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外科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尹昱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419-420,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8-10~2012-08因椎管内神经鞘瘤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患者45例(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43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回顾性研...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8-10~2012-08因椎管内神经鞘瘤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患者45例(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43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回顾性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17.4±22.7 min,术中出血量114.5±14.3 ml,术后住院时间10.2±2.7 d,脊柱稳定稳定率为97.8%,与对照组比较,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新型有效方法,具有恢复快,安全性高,效果显著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神经鞘瘤 半锥版 显微 后入路
下载PDF
基于IKAP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王群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4期162-164,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于该院行脑血管介入术的8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 目的:观察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于该院行脑血管介入术的8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IKAP理论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疾病知晓率、护理前后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为92.00%(46/50),高于对照组的76.0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2、3个月后,两组B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胡护理后,两组PSQ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KAP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可提高疾病知识知晓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以及降低睡眠质量评分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理论 延续性护理 脑血管介入术 疾病知识 自我管理 睡眠质量
下载PDF
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手术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荣道建 杨晓健 +3 位作者 赵俊伟 段云平 高宝山 常庆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3期132-134,共3页
目的总结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等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系统回顾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患者256例,其中三叉神经痛134例,面肌痉挛117... 目的总结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等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系统回顾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患者256例,其中三叉神经痛134例,面肌痉挛117例,舌咽神经痛5例。结果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有效率为94.8%,面肌痉挛患者为96.6%,5例舌咽神经痛患者术后症状均消失。本组术后发生轻度不良反应者15例,占5.9%;发生较重并发症6例,占2.3%,没有死亡病例。术后有效的患者中,16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6个月,复发12例,复发率为7.1%。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有效方法,良好的外科手术技能可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舌咽神经痛
下载PDF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8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文军 陈伟 +1 位作者 魏德鑫 李志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期73-74,共2页
目的研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80例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将8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40例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各为一组... 目的研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80例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将8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40例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各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血管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血管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促进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微小RNA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根 孙冬弢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神经胶质瘤是一类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系统肿瘤,胶质瘤细胞增殖快,呈侵袭性生长,与脑组织边界不清,大部分难以做到全部切除,恶性胶质瘤的难治性主要取决于其增殖、侵袭特性。微小RNA(miRNAs)广泛存在真核生物中,是一组不编码蛋白质的短序列... 神经胶质瘤是一类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系统肿瘤,胶质瘤细胞增殖快,呈侵袭性生长,与脑组织边界不清,大部分难以做到全部切除,恶性胶质瘤的难治性主要取决于其增殖、侵袭特性。微小RNA(miRNAs)广泛存在真核生物中,是一组不编码蛋白质的短序列RNA,长度为20~24个核苷酸,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丰富,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miRNAs表达与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有着密切的关系,了解miRNAs研究进展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在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与侵袭中起促进作用的miRNAs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增殖 侵袭 微小RNA
下载PDF
