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防灾成果简述
1
作者 李凤翼 刘建 《气象与环境学报》 1990年第4期40-42,共3页
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近30年来,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和预防工作的指示”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贯彻科研为气象业务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实行科研、业务、生产相结合,在台风、暴雨、冰雹、低温冷害。
关键词 区域气象中心 灾害性天气预报 气象业务 冰雹天气 低温冷害 特大暴雨 数值预报模式 暴雨预报 理论联系实际 热带高压
下载PDF
利用气象卫星诊断沈阳地区的城市热岛 被引量:9
2
作者 赵大庆 韩玺山 《环境保护科学》 CAS 1991年第3期1-4,15,共5页
本文应用美国TIROS——N/NOAA极轨气象卫星资料,诊断沈阳地区的下垫面温度场,诊断结果表明晴空条件下城市的地表温度均高于郊区,存在着明显的城市热岛现象;热岛的强度与城市内部土地使用状况有关,河流水域在夏、秋季对城市热岛有较强的... 本文应用美国TIROS——N/NOAA极轨气象卫星资料,诊断沈阳地区的下垫面温度场,诊断结果表明晴空条件下城市的地表温度均高于郊区,存在着明显的城市热岛现象;热岛的强度与城市内部土地使用状况有关,河流水域在夏、秋季对城市热岛有较强的缓解作用;热岛的强度和范围随季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 沈阳地区 气象卫星 诊断
下载PDF
区域气候模式RegCM_NCC在东北地区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辑 王小桃 +1 位作者 李菲 安昕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年第3期1-6,共6页
引进国家气候中心业务化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_NCC,通过操作系统调试、模拟区域确定、模式分辨率调整等本地化工作,初步建立了针对东北地区的区域气候模式系统,并应用该模式以夏季为例,对东北地区的气候进行了15 a(1991—2005年)时间长... 引进国家气候中心业务化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_NCC,通过操作系统调试、模拟区域确定、模式分辨率调整等本地化工作,初步建立了针对东北地区的区域气候模式系统,并应用该模式以夏季为例,对东北地区的气候进行了15 a(1991—2005年)时间长度的数值积分试验。结果表明:模式对环流特征和东北地区地面气温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对气温模拟存在系统性的暖偏差,对降水模拟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区域气候模式 气候模拟和检验
下载PDF
辽宁省城市化发展对区域气温序列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春雨 任国玉 +1 位作者 王颖 严晓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251-14254,共4页
利用1961~2006年辽宁省50个气象站的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大中城市站、小城市站、国家基本/基准站和乡村站的气温变化趋势特点,重点研究了城市化对城镇站和国家站气温记录的影响程度和相对贡献比例。结果表明:近46年辽宁省所有台站的年... 利用1961~2006年辽宁省50个气象站的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大中城市站、小城市站、国家基本/基准站和乡村站的气温变化趋势特点,重点研究了城市化对城镇站和国家站气温记录的影响程度和相对贡献比例。结果表明:近46年辽宁省所有台站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都呈增温趋势,且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率远大于平均最高气温;增温率大小依次为:大中城市站>小城市站>国家基本/基准站>乡村站;城市热岛效应对气温的影响是显著的,尤其近20多年更加明显;由于热岛效应增强的影响,辽宁省各类城市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化影响。其中大中城市站、小城市站和国家站的年平均热岛增温分别为0.05℃/10a、0.03℃/10a和0.01℃/10a,其热岛增温贡献率分别为14.9%、5%和3.3%。此外,城市热岛增温还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气温序列 城市热岛效应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气象卫星遥感在辽宁海岛气候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韩玺山 赵大庆 赵彦 《气象与环境学报》 1993年第2期20-24,共5页
1引言海岛气候是海岛自然环境及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海岛气候的成因、特征和变化,对于了解海岛自然环境和资源状况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我省海岛有506个,其中有人居住岛仅20多个,因此开展气候调查,对我省海岛资源的综合开发和保... 1引言海岛气候是海岛自然环境及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海岛气候的成因、特征和变化,对于了解海岛自然环境和资源状况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我省海岛有506个,其中有人居住岛仅20多个,因此开展气候调查,对我省海岛资源的综合开发和保护管理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资源调查 气候调查 卫星遥感 冷水团 冷水舌 海温 海洋岛 海岛资源 石城岛 温跃层
下载PDF
利用气象卫星资料诊断辽宁中部城市群热岛的研究
6
作者 赵大庆 韩玺山 《气象与环境学报》 1992年第4期18-20,共3页
城市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及城市人口的增加,使城市范围内形成了以热岛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气候。辽宁中部的五大城市即沈阳、抚顺、本溪、辽阳、鞍山均为重工业城市,市内烟囱林立,人口密集,厂矿企业众多,城市之间的小型厂矿和乡... 城市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及城市人口的增加,使城市范围内形成了以热岛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气候。辽宁中部的五大城市即沈阳、抚顺、本溪、辽阳、鞍山均为重工业城市,市内烟囱林立,人口密集,厂矿企业众多,城市之间的小型厂矿和乡镇企业星罗棋布,构成了特有的下垫面温度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城市群 重工业城市 城市气候 城市工商业 交通运输业 下垫面 城市之间 城市人口 地表温度 AVHRR
