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滴滴涕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 被引量:7
1
作者 孙丽娜 吕良禾 张鸿龄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446-451,481,共7页
依据国内外近10年来有关滴滴涕(DDT)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的成果,综述了被滴滴涕污染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降解途径、机理及其优缺点,并从植物、微生物修复角度,进一步阐述了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作用促进污染土壤中DDT降解的途径、机理... 依据国内外近10年来有关滴滴涕(DDT)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的成果,综述了被滴滴涕污染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降解途径、机理及其优缺点,并从植物、微生物修复角度,进一步阐述了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作用促进污染土壤中DDT降解的途径、机理及其应用,并讨论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滴涕 土壤 植物修复 微生物
下载PDF
银杏叶对辣椒植株发酵液自毒作用的化感调控 被引量:1
2
作者 侯永侠 周宝利 +1 位作者 吴晓玲 付亚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7-40,共4页
采用1/2霍格兰(Hoagland)营养液水培法,研究辣椒植株发酵液的自毒作用及银杏叶发酵液和再腐解液对其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辣椒植株发酵液使辣椒受到自毒作用,根系活力下降,相对电导率增大。银杏叶发酵液加重了辣椒植株发酵液的自毒作用... 采用1/2霍格兰(Hoagland)营养液水培法,研究辣椒植株发酵液的自毒作用及银杏叶发酵液和再腐解液对其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辣椒植株发酵液使辣椒受到自毒作用,根系活力下降,相对电导率增大。银杏叶发酵液加重了辣椒植株发酵液的自毒作用,并且与其浓度成正相关。银杏叶再腐解液缓解了辣椒的自毒作用,缓解效果与再腐解液的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银杏叶 自毒作用 调控
下载PDF
负载型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春妍 周鑫 +1 位作者 殷实 宗芳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9年第7期26-30,共5页
TiO2是一种无毒、导电性好、光催化性能好的光催化材料,其禁带宽度宽,可见光响应范围为<386nm的部分紫外光。通过掺杂改性形成负载型TiO2复合光催化剂,增大对可见光的利用率,是解决环境污染及能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主要介绍了以... TiO2是一种无毒、导电性好、光催化性能好的光催化材料,其禁带宽度宽,可见光响应范围为<386nm的部分紫外光。通过掺杂改性形成负载型TiO2复合光催化剂,增大对可见光的利用率,是解决环境污染及能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主要介绍了以金属掺杂、非金属掺杂、复合掺杂及以上方法多种并用等方法为主的负载型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负载型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掺杂负载 机理 光催化效率 可见光响应范围
下载PDF
包埋纳米铁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氮及铬污染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金梦 刘琦 +2 位作者 宗芳 王英刚 马溶涵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9年第8期16-22,共7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颗粒(nZVI)及包埋纳米铁,并采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对其表面形貌、颗粒大小和结构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不同包埋比、DnZVI投加量、NO3--N初始浓度、pH等因素对NO3--N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藻泥...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颗粒(nZVI)及包埋纳米铁,并采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对其表面形貌、颗粒大小和结构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不同包埋比、DnZVI投加量、NO3--N初始浓度、pH等因素对NO3--N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藻泥与nZVI的最佳包埋比为5:1;pH是影响DnZVI去除NO3--N的重要因素,较低pH有利于NO3--N的还原.在pH为3,NO3--N初始浓度为40 mg/L,DnZVI投加量为5 g/L的条件下,NO3--N的去除率为99%.实验考察了DnZVI对Cr(Ⅵ)在不同DnZVI投加量、Cr(Ⅵ)溶液初始浓度、pH、温度影响因素下的去除效果,并对材料的重复利用性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pH为3,投加量为2 g/L,初始浓度为10 mg/L的条件下,DnZVI对Cr(Ⅵ)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95.5%.DnZVI和nZVI材料重复利用3次后,DnZVI对Cr(Ⅵ)的去除率约为nZVI的4倍,DnZVI重复利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埋纳米铁 硝酸盐氮 六价铬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72
5
