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横突上嵴椎弓根螺钉植入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椎骨折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魏建军 周骏武 +2 位作者 张靖 方勤 陈耀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4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椎骨折患者行横突上嵴胸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池州市人民医院骨一科2011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3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椎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椎骨折患者行横突上嵴胸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池州市人民医院骨一科2011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3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椎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单纯胸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横突上嵴胸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8.39±5.68)min]明显长于对照组[(48.54±5.27)min],卧床时间[(16.42±3.67)d]明显短于对照组[(42.36±4.0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而Cobb角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有2例再骨折现象;观察组治疗后有2例骨水泥椎间盘外漏现象、1例肋间神经痛觉敏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椎骨折患者实施横突上嵴胸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可行性和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突上嵴法 椎弓根螺钉植入术 椎体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椎骨折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AO分型42-A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郑立强 张靖 +3 位作者 周骏武 吴礼府 李思炜 谭靓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982-986,共5页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与经皮微创锁定接骨板两种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下段AO分型42-A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5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胫骨下段AO分型42-A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分别采用交锁髓内钉技术及经...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与经皮微创锁定接骨板两种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下段AO分型42-A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5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胫骨下段AO分型42-A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分别采用交锁髓内钉技术及经皮微创锁定接骨板技术治疗。A组34例,其中男25例,女9例;年龄26~67岁,平均(50.38±10.08)岁。B组36例,其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18~66岁,平均(46.69±11.11)岁。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不同阶段Olerud-Molander踝关节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多于B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个月、6个月及12个月,A组和B组Olerud-Molander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A组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而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与经皮微创锁定接骨板两种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下段AO分型42-A型骨折效果差异不大,交锁髓内钉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略多,临床应用过程中医师可根据对两种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灵活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微创锁定接骨板 胫骨下段骨折 AO分型
下载PDF
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术1例的护理
3
作者 王月虹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04-104,61,共2页
目的:介绍1例左第二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术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注意保护供区皮肤和血管、控制感染源。术后提供舒适的环境、密切观察患指末梢血液循环情况、积极做好"三抗"的护理,并且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患指进行康复训练。结... 目的:介绍1例左第二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术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注意保护供区皮肤和血管、控制感染源。术后提供舒适的环境、密切观察患指末梢血液循环情况、积极做好"三抗"的护理,并且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患指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术后2周出院,随访半年余,再造拇指外形美观,功能满意。结论:预防血管危象是保证再造拇指成活的关键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移植 拇指再造 护理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椎体内植骨经伤椎后路置钉治疗A型胸腰椎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9
4
作者 胡磊 丁伟 +1 位作者 余俊 李杰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37-742,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对后路伤椎置钉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A型胸腰椎骨折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64例A型胸腰段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对后路伤椎置钉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A型胸腰椎骨折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64例A型胸腰段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2例(行后路伤椎置钉复位内固定+同种异体松质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48.2±11.2)岁。受伤节段:T11 2例,T12 4例,L1 9例,L2 7例,L1 7例,L4 3例。研究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rhBMP-2与同种异体松质骨混合植入),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50.7±11.4)岁。受伤节段:T..2例,T12 4例,L1 8例,L2 8例,L3 7例,L4 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伤椎恢复情况、Lane—Sandhu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Cobb角[(6.3±1.1)°]显著小于对照组[(10.0±2.4)°](P〈0.05),而伤椎前缘高度[(89.2±2.1)%]显著高于对照组[(84.5-4-3.8)%](P〈0.05),且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Cobb丢失角[(2.0±0.7)°、伤椎前缘丢失高度[(3.2±1.0)%]均小于对照组[(5.6±1.7)°、(6.8±2.4)%](P〈0.05)°研究组骨折Lane—Sandhu评分[(8.9±0.8)分]和骨折愈合时间[(6.9±0.9)个月]均优于对照组[(6.8±0.8)分、(8.4±1.6)个月](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低于对照组(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后路伤椎置钉椎弓根内固定椎体内植骨比较,后路伤椎置钉椎弓根内固定椎体内植骨联合rhBMP-2治疗A型胸腰椎骨折可恢复椎体稳定性,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骨形态发生蛋白一2 骨移植
原文传递
有限切开及克氏针比拟螺旋刀片置入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胡磊 周骏武 +2 位作者 张靖 丁伟 余俊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12期1296-1298,共3页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及克氏针比拟螺旋刀片置入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自2013-05—2015—11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7例,对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40~100min,...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及克氏针比拟螺旋刀片置入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自2013-05—2015—11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7例,对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40~100min,平均70min,术中出血量100~400ml,平均250ml,术中透视1次;所有患者均获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5个月。术后6个月疗效按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定,优13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达94%。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准确有效进行骨折端复位固定,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提高内固定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有限切开 克氏针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后内侧入路及后外侧入路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丁伟 胡磊 周骏武 《现代医学》 2019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及后外侧入路在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行手术治疗的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内侧组(25例)采用后内侧入路方式,外侧组(25例)采用后外侧入路方式。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及后外侧入路在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行手术治疗的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内侧组(25例)采用后内侧入路方式,外侧组(25例)采用后外侧入路方式。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在单一骨块Pilon骨折患者中,两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年内侧组与外侧组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87. 50%和86. 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双骨块Pilon骨折患者中,内侧组的切口长度比外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比外侧组更少(均P <0. 05),但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接近(P> 0. 05),术后1年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内侧组显著高于外侧组(P <0. 05)。结论:在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后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均是有效的入路方式,后内侧入路对后踝双骨块Pilon骨折的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手术入路 后外侧 后内侧 踝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