下载PDF
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评估 被引量:26
7
作者 李晶 林蓉 +5 位作者 张海娜 吕志红 王艳 胡春丽 李菲 刘晓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63-3566,共4页
利用辽宁省1971~2008年农业生产资料及气象灾害资料,计算了干旱、洪涝、大风冰雹、低温冻害的影响权重、成灾率及其变异值,进一步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并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了等级划分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粮食产量... 利用辽宁省1971~2008年农业生产资料及气象灾害资料,计算了干旱、洪涝、大风冰雹、低温冻害的影响权重、成灾率及其变异值,进一步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并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了等级划分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粮食产量与相应年农业气象灾害存在负相关关系,1989、1997、2000年农业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粮食产量相应严重减产。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小灾情出现频率最大,占总年数的39%,同时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随年代逐渐增大;干旱影响权重为63.0%,成为当前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农业生产 影响评估 辽宁
下载PDF
辽宁省近44年夏季降水变化及区域特征分析 被引量:36
8
作者 赵春雨 张运福 王颖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6-61,共6页
利用辽宁省39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4年夏季(6—8月)的降水资料,通过趋势系数、REOF、滑动均方差等方法,对辽宁省近44年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夏季降水长期变化呈微弱的减少趋势,以14mm/10a的速率减少... 利用辽宁省39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4年夏季(6—8月)的降水资料,通过趋势系数、REOF、滑动均方差等方法,对辽宁省近44年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夏季降水长期变化呈微弱的减少趋势,以14mm/10a的速率减少。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降水以偏多为主,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降水偏少,80年代中期降水偏多,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降水偏少,90年代中期降水偏多,90年代后期至今降水一直持续偏少。辽宁夏季降水分为中北部地区及盘锦、抚顺、营口地区、辽河以西部地区、东南部地区3个不同的区域,3个区夏季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都为减少趋势,其中东南部地区降水减少趋势明显大于其他两个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夏季降水 趋势分析 区域特征
下载PDF
辽宁省电线积冰特征与电网冰区划分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龚强 汪宏宇 +7 位作者 蔺娜 顾正强 晁华 于华深 袁国恩 高杰 鲍星辉 顾同刚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9-556,共8页
采用辽宁省11个电线积冰观测气象站1980-2007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辽宁省电线积冰现象的特点,并结合历史电网冰灾事故调查情况及易发生冰灾事故的气候特点对辽宁省电网冰区进行了初步划分.结果表明:电线积冰现象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大致具... 采用辽宁省11个电线积冰观测气象站1980-2007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辽宁省电线积冰现象的特点,并结合历史电网冰灾事故调查情况及易发生冰灾事故的气候特点对辽宁省电网冰区进行了初步划分.结果表明:电线积冰现象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大致具有辽东南、东北、辽东湾东北岸地区电线积冰现象较多的特点,且大部分地区雾凇日数多于雨凇;电线积冰日数的年际间波动较大,可发生在10月至次年4月,1月最多,11月雨凇明显居多.气象站观测到的最大冰厚、直径、冰重分别为53mm、68 mm和196 g,折算成最大标准冰厚、100 a一遇最大设计冰厚为6.6、7.8 mm.各地观测到的最大冰重多以雨凇出现,最长连续时间为4 d;气温低于0℃时,雨凇形成一般具有降雨和降温过程,雾凇形成一般具有空气湿度高、风速小的特点.2007年3月4日,红沿河核电厂气象站记录到辽宁省历史以来所观测记录到的最强电线积冰事件,其标准冰厚为25.7 mm,属重冰程度.可将辽宁全省30a、50 a一遇冰区均划分为轻冰区,而位于辽东湾东部的营口、盖州、熊岳、瓦房店沿海一带为100 a一遇的中冰区,红沿河核电厂附近地区为100 a一遇的重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积冰 特征 电网冰区划分 辽宁省
下载PDF
沈阳市城市效应对气温的影响及气温预报方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凤华 班显秀 张文兴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5-38,共4页
根据沈阳市城区与观象台 (郊区 )的同步观测资料 ,分析了两地日最高最低温差的变化规律 ,并与前期的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 ,揭示出由于气象条件的变化所造成的城郊温差的不规则变化 ,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沈阳市日最高最低温度的预报... 根据沈阳市城区与观象台 (郊区 )的同步观测资料 ,分析了两地日最高最低温差的变化规律 ,并与前期的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 ,揭示出由于气象条件的变化所造成的城郊温差的不规则变化 ,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沈阳市日最高最低温度的预报方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统计预报 沈阳市 城市热岛效应 气温预报
下载PDF
