞凋亡的独特作用机制,目前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应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小淋巴细胞白血病(small lymphocytic leukemia,SLL)以及不适合接受强诱导化疗或年龄>75岁的新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近年来,维奈克拉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上也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对于常规治疗方案疗效不佳的特殊亚型ALL,如急性早期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early T-cell precurs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ETP-ALL)和ETP-ALL之外的其他复发难治性ALL(relapse/refractory ALL,R/R ALL)经维奈克拉联合化疗或其他靶向药物相较于传统疗法可获得更高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和长期生存率,且在费城染色体阳性的ALL(Philadelphia-chromosome 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Ph^(+)ALL)中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明维奈克拉在ALL治疗上具有较大前景。本文就维奈克拉在ALL治疗领域的作用及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奈克拉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早期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 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血液病住院患者感染肠道致病菌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4
作者 胡波 齐凌 +1 位作者 卢玮 李菲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6期753-757,共5页
目的 调查血液病住院患者感染肠道致病菌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1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粪便细菌培养分离出肠道致病菌的50例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66... 目的 调查血液病住院患者感染肠道致病菌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1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粪便细菌培养分离出肠道致病菌的50例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66例无肠道致病菌的血液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临床特点对比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观察组肠道致病菌具体类型中肠球菌占比最高(40.0%),其次为真菌(8.0%)、铜绿假单胞菌(6.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0%),其他不明确菌类占44.0%,其中2例(4.0%)继发相应血流感染,感染的肠道致病菌均为肠球菌。观察组中急性髓系白血病最为常见(56.0%),其次为淋巴瘤(12.0%)。观察组患者有反复住院史、化疗史及3个月内青霉素类抗菌药物、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暴露史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个月内青霉素类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暴露是血液病住院患者发生肠道致病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出现肠道致病菌感染的血液病住院患者类型以急性髓系白血病为主,3个月内碳青霉烯类、青霉素类抗菌药物暴露是血液病住院患者感染肠道致病菌的高危因素,故严格把握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对降低肠道致病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肠道致病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达雷妥尤单抗在非多发性骨髓瘤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5
作者 高帆 李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74-1578,共5页
达雷妥尤单抗是首个被批准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CD38单克隆抗体药物,可与肿瘤细胞表达的CD38结合,通过多种免疫相关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同时,CD38也表达于其他细胞中,包括调节性T细胞、调节性B细胞和髓系... 达雷妥尤单抗是首个被批准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CD38单克隆抗体药物,可与肿瘤细胞表达的CD38结合,通过多种免疫相关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同时,CD38也表达于其他细胞中,包括调节性T细胞、调节性B细胞和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这为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之外的其他血液肿瘤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就该部分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雷妥尤单抗 非多发性骨髓瘤 研究进展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维奈克拉为基础的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及生存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孔繁聪 齐凌 +4 位作者 黄文锋 喻敏 周玉兰 纪德香 李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76-1683,共8页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为基础(VEN-based)的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非M3型)的疗效及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VEN-based方案治疗且至少完成1个疗程疗效评估的AML患者,分析患者的完全...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为基础(VEN-based)的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非M3型)的疗效及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VEN-based方案治疗且至少完成1个疗程疗效评估的AML患者,分析患者的完全缓解(CR)/完全缓解伴血细胞计数未完全恢复(CRi)率、客观缓解率(ORR)及生存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9例患者,包括43例初治不适合强化疗(unfit)AML患者,36例复发难治(R/R)AML患者,中位年龄62(14-83)岁。