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锯肌肌骨瓣的应用解剖
1
作者 李桂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239-,共1页
作者在34具(男27、女7)68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尸上观察了前锯肌的血供及血管蒂与肋骨的关系。前锯肌动脉发自腋动脉的占1.1%,发自胸背动脉的占98.9%。1支的占66.2%,2支的占33.8%。发出部位外径1.6±0.4mm(x±sD下同),干长3... 作者在34具(男27、女7)68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尸上观察了前锯肌的血供及血管蒂与肋骨的关系。前锯肌动脉发自腋动脉的占1.1%,发自胸背动脉的占98.9%。1支的占66.2%,2支的占33.8%。发出部位外径1.6±0.4mm(x±sD下同),干长3.6±1.3cm,起点在肩胛骨下角外侧3.5±1.1cm,上方4.3±1.6cm处。入肌部位在肩胛骨下角外侧3.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锯肌 血管蒂 胸背动脉 下角 血供 腋动脉 肌部 平对 腋中线 伴行静脉
下载PDF
胸大肌下部移位重建肱二头肌功能的应用解剖
2
作者 李桂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239-240,共2页
本文用31具(男24、女7)共61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尸,对胸大肌下部(含腹部及胸肋部一部分)及主要血管和神经进行了观察。胸大肌下缘部长21.3±2.3cm(x±SD下同),中部厚0.8±0.5cm,,可带腹直肌鞘前壁长4.0±0.6cm。供应... 本文用31具(男24、女7)共61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尸,对胸大肌下部(含腹部及胸肋部一部分)及主要血管和神经进行了观察。胸大肌下缘部长21.3±2.3cm(x±SD下同),中部厚0.8±0.5cm,,可带腹直肌鞘前壁长4.0±0.6cm。供应胸大肌下部的动脉发自胸肩峰动脉和腋动脉,在大胸肌肌腹三分之一的宽度内均可见至肌的主要动脉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大肌 胸肩峰动脉 胸肋部 主要血管 二头肌 肌腹 动脉干 腹直肌鞘 下缘 胸小肌
下载PDF
大圆肌移位重建肱三头肌功能的应用解剖
3
作者 李桂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238-239,共2页
本文用28具(男22、女6)共56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尸,对大圆肌及其血供和神经支配进行了观察。大圆肌长12.8±1.3cm(x±sD下同),中部宽3.17±0.9cm,中部厚2.5±0.8cm。供应大圆肌的动脉98.2%发自旋肩胛动脉1.8%发自胸... 本文用28具(男22、女6)共56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尸,对大圆肌及其血供和神经支配进行了观察。大圆肌长12.8±1.3cm(x±sD下同),中部宽3.17±0.9cm,中部厚2.5±0.8cm。供应大圆肌的动脉98.2%发自旋肩胛动脉1.8%发自胸背动脉,1支占98.2%,2支的占1.8%。肌门在肌中段的占91.0%;在肌外段的占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圆肌 三头肌 旋肩胛动脉 胸背动脉 血供 上肢带 神经支配 动脉干 神经血管蒂 横径
下载PDF
带臀上动脉深上支蒂的髂骨移位修复股骨颈的应用解剖
4
作者 李桂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240-,共1页
作者观察了31具(男24,女7)62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尸及8侧下肢血管铸型腐蚀标本,证明了以臀上动脉深上支为蒂的髂骨移位修复股骨颈的可行性。臀上动脉上支是臀上动脉的一支粗大的分支,起始处外径2.9±0.6(1.8~4.5)mm(x±sD下... 作者观察了31具(男24,女7)62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尸及8侧下肢血管铸型腐蚀标本,证明了以臀上动脉深上支为蒂的髂骨移位修复股骨颈的可行性。臀上动脉上支是臀上动脉的一支粗大的分支,起始处外径2.9±0.6(1.8~4.5)mm(x±sD下同);起始处在髂嵴最高点下8.7±0.7(7.2~10)cm;干长8.3±0.7(6.0~9.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上动脉 移位修复 腐蚀标本 髂嵴 血管铸型 带血管蒂 上棘 伴行静脉 血供 臀部肌
下载PDF
臂后部皮瓣的应用解剖
5
作者 李桂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238-,共1页
本文在25具(男19、女6)共49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常规防腐成尸及2例经锁骨下动脉灌注中华墨汁的新尸,对臂后皮瓣的血管进行了观察。臂后皮瓣的动脉除1侧为2动外,余48侧均为1支。动脉自腋动脉发出的占4.0%;自肱动脉发出的占77.6%;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 伴行静脉 血管蒂 腋动脉 骨外 屈肘 游离移植 横径 臂后皮神经 二头肌
下载PDF
大鼠三叉神经中脑核神经元中枢突的行径和分布—HRP跨节追踪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彭兆知 曹广义 李继硕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1期27-35,164,共10页
