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脑出血后外周血CD_(34)^+、CD_(166)^+与白细胞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1
作者 薛洪利 王志军 于春泳 《沈阳部队医药》 2012年第1期9-12,共4页
为了解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中干细胞变化情况,动态监测脑出血后外周血CD_(34)^+、CD_(166)^+细胞的绝对值和白细胞的动态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分轻症组(血量11~30 ml)和重症组(血量31~50 ml)... 为了解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中干细胞变化情况,动态监测脑出血后外周血CD_(34)^+、CD_(166)^+细胞的绝对值和白细胞的动态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分轻症组(血量11~30 ml)和重症组(血量31~50 ml)各20例,取同年龄段2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第3、7、14、30天各采外周血2ml,肝素抗凝,进行动态监测CD_(34)^+、CD_(166)^+细胞的绝对值和白细胞的变化。结果表明,高血压脑出血后外周血CD_(34)^+、CD_(166)^+细胞和白细胞的绝对值均不同程度地上升,轻症组和重症组CD_(34)^+、CD_(166)^+细胞数分别于第7、14天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重症组上升幅度较大,与对照组比较第7天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症组比较第14天具有明显差别(P<0.05)。两组白细胞数上升迅速,恢复也较快。轻症组和重症组分别于第7天和14天恢复至正常范围;待CD_(34)^+、CD_(166)^+细胞数达高峰时,白细胞已恢复至正常,与CD_(34)^+、CD_(166)^+细胞变化呈负相关(r=-0.284,P=0.041;r=-0.458,P=0.043)。结论显示高血压脑出血后CD_(34)^+、CD_(166)^+细胞及白细胞不同程度地上升,且重症患者上升幅度较大,表明这可以作为高血压脑出血后自身修复潜能及病情轻重的重要观察指标,同时脑出血后机体存在CD_(34)^+、CD_(166)^+细胞动员,亦表明脑出血后机体存在内源性干细胞的动员,参与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白细胞CD_34^+ CD_166^+
下载PDF
脑外伤病人外周血CD_(34)^+细胞及白细胞含量的动态变化
2
作者 薛洪利 王乃庚 于春泳 《沈阳部队医药》 2012年第2期81-84,共4页
为动态观察并探讨不同损伤程度的颅脑损伤病人外周血白细胞及CD_(34)^+细胞的变化及同预后的关系,以及二者升高的机制和临床意义,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伤后6h内入院脑外伤病人,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ale,GCS)分为... 为动态观察并探讨不同损伤程度的颅脑损伤病人外周血白细胞及CD_(34)^+细胞的变化及同预后的关系,以及二者升高的机制和临床意义,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伤后6h内入院脑外伤病人,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ale,GCS)分为轻重两组,同时选择我院体检中心健康成年人15名,作为对照组。于入院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1天、第14天抽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_(34)^+细胞含量;用血细胞分析仪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同时观察病情变化,追踪预后,按照病人预后不同情况分成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分析相关数据。结果表明,30例颅脑损伤病人外周血白细胞及CD_(34)_^+细胞数量随病程的发展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损伤越重、GCS评分越低,白细胞及CD_(34)^+细胞计数越高,预后越差,白细胞升高持续时间越长,预后愈差。外周血CD_(34)^+细胞在颅脑损伤后轻、重两组病人,各时间段逐步升高。重症病人自第3天与正常对照组出现统计学差异,明显高于轻症组病人,轻、重症两组间比较,在第7、11、14天有统计学差异。白细胞计数在伤后迅速升高并逐步下降,同CD_(34)^+细胞变化未见正相关。本研究认为,外周血白细胞及CD_(34)^+细胞,在颅脑损伤病人急性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计数增高越明显,持续时间越长,结果预后越差。外周血白细胞及CD_(34)^+细胞计数的变化可以成为判断其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白细胞 CD_(34)^+细胞 动态变化
下载PDF
经眶上入路直径3cm圆形骨窗和2cm×4cm长方形骨窗的比较研究
3
作者 薛洪利 许锋 于春泳 《沈阳部队医药》 2012年第2期89-92,共4页
为比较直径3.0 cm圆形骨窗与2.0 cm×4.0 cm长方形骨窗的显露范围及对手术的影响,在尸头上采用显微解剖模拟眶上锁孔手术入路观察两骨窗显露范围的方法,并对其进行比较。解剖尸头后于同一术野先后采取直径3.0 cm骨窗、2.0 cm×4... 为比较直径3.0 cm圆形骨窗与2.0 cm×4.0 cm长方形骨窗的显露范围及对手术的影响,在尸头上采用显微解剖模拟眶上锁孔手术入路观察两骨窗显露范围的方法,并对其进行比较。解剖尸头后于同一术野先后采取直径3.0 cm骨窗、2.0 cm×4.0 cm骨窗开颅,测量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在两骨窗下显露最大长度的差值,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cm×4.0cm骨窗较直径3.0 cm骨窗对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的显露长度,范围更加广泛,具有统计学差异,(P_(ACA)=0.000;P_(MCA)=0.000)。长方形骨窗与圆形骨窗对大脑中动脉显露的最远点到前床突的直线距离分别为28.50±2.02 mm和23.63±3.46 mm,对大脑前动脉的显露的最远点到前床突的直线距离分别为26.58±2.56 mm和25.48±2.38 mm。长方形骨窗对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的显露的最远点与圆形骨窗对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的显露的最远点间的直线距离分别为5.78±0.98 mm和5.62±0.87 mm。结论:眶上锁孔入路中2.0 cm×4.0 cm长方形的骨窗较直径3.0 cm的圆形骨窗的显露范围增大;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长方形骨窗更具有实用性,可以良好显露前颅底及鞍区的解剖结构,适用于该区病变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孔开颅 眶上入路 圆形骨窗 长方形骨窗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血清内皮素的影响
4
作者 薛洪利 许英男 于春泳 《沈阳部队医药》 2012年第3期164-166,共3页