总队列获得CR/CRi患者36例,ORR为64.6%。Unfit AML患者CR/CRi率明显高于R/R AML患者(60.5%vs27.8%,P=0.004)。Unfit AML各基因亚型患者均可从中获益,其中NPM1及IDH1/2突变患者获益最大,均有8例患者获得CR/CRi(8/9),微小残留病(MRD)转阴患者分别为7例(7/8)和5例(5/8);其次为TET2突变患者,6例获得CR/CRi(6/9),MRD转阴率为50%。R/R AML队列中,3例伴RUNX1突变患者中2例获得CR/CRi,MRD均未转阴,伴其他基因突变患者CR/CRi率均低于40%。中位随访时间为10.1(95%CI:8.6-11.6)个月,中位总生存(mOS)时间为9.1个月,无复发生存时间(RFS)未达到。Unfit AML患者mOS及RFS均明显长于R/R AML患者(14.1vs6.8个月,P=0.013;未达到vs3.3个月,P=0.000)。Unfit AML患者中伴NPM1和IDH1/2突变者mOS均未达到,无NPM1和IDH1/2突变患者mOS均为8个月(P=0.009;P=0.022);伴TP53突变者mOS明显短于无突变患者(5.2vs14.1个月,P=0.049)。R/R AML患者中各基因亚型突变与未突变患者间mOS均无显著差异(P> 0.05)。所有患者均发生血液学不良反应,91.1%患者血液学AE分级≥3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最常见为感染,发生率为91.1%,VEN-based方案总体耐受性好。结论:VENbased的方案尤其在初治unfit患者中,可以获得高应答率,且安全性可接受。该方案在伴NPM1、IDH1/2基因突变的unfit AML患者中疗效显著,这部分患者可快速获得MRD转阴,且生存期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维奈克拉 疗效 生存分析
下载PDF
PTPN11基因突变对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预后影响及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孔繁聪 蔡少芬 +5 位作者 齐凌 纪德香 喻敏 周玉兰 王诗轩 李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928-934,共7页
目的:分析PTPN11基因突变对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非M3型)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且行血液肿瘤相关突变基因全外显子二代测序检测的526例初治AML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PTPN11基因突变对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非M3型)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且行血液肿瘤相关突变基因全外显子二代测序检测的526例初治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根据性别、年龄和ELN 2017危险度分层等因素进行1∶1匹配,比较PTPN11基因突变及未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526例AML患者中,51例(9.7%)患者检测到PTPN11基因突变,包括72种突变类型,均为错义突变。PTPN11突变常与NRAS、DNMT3A、FLT3、NPM1、KRAS等基因伴随出现。PSM后PTPN11突变型(PTPN11^(mut)ation,PTPN11^(mut))与PTPN11野生型(PTPN11 wild-type,PTPN11wt)患者在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70.8%vs.56.3%,P=0.138)和总反应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77.1%vs.66.7%,P=0.256)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TPN11^(mut)患者中位无复发生存(median relapse-free survival,mRFS)时间为19个月,明显短于PTPN11wt患者[未达到(not reached,N/A),(P=0.02)],而二者中位总生存(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时间(21.3个月vs.31.4个月,P=0.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的PTPN11^(mut)患者,mOS(N/Avs.11个月,P=0.001)和mRFS(N/Avs.5.7个月,P=0.018)均较未接受移植患者明显延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未接受allo-HSCT、首次诱导疗效未达CR及复发是影响PTPN11^(mu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PTPN11基因突变AML患者预后不良,allo-HSCT可以显著改善PTPN11^(mut)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PTPN11基因突变 倾向性评分匹配 预后
下载PDF
CAR-T细胞治疗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肖植文 喻敏 李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052-1055,共4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近些年随着化疗、靶向药物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发展,AML患者的疗效已有较大的提高,但总体而言,绝大部分患者仍无法治愈。目前,成人AML患者5年生存率仍未超过30...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近些年随着化疗、靶向药物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发展,AML患者的疗效已有较大的提高,但总体而言,绝大部分患者仍无法治愈。目前,成人AML患者5年生存率仍未超过30%。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疗法在复发难治性B淋巴细胞肿瘤领域取得了显著疗效,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研发CAR-T疗法在其他类型肿瘤及疾病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就近些年CAR-T疗法在AML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做出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 急性髓系白血病 靶向治疗 不良事件
下载PDF
氟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倩 齐凌 +1 位作者 纪德香 李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4-1018,共5页
