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时期社会科教育的历史嬗变
1
作者 阳光宁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51-154,共4页
以民国政府历次颁布的小学社会课程标准为核心,分析其基本内容和要求,折射民国时期社会科教育的嬗变历程。
关键词 社会科教育 北京政府 南京政府 小学社会课程标准
下载PDF
专科社会工作专业实训内容与组织形式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勇 《池州师专学报》 2007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社会工作是注重实务、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对于专科层次的社会工作专业来说,能否合理有效地组织实训直接关系到专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对专科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训形式,组织方式、实训内容、时间安排、实训指导与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 社会工作是注重实务、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对于专科层次的社会工作专业来说,能否合理有效地组织实训直接关系到专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对专科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训形式,组织方式、实训内容、时间安排、实训指导与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冀形成完整的实训组织模式,推动专科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院校 社会工作 实训 教学内容 组织形式
下载PDF
陈独秀社会经济思想的演变轨迹(1920—1927)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惠芳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5,36,共6页
在 192 0— 192 7年间 ,陈独秀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问题作出了艰辛的探索。随着其自身世界观的转变及政治斗争实践的发展 ,陈独秀的社会经济思想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的演变过程 :192 0年 1月至 192 2年 7月 ,直接提出用社会主义生产方法... 在 192 0— 192 7年间 ,陈独秀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问题作出了艰辛的探索。随着其自身世界观的转变及政治斗争实践的发展 ,陈独秀的社会经济思想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的演变过程 :192 0年 1月至 192 2年 7月 ,直接提出用社会主义生产方法来发展经济 ;192 2年 8月至 192 3年 2月 ,初步形成其社会经济思想的架构 ;192 3年 5月至 192 7年7月 ,最终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经济思想 :中国经济的发展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社会经济思想 经济建设
下载PDF
池州区域文化资源中的教学价值探索 被引量:4
4
作者 谈家胜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7-30,共4页
池州区域蕴藏着丰富而又厚重的地方性文化,表现在古傩文化、佛教文化、目连戏文化、诗文化等方面。它们极具个性特色又折射出传统文化的共性特征,有着极高的史实性、文化性、旅游性等方面的教学价值。将池州区域文化引进社区性高校的课... 池州区域蕴藏着丰富而又厚重的地方性文化,表现在古傩文化、佛教文化、目连戏文化、诗文化等方面。它们极具个性特色又折射出传统文化的共性特征,有着极高的史实性、文化性、旅游性等方面的教学价值。将池州区域文化引进社区性高校的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也有利于地方经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州 区域文化 教学价值
下载PDF
20世纪二十年代我国小学社会科教育管窥——以沈百英《小学社会科教学法》为分析文本
5
作者 阳光宁 杨松水 《巢湖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36-141,共6页
沈百英《小学社会科教学法》是我国社会科初创时期(1923年—1929年)唯一的一本研究专著,分析其所承载的社会科教育思想,折射民国时期小学社会科研究与实践状况,以为当今新课程改革中的社会科课程建设提供某些借鉴。
关键词 社会科教育 沈百英 小学社会科教学法
下载PDF
陈独秀社会经济思想成因探微
6
作者 胡惠芳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1-13,共3页
陈独秀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道路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阐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思想。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 ,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消化吸收 ;其二 ,受苏联以及共产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 ;其三 ,对国情的认识与对世界发展趋势的... 陈独秀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道路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阐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思想。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 ,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消化吸收 ;其二 ,受苏联以及共产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 ;其三 ,对国情的认识与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把握 ;其四 ,受党内其他思想家探索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社会经济思想 成因 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 经济建设
下载PDF
探索争鸣,群芳争艳——第二届“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讨会”综述