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荣道建 吴玉平 +3 位作者 张海波 孙丕通 高宝山 李亮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7期396-399,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以来7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3D-CTA及DSA影像学资料,3D-CTA及DSA图像分别由两位神经外科医师及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对比分...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以来7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3D-CTA及DSA影像学资料,3D-CTA及DSA图像分别由两位神经外科医师及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手术证实72例患者共85个动脉瘤,其中单发动脉瘤61例;多发动脉瘤11例,9例发现2个动脉瘤,2例发现3个动脉瘤。3D-CTA发现67例80个动脉瘤,而DSA发现70例83个动脉瘤。动脉瘤体最大径及瘤颈宽度的测量值在CTA与DSA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D-CT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7.65%及94.12%,而DS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则分别为98.82%及97.65%,两组间也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 3D-CTA是一种快速、价廉的无创性检查技术,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并可准确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及大小,较好评估动脉瘤体、载瘤动脉及周围血管之间的关系,从而为选择适当的手术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直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三维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IL-6mRNA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潘德生 王成林 +4 位作者 刁宏宇 戚建飞 赵崇智 刘贵军 孙冬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0-251,共2页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6 (IL 6 )在人脑胶质瘤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RT PCR半定量法检测IL 6mRNA在 34例胶质瘤及 8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IL 6mRNA在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 79.4 %和 12 .5 % ,差异十分显著 ...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6 (IL 6 )在人脑胶质瘤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RT PCR半定量法检测IL 6mRNA在 34例胶质瘤及 8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IL 6mRNA在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 79.4 %和 12 .5 % ,差异十分显著 (P <0 .0 1) ,且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相关。结论 :IL 6可能在胶质瘤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MRNA 胶质瘤
下载PDF
134例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宋飞 魏明海 孙冬涛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诊断 治疗 CT MRI 外科手术 保守治疗
下载PDF
Fas/FasL与肿瘤免疫逃逸
9
作者 马永会 刘云会 +1 位作者 王文军 汪鸿亮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99-201,共3页
关键词 FAS FASL 肿瘤 免疫逃逸
下载PDF
亚低温脑保护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夏学巍 宋玉琴 吴飞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9-62,共4页
关键词 亚低温脑保护 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血清甲状腺抗体水平上升与脑梗死分型以及血管狭窄分布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雪美 路学荣 赵云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24期2585-2588,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甲状腺抗体水平上升与脑梗死分型及血管狭窄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入院的22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甲状腺抗体是否正常分为对照组(甲状腺抗体水平正... 目的研究血清甲状腺抗体水平上升与脑梗死分型及血管狭窄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入院的22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甲状腺抗体是否正常分为对照组(甲状腺抗体水平正常,n=178)与研究组(甲状腺抗体水平升高,n=50)。通过头部磁共振血管造影、磁共振成像、CT血管造影和全脑血管造影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分型及血管狭窄分布特征,分析甲状腺抗体[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上升与脑梗死分型及血管狭窄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分型中,研究组心源性栓塞者占比(22.00%)明显高于对照组(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动脉闭塞者占比(36.00%)明显高于对照组(2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塞或狭窄颅外动脉者占比(1.01%)明显低于对照组(1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动脉颅内段占比(3.00%)明显高于对照组(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所有变量后,甲状腺抗体水平升高是小动脉闭塞、心源性栓塞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脑梗死患者的甲状腺抗体升高后,其小动脉闭塞、心源性栓塞及椎动脉颅内段闭塞或狭窄发生风险更高,颅外动脉闭塞或狭窄发生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甲状腺抗体 血管狭窄 分型 心源性栓塞
下载PDF
胼胝体切开术治疗顽固性癫痫90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国祥 李润林 +4 位作者 梁玉峰 徐恩相 潘蔚然 陈久荣 王金泽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1990年第3期28-30,共3页
自从1940年Van Wagenen进行胼胝体切开术,治疗顽固性癫痫取得成功以来,近年来国内陆续报告,并取得一定效果。我们在1985年1月至1989年12月间对90例顽固性癫痫患者,实行了胼胝体切开术,其中25例同时行扣带束切断术,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顽固性癫痫 胼胝体切开术 癫痛 抗癫痛药物 持续状态 精神运动性发作 局限性发作 切断术 棘慢波 小发作
下载PDF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静 孙冬弢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6期581-583,共3页
