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聚蛋白样基质金属蛋白酶4表达及其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邓先明 郑猛 +6 位作者 王红芹 秦琨 王坤 洪川 彭超 侯兴华 陈光忠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20-725,733,共7页
目的探讨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基质金属蛋白酶4(ADAMTS-4)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同时分析血液相关指标与斑块易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广东... 目的探讨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基质金属蛋白酶4(ADAMTS-4)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同时分析血液相关指标与斑块易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并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患者43例,其中1例分期行双侧CEA,以2例计算,共计44例患者。以颈部血管超声造影结果0~1级为稳定斑块,2~3级为易损斑块;以高分辨率增强MR血管成像(MRA)结果Ⅰ~Ⅲ型、Ⅶ~Ⅷ型为稳定斑块,Ⅳ~Ⅵ型为易损斑块。当颈部血管超声造影与高分辨率增强MRA对斑块易损性评估结果不一致时,以颈部血管超声造影结果为准。根据斑块性质,将44例患者分为稳定组(15例)和易损组(29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液学指标、斑块中ADAMTS-4的表达,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和狭窄侧别;血液学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ADAMTS-4、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PLR和ADAMTS-4与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对正态分布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非正态分布资料及有序变量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术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中ADAMTS-4的水平;对斑块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ADAMTS-4在斑块中的表达,分为阳性细胞数<25%、25%~50%和>50%。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侧别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两组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稳定组血清ADAMTS-4水平、PLR均低于易损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2±26)μg/L比(116±24)μg/L,t=-5.683;110.87(87.25,134.05)比151.33(130.72,169.17),Z=-2.860;均P<0.01]。(3)稳定组阳性细胞数<25%、25%~50%和>50%的占比分别为10/15、3/15、2/15,易损组阳性细胞数<25%、25%~50%和>50%的占比分别为3/29、14/29、12/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30,P=0.001)。(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LR水平、斑块ADAMTS-4与斑块易损性的相关度较低(Spearman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436、0.508),血清ADAMTS-4水平与斑块易损性呈中度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659),均与斑块易损性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PLR及ADAMTS-4表达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呈正相关,PLR和斑块ADAMTS-4与易损性相关度均较低,血清ADAMTS-4与斑块易损性为中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基质金属蛋白酶4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颈动脉狭窄 斑块易损性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吴敏燕 李荣岗 +5 位作者 张鑫 邱轶芳 卢怀笋 李华汉 杨文丽 陆文洁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7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EGFR-TKI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EA、NSE、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FEV1/FVC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中位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TKI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肺功能,延长其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肿瘤标志物 生存期
下载PDF
脓毒症肺内感染与肺外感染ARDS肺部微生态的异同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鹏 刘升明 +3 位作者 刘宝仪 张爽 张鑫 黄炎明 《广东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356-361,共6页
