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2018年沈阳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慧中 刘博 +1 位作者 刘丰瑜 刘雪梅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对2016-2018年年沈阳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6-2018年在沈阳市4家哨点医院就诊的食源性疾病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属及诺如病毒... 目的对2016-2018年年沈阳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6-2018年在沈阳市4家哨点医院就诊的食源性疾病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属及诺如病毒的检测。结果 2016-2018年共采集粪便样本1 365份,检出病原体197株(14.43%),不同年度的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P>0.05)。诺如病毒的检出率最高136株(9.96%),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49株(3.59%);病原体阳性病例的症状与体征,主要为腹泻(100.00%)、腹痛(57.87%)、恶心(55.84%)、呕吐(48.22%)、发热(48.22%)、水样便(47.72%),25~34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高(24.20%)、职业最多的为家务及待业(23.35%),病例的主要暴露食品是肉与肉制品(21.62%)、水产动物及其制品(21.17%)。结论 2016-2018年沈阳市食源性疾病主要以诺如病毒和副溶血弧菌感染为主,应在人群聚集的用餐场所加强监测与防控措施,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主动监测 病原体
原文传递
2018年沈阳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慧中 刘博 +1 位作者 刘丰瑜 刘雪梅 《职业与健康》 CAS 2019年第19期2638-2641,共4页
目的分析2018年沈阳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了解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8年沈阳市363家监测医院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中375份生物样本进行检测。结果监测的4667例病例主要集中在5-9月(89.48%),病例最... 目的分析2018年沈阳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了解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8年沈阳市363家监测医院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中375份生物样本进行检测。结果监测的4667例病例主要集中在5-9月(89.48%),病例最多的职业为家务及待业(26.85%),病例主要分布在苏家屯区和皇姑区,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21.25/10万和102.86/10万。病例主要暴露的食品是肉与肉制品(18.14%)、水产动物及其制品(16.77%)、水果类及其制品(16.07%),病例进食的主要场所为家庭(62.32%)。病原学监测显示病毒总阳性率为16.00%,诺如病毒阳性率为10.40%,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为4.27%。结论相关部门应根据沈阳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进一步开展食品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识;有关监管部门应加强防控重点的监管,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监测 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