通过临床观察丹参酮ⅡA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血清中内皮素(endothelin,ET)的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为丹参酮ⅡA在脑血管疾病上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按照是否有意... 通过临床观察丹参酮ⅡA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血清中内皮素(endothelin,ET)的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为丹参酮ⅡA在脑血管疾病上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按照是否有意识障碍分层,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为有意识障碍15例,无意识障碍15例,均于发病72h内接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丹参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每天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40—60mg,静脉滴注15天。人组后1天、3天、7天、14天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ET水平。结果表明,试验组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与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1.0%和13.2%,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试验组血清E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丹参酮ⅡA注射液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确实,既可促进神经功能尽快恢复,又不增加再出血的危险性,其机制之一可能与降低血浆ET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痉挛 丹参酮ⅡA 血清内皮素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血中内皮素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5
作者 薛洪利 杨光 于春泳 《沈阳部队医药》 2012年第3期161-163,共3页
为观察丹参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不同时期血中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探讨其对于脑出血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作用机制,按照入选及排除标准,选取60例发病24h内就诊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组和丹参... 为观察丹参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不同时期血中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探讨其对于脑出血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作用机制,按照入选及排除标准,选取60例发病24h内就诊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组和丹参组,每组30例。丹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加用丹参注射液10ml静脉滴注,连用14天。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两组在用药前和用药后第1、3、7、14天血中ET水平。计算治疗前后头部CT显示的血肿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表明,①血ET水平:常规组在用药前及用药后第1天与丹参组比较无差异(P〉0.05);常规组在用药后第3、7、14天均高于丹参组(P〈0.05)。②头部CT显示的血肿量:常规组在用药前与丹参组无差异(P〉0.05),丹参组在用药后14天与常规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常规组在用药前与丹参组无差异(P〉0.05),丹参组在用药后14天与常规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结论:①丹参注射液通过降低血ET水平减轻脑水肿和脑组织损伤可能是其治疗的作用机制之一;②丹参注射液的安全性较好,早期应用无再出血倾向;③丹参注射液可以促进血肿吸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丹参 内皮素
下载PDF
脑外伤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及白细胞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薛洪利 王乃庚 于春泳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24期7256-7260,共5页
目的动态观察并探讨不同损伤程度的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CD34+细胞的变化及同预后的关系,以及二者升高的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0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条件为:伤后6h内入院;通过询问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确定无其他部位严... 目的动态观察并探讨不同损伤程度的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CD34+细胞的变化及同预后的关系,以及二者升高的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0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条件为:伤后6h内入院;通过询问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确定无其他部位严重损伤、感染及血液系统疾病;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重两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中心健康成年人15例作为对照组,向患者组家属及对照人员详细解释本研究的目的与方法,签署知情同意书。于入院第1、3、5、7、11、14天抽取患者组及对照组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4+细胞含量;用血细胞分析仪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追踪预后,按照患者预后不同情况分成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30例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CD34+细胞数量随病程的发展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损伤越重、GCS评分越低、白细胞及CD34+细胞计数越高,预后越差,白细胞升高持续时间越长,预后愈差。外周血CD34+细胞在颅脑损伤后轻、重两组患者,各时间段逐步升高。重症患者自第3天与正常对照组出现统计学差异,明显高于轻症组患者,轻、重症两组间比较,在第7、11、14天有统计学差异(P<0.05)。白细胞计数在伤后迅速升高并逐步下降,同CD34+细胞变化未见正相关。结论外周血白细胞及CD34+细胞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计数增高越明显,持续时间越长,结果预后越差,可以作为判断其预后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白细胞计数 抗原 CD34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