辽宁省大雾演变规律及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辑 陈传雷 龚强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2-117,共6页
利用辽宁省25个代表站1951—2005年的大雾资料,分析了辽宁省大雾雾日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演变规律、雾与全球变暖及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受气候变暖的影响,辽宁省沿海地区大雾日数逐年递增,内陆地区大雾日数逐年递减;空气污染的减... 利用辽宁省25个代表站1951—2005年的大雾资料,分析了辽宁省大雾雾日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演变规律、雾与全球变暖及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受气候变暖的影响,辽宁省沿海地区大雾日数逐年递增,内陆地区大雾日数逐年递减;空气污染的减轻也是造成沈阳市雾日减少的原因之一;大雾的地域分布呈现“两高三低”的形势,沿海地区的大雾主要出现在4—7月,内陆地区的大雾主要出现在9月—次年1月;全省大雾雾日呈线性增加趋势,增加的趋势比较平稳,呈现以10年左右周期交替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前,沈阳大雾存在2种变化周期,分别为6-8和15年,80年代后仅存在15年的周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空间分布特征 时间演变规律 气候变暖 辽宁省
下载PDF
辽西地区春播期土壤湿度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小桃 李辑 +3 位作者 晁华 李晶 张海娜 马晓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0-255,共6页
利用1981—2011年辽西地区土壤相对湿度、降水和气温资料,对该区土壤湿度和降水变化特征及二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湿度具有明显干化趋势,同期降水不是唯一影响因子;春播期土壤湿度与前秋降水正相关,深层相关系数为0.69,与底墒... 利用1981—2011年辽西地区土壤相对湿度、降水和气温资料,对该区土壤湿度和降水变化特征及二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湿度具有明显干化趋势,同期降水不是唯一影响因子;春播期土壤湿度与前秋降水正相关,深层相关系数为0.69,与底墒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84,如此显著的正相关是由于北方特有的封冻雨,秋季降水封冻在土壤里,到第二年春季,气温升高,解冻返浆,土壤变得湿润;5月土壤湿度与同期降水呈正相关,浅层相关系数为0.67,与气温呈负相关,深层相关系数为-0.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地区 春播期土壤湿度 底墒 气象影响因子
下载PDF
辽宁省近48年气象干旱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晶 吕志红 +1 位作者 林蓉 刘晓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566-3568,共3页
利用辽宁省50个观测站1961-2008年的逐日气温、降水资料,以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作为干旱划分标准,对历年干旱的强度、发生频率、持续日数及影响范围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旱、夏旱、秋旱3类干旱均存在影响范围扩大、强度增加趋势... 利用辽宁省50个观测站1961-2008年的逐日气温、降水资料,以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作为干旱划分标准,对历年干旱的强度、发生频率、持续日数及影响范围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旱、夏旱、秋旱3类干旱均存在影响范围扩大、强度增加趋势,春旱影响范围、强度变化最明显;春旱日数变化以减少趋势为主,夏旱、秋旱日数变化以增加趋势为主;西部春旱发生频率较高,东部各种干旱发生频率相对都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干旱强度 干旱范围 变化趋势
下载PDF
东北地区农业气象灾害定量评估 被引量:26
14
作者 张海娜 李晶 +3 位作者 吕志红 王艳 林蓉 戴欣童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年第3期24-28,共5页
利用1971—2008年东北地区农业生产资料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资料,计算了干旱、洪涝、风雹和低温冷害的影响权重、成灾率及其变异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4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并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干旱影响权重最大... 利用1971—2008年东北地区农业生产资料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资料,计算了干旱、洪涝、风雹和低温冷害的影响权重、成灾率及其变异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4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并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干旱影响权重最大,并呈增加趋势;黑龙江省各种灾害权重均大于吉林省、辽宁省;东北地区气象灾害以小灾和轻灾为主,但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特别是2000年以来,重大灾害的发生频率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定量评估 东北地区
下载PDF
辽宁气候变化及若干气象灾害的事实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赵春雨 曲晓波 +1 位作者 王颖 夏梅艳 《灾害学》 CSCD 2007年第4期77-80,共4页
利用辽宁省1961~2005年39个气象观测站的常规地面观测资料,采用趋势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辽宁省近45年的气候变化特征。采用沙道夫干湿指数分析了辽宁省近45年的旱涝变化趋势;同时研究了辽宁省夏季低温冷害和沙尘天气的变化。结果... 利用辽宁省1961~2005年39个气象观测站的常规地面观测资料,采用趋势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辽宁省近45年的气候变化特征。采用沙道夫干湿指数分析了辽宁省近45年的旱涝变化趋势;同时研究了辽宁省夏季低温冷害和沙尘天气的变化。结果表明,近45年来辽宁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气候向暖干化方向发展。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近45年来辽宁的干旱有增加趋势、洪涝减少,夏季低温冷害明显减少,沙尘日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象灾害 辽宁
