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里香 黄传生 +1 位作者 张文昌 雷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8-590,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 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生物学行为。方法对6例SPT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复习,光镜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细胞α-AT等9种抗体的表...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 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生物学行为。方法对6例SPT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复习,光镜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细胞α-AT等9种抗体的表达,并对其中1例做AB/PAS染色。结果6例SPT中5例为女性、1例为男性,平均年龄34岁,瘤体平均直径9.3cm;光镜下瘤细胞圆形,大小较一致,无明显异型性,排列成实性片状区和假乳头状结构,假乳头轴心黏液变性,囊性区常见出血、坏死;其中1例除上述特征外还出现了大量的印戒细胞样瘤细胞,这些瘤细胞AB/PAS染色阴性,CEA阴性,S-100蛋白阴性,随访至今已4年余,无复发及转移。2例浸润包膜及周围胰腺组织;6例中3例有随访的均健在且无复发及转移。免疫组化检测:6例V im阳性(6/6),4例α-AT阳性(4/6),3例Syn阳性(3/6),1例CK弱阳性(1/6)、PR阳性(1/6),ER阴性(0/6),EMA阴性(0/6),CEA阴性(0/6),S-100蛋白阴性(0/6)。结论SPT好发于年轻女性;组织形态学特征为瘤细胞大小一致,排列成实性片状区与独特的假乳头状结构,偶见瘤细胞呈印戒细胞样,间质可黏液变性;该肿瘤生物学行为交界性或恶性潜能未定的肿瘤,即使出现包膜及周围胰腺浸润,预后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具有浆母细胞特征的B细胞肿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詹媛 江锦良 蔡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6-448,共3页
目的探讨浆母细胞性淋巴瘤(plasmablastic lymphoma,PBL)和间变性浆细胞瘤(anaplastic plasma cell myeloma,APCM)的临床特点、组织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特点、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结果镜... 目的探讨浆母细胞性淋巴瘤(plasmablastic lymphoma,PBL)和间变性浆细胞瘤(anaplastic plasma cell myeloma,APCM)的临床特点、组织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特点、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结果镜下肿瘤细胞呈弥漫性生长伴星空现象。胞质丰富,嗜碱性;细胞核偏位,内含一个或多个核仁。肿瘤内有大量凋亡小体,核分裂象常见,有时可见成熟浆细胞。免疫表型:5例均表达一种或多种浆细胞标志物(CD38、CD138、MUM1),不表达CD20。例2、3表达CD79a。结论PBL多见于HIV感染或有免疫缺陷病的患者,EBER阳性,Ki-67增殖指数高(> 80%)。APCM通常表现为多发性溶骨性破坏,血清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EBER阴性,Ki-67增殖指数低。PBL与APCM治疗原则及预后亦不相同,因此鉴别两者需充分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母细胞性淋巴瘤 间变性浆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传生 蔡勇 +2 位作者 涂侃 高文 齐淑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42-444,共3页
目的:观察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临床病理学特点,探讨其生物学行为。方法:对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复习,并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肿瘤细胞a-AT、Vim、Syn、EMA、CK、ER、PR的表达。结果:3例SPTP均为女性,... 目的:观察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临床病理学特点,探讨其生物学行为。方法:对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复习,并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肿瘤细胞a-AT、Vim、Syn、EMA、CK、ER、PR的表达。结果:3例SPTP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8岁,瘤体较大,平均9.9cm。组织形态学显示瘤细胞大小一致,排列成实性片块区与假乳头结构,本组有1例组织形态学特殊性表现在瘤细胞胞浆明显空泡变性,呈印戒样细胞,细胞核伴有轻度异形性,粘液染色阴性,浸润包膜及周围胰腺组织,随访4年,患者无复发或转移。免疫组化检查,a-AT阳性(2/3),Vim阳性(3/3),Syn阳性(1/3),EMA阴性(0/3),CK弱阳性(1/3),ER阴性(0/3),PR阳性(1/3)。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免疫组化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4
作者 周兵 张裕 +1 位作者 张剑锋 曹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19-1323,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SFT/HP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江西省肿瘤医院2015年6月至2020年12月确诊的7例颅内SFT/HP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SFT/HP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江西省肿瘤医院2015年6月至2020年12月确诊的7例颅内SFT/HP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颅内SFT/HPC中男5例、女2例,年龄为23~60岁,平均年龄为46.1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呕吐等神经受压和颅内压增高症状。影像学显示颅内占位性病变伴动脉期强化。5例WHOⅡ级SFT/HPC镜下见肿瘤由短梭形细胞构成,伴瘤组织间"鹿角样"血管及纤维组织增生;2例WHOⅢ级SFT/HPC镜下瘤细胞明显丰富且存在异型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7例患者肿瘤细胞均弥漫表达波形蛋白、CD34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6(STAT6),不同程度表达Bcl-2(3/7)、P53(3/7)、CD99(2/5)。