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康胶囊减少冷刀宫颈锥切术后阴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施鹏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88-89,91,共3页
目的:观察致康胶囊在冷刀宫颈锥切手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中的止血作用。方法:采用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的186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按照手术时间顺序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术后均常规口服抗生素,观察组术后宫颈局部加用致康胶... 目的:观察致康胶囊在冷刀宫颈锥切手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中的止血作用。方法:采用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的186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按照手术时间顺序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术后均常规口服抗生素,观察组术后宫颈局部加用致康胶囊喷抹,每日1次,每次0.6 g,共3 d。结果:观察组术后阴道出血明显减少。结论:致康胶囊治疗宫颈良性病变冷刀宫颈锥切术后阴道出血的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康胶囊 宫颈良性病变 冷刀锥切术 并发症
下载PDF
骨髓源性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2
作者 韩莹 施鹏 +4 位作者 王奕丹 闫青爽 韩清 吴璠 张玲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76-79,共4页
目的:探索大鼠骨髓源性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培养、诱导分化及鉴定方法。方法:取大鼠股骨并冲洗骨髓腔,梯度密度离心法获单个核细胞后内皮细胞培养液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CD34、vW... 目的:探索大鼠骨髓源性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培养、诱导分化及鉴定方法。方法:取大鼠股骨并冲洗骨髓腔,梯度密度离心法获单个核细胞后内皮细胞培养液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CD34、vWF、CD133、ⅧF,以及摄取DiL-acLDL的能力进行鉴定。结果:新分离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呈圆形,2 d后细胞贴壁,呈梭形或纺锤形,7 d呈集落或线状排列,10 d接近融合,呈鹅卵石样排列;贴壁细胞CD34、ⅧF、vWF、CD133均表达阳性,能摄取Dil-acLDL并结合FITC-Lectin-UEA-1。结论: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出EPCs,并初步建立了骨髓源性EPCs分离培养、诱导分化及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内皮祖细胞 鉴定
下载PDF
脊髓后角神经元蛋白激酶C活化与哮喘及地塞米松的关系
3
作者 谷春雨 曹德寿 +1 位作者 刘春霞 方秀斌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在哮喘豚鼠C7~T5段脊髓后角的表达及地塞米松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3/06在中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实验室进行,健康白色豚鼠40只,随机分为4组:①生理盐水组8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10d后雾化吸入生理盐水,隔日...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在哮喘豚鼠C7~T5段脊髓后角的表达及地塞米松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3/06在中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实验室进行,健康白色豚鼠40只,随机分为4组:①生理盐水组8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10d后雾化吸入生理盐水,隔日1次,共20d。②单纯致敏组8只,腹腔注射100g/L卵蛋白(含等量氢氧化铝凝胶)1mL,10d后雾化吸入生理盐水,隔日1次,共20d。③哮喘组12只,腹腔注射100g/L卵蛋白(含等量氢氧化铝凝胶)1mL,10d后雾化吸入10g/L卵蛋白溶液(不含氢氧化铝凝胶),隔日1次,共20d。④地塞米松组12只,操作同哮喘组,从激发哮喘后第6天起,每天于哮喘后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犤2mg/(kg·d)犦,1次/d,共5次。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迹观察哮喘豚鼠C7~T5段脊髓后角蛋白激酶C(参与支气管平滑肌增殖)蛋白变化。结果:40只豚鼠均进入结果分析。C7~T5段脊髓后角蛋白激酶C的表达变化:生理盐水组与单纯致敏组豚鼠表达基本相近(0.113±0.009,0.116±0.007,t=1.554,P>0.05);;哮喘组豚鼠表达比生理盐水组明显上调(0.176±0.010,t=23.033,P<0.01),地塞米松组表达则明显低于哮喘组(0.128±0.009,t=17.359,P<0.01)。结论:哮喘豚鼠内脏感觉传入部位C7~T5段脊髓后角蛋白激酶C呈过表达,应用地塞米松可抑制蛋白激酶C表达的增加。此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哮喘发病过程中有神经免疫机制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地塞米松 脊髓 哮喘
下载PDF
HPV16 18 E6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4
作者 潘静坤 翟宁 +4 位作者 林莉 杨秋实 关超 赵湘 李建华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71-872,共2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和(或)18 E6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的关系。方法采用...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和(或)18 E6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SCC30例、CIN52例和16例正常宫颈脱落细胞中HPV16和(或)18E6蛋白的表达。结果在上述各组宫颈脱落细胞中HPV16和(或)18E6表达阳性率分别76.7%(23/30)、51.9%(27/52)和12.5%(2/16);其中在CSCC宫颈脱落细胞中HPV16和(或)18E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表达(P<0.01);CINⅡ、Ⅲ组的表达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INⅠ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存在HPV16和(或)18 E6癌基因的表达。宫颈脱落细胞中HPV16和(或)18 E6癌基因的过度表达与CSCC及CINⅡ、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免疫印迹法 宫颈脱落细胞 宫颈鳞状细胞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