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萘洛尔对小鼠血管瘤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徐仙赟 黄海金 +4 位作者 潘明倩 廖琴 陈明初 张文娟 刘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017-1019,共3页
目的:通过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作用于小鼠EOMA血管瘤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实验研究,初步探讨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OMA细胞,使用不同浓度普萘洛尔分别作用于EOMA细胞24、36、48 h,应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目的:通过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作用于小鼠EOMA血管瘤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实验研究,初步探讨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OMA细胞,使用不同浓度普萘洛尔分别作用于EOMA细胞24、36、48 h,应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吖啶橙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观察普萘洛尔对EOMA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作用24 h后,随剂量增加,EOMA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至药物浓度为75μmol/L时有显著差异(P<0.05),继续增加至80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接近0,同时吖啶橙染色示凋亡细胞逐渐增多,与对照组相比,至药物浓度75μmol/L时,细胞凋亡率有显著差异(P<0.05)。36 h组和48 h组变化趋势与24h组相似。结论:普萘洛尔在体外可有效抑制小鼠EOMA血管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这一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时间效应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EOMA细胞 普萘洛尔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三种不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小鼠血管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徐仙赟 谢琼珺 +6 位作者 彭威 宁慧婷 温俊程 王涛 马靓雯 郝彦斌 刘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18-1122,共5页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β受体阻滞剂对小鼠血管瘤(EOMA细胞)细胞体内外的影响,初步探讨普萘洛尔对小鼠血管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为β受体阻滞剂治疗婴幼儿型血管瘤提供参考。方法:体外培养EOMA细胞,用不同浓度美托洛尔、普萘洛尔、布托...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β受体阻滞剂对小鼠血管瘤(EOMA细胞)细胞体内外的影响,初步探讨普萘洛尔对小鼠血管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为β受体阻滞剂治疗婴幼儿型血管瘤提供参考。方法:体外培养EOMA细胞,用不同浓度美托洛尔、普萘洛尔、布托沙明作用EOMA细胞,作用24 h。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吖啶橙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观察美托洛尔、普萘洛尔、布托沙明对EOMA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体内实验将EOMA细胞移植裸鼠,待肿瘤体积生长至100 mm3,将动物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美托洛尔组、布托沙明组和普萘洛尔组,药物组按2 mg/(kg·d)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NS),每两天测量肿瘤体积大小。实验结束时收集血清,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体外实验显示,普萘洛尔作用24 h后,EOMA细胞存活率随剂量增加逐渐下降,50μmol/L时有显著差异(P<0.05),药物增加至800μmol/L,细胞存活率接近10%。吖啶橙染色显示50μmol/L时凋亡细胞显著增多。美托洛尔、布托沙明作用24 h后,10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80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下降至20%,明显高于相同浓度的普萘洛尔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吖啶橙染色亦出现相似的规律。体内实验显示,实验结束时美托洛尔、布托沙明小鼠和普萘洛尔药物组的肿瘤体积分别为(1 642.8±89.3)、(1 529.3±119.1)和(752.7±46.5)mm3,与对照组小鼠的肿瘤体积(2 023.3±123.07)mm3相比明显减少(P<0.001)。美托洛尔、布托沙明小鼠和普萘洛尔药物组血清中VEGF分别水平为(606.5±105.8)pg/ml、(534.3±243.2)pg/ml和(420.1±123.7)pg/ml,明显低于PBS对照组的[(825.8±145.7)pg/ml,(P<0.05)],TNF-α结果依次是(301.3±62.3)pg/ml、(305.1±53.8)pg/ml和(288.8±59.5)pg/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444±100.4)pg/ml,(P<0.05)]。结论:三种β受体阻滞剂均可在体外有效抑制小鼠血管瘤EOMA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普萘洛尔的这一作用较布托沙明和美托洛尔明显。三种β受体阻滞剂不同程度的抑制小鼠血管瘤的生长,其中普萘洛尔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美托洛尔和布托沙明。三种β受体阻滞剂均可降低体内VEGF和TNF-α的水平。提示普萘洛尔对小鼠血管瘤的作用可能与β1和β2受体协同作用有关,其治疗血管瘤的机制可能与VEGF和TNF-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血管瘤 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 凋亡 TNF-Α
下载PDF
白花败酱草提取物耐缺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万国兰 李洪亮 +1 位作者 杨庆春 曾靖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30-1131,共2页