除1例患者转院后失访外,其余6例随访5~67个月,其中1例患者于术后33个月复发,行二次手术后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颅内SFT/HPC较为罕见且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易与其他颅内肿瘤相混淆,确诊依靠其特征性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早期诊断和完全性手术切除及放射治疗能减少SFT/HPC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血管周细胞瘤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肝癌组织S期激酶相关蛋白2、p27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靳文剑 张焜和 +1 位作者 陈火国 洪道显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163-4165,共3页
目的探讨S期激酶相关蛋白(Skp)2、p27两种蛋白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性,为深入研究肝细胞癌发生发展机制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EnVision法检测80例肝细胞癌Skp2、p27表达情况,并比较与不同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S期激酶相关蛋白(Skp)2、p27两种蛋白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性,为深入研究肝细胞癌发生发展机制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EnVision法检测80例肝细胞癌Skp2、p27表达情况,并比较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间关系。结果肝细胞癌Skp2和p2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细胞癌Skp2和p27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肝内转移密切相关。肝细胞癌Skp2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甲胎蛋白密切相关。肝细胞癌Skp2表达与p27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Skp2蛋白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有关,并可能是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标志物和新的肿瘤基因治疗靶点。肝细胞癌中p27阳性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S期激酶相关蛋白(Skp)2 P27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肺外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9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齐淑轶 邓莅霏 蔡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4013-4015,共3页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vIllyofit)roblastictumor,IMT)是一种少见的问叶组织源性肿瘤,多发生于肺部,亦可见于身体的其他各个部位。由于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组织形态学多样,易于误诊和漏诊。本文总结了近5年我院收...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vIllyofit)roblastictumor,IMT)是一种少见的问叶组织源性肿瘤,多发生于肺部,亦可见于身体的其他各个部位。由于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组织形态学多样,易于误诊和漏诊。本文总结了近5年我院收治的9例肺外IM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临床表现 病理学观察 肺外 组织形态学 临床病理资料 病理学特点 文献复习
下载PDF
乳腺囊内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黄传生 蔡勇 +2 位作者 高文 涂侃 罗庆丰 《实用癌症杂志》 2007年第6期571-573,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囊内乳头状癌(intracystic papllary carcinoma,I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并通过Maxvision法对16例乳腺IPC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乳腺IPC的细胞为高柱状,与乳头轴心垂直排列。细... 目的探讨乳腺囊内乳头状癌(intracystic papllary carcinoma,I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并通过Maxvision法对16例乳腺IPC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乳腺IPC的细胞为高柱状,与乳头轴心垂直排列。细胞排列紧密,核位于基底,卵圆形,核苍白或深染。在一些病例中,肌上皮细胞消失。还有些病例,尤其是肿瘤较大的病例中,纤维脉管轴心有广泛的玻璃样变性及纤维化。免疫组化显示乳头被覆细胞CK7、p53、Ki-67、E-cadherin均阳性,CD34、actin和SMA乳头纤维血管轴心及周围血管呈阳性表达,而actin、ER、PR、cerbB-2、p63及CK,(34βE12)癌细胞均阴性。结论乳腺IPC好发于老年妇女,即绝经期后的妇女,具有较独特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和免疫表型,乳腺IPC的预后非常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囊内乳头状癌 临床病理学特征
下载PDF
肿瘤微浸润癌的诊断标准差异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朱皓皞 蔡勇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4期300-303,共4页
人体良、恶性肿瘤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发生浸润、转移的能力,微浸润是肿瘤发生侵袭的第一步。但实际工作中各肿瘤微浸润的定义及诊断标准不同,造成很多困惑,因诊断标准的不同,对于肿瘤的生物学特征、治疗、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方面的研究很... 人体良、恶性肿瘤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发生浸润、转移的能力,微浸润是肿瘤发生侵袭的第一步。但实际工作中各肿瘤微浸润的定义及诊断标准不同,造成很多困惑,因诊断标准的不同,对于肿瘤的生物学特征、治疗、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方面的研究很难取得共识,并直接导致治疗方案不一。本文就几种临床常见上皮性肿瘤微浸润癌诊断标准做一简单综述,以期让同行更好理解不同肿瘤微浸润的标准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浸润癌 诊断标准 差异 临床意义