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在血肿清除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方法2010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并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病人128例,根据术后是否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92例)。对影响病人术... 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在血肿清除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方法2010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并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病人128例,根据术后是否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92例)。对影响病人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并对独立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低血压、使用甘露醇、术后并发症(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血浆凝血酶时间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发现,年龄、使用甘露醇、低血压、术后并发症、GCS评分对影响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具有显著意义,属于独立危险因素(P<0.05);GCS评分的ROC曲线面积最大,其次为甘露醇治疗和术后并发症,年龄的ROC曲线面积最小。结论影响重度颅脑损伤血肿清除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因素较多,其中年龄、使用甘露醇、低血压、术后并发症、GCS评分是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应根据病情和独立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治疗措施以减轻肾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急性肾功能不全 危险因素 预防
下载PDF
脑损伤对脑组织氨基酸递质含量的影响
14
作者 李志彦 凌玫玫 +1 位作者 肖圣达 周玉坤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7-167,共1页
目的分析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氨基酸递质含量的表现特征,寻找对其干预的可能性。方法2001-02/2003-02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急性闭合性脑损伤患者92例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分为轻型组(GCS13~15分)19例,中型组... 目的分析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氨基酸递质含量的表现特征,寻找对其干预的可能性。方法2001-02/2003-02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急性闭合性脑损伤患者92例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分为轻型组(GCS13~15分)19例,中型组(GCS9~12分)51例,重型组(GCS3~8分)22例,全部患者均在手术中取脑挫裂伤区组织标本,大小为1cm×1cm×1cm,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期脑组织中所含各种氨基酸含量。结果中、重型脑损伤组脑组织中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在伤后1~5h明显低于轻型脑损伤组(P均<0.05),而γ氨基丁酸和甘氨酸含量于伤后1~5h即明显高于同期轻型脑损伤组(P均<0.05),3组患者γ氨基丁酸和甘氨酸含量随着受伤时间延长明显增高。相同时间的不同程度脑损伤患者牛磺酸含量相差不明显,但同一组内牛磺酸含量有随时间延长呈明显增高趋势。结论兴奋性氨基酸增高与颅脑损伤程度以及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含量愈高伤情愈重,预后就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脑组织 脑损伤 GCS 递质 含量 增高 结论 大小 病理生理过程
下载PDF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及与增殖潜能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尚成生 刘济源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2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及与增殖潜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0例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理分期分为Ⅰ、Ⅱ、Ⅲ、Ⅳ期,各40...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及与增殖潜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0例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理分期分为Ⅰ、Ⅱ、Ⅲ、Ⅳ期,各40例。比较不同分期患者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阳性情况及不同分期患者MMP-2和MMP-9表达平均荧光强度,分析EGFR表达水平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荧光强度的相关性。结果Ⅰ期患者的EGFR表达阳性者比例低于Ⅱ、Ⅲ、Ⅳ期患者(P<0.05);Ⅳ期患者的MMP-2和MMP-9表达平均荧光强度高于Ⅰ、Ⅱ、Ⅲ期患者(P<0.05),Ⅲ期患者的MMP-2和MMP-9表达平均荧光强度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Ⅱ期患者的MMP-2和MMP-9表达平均荧光强度高于Ⅰ期患者(P<0.05)。EGFR表达水平与MMP-2和MMP-9表达平均荧光强度均成正相关(r=0.6398,0.7105;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随着病变分期的增高,EGFR表达阳性率明显增高,MMP-2及MMP-9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增高,且EGFR表达水平与MMP-2和MMP-9表达平均荧光强度均成正相关,两者均与脑胶质瘤疾病增殖潜能存在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脑胶质瘤 表达水平 增殖潜能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不同方向外力打击致兔颅脑损伤时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浓度的变化(英文)
16
作者 李志彦 凌玫玫 +1 位作者 肖圣达 周玉坤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214-215,共2页
背景:垂直与水平打击产生的受力不同造成破坏性病变程度是否一致?血液中的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变化与打击形式是否有关联?目的:观察不同方向外力打击致兔颅脑损伤时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浓度以及脑组织形态学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一... 背景:垂直与水平打击产生的受力不同造成破坏性病变程度是否一致?血液中的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变化与打击形式是否有关联?目的:观察不同方向外力打击致兔颅脑损伤时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浓度以及脑组织形态学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一所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神经外科。材料:实验于2003-10/2004-01在沈阳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家兔3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垂直打击组和水平打击组,15只/组。方法:将全部家兔麻醉后俯卧位固定于多向颅脑损伤打击器的固定台上。分别抽取每只家兔的耳缘静脉血1mL,用作受伤前髓鞘碱性蛋白对照。垂直打击组实施垂直打击,打击锤直接垂直撞击于颅顶骨上;水平打击组实施水平打击,打击锤水平撞击于兔头侧方。48h后按相同方法制备两组血清,用作受伤后髓鞘碱性蛋白对照。最后将两组动物断头处死作病理检查。主要观察指标:①打击前后两组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浓度的变化差异。②两组颅脑损伤后的病理形态变化差异。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30只动物均纳入实验。①两组家兔遭遇打击前髓鞘碱性蛋白浓度无明显差异。遭遇打击48h后髓鞘碱性蛋白浓度垂直打击组与水平打击组亦无明显差异(P>0.05);②垂直打击组髓鞘碱性蛋白打击前浓度明显低于打击后浓度[(1.68±0.86),(5.25±1.96)μg/L,t=3.226,P<0.05];水平打击组髓鞘碱性蛋白打击前浓度明显低于打击后浓度[(1.70±0.91),(5.73±2.07)μg/L,t=3.080,P<0.05]。③打击后病理形态变化:垂直打击组双侧额顶近中线部位出现皮层脑组织内血管扩张充血,深层白质水肿,血管外和细胞外间隙明显扩大;水平打击组动物除双侧额顶近中线部位出现与垂直打击组相似变化外,相同的病理还可见于颅底面,但深层白质的病理形式与前者基本一致。结论:垂直或水平方向的外力打击均可造成脑损伤。打击前后髓鞘碱性蛋白浓度和打击后病理形态学表明这两种不同方向的外力打击使实验模型兔颅脑受损程度大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髓磷脂碱性蛋白质类
下载PDF