目的:分析氟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氟马替尼治疗的56例CML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3组,氟马替尼治疗初诊CML患者35例(A组),伊马替尼/达... 目的:分析氟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氟马替尼治疗的56例CML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3组,氟马替尼治疗初诊CML患者35例(A组),伊马替尼/达沙替尼不耐受(B组)和耐药(C组)转氟马替尼治疗患者分别为10和11例,评价3组患者使用氟马替尼治疗的分子学反应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3个月早期分子学反应(EMR)为40.0%,6和12个月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分别为43.7%和46.2%。B组患者3个月EMR为50.0%,6和12个月MMR分别为70.0%和66.7%;在可评估患者中,6例转氟马替尼治疗后均达到12个月分子学反应4.5。C组3例伊马替尼耐药转氟马替尼达到12个月分子学反应4.5,但2例达沙替尼耐药转氟马替尼治疗失败。使用EUTOS长期生存(ELTS)评分系统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ELTS评分中高危组3个月EMR、6个月MMR和12个月分子学反应4.5分别为18.8%、15.4%和15.4%,较低危组的57.9%、63.2%和69.2%均显著更差(P=0.036,P=0.012,P=0.015)。A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占54.5%,22.8%(8/35)的患者因血液学不良反应而停药;与未停药或因血液学毒性停药恢复时间<1个月的患者比较,停药恢复时间≥1个月的患者3个月EMR、6个月MMR和12个月分子学反应4.5明显更差(P=0.028,P=0.021,P=0.002)。结论:氟马替尼治疗初诊、伊马替尼/达沙替尼不耐受或耐药的CML患者均有较好的分子学反应,且耐受性良好;ELTS评分中高危组和因血液学毒性导致停药恢复时间≥1个月是影响患者使用氟马替尼获得早期和深度分子学反应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氟马替尼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应用CAR-T细胞治疗T淋巴细胞肿瘤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帆 喻敏 李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94-1898,共5页
T淋巴细胞肿瘤是一组包含多种类型的淋巴系统肿瘤的疾病,异质性强,临床转归差。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作为一种新的免疫细胞治疗方式,在B淋巴细胞肿瘤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此,人们对这项技术在T淋巴细胞肿瘤领域的应用前景也... T淋巴细胞肿瘤是一组包含多种类型的淋巴系统肿瘤的疾病,异质性强,临床转归差。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作为一种新的免疫细胞治疗方式,在B淋巴细胞肿瘤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此,人们对这项技术在T淋巴细胞肿瘤领域的应用前景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研究表明,CAR-T细胞治疗T淋巴细胞肿瘤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针对某些靶点的CAR-T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是由于T细胞本身的特性,目前也存在很多挑战。本文对于应用CAR-T细胞治疗T淋巴细胞肿瘤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T细胞疗法 T淋巴细胞肿瘤 进展 挑战
下载PDF
基于IHC标志物和IPI评分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模型的建立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亚文 周玉兰 +2 位作者 孔繁聪 陈志未 李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3-761,共9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存期,检测预后相关标志物,建立临床因素与生物标志物相结合的Nomogram预后模型。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37例DLBCL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染... 目的:回顾性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存期,检测预后相关标志物,建立临床因素与生物标志物相结合的Nomogram预后模型。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37例DLBCL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GCET1、LMO2、BCL-6、BCL-2和MYC蛋白表达,并分析这些蛋白对患者生存和预后的影响,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用于逐步筛选Nomogram模型中的预后因素,最终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Nomogram模型。结果:GCET1蛋白表达阳性多见于Ann Arbor分期I/II期患者(P=0.011)。LMO2蛋白表达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相比较少出现B症状(P=0.042),且能获得更好的近期疗效(P=0.005)。LMO2蛋白表达阳性患者总生存(OS)时间显著长于阴性患者(P=0.018),但LMO2蛋白表达与无进展生存(PFS)时间无显著相关(P>0.05),而GCET1蛋白表达与OS、PFS时间均无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omogram模型包括IPI评分、BCL-2蛋白、MYC蛋白、LMO2蛋白和利妥昔单抗5个预后因素。Nomogram模型预测4年OS率的C指数为0.847,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与实际预后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结合临床因素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志物的Nomogram模型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为DLBCL的预后评估提供了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NOMOGRAM
下载PDF
妊娠期噬血细胞综合征研究进展
12
作者 熊小琴 王诗轩 李菲 《现代妇产科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1-304,共4页
妊娠期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是一种妊娠罕见疾病,病情进展迅速,孕妇和胎儿死亡率较高,预后凶险。HPS临床表现非特异性,易误诊或延误治疗。目前国内外对于妊娠期HPS都是个案报道,缺乏临床治疗经验。本研究主要对HPS的发生原因、发病机制... 妊娠期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是一种妊娠罕见疾病,病情进展迅速,孕妇和胎儿死亡率较高,预后凶险。HPS临床表现非特异性,易误诊或延误治疗。目前国内外对于妊娠期HPS都是个案报道,缺乏临床治疗经验。本研究主要对HPS的发生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尽早诊断并进行治疗,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妊娠 病因 发病机制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合并HBV感染的研究现状
13
