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分型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1
作者 吴桂平 李晓君 +4 位作者 张艳红 赵金晶 王宁夫 曾定尹 齐国先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6-217,共2页
目的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了解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冠状动脉病变与临床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诊断为 UAP并进行冠脉造影的 74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初发劳累型心绞痛单支病变与多支病变相比有极显著差异 (P<0 .0 1 ) ,初发劳累型... 目的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了解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冠状动脉病变与临床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诊断为 UAP并进行冠脉造影的 74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初发劳累型心绞痛单支病变与多支病变相比有极显著差异 (P<0 .0 1 ) ,初发劳累型心绞痛与恶化劳累型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 ,混合型心绞痛单支病变相比有显著差异 (P<0 .0 5)。梗死后心绞痛次全或完全闭塞明显增多 (51 .0 9% ) ,与其他各型心绞痛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P<0 .0 5) ,此型血栓的检出率较高 (1 4 .8% )。恶化劳累型、梗死后心绞痛及混合型心绞痛 ,其冠状动脉病变 ,以多支病变、偏心型、复杂型病变及 B、C型病变发生率较高 ,其与初发劳累型、变异型、静息型心绞痛相比有显著差异 (P<0 .0 5)。结论  (1 )初发劳累型心绞痛单支病变、同心型及 A型病变多见。 (2 )梗死后心绞痛冠脉血管次全或完全闭塞多见。 (3)恶化劳累型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及混合型心绞痛冠脉病变 ,多表现为多支、偏心型、复杂型及 B、C型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分型 冠状动脉病变 UAP 冠脉造影 劳累型心绞痛 梗死后心绞痛 混合型心绞痛
下载PDF
房早引发其后窦性心律伴右束支阻滞蝉联现象分析(摘要)
2
作者 吴桂平 刘少稳 林治湖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2期168-168,共1页
目的 蝉联现象是一种较常见的心电图现象 ,常常发生于心房颤动时 ,出现于窦性心律时的蝉联现象还很少有报道 ,我们报道房早引发其后窦性心律伴伴右束支蝉联现象一例给同道讨论分析。方法和结果 病人 ,女 ,5 6岁 ,因心慌不适来医院检... 目的 蝉联现象是一种较常见的心电图现象 ,常常发生于心房颤动时 ,出现于窦性心律时的蝉联现象还很少有报道 ,我们报道房早引发其后窦性心律伴伴右束支蝉联现象一例给同道讨论分析。方法和结果 病人 ,女 ,5 6岁 ,因心慌不适来医院检查 ,连续记录II导联心电图。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P波略高尖。P’3、7、11、2 8为提前出现的异位P波 ,均下传 ,P’3、2 8后为窄QRS波群 ,P’7、11后为宽QRS波群 ,P’7、11前的窦性下传P波也为宽QRS波群 ,所有宽的QRS波群均呈右束支阻滞图形。在规律的窦性心律P -P间期为 0 .68(0 .72秒 )后出现的房早下传呈窄QRS波群 (P’3、2 8) ,继发于房早后较长代偿间期的第二个窦性P波下传呈宽QRS波群。P’ -QRS3代偿间期为0 .90秒 ,比前一个窦性周期 0 .68秒延长 0 .2 2秒 ,造成下一个窦性 (0 .66秒 )P波落于右束支不应期内而呈宽QRS。P’ -QRS11同样形成 0 .88秒的代偿周期 ,P -QRS12正常 ,但P -QRS12—P -QRS13周长又缩短为 0 .64秒 ,又一次使P14下传落入右束支不应期 ,故QRS14变宽 ,其后一系列P -QSR的QRS均为宽的 ,直至P -QRS2 1周期 ,其周长仅延长 0 .0 4秒 ,而过了不应期才正常下传。结论 该患者连续出现右束支阻滞图形的原因 ,可能为激动通过左束支下传经间隔传入右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束支阻滞 蝉联现象 心电图 窦性心律不齐 心房早搏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及D-聚合体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冯丰 马宏辉 +6 位作者 王宁夫 王德玉 赵虹 焦克荣 张湘兰 白春锦 徐萍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第5期336-337,共2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凝血因子 相关抗原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 WF)及D-聚合体 (D- D)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 2 0 0例高血压病患者 (其中包括7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凝血因子 相关抗原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 WF)及D-聚合体 (D- D)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 2 0 0例高血压病患者 (其中包括7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和 76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 D- D及 v WF水平 ,比较高血压 2级、3级及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的 D- D及 v WF的变化。结果 高血压病 3级血浆 v WF显著高于高血压 2级及正常对照组 (P<0 .0 1) ;高血压 2级也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前后二者比较差异显著 (P<0 .0 0 1) ,各级高血压病 D- D变化无差异。结论 随着高血压病的进展 ,血浆中 v WF水平随之升高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达到高水平 ,经过治疗后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 D-聚合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