目的研究白花败酱草提取物对小鼠耐缺氧作用。方法常压耐缺氧法、断头喘息法、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结果白花败酱草提取物能显著延长常压耐缺氧条件下小鼠的存活时间;显著性延长断头小鼠的喘息时间;显著延长脑缺氧时间。结论白花败酱草... 目的研究白花败酱草提取物对小鼠耐缺氧作用。方法常压耐缺氧法、断头喘息法、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结果白花败酱草提取物能显著延长常压耐缺氧条件下小鼠的存活时间;显著性延长断头小鼠的喘息时间;显著延长脑缺氧时间。结论白花败酱草提取物具有显著的耐缺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败酱草 耐缺氧 提取物
下载PDF
软骨样脂肪瘤1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兰凤 肖学文 +1 位作者 叶薇 范钦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37-1438,共2页
患者男性,47岁,右前臂肘关节外侧有一肿物10余年,无压痛,可活动,生长缓慢。 CT示右侧肘关节外侧皮下脂肪间隙见一类圆形稍低密度软组织肿块影,大小45 mm×63 mm;密度不均匀,内有脂肪密度影、细小点状钙化及纤细分隔;肿块边缘清晰... 患者男性,47岁,右前臂肘关节外侧有一肿物10余年,无压痛,可活动,生长缓慢。 CT示右侧肘关节外侧皮下脂肪间隙见一类圆形稍低密度软组织肿块影,大小45 mm×63 mm;密度不均匀,内有脂肪密度影、细小点状钙化及纤细分隔;肿块边缘清晰,相邻肌肉略受压移位,邻近皮肤无增厚。诊断:脂肪肉瘤(图1)。术中见肿物位于皮下浅筋膜内,大小8 cm ×7 cm ×5 cm,境界清楚,切面灰黄色有砂砬感,质地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软骨样 脂肪瘤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置管引流换药时间与感染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肖美萍 陈学洪 +2 位作者 谢玉兰 叶林娇 温芳芳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15期1411-1412,共2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腹腔置管引流换药间隔时间与感染的关系。方法对197例患者采用相同的换药方法,入院随机分组,分换药间隔时间1d、2d、4d、6d四组,对四组并发症的发生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间隔1~4d换药,穿刺点及...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腹腔置管引流换药间隔时间与感染的关系。方法对197例患者采用相同的换药方法,入院随机分组,分换药间隔时间1d、2d、4d、6d四组,对四组并发症的发生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间隔1~4d换药,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红肿、热、痛、异常分泌物及分泌物培养阳性等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间隔换药时间延迟到6d,穿刺点局部感染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换药间隔时间4d是最佳的,在防止发生置管感染同时减轻医护工作量,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腹腔置管引流 换药时间 感染
下载PDF
滚轮微针预处理对桡动脉穿刺中的镇痛效果影响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文清 刘丽华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35期237-237,共1页
目的 探讨在桡动脉穿刺中采用滚轮微针预处理对其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择期手术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穿刺前采用单纯利多卡因表面麻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滚轮微针预处... 目的 探讨在桡动脉穿刺中采用滚轮微针预处理对其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择期手术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穿刺前采用单纯利多卡因表面麻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滚轮微针预处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并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8.7%,平均VAS评分为(1.7±0.2)分,Wong-baker评估中0~2级51例(96.2%),3~4级2例(3.8%),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桡动脉穿刺中采用滚轮微针预处理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并抑制穿刺疼痛程度,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穿刺 表面麻醉 滚轮微针 长度
下载PDF
肩锁手术中采用神经刺激器与超声引导臂丛加颈浅丛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文清 刘丽华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31期232-233,共2页
目的:探讨在肩锁手术中应用神经刺激器联合超声引导下臂丛加颈浅丛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行肩锁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局部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神... 目的:探讨在肩锁手术中应用神经刺激器联合超声引导下臂丛加颈浅丛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行肩锁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局部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神经刺激器联合超声引导下臂丛与颈浅丛阻滞麻醉,经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与麻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阻滞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操作时间、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及完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肩锁手术中应用神经刺激器联合超声引导臂丛加颈浅丛阻滞麻醉可保证良好的麻醉效果,并且能够提升麻醉效率,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手术 神经刺激器 超声 臂丛 颈浅丛
下载PDF
下颌骨骨折患者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时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陈文清 刘丽华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34期296-296,共1页
