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假面遗珍——池州市博物馆藏清代傩面具艺术赏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邦启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第4期18-24,共7页
戴面具表演是傩剧文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与其他剧种最明显的区分标志,而面具是贯穿整个傩事活动的核心道具。池州市博物馆现藏清代傩面具27枚,采取平雕、线雕、透雕、镂空、浅浮雕等传统技法,运用柳木或黄杨木雕制、油漆彩绘而成。雕... 戴面具表演是傩剧文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与其他剧种最明显的区分标志,而面具是贯穿整个傩事活动的核心道具。池州市博物馆现藏清代傩面具27枚,采取平雕、线雕、透雕、镂空、浅浮雕等传统技法,运用柳木或黄杨木雕制、油漆彩绘而成。雕刻刀法简洁、流畅、细腻,追求布局的均衡统一,强调色彩的对比运用,注重刻画人物形象,夸张有度,变形有法,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池州傩面具精品之作,为研究池州傩文化、戏曲文化、民间信仰、雕刻技艺与地域文化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本文就池州市博物馆现藏清代傩面具的基本情况、面具艺术、研究价值诸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藏 清代 面具 艺术
下载PDF
池州传统村落文化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邦启 《池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5-19,共5页
池州传统村落文化渊源久远,经历了形成、发展、鼎盛等时期。现存一批传统村落不仅数量大,分布广,遗存多,而且类型丰富多样,文化内涵博深,地域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历史传承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与旅游经济价值。
关键词 池州 传统村落 人与自然
下载PDF
张英池州府重修儒学记考释
3
作者 张邦启 《池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8-71,共4页
日前出土的池州府重修儒学记碑刻撰文出自清代著名宰相张英之手,详细记载了清康熙年间池州知府喻成龙主持大修府儒学之盛况,既是池州府儒学建设历程之珍贵实物见证,又是研究张英及桐城派文章的宝贵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鉴赏、文物... 日前出土的池州府重修儒学记碑刻撰文出自清代著名宰相张英之手,详细记载了清康熙年间池州知府喻成龙主持大修府儒学之盛况,既是池州府儒学建设历程之珍贵实物见证,又是研究张英及桐城派文章的宝贵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鉴赏、文物研究和保护利用价值,保护好、利用好该碑刻,意义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英 池州府儒学 重修 考释
下载PDF
传统宗族社会与地域文化——以安徽贵池族傩文化的物质载体为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谈家胜 张邦启 《池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0-13,共4页
安徽贵池族傩文化的物质载体分为可移动的各色道具和不可移动的祠堂庙宇两大类,它们是古傩文化的物化形态,体现了传统宗族社会与地域文化的内在关联:即宗族重教是地域文化产生形成的人文基础,宗族社会的需要和着力营建,为地域文化产生... 安徽贵池族傩文化的物质载体分为可移动的各色道具和不可移动的祠堂庙宇两大类,它们是古傩文化的物化形态,体现了传统宗族社会与地域文化的内在关联:即宗族重教是地域文化产生形成的人文基础,宗族社会的需要和着力营建,为地域文化产生并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宗族社会所创造出来的极具特色的文化物质载体,当是地域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值得我们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贵池 宗族社会 古傩文化 物质载体 地域文化
下载PDF
安徽东至华龙洞遗址出土直立人头骨化石探析
5
作者 张邦启 《化石》 2019年第1期28-31,共4页
2015年安徽省东至县华龙洞遗址出土20余件古人类化石,其中1件直立人头骨化石将被命名为'东至人'(通称,非学名)。这是继北京周口店、陕西蓝田、安徽和县、江苏南京之后,成为我国第五处发现较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地点。结合近... 2015年安徽省东至县华龙洞遗址出土20余件古人类化石,其中1件直立人头骨化石将被命名为'东至人'(通称,非学名)。这是继北京周口店、陕西蓝田、安徽和县、江苏南京之后,成为我国第五处发现较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地点。结合近些年来东至华龙洞遗址考古一系列重要发现及科研成果,本文从遗址位置、化石类型、人属特征以及遗址地层发育、气候环境、动植物分布等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人类化石 直立人 头骨化石 安徽东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