目的探讨起始感染部位不同的脓毒症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部微生态的差异,寻找肺内感染与肺外感染ARDS肺部微生态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在ICU收治的脓毒症导致ARDS的病例。根据起始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肺内感染导致的ARDS(AR... 目的探讨起始感染部位不同的脓毒症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部微生态的差异,寻找肺内感染与肺外感染ARDS肺部微生态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在ICU收治的脓毒症导致ARDS的病例。根据起始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肺内感染导致的ARDS(ARDSp)81例(ARDSp组),肺外感染导致的ARDS(ARDSexp)25例(ARDSexp组)和非ARDS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25例。分析比较3组患者基线水平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结果,探讨ARDSp和ARDSexp肺部微生态的异同。结果病原微生物方面,ARDSp组的病原微生物多样,包含细菌、真菌、病毒、特殊病原体,而ARDSexp组虽原发感染灶不在肺部,但可能由于菌群移位,出现大肠埃希菌的增多。背景菌方面,ARDSp组比对照组的阳性率减少,减少的菌群可能为呼吸道正常菌群;而ARDSexp组比对照组和ARDSp组的阳性率同时增加,增加的菌群是条件致病菌和肠道菌群。结论ARDSp患者肺内微生态的特征是病原微生物的增加及正常呼吸道菌群的减少,导致菌群多样性减少;而ARDSexp患者肺内微生态的特征是条件致病菌和肠道菌群的增加,导致菌群多样性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脓毒症 肺部微生态 肺内源性ARDS 肺外源性ARDS
下载PDF
三阴乳腺癌中MYC和CSMD1基因拷贝数变异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智辉 李荣岗 +4 位作者 钟媚共 伍婉婷 孟子杰 郑焱 张鑫 《广东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745-750,共6页
目的在三阴乳腺癌组织中,分析MYC和CSMD1的基因拷贝数变异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获得乳腺癌的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数据和临床病理数据。利用GISTIC2.0软件分析肿瘤组织中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情况... 目的在三阴乳腺癌组织中,分析MYC和CSMD1的基因拷贝数变异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获得乳腺癌的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数据和临床病理数据。利用GISTIC2.0软件分析肿瘤组织中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情况,并用IGV软件分析并可视化热点基因的拷贝数变异情况。收集整理108例三阴乳腺癌患者样品及信息,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组织中MYC和CSMD1基因拷贝数变异,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发现,在三阴乳腺癌组织中,染色体8q24.21区段扩增最为显著而8p23.2区段缺失最为显著,其中8q24.21区段的扩增热点为MYC基因,而8p23.2区段缺失热点为CSMD1基因。在TCGA的TNBC病例中,MYC基因的扩增比例为83.0%,CSMD1基因的缺失为67.1%。在江门市中心医院的TNBC病例中,MYC基因的扩增比例为88.9%,CSMD1基因的缺失为58.3%;然而,MYC的扩增或CSMD1的缺失与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T分级、N分级、M分级及临床病理分期无关(P>0.05)。结论 TNBC组织中有显著的MYC扩增和CSMD1缺失情况,是TNBC较为普遍的分子特征,但两者的拷贝数变异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基因拷贝数变异 MYC基因 CSMD1基因
下载PDF
分子分型在指导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二新 魏继红 +1 位作者 张鑫 阮晓红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4年第3期33-35,39,共4页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升高,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1])。EC通常在绝经后女性中确诊,但约7.1%的患者年龄在20~44岁之间^...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升高,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1])。EC通常在绝经后女性中确诊,但约7.1%的患者年龄在20~44岁之间^([2])。随着我国育龄期女性平均生育年龄的延后和三孩政策的全面实施,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EC患者数量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分子分型 保留生育功能
原文传递
三阴乳腺癌中MIR892B和CDK1的基因拷贝数变异与患者恶性进展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智辉 钟媚共 +4 位作者 孟子杰 伍婉婷 陈秋旋 郑焱 张鑫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12期2007-2012,共6页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TNBC)中MIR892B和CDK1的基因拷贝数变异(CNV)与患者恶性进展的相关性。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中,获得153例TNBC患者的全基因组CNV数据和预后数据。GISTIC2.0软件分析肿瘤中全基因组CNV情况,筛选出CNV的...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TNBC)中MIR892B和CDK1的基因拷贝数变异(CNV)与患者恶性进展的相关性。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中,获得153例TNBC患者的全基因组CNV数据和预后数据。