作者 黄梦贞 何阳阳 王诗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85-2190,共6页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以血小板破坏增加和生成障碍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临床上常发现ITP患者合并HBV感染,HBV感染不仅可以直接抑制血小板生成及加速血小板破坏,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免疫、...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以血小板破坏增加和生成障碍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临床上常发现ITP患者合并HBV感染,HBV感染不仅可以直接抑制血小板生成及加速血小板破坏,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固有免疫对ITP的发生、发展、临床特征及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且免疫抑制治疗可能使HBV再激活,使疾病复杂化。本文主要综述ITP合并HBV感染的免疫学特点、预后及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乙型肝炎病毒 治疗学 预后
下载PDF
分子靶向治疗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蔡少芬 孔繁聪 李菲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常规治疗以细胞毒药物化疗为主,但总体疗效不理想,5年生存率不到30%。近年来随着对AML发病机制及基因突变认识的逐渐深入,一系列新型分子靶向药物相继...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常规治疗以细胞毒药物化疗为主,但总体疗效不理想,5年生存率不到30%。近年来随着对AML发病机制及基因突变认识的逐渐深入,一系列新型分子靶向药物相继问世。这些药物明显改善了AML患者的预后,为AML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本文就分子靶向治疗在AML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靶向治疗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TET2合并DNMT3A突变及其他共存基因突变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15
作者 孔繁聪 齐凌 +3 位作者 黄文锋 喻敏 周玉兰 李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108-1114,共7页
目的:探究TET2合并DNMT3A突变及其他共存基因突变对成人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初治且行血液肿瘤相关突变基因外显子二代... 目的:探究TET2合并DNMT3A突变及其他共存基因突变对成人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初治且行血液肿瘤相关突变基因外显子二代测序检测的512例成人AML(非M3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0例AML患者,TET2突变组64例,DNMT3A单突变组46例。男性50例(45.5%),中位年龄54(15~79)岁。TET2基因突变频率为12.5%(64/512),98.4%(63/64)患者突变基因数≥2个,每例患者平均合并5.2个突变基因。NPM1(43.8%)、DNMT3A(42.2%)、FLT3-ITD/TKD(40.6%)、CEBPA(26.6%)、TTN(20.3%)为TET2突变常见的共存突变基因。TET2合并DNMT3A突变患者初次诱导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为46.2%,略低于TET2单突变患者的76.9%(P=0.077),与DNMT3A单突变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952)。TET2合并DNMT3A突变患者的中位总生存(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时间为9.5个月,明显低于TET2单突变患者(P=0.002),而与DNMT3A单突变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414)。三者的中位无复发生存(median relapse-free survival,mRFS)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TET2突变背景下,合并K/NRAS突变患者的CR率为28.6%,明显低于无K/NRAS突变患者的75.0%(P=0.030),合并FLT3-ITD突变患者的mOS明显短于无FLT3-ITD突变患者(P=0.030)。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FLT3-ITD突变、初次诱导未达CR是影响TET2突变AML患者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独立危险因素,DNMT3A突变不影响TET2突变患者OS。结论:TET2突变是AML患者常见突变,且常合并共存基因突变。共存基因突变与TET2突变共同影响AML患者预后。基于二代测序的基因突变检测对指导AML精确分层及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TET2 DNMT3A 共存基因 突变 预后
下载PDF
氟马替尼联合多药化疗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谭根梅 齐凌 +1 位作者 纪德香 李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886-891,共6页
目的:评价氟马替尼联合多药化疗在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Ph^(+)AL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2月至2022年2月收... 目的:评价氟马替尼联合多药化疗在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Ph^(+)AL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25例行氟马替尼联合CALLG-2008化疗方案治疗的成人Ph^(+)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25例患者中,21例(84%)患者于初次诱导期联合氟马替尼,4例(16%)患者于第1个疗程诱导结束后联合氟马替尼。患者化疗28天、3个月和6个月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分别为88%、91.67%和90.48%;主要分子学反应(major molecular response,MMR)率分别为68%、79.17%和80.95%;完全分子学反应(complete molecular response,CMR)率分别为60%、75%和80.95%。中位随访时间180(75.6~458.1)天,随访时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为82.61%,无复发生存(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率为73.91%。氟马替尼用药过程中,有22例(88%)患者出现Ⅳ度骨髓抑制,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有腹泻、转氨酶升高、疲乏、恶心等,经对症治疗后均可好转。结论:氟马替尼联合多药化疗治疗Ph^(+)ALL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城染色体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氟马替尼
下载PDF
免疫治疗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诊疗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祝小钰 孔繁聪(综述) 李菲(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23-431,共9页
