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高校师范学院微格教室建设管理的思考——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荣花 《南昌高专学报》 2012年第3期111-112,131,共3页
文科实验室是文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室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微格教室是师范类院校文科实验中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进行微格教学,对师范类学生或在职教师进行模拟教学活动。... 文科实验室是文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室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微格教室是师范类院校文科实验中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进行微格教学,对师范类学生或在职教师进行模拟教学活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作为师范类的高校,在文科实验中心,尤其是微格教室的建设上须进行深度的探索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实验中心 微格教室 管理建设
下载PDF
我国乡村科幻电影中的乡村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2
作者 刘月恒 章颖 《传播与版权》 2024年第4期40-43,共4页
近年来,以新时代乡村变革与发展为背景的乡村科幻电影不断涌现,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文化传播提供新的路径。笔者研究发现,乡村科幻电影传递“和谐共生”“乡土情怀”“人文风气”的乡村文化价值,发挥构建多元文化共生空间、塑造乡村文化记... 近年来,以新时代乡村变革与发展为背景的乡村科幻电影不断涌现,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文化传播提供新的路径。笔者研究发现,乡村科幻电影传递“和谐共生”“乡土情怀”“人文风气”的乡村文化价值,发挥构建多元文化共生空间、塑造乡村文化记忆共同体、展现新时代乡村群体新面貌的媒介优势,更好地传播文化意识形态和新时代乡村文化风貌,形塑思想。当前,乡村科幻电影中乡村文化传播面临传播受众定位模糊与传播力度较弱,传播渠道竞争挑战与媒体变革的现实困境。由此,文章提出我国乡村科幻电影中乡村文化传播路径:打造乡村科幻电影精品,提升乡村文化传播质量;精准定位受众,助推乡村文化有效传播;媒体社区互动合作,拓展乡村文化传播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科幻 乡村文化 价值传播 传播策略
下载PDF
视域融合:从“证明结论”走向“意义生成”——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3
作者 郭亭燕 《中学语文》 2024年第16期54-56,共3页
文章以视域融合理论为指导,结合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流程模式化和内容处理结论化的现状,从师生视域、师本视域、生本视域三个维度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尊重学生视域,倾听多元声音;聚焦核心议题,构建对话机制;深入文本内核,挖掘教学价值... 文章以视域融合理论为指导,结合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流程模式化和内容处理结论化的现状,从师生视域、师本视域、生本视域三个维度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尊重学生视域,倾听多元声音;聚焦核心议题,构建对话机制;深入文本内核,挖掘教学价值;基于互文理念,重组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情境,弥合视域鸿沟;随文巧妙提问,想象文本空间。从而为贯彻文言文教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原则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域融合 文言文教学 意义生成
下载PDF
“讲故事”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4
作者 郑永涛 《武汉广播影视》 2024年第5期4-7,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要讲好故事,就需要在内容上充分运用中华文化符号,展开符号叙事,同时运用情感语汇和符号,实现情感认同的传播目标;在形式上推进策略创新,以柔性叙事、软性传播,创作出易于被受众接受的文化产品。随着先进技术对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要讲好故事,就需要在内容上充分运用中华文化符号,展开符号叙事,同时运用情感语汇和符号,实现情感认同的传播目标;在形式上推进策略创新,以柔性叙事、软性传播,创作出易于被受众接受的文化产品。随着先进技术对文化传媒业影响力的凸显,以及各种文化思潮风起云涌,出现了技术至上、娱乐至死、体验为王等现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对此应予以注意,在前行中不断保持追问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传播 讲故事
下载PDF
江西耕读文化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何发甦 《农业考古》 2015年第1期293-300,共8页
江西区域的农业文化是源远流长的,这一区域农业文化蕴育出的耕读文化既有与全国具有共性的地方,也有有其特色的地方。江西耕读文化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大致有四种类型:自愿归隐型耕读文化,入仕前或致仕后耕读文化,壮志未酬型耕读文化,遗... 江西区域的农业文化是源远流长的,这一区域农业文化蕴育出的耕读文化既有与全国具有共性的地方,也有有其特色的地方。江西耕读文化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大致有四种类型:自愿归隐型耕读文化,入仕前或致仕后耕读文化,壮志未酬型耕读文化,遗民型耕读文化),也表现在士人(士大夫)的农书著作与劝农文中,前者是对中国农业历史知识经验的总结,后者是一种导向性政策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耕读文化 耕读文学 农书与劝农文
下载PDF
当代文学史家视野下的宋代江西文学——以袁行霈先生主编《中国文学史》为考察依据
6
作者 何发甦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77-82,共6页