作者 牛之欣 孙丽娜 孙铁珩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66-2373,共8页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是土壤污染整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现今土壤污染治理中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的技术。本文主要论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的原理与形式,介绍了此技术中土壤...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是土壤污染整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现今土壤污染治理中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的技术。本文主要论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的原理与形式,介绍了此技术中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特性、植物本身生理生化特性及植物根际环境等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 植物修复 微生物
原文传递
改良地下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海波 李英华 +1 位作者 孙铁珩 胡筱敏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45-47,51,共4页
通过添加自制的生物基质来改进污水地下渗滤系统(SWIS),并考察了改良污水地下渗滤系统(MSWIS)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改良后的土壤具有较高的微生物活性,其理化条件也有明显的改善;与SWIS相比,MSWIS的启动周期缩短了20~30d;... 通过添加自制的生物基质来改进污水地下渗滤系统(SWIS),并考察了改良污水地下渗滤系统(MSWIS)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改良后的土壤具有较高的微生物活性,其理化条件也有明显的改善;与SWIS相比,MSWIS的启动周期缩短了20~30d;当进水COD为300mg/L、水力负荷为4~8cm/d时,MSWIS对COD的去除率比SWIS的提高了6.2%~8.8%;当水力负荷为4cm/d、进水COD为320~650mg/L时,MSWIS对COD的去除率比SWIS的提高了5.3%~8.9%。MSWIS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和抗污染负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渗滤系统 生活污水 COD 水力负荷
下载PDF
辽宁省能源足迹变动的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继松 胡晓钧 吴昊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16-2219,共4页
采用生态足迹模型与分解分析模型,定量核算了1990—2006年辽宁省能源足迹,分析了其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0—2006年,辽宁省能源足迹呈不断增大趋势,总量由3508万hm2增加到6491万hm2,人均值则由0.896hm2扩大到1.542hm2,增... 采用生态足迹模型与分解分析模型,定量核算了1990—2006年辽宁省能源足迹,分析了其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0—2006年,辽宁省能源足迹呈不断增大趋势,总量由3508万hm2增加到6491万hm2,人均值则由0.896hm2扩大到1.542hm2,增加了将近1倍,在区域生态压力中的贡献额为30%。在各类贡献因素中,经济发展对能源足迹的贡献远高于其他因素,其次为能源结构效应、人口规模效应,能源强度效应最低。虽然能源强度不断下降,但其对区域生态压力下降的贡献不足于抵消由能源结构不合理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造成的生态影响,导致辽宁省能源足迹持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足迹 分解分析模型 辽宁省
下载PDF
有机酸无机离子对土壤镉铅解吸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苏 孙丽娜 +3 位作者 晁雷 牛之欣 张鸿龄 孙铁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31-834,共4页
为深入了解草甸棕壤中镉、铅的解吸行为,采用一次平衡法探讨有机酸、无机离子对镉、铅解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草酸、组氨酸摩尔浓度较低时,有机配位体抑制镉的释放,而有机酸摩尔浓度较高时(>2 mmol·L-1)将明显促进... 为深入了解草甸棕壤中镉、铅的解吸行为,采用一次平衡法探讨有机酸、无机离子对镉、铅解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草酸、组氨酸摩尔浓度较低时,有机配位体抑制镉的释放,而有机酸摩尔浓度较高时(>2 mmol·L-1)将明显促进镉的释放。柠檬酸、草酸、组氨酸对Pb的解吸率随有机酸摩尔浓度提高(0-20 mmol·L-1)而增大,对Cd、Pb浸提能力的大小关系为:柠檬酸﹥草酸﹥组氨酸。随解吸液中无机离子(C1-、SO42-、F-)摩尔浓度的增大,镉、铅的解吸率亦随之提高。无机离子对解吸土壤中Cd的影响力顺序是:C1->SO42->F-;对解吸土壤中Pb的影响力顺序是:SO42->C1->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无机离子 解吸
下载PDF
A.f菌生物转盘反应器的工艺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英刚 孙丽娜 魏德洲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48-51,共4页