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隋宇玲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观察组42例,接受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观察组42例,接受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24小时血肿清除程度、术后意识障碍、术后脑水肿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程度更高,治疗后7天内两组病人的GCS评分存在差异,观察组病人术后3天、5天、7天脑水肿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24%(19/42),对照组为67.5%(27/40),观察组病人的ADL评分在术后30天、90天和120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间略长,血肿清除效果好,术后脑水肿更轻,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裂入路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生活能力
下载PDF
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减压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对患者GCS评分和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虹灵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21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选择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减压方法治疗后对GCS评分以及预后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9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手术疗法;比照组(46例):选择...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选择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减压方法治疗后对GCS评分以及预后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9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手术疗法;比照组(46例):选择常规大骨瓣减压术完成疾病治疗;实验组(47例):选择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减压方法完成疾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GCS评分、颅内压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预后良好率。结果手术前,实验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GCS评分以及颅内压水平同比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手术后,实验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GCS评分高于比照组明显,颅内压水平低于比照组明显(P<0.05);实验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51%)低于(36.96%)比照组明显(P<0.05);实验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良好率(48.94%)高于比照组(13.04%)明显(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于临床接受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减压治疗,于患者GCS评分的提升,颅内压水平降低,术后安全性以及预后良好率的提升,均获得确切作用效果,最终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康复状态的提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减压 重型颅脑外伤 GCS评分 预后 并发症
下载PDF
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的效果及对患者术中出血量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虹灵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6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对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选择微创引流术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术中出血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23例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探究每组采用的手术方法;比照组(61... 目的探讨对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选择微创引流术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术中出血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23例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探究每组采用的手术方法;比照组(61例):选择开颅手术方法展开手术治疗;实验组(62例):选择微创引流术方法展开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用时、住院用时、颅内压水平、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手术用时以及住院时长均短于比照组明显(P<0.05);手术前,实验组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颅内压水平同比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手术后,实验组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颅内压水平低于比照组明显(P<0.05);实验组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比照组明显(P<0.05)实验组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3%)低于比照组(22.95%)明显(P<0.05)。结论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于临床接受微创引流术治疗后,对于手术用时以及住院时长的显著缩短,颅内压水平的明显降低,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显著减少,均获得确切效果,最终充分促进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的康复状态提升,并证明微创引流术应用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引流术 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 术中出血量 颅内压 手术用时 住院时长 并发症
下载PDF
超早期小骨瓣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及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尚成生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8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瓣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瓣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实施手术干预,观察组行超早期(确诊后6 h内)小骨瓣脑出血清除术,对照组则行早期(确诊后6~72 h内)小骨瓣脑出血清除术,比较术后3 d两组血管内皮生长能力、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指标变化;统计两组术后3 d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结果术后3 d,观察组血管内皮生长能力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中血管内皮素-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炎症因子中超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脑灌注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超早期小骨瓣微创血肿清除术,能有效地降低血管内皮功能与机体炎症因子,而且还能降低颅内压,提高脑灌注压,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小骨瓣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血管内皮功能 炎症因子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