学者们论述江西文学的兴盛,一致认同江西文学兴盛于宋代。这就形成了江西文学兴盛于宋代这一命题。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是国内大学中文专业通行教材,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参编者均为当代文史研究之精英,教材所选先秦至于近代之... 学者们论述江西文学的兴盛,一致认同江西文学兴盛于宋代。这就形成了江西文学兴盛于宋代这一命题。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是国内大学中文专业通行教材,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参编者均为当代文史研究之精英,教材所选先秦至于近代之作家作品,应该可以说是当代文学史家观点下的选择,这种选择也应该具有代表性。尽管书中并未明确论述江西文学何时兴盛的问题,但书中客观上已经呈现了对这一问题的答案,这也可以说是当代文学史家对我们要考察的问题的答案:江西文学兴盛于宋代这一命题,其历时的意义要大些,因为之前数据显示是崛起阶段,而之后的数据显示是走向衰弱阶段。其共时的意义要小些,因为江浙地区几乎可以说是区域文学的常青树。宋代江西经济文化发展繁荣,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之间平衡性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文学 兴盛 《中国文学史》 历时 共时
下载PDF
县级融媒体中心招聘需求对新闻教育改革的启示——基于2022年240则县级融媒体中心招聘信息文本的词频考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席志武 范龙燕 于瑞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23年第2期17-30,共14页
媒体融合的技术变革正对传播业态进行重塑,也促使业界与社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发生新变化。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招聘信息反映了当前全媒体人才的需求特征,给新闻教育改革带来启示。本文以2022年的240则县级融媒体中心招聘信息为研究对象,通... 媒体融合的技术变革正对传播业态进行重塑,也促使业界与社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发生新变化。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招聘信息反映了当前全媒体人才的需求特征,给新闻教育改革带来启示。本文以2022年的240则县级融媒体中心招聘信息为研究对象,通过词频统计分析方法,解析岗位的提供情况,对应聘者的学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等要求进行数据可视化的呈现。当前新闻教育与业界需求仍存在较大鸿沟,在新就业形态下,持续推进新闻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融媒体中心 招聘信息 词频分析 新闻教育
下载PDF
当代视觉文化与高职院校审美教育的创新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群 马海丽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13-16,共4页
高职院校立足于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在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而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审美教育。在当代视觉文化的冲击中,现行高职院校的审美教育已经不再适应高职学生的审美心理变化和审美诉求,相关课程难以吸引学生的... 高职院校立足于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在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而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审美教育。在当代视觉文化的冲击中,现行高职院校的审美教育已经不再适应高职学生的审美心理变化和审美诉求,相关课程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高职院校需要依据自身的办学特点,针对当代视觉文化进入校园的现实语境因势利导,更新审美教育理念、丰富审美教育资源、拓展审美教育手段并融入多元的审美文化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 审美教育 审美实践
下载PDF
发展高职院校语文教师素养的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海 《科教文汇》 2014年第26期25-26,共2页
培养应用型、适应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造成了学生素质发展的失衡。作为通识教育主要课程的大学语文也备受冷落,大学语文的边缘化使高职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师得不到正常发展。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论及制约高职语文教育、高职语... 培养应用型、适应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造成了学生素质发展的失衡。作为通识教育主要课程的大学语文也备受冷落,大学语文的边缘化使高职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师得不到正常发展。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论及制约高职语文教育、高职语文教师发展的因素,提出从语文教师自身出发发展自身素养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语文教师 素养 发展策略
下载PDF
高校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的意蕴、制约与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放亮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82-88,共7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高校应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优秀教材,发挥其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夯实文化底蕴、丰富校园文化的作用。目前高校在传统文化育人方面还存在认识不深、方法不实、平台不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高校应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优秀教材,发挥其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夯实文化底蕴、丰富校园文化的作用。目前高校在传统文化育人方面还存在认识不深、方法不实、平台不多等制约性因素。高校坚持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应从理念、体系、平台三个维度推进,最终实现文化传承和以文化人“双赢”的教育预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传承 铸魂育人 楹联