采用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f菌)生物转盘反应器处理矿山酸性废水,研究了反应器转盘表面上固定化细菌的特性,同时还考察了HRT、进水的Fe2+浓度及转盘转速对Fe2+氧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体积分数)的接种量接种,进行接续性循环培养,... 采用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f菌)生物转盘反应器处理矿山酸性废水,研究了反应器转盘表面上固定化细菌的特性,同时还考察了HRT、进水的Fe2+浓度及转盘转速对Fe2+氧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体积分数)的接种量接种,进行接续性循环培养,随着培养次数的增加,Fe2+的氧化周期不断缩短(由最初的100h降至70h),反应器的氧化性能逐渐增强,连续6次循环培养后可完成反应器的启动;反应器运行稳定后,其对Fe2+的氧化速率最高可达2.32g/(L.h);Fe2+的氧化率随进水Fe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实际工程中,当进水的Fe2+浓度较高时,宜采用多级处理方式;该试验条件下,反应器的最佳HRT为4h、最佳转盘转速为7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酸性废水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f菌) 生物转盘反应器 Fe2+氧化率
下载PDF
我国东北地区花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9
10
作者 郭洪海 李新华 +3 位作者 杨丽萍 杨萍 万书波 杨继松 《花生学报》 2010年第2期45-48,共4页
在分析东北花生生产态势与特征的基础上,评析了花生品质状况。花生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含油率中等,其中O/L比值普遍偏低是东北花生品质的突出特点。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规模化种植,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新技术,培植龙头企业等发展对... 在分析东北花生生产态势与特征的基础上,评析了花生品质状况。花生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含油率中等,其中O/L比值普遍偏低是东北花生品质的突出特点。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规模化种植,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新技术,培植龙头企业等发展对策,加快铸造国家"植物蛋白源、加工原料源、出口创汇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生产态势 花生品质 发展对策
下载PDF
中国栓蚤蝇属(双翅目,蚤蝇科)一新种(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佼皎 刘广纯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01-803,共3页
记述了中国栓蚤蝇属Dohrniphora Dahl1新种,即微刺栓蚤蝇D.microspinosa Liuet Shen,sp.nov. (图1 -5)。模式标本保存于沈阳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微刺栓蚤蝇,新种Dohrniphora mocrospinosa Liuet Shen,sp.nov.(图1 -5)新种与角... 记述了中国栓蚤蝇属Dohrniphora Dahl1新种,即微刺栓蚤蝇D.microspinosa Liuet Shen,sp.nov. (图1 -5)。模式标本保存于沈阳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微刺栓蚤蝇,新种Dohrniphora mocrospinosa Liuet Shen,sp.nov.(图1 -5)新种与角喙栓蚤蝇Dohrniphora cornuta(Bigot)相似,但其在后足股节背缘处不具稀疏细毛,在感觉栓的外侧腹缘处具有1片分散的微刺,后足基节叶三角形被毛,端部略尖。角喙栓蚤蝇D.cornuta后足股节背缘处分散着稀疏细毛,而在感觉栓的外侧腹缘处光裸,后足基节叶三角形钝尖,被毛。正模♂,海南尖峰,海拔900m, 2004-05-18 ,刘广纯采。词源:新种名出自拉丁词mocrospinosa(微刺的) ,表示后足股节感觉栓的外侧腹缘处具有微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翅目 蚤蝇科 栓蚤蝇属 新种 中国
下载PDF
中国蚤蝇属一新种及一新纪录种记述(双翅目,蚤蝇科)(英文)
12
作者 王宝亮 刘广纯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04-806,共3页
记述了我国蚤蝇科蚤蝇属Phora1新种,叉突蚤蝇Phora furcularis Liuet Wang,sp.nov.和1新纪录种,缺齿蚤蝇P.edentata Schmitz。P.furcularis与P.zherikhini Mostovski相似,但前者额向后渐狭,生殖背板侧叶无钩状突,且左侧尾叶后背部生有&q... 记述了我国蚤蝇科蚤蝇属Phora1新种,叉突蚤蝇Phora furcularis Liuet Wang,sp.nov.和1新纪录种,缺齿蚤蝇P.edentata Schmitz。P.furcularis与P.zherikhini Mostovski相似,但前者额向后渐狭,生殖背板侧叶无钩状突,且左侧尾叶后背部生有"Y"形脊。模式标本存于沈阳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翅目 蚤蝇科 蚤蝇属 新种 新纪录 中国
下载PDF
不同作物秸秆对辣椒的化感效应 被引量:20
13
作者 侯永侠 周宝利 吴晓玲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07-1111,共5页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室外盆栽的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大田作物秸秆浸提液、腐解液及腐解物对辣椒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秸秆浸提液和腐解液对辣椒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不同,浸提液抑制辣椒种子萌发,且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辣椒发芽指数、...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室外盆栽的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大田作物秸秆浸提液、腐解液及腐解物对辣椒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秸秆浸提液和腐解液对辣椒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不同,浸提液抑制辣椒种子萌发,且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辣椒发芽指数、胚根长显著或极显著受到抑制,其中以大豆秸秆浸提液的抑制作用最强;秸秆腐解液对辣椒种子的萌发总体上表现为促进效应,腐解物对辣椒的株高、茎粗、鲜质量及根系活力均具有促进作用,且与腐解物的添加量呈正比;不同秸秆腐解物的化感效应大小依次为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大豆秸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水稻秸秆 大豆秸秆 辣椒 连作 化感调控