下载PDF
环境温度变化对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的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傅珏 曾慧红 +3 位作者 杨晓莉 吴芳庚 傅爱香 朱清仙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5-7,25,共4页
目的探讨环境温度变化时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损伤及规律。方法将9~15周龄雄性SD大鼠8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温对照组(20℃,21只)和温度骤变组[骤升温至37℃组(21只)、骤降温至4℃组(21只)和骤降温至-12℃组(21只)],每组均观察1、4、8、1... 目的探讨环境温度变化时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损伤及规律。方法将9~15周龄雄性SD大鼠8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温对照组(20℃,21只)和温度骤变组[骤升温至37℃组(21只)、骤降温至4℃组(21只)和骤降温至-12℃组(21只)],每组均观察1、4、8、12、24、48和168h7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3只大鼠。分别于各时间点处死动物,切取左侧肺脏上叶,经4%多聚甲醛液固定24h、石蜡包埋和切片,常规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温度骤变组大鼠肺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表现在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出血、细支气管黏膜上皮坏死、炎细胞浸润等,在骤升温至37℃组最严重。各组出现损伤最严重的时间不同,骤升温至37℃组在12h损伤最严重,而骤降温至4℃组和骤降温至-12℃组均在24h损伤最明显。结论环境温度变化可引起肺组织损伤,出现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出血、细支气管黏膜上皮坏死、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温度变化 肺组织 病理损伤 动物 实验 大鼠
下载PDF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7例病理及影像学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齐淑轶 蔡勇 黄传生 《江西医药》 CAS 2008年第12期1291-1292,共2页
目的研究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理特点、X线特征,以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2001~2006年收治的7例骨恶性纤维组织瘤的病理及X线资料。结果BMFH组织由多种细胞成分构成,但以成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为主。X线表现以单发性溶骨性破... 目的研究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理特点、X线特征,以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2001~2006年收治的7例骨恶性纤维组织瘤的病理及X线资料。结果BMFH组织由多种细胞成分构成,但以成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为主。X线表现以单发性溶骨性破坏为主,病灶突破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可伴有病理性骨折。结论BMFH在病理上和X线影像表现上均呈多样性,无明显特征,从形态学上须与骨纤维肉瘤、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鉴别,结合临床表现、X线像表现和病理检查可作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影像学
下载PDF
E-cadherin、α-catenin和γ-catenin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靳文剑 陈火国 +2 位作者 钟礼瀑 汪凌玲 张焜和 《江西医药》 CAS 2006年第9期642-645,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E-cadhuerin、α-catenin、γ-catenin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EnVision法分别检测早期、进展期各60例胃癌组织中E-cadherin和α-catenin、γ-catenin的表达情况,并比较3者在具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E-cadhuerin、α-catenin、γ-catenin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EnVision法分别检测早期、进展期各60例胃癌组织中E-cadherin和α-catenin、γ-catenin的表达情况,并比较3者在具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胃癌间的表达差异。结果早期胃癌E-cadherin、α-catenin和γ-catenin阳性率分别为68.3%、45.0%和40.0%,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不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间三者的表达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0.001),但与浸润深度无关(P>0.05~0.50)。进展期胃癌三者的阳性率分别为57.1%、60.9%和55.7%,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不同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3者的表达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0.001),但在有无腹膜播散及是否远处转移之间无显著关系(P>0.20~0.50)。结论E-cadherin、α-catenin、γ-catenin表达下调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E-CADHERIN Α-CATENIN γ-catenin免疫组化: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临床病理学检测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2
作者 齐淑轶 黄传生 《江西医药》 CAS 2006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前哨淋巴结已成为判断肿瘤淋巴结有无转移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对前哨淋巴结进行高效、准确的临床病理学检测是决定能否将其运用于临床的关键。本文拟对目前各种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病理学检测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 病理学检测 临床 检测方法