下载PDF
长春市PM_(10)污染与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周德平 齐颖 +1 位作者 甘露林 高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8034-8036,共3页
利用近3年长春市环境监测资料与同期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长春市主要污染物PM10的季节演变特征,并对PM10浓度与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能见度、平均风速和气压6个气象要素的统计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年中PM10年均浓... 利用近3年长春市环境监测资料与同期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长春市主要污染物PM10的季节演变特征,并对PM10浓度与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能见度、平均风速和气压6个气象要素的统计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年中PM10年均浓度没有明显起伏,均在0.097~0.100mg/m3;PM10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采暖期最高,春季沙尘期次之,夏季降雨期最低;3年中PM10污染以II级为主,占87.7%;PM10污染较重的当天,往往会伴随出现雾、烟幕、大风、沙尘等天气现象;PM10浓度与平均气温、降水量、能见度和平均风速呈显著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和气压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季节变化 气象要素
下载PDF
辽东半岛西岸海陆风及热内边界层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殷达中 刘万军 李佣佐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8-11,共4页
应用1993年在辽东半岛西岸进行的现场观测试验资料,对该地出现海陆风及热内边界层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该地海陆风在各个月份出现的频率、海风起止时间、海风伸向内陆的距离等,同时还得到了热内边界层的高度随离海岸距离改变的... 应用1993年在辽东半岛西岸进行的现场观测试验资料,对该地出现海陆风及热内边界层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该地海陆风在各个月份出现的频率、海风起止时间、海风伸向内陆的距离等,同时还得到了热内边界层的高度随离海岸距离改变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半岛 海陆风 热内边界层 观测研究
下载PDF
实时气象资料归档与检索系统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恕 戴萍 +2 位作者 刘晓梅 方晓 李晶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年第1期56-59,共4页
实时气象资料归档与检索系统是沈阳中心气象台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研制开发的气象资料应用管理系统。系统以磁盘阵列和DVD光盘为主要存储介质,利用自动分类、光盘刻录的自动控制和多样化的检索技术,实现了气象资料的自动存储与管理。介... 实时气象资料归档与检索系统是沈阳中心气象台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研制开发的气象资料应用管理系统。系统以磁盘阵列和DVD光盘为主要存储介质,利用自动分类、光盘刻录的自动控制和多样化的检索技术,实现了气象资料的自动存储与管理。介绍了系统的功能特点和自动控制光盘刻录技术,为其他资料存储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资料 存储结构 资料归档 数据检索
下载PDF
东北夏季降水年代际、年际变化的区域差别 被引量:13
19
作者 龚强 汪宏宇 +1 位作者 王盘兴 李丽平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2-678,共7页
采用REOF方法对我国东北夏季降水异常进行了区划,并通过周期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各分区降水年代际、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夏季降水异常可划分为南部、中部、东部、西南部、西北部和北部6个区域,东南部(包括前3个区域)的年代际变化... 采用REOF方法对我国东北夏季降水异常进行了区划,并通过周期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各分区降水年代际、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夏季降水异常可划分为南部、中部、东部、西南部、西北部和北部6个区域,东南部(包括前3个区域)的年代际变化高于西北部(后3个区域)。50 a来东北全区夏季降水没有明显变干或变湿的倾向,但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其中,南部与全区旱涝在两种时间尺度上(特别在年代际尺度上)的相关均较高;东部与全区的相关也主要表现在年代际尺度上,而中部、西南部主要表现在年际尺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降水异常 区划 年代际和年际变化 东北地区
下载PDF
农业气象灾害分析子系统与业务主系统的集成处理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宏博 冯锐 +4 位作者 戴萍 张玉书 纪瑞鹏 武晋雯 周恩泽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年第6期31-34,共4页
基于ArcGIS 9.2的平台功能,在ArcGIS二次开发语言VBA环境下研制开发了"农业气象灾害分析子系统"。结果表明:通过对系统通用功能进行较大的扩充改进,增强了系统服务于省级农业气象灾害分析的稳定性、可调控性与可移植性。与&qu... 基于ArcGIS 9.2的平台功能,在ArcGIS二次开发语言VBA环境下研制开发了"农业气象灾害分析子系统"。结果表明:通过对系统通用功能进行较大的扩充改进,增强了系统服务于省级农业气象灾害分析的稳定性、可调控性与可移植性。与"省级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主系统集成,完善了农业气象服务平台灾害监测预测方面的分析功能,可为省级农业气象干旱、洪涝等灾害监测预测提供分析处理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9.2 农业气象灾害分析子系统 业务主系统 集成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