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16-2018年沈阳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
20
1
作者
陈慧中
刘博
+1 位作者
刘丰瑜
刘雪梅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对2016-2018年年沈阳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6-2018年在沈阳市4家哨点医院就诊的食源性疾病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属及诺如病毒...
目的对2016-2018年年沈阳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6-2018年在沈阳市4家哨点医院就诊的食源性疾病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属及诺如病毒的检测。结果 2016-2018年共采集粪便样本1 365份,检出病原体197株(14.43%),不同年度的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P>0.05)。诺如病毒的检出率最高136株(9.96%),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49株(3.59%);病原体阳性病例的症状与体征,主要为腹泻(100.00%)、腹痛(57.87%)、恶心(55.84%)、呕吐(48.22%)、发热(48.22%)、水样便(47.72%),25~34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高(24.20%)、职业最多的为家务及待业(23.35%),病例的主要暴露食品是肉与肉制品(21.62%)、水产动物及其制品(21.17%)。结论 2016-2018年沈阳市食源性疾病主要以诺如病毒和副溶血弧菌感染为主,应在人群聚集的用餐场所加强监测与防控措施,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主动监测
病原体
原文传递
2018年沈阳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
被引量:
7
2
作者
陈慧中
刘博
+1 位作者
刘丰瑜
刘雪梅
《职业与健康》
CAS
2019年第19期2638-2641,共4页
目的分析2018年沈阳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了解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8年沈阳市363家监测医院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中375份生物样本进行检测。结果监测的4667例病例主要集中在5-9月(89.48%),病例最...
目的分析2018年沈阳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了解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8年沈阳市363家监测医院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中375份生物样本进行检测。结果监测的4667例病例主要集中在5-9月(89.48%),病例最多的职业为家务及待业(26.85%),病例主要分布在苏家屯区和皇姑区,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21.25/10万和102.86/10万。病例主要暴露的食品是肉与肉制品(18.14%)、水产动物及其制品(16.77%)、水果类及其制品(16.07%),病例进食的主要场所为家庭(62.32%)。病原学监测显示病毒总阳性率为16.00%,诺如病毒阳性率为10.40%,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为4.27%。结论相关部门应根据沈阳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进一步开展食品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识;有关监管部门应加强防控重点的监管,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监测
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题名
2016-2018年沈阳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
20
1
作者
陈慧中
刘博
刘丰瑜
刘雪梅
机构
沈阳市
卫生
健康
服务与
行政
执法
中心
(
沈阳市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食品安全
与营养
科
出处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1040-1042,共3页
文摘
目的对2016-2018年年沈阳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6-2018年在沈阳市4家哨点医院就诊的食源性疾病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属及诺如病毒的检测。结果 2016-2018年共采集粪便样本1 365份,检出病原体197株(14.43%),不同年度的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P>0.05)。诺如病毒的检出率最高136株(9.96%),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49株(3.59%);病原体阳性病例的症状与体征,主要为腹泻(100.00%)、腹痛(57.87%)、恶心(55.84%)、呕吐(48.22%)、发热(48.22%)、水样便(47.72%),25~34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高(24.20%)、职业最多的为家务及待业(23.35%),病例的主要暴露食品是肉与肉制品(21.62%)、水产动物及其制品(21.17%)。结论 2016-2018年沈阳市食源性疾病主要以诺如病毒和副溶血弧菌感染为主,应在人群聚集的用餐场所加强监测与防控措施,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主动监测
病原体
Keywords
foodborne diseases
active surveillance
pathogen
分类号
R155.3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原文传递
题名
2018年沈阳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
被引量:
7
2
作者
陈慧中
刘博
刘丰瑜
刘雪梅
机构
沈阳市
卫生
健康
服务与
行政
执法
中心
(
沈阳市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食品安全
与营养
科
出处
《职业与健康》
CAS
2019年第19期2638-2641,共4页
文摘
目的分析2018年沈阳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了解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8年沈阳市363家监测医院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中375份生物样本进行检测。结果监测的4667例病例主要集中在5-9月(89.48%),病例最多的职业为家务及待业(26.85%),病例主要分布在苏家屯区和皇姑区,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21.25/10万和102.86/10万。病例主要暴露的食品是肉与肉制品(18.14%)、水产动物及其制品(16.77%)、水果类及其制品(16.07%),病例进食的主要场所为家庭(62.32%)。病原学监测显示病毒总阳性率为16.00%,诺如病毒阳性率为10.40%,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为4.27%。结论相关部门应根据沈阳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进一步开展食品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识;有关监管部门应加强防控重点的监管,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监测
食品安全
Keywords
Foodborne diseases
Surveillance
Food safety
分类号
R155.3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16-2018年沈阳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分析
陈慧中
刘博
刘丰瑜
刘雪梅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9
20
原文传递
2
2018年沈阳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
陈慧中
刘博
刘丰瑜
刘雪梅
《职业与健康》
CAS
2019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