下载PDF
粒细胞肉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13
作者 齐淑轶 邓莅霏 +1 位作者 蔡勇 黄传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15-518,共4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GS)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特征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7例GS的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多数GS以淋巴结肿大或其他局部孤立... 目的:探讨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GS)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特征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7例GS的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多数GS以淋巴结肿大或其他局部孤立性肿物为首发症状,组织学上表现为弥漫分布、形态相对一致的分化较差细胞,小至中等大小,胞质少,胞核呈圆形、卵圆形,染色质细腻。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6例,CD43表达6例,CD68表达5例,CD99表达4例,CD34表达3例,CD15表达1例。结论:GS在常规石蜡包埋切片上的形态学特点与恶性淋巴瘤极其相似,易造成误诊。联合使用MPO、CD68、CD43、CD34、CD99等多种粒系抗体进行免疫表型的检测可使绝大多数GS得到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粒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14
作者 俞薇薇 蔡勇 +1 位作者 王贤湖 衷筱琴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02-103,共2页
关键词 病理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HERC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参数关系的初步研究
15
作者 张建 高歌 +1 位作者 詹媛 程波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1-533,537,共4页
目的探讨HERC2在不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与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HERC2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病变、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HERC2在正常乳腺组织和浸润性导... 目的探讨HERC2在不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与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HERC2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病变、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HERC2在正常乳腺组织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免疫组化显示HERC2在乳腺良性病变、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中阳性率分别为8%(4/50)、32%(16/50)、58%(29/50),其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ERC2在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率为4%(2/50)。(2)HERC2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3)Western blot显示HERC2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其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CR2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预后评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C2 乳腺癌 免疫组化 蛋白印迹
下载PDF
乳腺多形性腺瘤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周兵 黄京 +1 位作者 刘浩茹 黄传生 《江西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674-167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PA合并纤维腺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女性患者,53岁,因发现左侧乳腺可触及性... 目的探讨乳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PA合并纤维腺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女性患者,53岁,因发现左侧乳腺可触及性包块就诊。镜下见肿瘤由腺上皮与肌上皮混合构成,细胞形态温和,排列呈巢状、条索状或小管状,间质由大量的黏液样基质和软骨构成;瘤旁乳腺腺体及纤维组织增生,导管挤压呈裂隙状。免疫表型:PA肿瘤细胞表达SMA、P63、S-100、CK5/6、CD117和CK7,灶性表达ER、PR、Calponin,不表达Her2、GCDFP-15,Ki67增殖指数2%。结论乳腺原发的PA罕见,典型的组织学形态结合免疫组化标记可以明确诊断,但需要与结构类似的其它乳腺肿瘤相鉴别。经手术完整切除,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乳腺肿瘤 临床病理
下载PDF