下载PDF
地方旅游文献整理的成功之举——评《江西旅游文献》丛书
11
作者 彭志军 谈志娟 《宜春学院学报》 2020年第8期67-71,共5页
《江西旅游文献》作为第一批整理出版的江西旅游文献丛书,居“开创之功”,呼应了学术界长期以来的呼声,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该套丛书具有文献种类全面、资料珍贵,点校团队实力雄厚、点校水平高等优点。丛书的整理出版,... 《江西旅游文献》作为第一批整理出版的江西旅游文献丛书,居“开创之功”,呼应了学术界长期以来的呼声,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该套丛书具有文献种类全面、资料珍贵,点校团队实力雄厚、点校水平高等优点。丛书的整理出版,对保存古籍资料、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开发江西当地文化,将江西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变为文化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且,该丛书的整理出版,也迎合了国家提倡的文化战略。该丛书的成功经验给我们一个启示,即采用政府与高校、高校与高校之间合作的方式,将有价值的地域性资料整理出版,既是高校反哺地方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增强地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江西旅游资料 江西旅游文献丛书
下载PDF
从晚清汉英字典看中国文化关键词传播
12
作者 陈路 彭民权 《媒介批评》 2023年第1期290-303,共14页
19世纪初至清末,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来华传教士编纂出版了近70部汉英双语词典。英国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的《华英字典》是世界上首部汉英双语词典,也是晚清来华传教士编纂的汉英双语词典的典型代表。来华传教士的汉英双语词典编纂... 19世纪初至清末,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来华传教士编纂出版了近70部汉英双语词典。英国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的《华英字典》是世界上首部汉英双语词典,也是晚清来华传教士编纂的汉英双语词典的典型代表。来华传教士的汉英双语词典编纂,直接开启了中国两百年的汉英双语词典编纂历史。从来华传教士汉英双语词典中对中国文化关键词的阐释可以看出,在跨文化交流的语境下,关键词的输出对文化传播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与意义。在“西强我弱”的中西文化对话格局下,加大中国文化关键词的输出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传教士 词典编纂 中国文化关键词
下载PDF
浅论共情式教学法在回忆性散文教学中的运用——以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珊珊 《品位·经典》 2023年第19期142-144,共3页
回忆性散文是散文与回忆相结合的文体,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提高鉴赏审美能力和收获人生感悟的重要阅读文本。共情式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引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与回忆性散文的特点相呼应。具体措施是:首先... 回忆性散文是散文与回忆相结合的文体,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提高鉴赏审美能力和收获人生感悟的重要阅读文本。共情式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引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与回忆性散文的特点相呼应。具体措施是:首先通过感知文本语言找出作者的情感,其次以探究背景理解作者的情感,最后通过联系生活启示学生将情感内化于心,实践于具体生活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忆性散文 共情式教学法 教学实施
下载PDF
清代江西地域诗学的宗宋特征
14
作者 郑祥琥 《地方文化研究》 2023年第3期48-56,共9页
清代江西诗学有多种诗风取向,但其中最主流的是宗宋倾向。有清一代,产生很大全国性影响的江西诗人,如蒋士铨、吴嵩梁、曾燠、乐钧、黄爵滋、陈三立等人都有很强的宗宋倾向,可以认为,清代江西地域诗学的主导特征便是宗宋。从江西地域文... 清代江西诗学有多种诗风取向,但其中最主流的是宗宋倾向。有清一代,产生很大全国性影响的江西诗人,如蒋士铨、吴嵩梁、曾燠、乐钧、黄爵滋、陈三立等人都有很强的宗宋倾向,可以认为,清代江西地域诗学的主导特征便是宗宋。从江西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看,“宗宋”对清代江西诗坛而言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诗歌取向,也是清代江西诗人们对江西地方文化的一种“致敬”与“传承”,无论是本土江西诗人,还是外省来赣诗人,都注重传承江西地域诗学传统中的宗宋成分。再加上科举考试与程朱理学等因素的影响,就使得清代江西地域诗学呈现了显著的宗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宋 江西 清代
下载PDF
明清江南才女文化与《红楼梦》女性形象塑造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展 邬学军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08-114,共7页
《红楼梦》的创作,与繁荣的明清江南女性文化尤其是才女文化密不可分。明清江南才女文化构成了《红楼梦》创作的时代背景,对《红楼梦》的女性形象塑造有重要影响。《红楼梦》中的女性都带有鲜明的明清江南才女文化特征。她们对才与美都... 《红楼梦》的创作,与繁荣的明清江南女性文化尤其是才女文化密不可分。明清江南才女文化构成了《红楼梦》创作的时代背景,对《红楼梦》的女性形象塑造有重要影响。《红楼梦》中的女性都带有鲜明的明清江南才女文化特征。她们对才与美都有着觉醒的追求,是才德美兼备的新型女性;一些女性走出家门,展示出女性生活空间的开拓,却因为才高而遭受着命薄的人生命运;以花神寓意的女性神化形象蕴含着社会对才女早逝的惋惜和敬仰。《红楼梦》女性形象塑造的意义在于其"江南才女"符号更为突出,体现在其形象性和抽象性都超越了其他江南才女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江南才女文化 《红楼梦》女性形象
