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登革热的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世友 陈茂余 陈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844-846,共3页
目的:研究登革热的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控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市住院接受治疗的登革热患者83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2013年12月31日为临界点,此后实施严格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分析不同时间登革热发病情况,不同时间登革... 目的:研究登革热的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控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市住院接受治疗的登革热患者83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2013年12月31日为临界点,此后实施严格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分析不同时间登革热发病情况,不同时间登革热疫情致病病毒情况,不同年龄的登革热患者发病情况。结果:在2013年~2014年期间,登革热发病时间主要位于8~11月份,2014年的登革热发病例数明显高于2013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及2014年,登革热疫情的致病病毒主要是DEN1型。年龄为10~69岁的登革热患者发病率最高,2013年此年龄段的发病率与2014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监测登革热的流行病学资料十分必要,采取严格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对于降低登革热疫情的爆发和流行十分紧迫,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流行病学 防控效果
下载PDF
寨卡病毒感染者13例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茂余 岑小莉 +7 位作者 刘鹰航 陈阿群 冯绮雯 韦志楠 郑南才 王立华 梁均和 杨治文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31-1734,共4页
目的分析广东省江门市13例寨卡病毒感染者生物样品病毒核酸结果。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2016年2—4月江门市报告的寨卡病毒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液、尿液和唾液寨卡病毒... 目的分析广东省江门市13例寨卡病毒感染者生物样品病毒核酸结果。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2016年2—4月江门市报告的寨卡病毒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液、尿液和唾液寨卡病毒核酸。结果 2016年2—4月江门市共确诊10例寨卡病毒病病例和发现3例寨卡病毒隐性感染者,均自委内瑞拉输入。13例感染者中,男性6例,女性7例;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46岁,中位数是19岁,≤14岁儿童占46.15%(6/13)。寨卡病毒核酸阳性检出持续时间,血液最短0 d,最长4 d,中位数0 d;尿液最短2 d,最长32 d,中位数5.5 d;唾液最短0 d,最长10 d,中位数3.5 d;尿液样品比血液样品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长(P<0.01);唾液样品比血液样品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长(P<0.05)。结论寨卡病毒感染者血液、尿液和唾液3种生物样品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感染者 检测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