将HRP注入大鼠咬肌神经干,在同侧的半月节、咬肌神经核、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上核等处出现标记细胞。大量的跨节标记的中脑核神经元中枢突在同侧Probst束内下降,除一般所记载的Probst束的起始段外,由Ⅶ核水平向尾侧也清楚地看到了此束... 将HRP注入大鼠咬肌神经干,在同侧的半月节、咬肌神经核、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上核等处出现标记细胞。大量的跨节标记的中脑核神经元中枢突在同侧Probst束内下降,除一般所记载的Probst束的起始段外,由Ⅶ核水平向尾侧也清楚地看到了此束的范围逐渐缩小且由较疏散的小束组成,位于桥、延网状结构的背外侧部,下可达颈髓上段。此束在走行中,其纤维除终止于咀嚼核、三叉上核外,左面神经核水平有浓密的标记终末止于桥脑网状结构背外侧部的特定部分,形成外、内两簇标记终末群。此区曾有人称为Probst核,但在构筑学上未发现有明确的特征。中脑核神经元中枢突大量终止于此,它有何意义尚有待进一步探索。此外,此束的纤维还分布于孤束核、舌下神经核、颈髓上段后角同Ⅴ-Ⅵ层等处,特别是所有实验例的吻侧疑核处均出现浓密的标记终末。咬肌神经内来自肌梭以外的传入神经元在下颌节的胞体被标记,其中枢突进入脊束背侧部下行,在三叉脊束核尾侧亚核的Ⅰ、Ⅱ重层出现少量标记终末,并有极少量纤维通往Ⅴ、Ⅵ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中脑核 Probst束 “Probst核” 吻侧疑核 咬肌神经 HRP跨节 追踪 大鼠
下载PDF
猫红核和中脑中央灰质向下橄榄复合体的投射——WGA-HRP顺行追踪研究
7
作者 勾景平 李惠民 李继硕 《解剖学报》 CAS 1987年第1期53-58,122,共7页
分别向红核和中脑中央灰质注入5%WGA-HRP,顺行追踪它们向下橄榄复合体(IOC)的投射。本文证明:1.两者都向同侧IOC投射,且在IOC内未见逆行标记细胞。2.红核投射至下橄榄主核的背侧板及内侧副橄榄核尾侧半的背端部;中央灰质则投射至内侧副... 分别向红核和中脑中央灰质注入5%WGA-HRP,顺行追踪它们向下橄榄复合体(IOC)的投射。本文证明:1.两者都向同侧IOC投射,且在IOC内未见逆行标记细胞。2.红核投射至下橄榄主核的背侧板及内侧副橄榄核尾侧半的背端部;中央灰质则投射至内侧副橄榄核的全部、主核腹侧板及腹侧板与背侧板的腹端移行部。其中,中央灰质向内侧副橄榄核的投射及红核向主核背侧板的投射,标记终末异常密集,其他部分则较稀疏。3.本文所见标记区,与文献报道脊髓向IOC的投射区有一定重叠。与以往报道的红核及中央灰质向IOC的投射区相比,范围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核 中脑中央灰质 下橄榄复合体 顺行投射 WGA-HRP
下载PDF
中、下位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式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研究
8
作者 卢万发 朱青安 +2 位作者 李忠华 钟世镇 龚旭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63-65,共3页
在7具新鲜尸体的颈椎上定量地研究了正常结构和单开门椎管扩大术式后的中、下部颈椎各节段 (C2~ C6)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弯运动。所施加的最大力矩为 1. 5 Nm。摄影记录椎骨的运动,计算得到中性区(Neutral ... 在7具新鲜尸体的颈椎上定量地研究了正常结构和单开门椎管扩大术式后的中、下部颈椎各节段 (C2~ C6)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弯运动。所施加的最大力矩为 1. 5 Nm。摄影记录椎骨的运动,计算得到中性区(Neutral zone)和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结果表明在C3~C3处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术式后,各节段的前屈和侧弯运动均有所增加,而后伸运动则有增有减。C5~C6节段的运动增加最大,其前屈、后伸和侧弯运动分别增加 1. 8°、 0. 6°和0. 8°,所增度数分别占完整颈椎前屈、后伸和侧弯运动的39%、24%和30%。为此,建议术后应在C5~C6处行固定术,以防该节段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单开门减压术 生物力学 术式
下载PDF
家兔颞肌神经的传出传入神经元在中枢内的分布-HRP法研究
9
作者 曹广义 勾景平 +1 位作者 范毓东 周翼模 《解剖学杂志》 CAS 1988年第4期251-254,共4页
本文利用HRP逆行转运方法,观察了家兔颞肌神经传出传入神经元在中枢内的分布。标记细胞可见于同侧三叉神经运动核(V_(mot))背侧部,且大多数集中于背内侧部。细胞为大、中、小型,以中、小型细胞为多,大细胞较少,胞体呈三角形,也见有梭形... 本文利用HRP逆行转运方法,观察了家兔颞肌神经传出传入神经元在中枢内的分布。标记细胞可见于同侧三叉神经运动核(V_(mot))背侧部,且大多数集中于背内侧部。细胞为大、中、小型,以中、小型细胞为多,大细胞较少,胞体呈三角形,也见有梭形或椭园形,各例对侧V_(mot)均未见有标记细胞;标记细胞还见于同侧三叉神经半月节内,多数位于小节内,大节内也有散在的标记细胞,节内被标记的细胞炎似脊神经节细胞;同侧V_(mes)(三叉神经中脑核)尾侧端也见有标记细胞。V_(mes)的中枢突进入同侧的V_(mot)、三叉上核及三叉脊束的背内侧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肌神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