噬血细胞综合征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是一种罕见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由于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失控性增殖并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导致多器官、多系统受累。免疫治疗是肿瘤和自... 噬血细胞综合征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是一种罕见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由于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失控性增殖并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导致多器官、多系统受累。免疫治疗是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了传统治疗模式,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随着免疫治疗的广泛应用,免疫治疗相关HLH因其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引起研究者关注。目前,这一类HLH多以病例报告形式出现,缺乏统一的诊疗标准。本文将从免疫治疗相关HLH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展开综述,以提高医务工作者对此类疾病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免疫治疗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微移植治疗的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园园 李菲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0-285,共6页
造血干细胞微移植(MST)是在尽量避免损害受者免疫功能的前提下,将化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同细胞免疫治疗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移植术。MST通过输注供者干细胞使供体植入形成微嵌合体,发挥抗肿瘤效应并避免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 造血干细胞微移植(MST)是在尽量避免损害受者免疫功能的前提下,将化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同细胞免疫治疗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移植术。MST通过输注供者干细胞使供体植入形成微嵌合体,发挥抗肿瘤效应并避免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MST被用于血液恶性肿瘤治疗,显著提高疾病完全缓解(CR)率、总生存(OS)率和疾病无进展生存(DFS)率,促进造血恢复、降低感染风险、避免GVHD发生。为使MST更好应用于临床,文章就MST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现状及目前所面临挑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移植 造血干细胞 细胞免疫治疗 移植物抗宿主病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6阻滞治疗在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中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文锋 孔繁聪 李菲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06-112,共7页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亦称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是由多种原发或继发因素导致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异常激活,并分泌大量炎性细胞因子,引起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过度炎症反应综合征。白细胞介素(IL)-6是HLH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亦称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是由多种原发或继发因素导致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异常激活,并分泌大量炎性细胞因子,引起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过度炎症反应综合征。白细胞介素(IL)-6是HLH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核心细胞因子,通过影响穿孔素及颗粒酶B表达降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参与HLH的发生、发展。因此,阻滞IL-6及其信号通路成为治疗HLH的新方法。笔者通过对IL-6及其信号通路在HLH中的致病机制、IL-6阻滞治疗HLH患者及其相关不良反应的研究新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嗜血细胞性 分子靶向治疗 信号传导 细胞因子受体gp130
原文传递
CAR-T细胞治疗后噬血细胞综合征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
作者 喻敏 张倩 +2 位作者 孔繁聪 周玉兰 李菲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4-426,共3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在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展现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多项商品化CAR-T产品获批上市,开拓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时代[1-3]。尽管CAR-T疗法疗效显著,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经常伴随不同的不良反应,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在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展现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多项商品化CAR-T产品获批上市,开拓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时代[1-3]。尽管CAR-T疗法疗效显著,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经常伴随不同的不良反应,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巨噬细胞激活综合征(MAS)是一组病理性免疫激活引起过度炎症反应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病情凶险,死亡率高[4]。据报道,接受CAR-T治疗的小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会出现HLH,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快速死亡[5]。本文主要报道2例CAR-T治疗引起HLH的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期增强临床医师对CAR-T相关HLH的认识,为临床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肿瘤免疫治疗 临床治疗过程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临床综合征 临床医师 CAR 免疫激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