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膜外穿刺针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平辉 徐芳 +3 位作者 王小农 傅忠 刘海金 张春龙 《江西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910-911,共2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穿刺针在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硬膜外穿刺针缝合关闭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口。结果全组单侧手术时间12-20min,双侧为25-40min。术中无出血、副损伤;术后1-2d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5d;术后随访... 目的探讨硬膜外穿刺针在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硬膜外穿刺针缝合关闭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口。结果全组单侧手术时间12-20min,双侧为25-40min。术中无出血、副损伤;术后1-2d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5d;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采用硬膜外穿刺针行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安全、可靠、经济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 治疗 腹腔镜 硬膜外穿刺针 小儿
下载PDF
VEGF在小儿囊状淋巴管瘤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平辉 王小农 +1 位作者 刘凤恩 吴江 《中外医疗》 2008年第30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囊状淋巴管瘤的发病机制,明确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病理性质,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48例小儿囊状淋巴管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情况,并以20例大月份引产胎儿的胸... 目的探讨小儿囊状淋巴管瘤的发病机制,明确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病理性质,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48例小儿囊状淋巴管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情况,并以20例大月份引产胎儿的胸导管作为正常淋巴管组织对照。结果VEGF在小儿囊状淋巴管瘤中阳性表达率为21%与正常淋巴管组织阳性表达无明显差异(各组P值均>0.05)。结论小儿囊状淋巴结瘤可能是一种淋巴管畸形而非真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囊状淋巴管瘤 小儿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三种方法给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伊秀英 刘凤恩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453-45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静脉溶栓治疗的最佳给药方法,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9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三种方法静脉给药,第一组患肢远端静脉给药,不扎止血带;第二组患肢远端静脉给药,并在近心端扎止...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静脉溶栓治疗的最佳给药方法,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9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三种方法静脉给药,第一组患肢远端静脉给药,不扎止血带;第二组患肢远端静脉给药,并在近心端扎止血带阻断血液从浅静脉回流;第三组患肢除外的周围静脉给药。结果:三组治疗效果存在组间差异(P<0.05),第二组效果优于其它两组。结论:第二组治疗效果最好,但患者因感觉不适而不容易接受,穿刺难度较大;第一组方法给药患者安全、较省力,穿刺难度也大。第三组穿刺容易,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溶栓治疗 静脉给药方法
下载PDF
新积分法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比较
4
作者 张凤英 吴莲香 《当代医学》 2016年第28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新积分法应用于日常护理工作在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科室围手术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护士按层级相应匹配每组14人,观察组采用新积分法计算,以班次、能级、工作质量、工作量为主,同时兼顾工龄... 目的探讨新积分法应用于日常护理工作在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科室围手术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护士按层级相应匹配每组14人,观察组采用新积分法计算,以班次、能级、工作质量、工作量为主,同时兼顾工龄和职务、岗位,建立工作量统计表;对照组按传统常规处理。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7%)低于对照(17%)组,压疮发生率(4%)低于对照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责任护士健康教育覆盖率(100%)及护士满意度(96.8%)均高于对照组(94%,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奖金采用新积分法计算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护士满意度,体现了管理的科学性和考核的公平性,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积分法 护理质量 管理 应用
下载PDF
吸入性损伤犬循环动力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钟晓春 曹勇 +1 位作者 李国辉 吴燮卿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用蒸气吸入性损伤犬模型,对其伤前、伤后呼吸和循环动力学的早期变化进行了观察比较,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结果发现:致伤后呼吸系统总阻力逐渐上升(3小时和4小时 P<0.05);呼吸系统总顺应性在伤后3小时,肺顺应性在伤后4小时均显... 用蒸气吸入性损伤犬模型,对其伤前、伤后呼吸和循环动力学的早期变化进行了观察比较,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结果发现:致伤后呼吸系统总阻力逐渐上升(3小时和4小时 P<0.05);呼吸系统总顺应性在伤后3小时,肺顺应性在伤后4小时均显著下降(P<0.05);在伤后2小时,心率非常显著地减少(P<0.01),心输出量显著降低(P<0.05)。提示蒸气吸入性损伤后,早期就发生呼吸和循环动力学的变化。早期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及时诊治吸入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损伤 呼吸力学 循环动力学
原文传递
稳定表达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正常肝细胞株的建立
6
作者 谢斌辉 王小农 +4 位作者 刘凤恩 钟宝元 徐道峰 何晓 彭宝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3-123,共1页
我们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将乙型肝炎病毒X(HBVx)基因导入正常肝细胞系中,建立稳定表达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正常肝细胞株,为研究HBVx基因的生物学行为提供细胞模型。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 肝细胞株 稳定表达 HBVX基因 脂质体介导 生物学行为 肝细胞系 基因导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