原文传递
电气石强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石化废水 被引量:9
14
作者 蒋侃 马放 +1 位作者 孙铁珩 冯治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69-1673,共5页
针对石化废水污染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的特点,研究了电气石对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石化废水效能的影响.对处理前后的石化废水进行了GC-MS分析,并对反应器内的载体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观察.在石化废水进水COD和NH4+-N负荷率为0.64-0.72... 针对石化废水污染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的特点,研究了电气石对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石化废水效能的影响.对处理前后的石化废水进行了GC-MS分析,并对反应器内的载体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观察.在石化废水进水COD和NH4+-N负荷率为0.64-0.72 kg/(m3.d)和0.058-0.072 kg/(m3.d)的条件下,负载电气石系统的启动速度提高,出水COD和NH4+-N去除率分别增加8.7%和6.4%.进水中共检出100种有机物污染物,主要包含芳香烃、酸、酯、酚、醇和烷烃类等化合物.负载电气石的1号反应器对石化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优于未负载电气石的2号反应器,在1号和2号反应器的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种类分别是14种和28种.反应器内负载电气石的载体上有明显的菌胶团形成,细菌的生物量大.电气石能够提高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石化废水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石 生物接触氧化法 石化废水
原文传递
水培条件下四种植物对Cd、Pb富集特征 被引量:55
15
作者 牛之欣 孙丽娜 孙铁珩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1-268,共8页
利用水培方法测定了不同浓度下向日葵、蓖麻、紫花苜蓿及芥菜的生物量和植物体内重金属Cd、Pb含量,分析了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经过5周培养后,4种植物根部与地上部对重金属的富集量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Cd浓度为20mg·... 利用水培方法测定了不同浓度下向日葵、蓖麻、紫花苜蓿及芥菜的生物量和植物体内重金属Cd、Pb含量,分析了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经过5周培养后,4种植物根部与地上部对重金属的富集量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Cd浓度为20mg·L-1时,向日葵的根部Cd含量最高,达到237.86mg·kg-1,地上部Cd含量为89.48mg·kg-1;而Pb浓度为200mg·L-1时,芥菜根部对Pb的吸收量较高,达到597.22mg·kg-1,地上部Pb含量最高的则出现在向日葵处理Pb100mg·L-1中,为318.33mg·kg-1。4种植物对Cd、Pb的富集系数随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根部及地上部富集系数与生物量和重金属浓度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另外,在Cd、Pb复合处理中,一种重金属的存在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植物对另一种重金属的吸收。通过比较4种植物根部与地上部的生物量和对Cd、Pb富集特征,认为相对于其他3种植物向日葵对Cd、Pb具有较强的吸收潜力,并可以作为Cd、Pb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备选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 水培
原文传递
小叶章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37
16
作者 杨继松 刘景双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44-1549,共6页
利用野外原位观测方法,研究了三江平原不同水分条件下2类小叶章湿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5—9月小叶章湿草甸湿地表层土壤(0~20cm)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平均值分别为769.2和3... 利用野外原位观测方法,研究了三江平原不同水分条件下2类小叶章湿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5—9月小叶章湿草甸湿地表层土壤(0~20cm)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平均值分别为769.2和312.3mg·kg-1,小叶章沼泽化草甸湿地土壤的相应值为2447.3和404.4mg·kg-1,其分别占总有机碳的2.50%和1.03%以及3.53%和0.59%。2类有机碳活性组分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且剖面含量随深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有机质的输入、腐殖质含量和水分条件是影响小叶章湿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可溶性有机碳 湿地土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