下载PDF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利英 古瑞芬 况翔 《南昌高专学报》 2012年第3期83-85,共3页
汉语言文学是一个传统专业,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就业情况了解不深,就业意向比较保守,忽略了市场发展对于汉语言文学素质的社会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模式较为陈旧,无法适应市场需求,毕... 汉语言文学是一个传统专业,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就业情况了解不深,就业意向比较保守,忽略了市场发展对于汉语言文学素质的社会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模式较为陈旧,无法适应市场需求,毕业生市场就业竞争力不强。为缓解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矛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模式改革应以能力型人才培养为主,强化文学审美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职业技术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专业 就业意向 社会需求 培养模式 改革
下载PDF
新进路:司马迁经典诠释学——《史记》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发甦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3期73-82,共10页
对司马迁《史记》的研究,一直以来是文史学界关注的重点,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文学的角度对《史记》加以研究,其成果也蔚然可观,其研究显然也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色。若对司马迁《史记》进行文学的新研究,得转换研究的视角,方有可... 对司马迁《史记》的研究,一直以来是文史学界关注的重点,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文学的角度对《史记》加以研究,其成果也蔚然可观,其研究显然也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色。若对司马迁《史记》进行文学的新研究,得转换研究的视角,方有可能获得创新,正如已取得的成绩所遵循的路径一样。司马迁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历史学思想是司马迁思想的主要方面,而其时文学的概念不同于今,什么才是司马迁的文学思想而不是研究者自己的文学思想。若能在诠释学理论的观照下对司马迁《史记》再作研究,应该还能取得扎实且可观的成绩;跨学科的研究也显得尤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文学研究 学术回顾与前瞻 经典诠释学
下载PDF
面子理论视角下《围城》的会话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利华 《今古文创》 2024年第4期116-118,共3页
面子需求是交际双方都需要的。说话人为了维护对方或自己的面子,会采用相应的面子保全策略。《围城》被誉为新儒林外史,人物会话展现了较多的人物冲突和性格心理。本文运用语用学的面子理论对《围城》进行会话分析,从语用学视角探讨人... 面子需求是交际双方都需要的。说话人为了维护对方或自己的面子,会采用相应的面子保全策略。《围城》被誉为新儒林外史,人物会话展现了较多的人物冲突和性格心理。本文运用语用学的面子理论对《围城》进行会话分析,从语用学视角探讨人物的会话内涵,以加深对作品人物性格心理的理解,同时更好地理解相关的语用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子理论 会话分析 《围城》
下载PDF
民族的根与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磊 吴雅萍 《团结》 2020年第2期66-67,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在物质文明已经高度发达的21世纪的今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在物质文明已经高度发达的21世纪的今天,精神文明也需要同步跟上。当前,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例如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正在蚕食着人们的心理,这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迫切需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一味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道德水平 消费主义 国际竞争 拜金主义 精神文明 传承和发展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电影内容生产与传播:概念演变、技术影响及创新应用
20
作者 李翔 俞智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7-51,共5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创新型大模型,正凭借其强大的多媒体内容生成能力,对电影内容的生产与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电影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电影内容生产效率、构建“人机协同”的生产关系以...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创新型大模型,正凭借其强大的多媒体内容生成能力,对电影内容的生产与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电影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电影内容生产效率、构建“人机协同”的生产关系以及赋能电影生产全链路信息化建设三个层面,逐渐成为科技赋力电影行业创新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在电影内容策划阶段,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电影选题、剧本创作、资源评估等方面提供科学市场定位和高效创作辅助,实现降本增效。在电影内容拍摄和制作过程中,辅助进行角色塑造、场景生成以及特效呈现,有效提升电影作品的视觉传达效果。在电影内容传播阶段,通过宣传材料生产、智能精准传播、预测市场表现等方式增强市场传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电影内容生产 电影传播 电影行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