7
作者 谈家胜 《池州师专学报》 2007年第1期45-47,61,共4页
第二届“皖江历史文化研讨会”于二○○六年十一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在池州市召开。会议在“皖江文化”的概念、内涵与特征的理论问题研究上,虽仍处于探索与争鸣的阶段,但是学者的研究力度、概括提炼的精度较之首届有进一步深化;在个案... 第二届“皖江历史文化研讨会”于二○○六年十一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在池州市召开。会议在“皖江文化”的概念、内涵与特征的理论问题研究上,虽仍处于探索与争鸣的阶段,但是学者的研究力度、概括提炼的精度较之首届有进一步深化;在个案问题的研究上,出现了群芳争艳的盛况,研究的领域拓宽,研究的程度掘深;在探究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上,与会代表联系实际建言献策,充分发掘文化中蕴藏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地区 历史文化 研讨
下载PDF
综合文科课程中历史教育研究的思考
8
作者 阳光宁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06年第9期25-29,31,共6页
新课程改革以来,围绕着综合文科课程与历史教育的关系问题,历史教育界展开了论争。文章展示了综合文科课程中的历史教育研究现状,借以廓清综合文科课程与历史教育的关系,勾勒综合文科课程实施的困境与历史教育的挑战与机遇,期望引发人... 新课程改革以来,围绕着综合文科课程与历史教育的关系问题,历史教育界展开了论争。文章展示了综合文科课程中的历史教育研究现状,借以廓清综合文科课程与历史教育的关系,勾勒综合文科课程实施的困境与历史教育的挑战与机遇,期望引发人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认识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综合文科课程 历史教育
下载PDF
有价值的乌托邦——对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一种认识 被引量:22
9
作者 马万利 梅雪芹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4-111,共8页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改革家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 ,不仅是城市规划的理论 ,还是关于社会改革的学说。它针对 19世纪工业化、城市化给城市带来的弊病而提出 ,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 ,以及多种社会改革学说的渊源...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改革家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 ,不仅是城市规划的理论 ,还是关于社会改革的学说。它针对 19世纪工业化、城市化给城市带来的弊病而提出 ,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 ,以及多种社会改革学说的渊源。田园城市理论虽具有很强的乌托邦色彩 ,但至今仍对城市和社会发展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比尼泽·霍华德 田园城市理论 乌托邦
下载PDF
论近代安徽自然灾害的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汪志国 《灾害学》 CSCD 2007年第2期119-122,共4页
安徽属东亚显著季风气候区、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冷暖气团活动频繁,气候年际变动较大;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多种多样。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使得安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等特点。认识掌... 安徽属东亚显著季风气候区、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冷暖气团活动频繁,气候年际变动较大;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多种多样。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使得安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等特点。认识掌握这些特点,对安徽省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自然灾害 特点 近代
下载PDF
关于隋文帝民族政策与开皇之治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根海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7-109,共3页
该文认为隋初“开皇之治”的迅速形成除政治、经济原因外 ,还与隋文帝推行的民族政策有重要关系。作者认为 ,文帝根据各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 ,采取了不尽相同的民族政策 ,对威胁较大的突厥采取“离强合弱”、恩威并用的政策 ;对西域、吐... 该文认为隋初“开皇之治”的迅速形成除政治、经济原因外 ,还与隋文帝推行的民族政策有重要关系。作者认为 ,文帝根据各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 ,采取了不尽相同的民族政策 ,对威胁较大的突厥采取“离强合弱”、恩威并用的政策 ;对西域、吐谷浑采取以和为主的政策 ;对东北、长江流域和关中以北诸族采取“以德御之”的怀抚政策。这些政策为隋初的政治稳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皇之治 民族政策 突厥 以和为主 以德御之
下载PDF
清末新政启动前慈禧心态的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黎俊祥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459-463,共5页
历经庚子之变,慈禧深切地感到自己的权力和地位面临着威胁,同时出于对造成庚子之变的愧疚心理,希望振兴国家以及迎合列强巩固政权等方面的原因,于是决定实行新政。慈禧心态的变化,成为清末新政启动的契机。
关键词 慈禧 清末新政 心态
下载PDF
期望 改正 敌视——西方传教士对太平天国态度的演变轨迹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志国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4期29-34,共6页