目的:探讨在下颌骨骨折患者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时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4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对照组... 目的:探讨在下颌骨骨折患者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时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4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对照组采用气道表面麻醉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靶控输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时间及插管前后生命体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插管时间为(109.5±9.1)s,插管即刻心率为(79.6±10.9)次/min,平均动脉压为(95.5±8.6)mmHg,插管后心率为(80.6±9.9)次/min,平均动脉压为(97.4±10.5)mmHg,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下颌骨骨折患者经鼻气管插管时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能够发挥良好麻醉效应,缩短插管时间并稳定其生命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气管插管 丙泊酚 瑞芬太尼
下载PDF
膝关节镜手术中采用神经刺激器引导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分析
9
作者 陈文清 刘丽华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33期223-224,共2页
目的:探讨在膝关节镜手术中应用神经刺激器引导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开展膝关节镜手术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神... 目的:探讨在膝关节镜手术中应用神经刺激器引导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开展膝关节镜手术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依次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前准备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神经恢复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以及运动神经恢复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术后麻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镜手术中应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明显延长麻醉维持时间,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并良好抑制麻醉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手术 神经刺激器 阻滞麻醉
下载PDF
上肢手术中行腋窝内径路阻滞麻醉与腋窝顶穿刺锁骨下位点阻滞麻醉的临床比较
10
作者 陈文清 刘丽华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32期189-190,共2页
目的:探讨腋窝内径路阻滞麻醉与腋窝顶穿刺锁骨下位点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开展上肢手术的1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腋窝内径路阻滞麻醉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 目的:探讨腋窝内径路阻滞麻醉与腋窝顶穿刺锁骨下位点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开展上肢手术的1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腋窝内径路阻滞麻醉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腋窝顶穿刺锁骨下位点阻滞麻醉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与神经阻滞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阻滞优良率为98.6%,其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为(10.2±2.5)min,维持时间为(461.2±29.6)min,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为(11.2±2.5)min,维持时间为(332.7±29.4)min,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手术中采用腋窝顶穿刺锁骨下位点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起效速度、效果持久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内径路阻滞麻醉 锁骨下位点阻滞麻醉 上肢手术
下载PDF
天麻素注射液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光宇 易恬 +1 位作者 黄秀琼 秦燕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应用电生理方法观察天麻素注射液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影响,初步探讨天麻素发挥镇痛作用的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电生理学依据。方法:制备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干,分为天麻素注射液浓度组(25%,50%,100%)、普鲁卡因注射液组以... 目的:应用电生理方法观察天麻素注射液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影响,初步探讨天麻素发挥镇痛作用的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电生理学依据。方法:制备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干,分为天麻素注射液浓度组(25%,50%,100%)、普鲁卡因注射液组以及天麻素注射液组,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引导神经干动作电位,测定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幅度、持续时间和传导速度。结果:①处理同一时间后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25%、50%、100%)天麻素液均可增加AP幅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浓度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动作电位的幅度不断增大,两者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②天麻素注射液依次处理10、20、30mins后,AP的幅度、神经干的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对坐骨神经干具有保护及兴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注射液 神经干 动作电位 蟾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