GISTIC2.0软件分析肿瘤中全基因组CNV情况,筛选出CNV的热点基因,并与患者5年进展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收集整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就诊的88例TNBC患者资料,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组织中MIR892B和CDK1基因CNV,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TCGA中全基因组区段的分析显示,3p26.1、10q21.2和19q12在32例5年有进展患者肿瘤组织中明显扩增,6p21.1、11q13.4和Xq27.3在27例无进展的患者肿瘤组织中明显扩增;4p13和12q24.32在有进展患者肿瘤组织中明显缺失,13q22.2和19p13.3在无进展患者肿瘤组织中有明显缺失。在TCGA及江门市中心医院样品中,仅有MIR892B(Xq27.3)的扩增情况与TNBC患者5年发生进展事件相关,且MIR892B(Xq27.3)的非扩增或CDK1(10q21.2)扩增的TNBC患者5年生存预后较差(P<0.001)。结论TNBC中MIR892B和CDK1的基因CNV与患者恶性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基因拷贝数变异 MIR892B基因 CDK1基因
下载PDF
在开放气道下ARDS治疗前后肺部微生态的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鹏 陈炎堂 +6 位作者 郑伟浩 吴美媚 吴镇涛 卢玉婷 张爽 张鑫 黄炎明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63-1068,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治疗前后肺部微生态的异同,根据不同预后,寻找ARDS患者肺部微生态在疾病转归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江门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重症肺炎导致A...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治疗前后肺部微生态的异同,根据不同预后,寻找ARDS患者肺部微生态在疾病转归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江门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重症肺炎导致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治疗前组(24例)、治疗后存活组(17例)、治疗后死亡组(7例);以同期本院ICU收治的存在轻度肺部感染的非ARDS患者为对照组(25例)。分析并比较4组患者肺部微生态的异同,筛选与ARDS死亡相关的可能致病菌(潜在的死亡危险因素)及ARDS生存相关的益生菌(潜在的生存保护因素)。结果病原微生物方面,治疗后死亡组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的阳性检出率较治疗后存活组明显升高〔57.1%(4/7)比5.9%(1/17),57.1%(4/7)比0%(0/7),均P<0.05〕。而在背景菌筛选中,治疗前组较治疗后存活组、治疗后死亡组较治疗后存活组、治疗后死亡组较对照组同时减少的菌属可能是肺部益生菌(潜在的ARDS生存保护因素),结果筛选出共同的菌属为氢化杆菌属〔治疗前组比治疗后存活组:62.5%(15/24)比94.1%(16/17),治疗后死亡组比治疗后存活组:14.3%(1/7)比94.1%(16/17),治疗后死亡组比对照组:14.3%(1/7)比96.0%(24/25),均P<0.05〕。治疗后死亡组较治疗前组、治疗后死亡组较治疗后存活组、治疗后死亡组较对照组同时增加的菌属为可能的肺部致病菌(潜在的ARDS死亡危险因素),结果筛选出共同的菌群有爱德华菌属、肠杆菌属、埃希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克吕沃尔菌属、莱略特菌、泛菌属、拉乌尔菌属等肠杆目菌群。结论肺部病原微生物中大肠埃希菌或白色念珠菌增加,或背景菌出现肠杆目菌群增多可能是ARD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氢化杆菌属可能是ARDS患者存活的保护因素,能否作为ARDS的新治疗手段值得继续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部微生态 治疗前与治疗后
原文传递
脓毒症肺外感染ARDS肺部微生物组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鹏 卢玉婷 +4 位作者 吴镇涛 刘宝仪 郑伟浩 张鑫 黄炎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948-952,共5页
目的 分析比较脓毒症肺外感染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不同预后的肺部微生组的基线水平的异同,尝试寻找肺部微生物组在ARDS疾病转归中的变化规律以及与预后相关的标志微生物。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 目的 分析比较脓毒症肺外感染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不同预后的肺部微生组的基线水平的异同,尝试寻找肺部微生物组在ARDS疾病转归中的变化规律以及与预后相关的标志微生物。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ICU收治的脓毒症肺外感染导致ARDS(ARDSexp)的病例55例和非ARDS患者对照组(Control组)25例。按照不同预后分为:存活组(ARDSexp-Survival组)20例和死亡组(ARDSexp-Dead组)35例。通过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NGS)比较3组患者基线水平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间微生物的异同,尝试寻找与预后相关的标志微生物。结果 ARDSexp细菌负荷量增加。在病原微生物方面,发现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阳性检出率明显增加(P<0.05)。在背景菌方面,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阳性检出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脓毒症肺外感染ARDS肺部微生物组变化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其中E.coli或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的增加可能是ARDSexp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部微生物组 脓毒症 肺外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