18 5 3年 3月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之前 ,西方传教士怀着极高的宗教热情 ,期望太平天国领导人允许其传播圣教和宣传福音 ;定都南京后 ,西方传教士通过对拜上帝教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 ,认为拜上帝教是有缺点的基督教 ,必须改正其“错误”;1... 18 5 3年 3月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之前 ,西方传教士怀着极高的宗教热情 ,期望太平天国领导人允许其传播圣教和宣传福音 ;定都南京后 ,西方传教士通过对拜上帝教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 ,认为拜上帝教是有缺点的基督教 ,必须改正其“错误”;1862年 1月 ,以罗孝全悄悄离开南京为标志 ,西方传教士对以洪秀全为首的农民领袖们的劝化开导的图谋宣告失败 ,转而公开敌视太平天国。西方传教士充当了各资本主义国家探听太平天国情况 ,镇压太平军的急先锋 ;此外 ,传教士纷纷赶赴和悄悄离开南京这一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传教士 太平天国 拜上宗教 态度
下载PDF
孙中山对长江治理的构想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惠芳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05-107,共3页
孙中山从致灾的社会因素出发探究了近代长江水灾肆虐的成因,提出了标本兼治的较为系统的长江治理构想。这些思想是其民主革命思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对当今的防洪减灾工作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孙中山 长江 治理 构想
下载PDF
论梁启超的"新文体
15
作者 汪志国 疏志芳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5-18,共4页
梁启超是近代文学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与组织者,戊戌维新派的变易与哲学观、中西文化的浸润与影响是梁氏倡导文体革命的原因。他不仅对传统的陈腐僵死的古文体进行猛烈抨击,而且大力提倡一种词笔锐达、条理备细、平易顺畅的新文体。与此同... 梁启超是近代文学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与组织者,戊戌维新派的变易与哲学观、中西文化的浸润与影响是梁氏倡导文体革命的原因。他不仅对传统的陈腐僵死的古文体进行猛烈抨击,而且大力提倡一种词笔锐达、条理备细、平易顺畅的新文体。与此同时,梁氏还发表了大量的新型散文,梁氏新体散文加速了封建文学向现代文学过渡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文学 梁启超 新文体 文界革命
下载PDF
试评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
16
作者 马万利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1-44,共4页
当代西方“新左派”学者沃勒斯坦在其《现代世界体系》( 、 、 卷 )中 ,提出了“世界体系理论”,指出 ,现代世界体系是一个经济体系 ,资本主义是其基本内核 ,“中心——半边缘——边缘”是其基本结构 ,“新的社会主义世界政府”是其发... 当代西方“新左派”学者沃勒斯坦在其《现代世界体系》( 、 、 卷 )中 ,提出了“世界体系理论”,指出 ,现代世界体系是一个经济体系 ,资本主义是其基本内核 ,“中心——半边缘——边缘”是其基本结构 ,“新的社会主义世界政府”是其发展前景。但是 ,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倾向 ,对该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体系理论 政治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文化多元化 国际分工 沃勒斯坦
下载PDF
孙中山与治淮
17
作者 胡惠芳 《池州师专学报》 2006年第6期93-95,113,共4页
孙中山着重从致灾的社会因素出发,探究了近代淮河水灾肆虐的成因,提出了标本兼治的较为系统的治理构想。这些构想是其民生主义理论以及民主革命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推动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导淮活动,对当今淮河的治理工作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孙中山 淮河 治理
下载PDF
佛教“一心开二门”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希勤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14,共5页
南朝真谛所译《大乘起信论》对中国佛教思想界的重要性前人已多所论述。而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也是通过该书的“一心开二门”系统得以展开的,这在宋明理学那里表现得尤为明显。“一心开二门”系统不仅在认识论和本体论上影响了宋明理... 南朝真谛所译《大乘起信论》对中国佛教思想界的重要性前人已多所论述。而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也是通过该书的“一心开二门”系统得以展开的,这在宋明理学那里表现得尤为明显。“一心开二门”系统不仅在认识论和本体论上影响了宋明理学的内容和形式,而且在整体结构上为宋明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式,并因此制约着宋明理学的演进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孟儒学 “一心开二门” 宋明理学 明心见性
下载PDF
南宋商业发展:特点与成因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杰林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51-53,共3页
南宋是中国商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商品种类众多、交易量大、商业意识浓厚、商税已成为国赋的重要来源;南宋统治者比较重视工商业,工商业者的地位相对提高,加之农业手工业得到恢复发展,纸币在南宋初中期适应了商品交换需求,较好地承担了交... 南宋是中国商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商品种类众多、交易量大、商业意识浓厚、商税已成为国赋的重要来源;南宋统治者比较重视工商业,工商业者的地位相对提高,加之农业手工业得到恢复发展,纸币在南宋初中期适应了商品交换需求,较好地承担了交换媒介职能,使得南宋商业得以快速发展,呈现繁荣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商业 繁荣 特点 成因
下载PDF
从地藏信仰的兴起看明清时期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希勤 《池州师专学报》 2006年第2期55-57,共3页
本文通过对九华山地藏信仰在明清时期崛起与流行的分析,指出明清时期传统文化变迁的基本途径是借助了宗教的力量与形式,民间化与宗教化是其变迁的两大趋势,民间宗教其变迁的基本样式。
关键词 九华山 地藏信仰 民间宗教 传统文化 变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