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詹媛 江锦良 蔡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low grade fibromyxoid sarcoma,LGF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LGF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8~61岁,平均51岁,临床以...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low grade fibromyxoid sarcoma,LGF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LGF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8~61岁,平均51岁,临床以“无痛性软组织肿块”为首要症状,发生部位为臀部、下肢及胸壁。肿物直径较大(6.5~10 cm),均侵犯横纹肌,其中例1伴周围骨质破坏。镜下为丰富的胶原样区与黏液样区相间排列。肿瘤细胞梭形或短梭形,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少见。肿瘤细胞呈短束状或涡旋状排列,间质内可见曲线形小血管。肿瘤组织中可见散在的特征性巨菊形团结构。免疫表型:肿瘤细胞MUC-4和vimentin(+),SMA少量(+),Ki-67增殖指数为10%。结论LGFMS是一种具有特殊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的纤维肉瘤亚型,临床过程进展缓慢,局部易复发,熟悉并掌握LGFMS的病理学特点并与其他纤维黏液性肿瘤相鉴别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 纤维肉瘤亚型 分子遗传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腺多发良性肿瘤真空辅助旋切术与传统手术优劣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董贇 石岚 +4 位作者 吴毓东 孙正魁 王芹 乐飞 黄传生 《江西医药》 CAS 2013年第11期953-955,共3页
目的比较乳腺多发良性肿瘤的B超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与传统手术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2年2月-2013年9月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多发性良性肿瘤患者(单侧或双侧肿块,2个≤肿块数目≤10个)200例,其中行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的患者100例... 目的比较乳腺多发良性肿瘤的B超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与传统手术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2年2月-2013年9月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多发性良性肿瘤患者(单侧或双侧肿块,2个≤肿块数目≤10个)200例,其中行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乳腺外形满意度、术后切口并发症(出血血肿)、切口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局部有无复发再发6个方面进行优劣势比较。结果真空辅助旋切术组患者的住院平均时间为2.5d、手术平均时间为40min、术后乳腺外形满意度99%、术后血肿1例、切口愈合平均时间3d、术后3个月复查局部无复发再发。传统手术治疗组患者的住院平均时间为6d、手术平均时间为60min、术后乳房外形满意度85%、术后并发症(积液裂开感染)7%、切口愈合平均时间7d、术后3个月复查局部无复发再发。结论对于乳腺多发良性肿瘤患者,B超引导下行真空辅助旋切术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且优于传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多发良性肿瘤 B超引导 真空辅助旋切术
下载PDF
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在胃肠道肿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苗志国 罗志鹏 +1 位作者 黄凯 吴芳庚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5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肠道肿瘤术中使用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48例进展期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B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A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术中雷替曲塞腹腔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变...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肠道肿瘤术中使用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48例进展期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B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A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术中雷替曲塞腹腔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变化,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2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术后白细胞计数、肝肾功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两组腹腔引流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1年及2年生存率高于B组(P<0.05)。结论进展期胃肠道肿瘤术中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安全有效,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的2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雷替曲塞 腹腔化疗 安全性
下载PDF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0
20
作者 彭发全 黄传生 詹名花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第4期445-447,共3页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tumor,MPNST)是1种具有神经分化潜能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5%~10%[1]。过去也称恶性神经纤维瘤、神经源性肉瘤、恶性神经鞘瘤等,直到1994年WHO软组织分类才采...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tumor,MPNST)是1种具有神经分化潜能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5%~10%[1]。过去也称恶性神经纤维瘤、神经源性肉瘤、恶性神经鞘瘤等,直到1994年WHO软组织分类才采用了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命名。MPNST是1种临床上较少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由于其形态多样,组织学上易与其它软组织恶性肿瘤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外周神经肿瘤 临床特征 组织学特征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