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胸外科手术后患者精神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6
1
作者 姜晓飞 《安徽医学》 2012年第12期1697-1698,共2页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手术后患者产生精神障碍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胸外科手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均无原发精神病史,而且术中、术后循环稳定,无缺氧情况。其中躁狂型23例,抑郁型7例。经积极处...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手术后患者产生精神障碍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胸外科手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均无原发精神病史,而且术中、术后循环稳定,无缺氧情况。其中躁狂型23例,抑郁型7例。经积极处理,予以镇静及抗焦虑抗忧郁治疗并配合正确的心理疏导和护理均治愈出院,且无复发,原发病治疗亦满意。结论心胸外科手术患者由于特殊的环境、语言交流障碍、情感因素及部分药物作用等原因出现精神障碍,经适当的治疗,尤其是理想的护理,绝大多数可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胸外科手术 精神障碍 护理
下载PDF
前锯肌平面阻滞和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疼痛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鲁清 程元骏 周孟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7-92,共6页
目的研究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疼痛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9月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60例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两... 目的研究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疼痛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9月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60例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术中均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前,A组选择前锯肌平面阻滞,B组选择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生命体征、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疼痛因子、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6.67%,B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平面、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阻滞操作时间缩短,阻滞持续时间延长。两组患者切皮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较B组减少(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PGE2、IL-6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间静息、咳嗽状态下VAS评分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有差异(P<0.05);(2)A组与B组的VAS评分有差异(P<0.05);(3)A组与B组的VAS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均可发挥良好的麻醉阻滞作用,有效维持术中生命体征稳定,但相比于胸椎旁神经阻滞,前锯肌平面阻滞可缩短阻滞时间,延长阻滞持续时间,有利于减少术后疼痛因子释放,达到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还可减少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前锯肌平面阻滞 胸椎旁神经阻滞 麻醉
下载PDF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6例诊疗体会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斌 臧国辉 杨帮本 《安徽医学》 2010年第2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技术及疗效。方法对6例主动脉夹层进行分析。6例患者均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至升主动脉造影,了解主动脉真假腔、夹层裂口及其与重要血管分支位置关系。切开股动脉置入覆膜支架,封...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技术及疗效。方法对6例主动脉夹层进行分析。6例患者均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至升主动脉造影,了解主动脉真假腔、夹层裂口及其与重要血管分支位置关系。切开股动脉置入覆膜支架,封堵原发破口,置入后即刻造影检查。观察真假腔血流变化、主动脉分支供血的情况。结果6例患者支架置入定位准确,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真腔明显扩大显影良好,原假腔未再见显影。无截瘫及瘤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恢复良好。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具有简捷、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覆膜支架 腔内隔绝术
下载PDF
女性肺癌5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斌 臧国辉 +1 位作者 张鹏东 徐卫国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245-246,共2页
关键词 女性肺癌 致病因素 一临床特点 预后
原文传递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海兵 臧国辉 +1 位作者 陈斌 姚杰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20期3354-3357,共4页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式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开胸组与胸腔镜组,各40例,比较两组围术期...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式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开胸组与胸腔镜组,各40例,比较两组围术期一般指标(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等)、术后并发症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胸腔镜组较开胸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肺通气30 min(T2)、单肺通气结束(T3)及手术结束(T4)时胸腔镜组心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水平均明显低于开胸组(P<0.05),但胸腔镜组不同时期各血流动力学指标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并有助于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 开胸 胸腔镜 非小细胞肺 血流动力学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