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期CTA重建ColorViz融合图血管分级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王强 许允发 +6 位作者 李雪 周鼎彬 温欣然 孙楠 孙小童 李雷 王琦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1-38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FastStroke软件的多期CT血管成像(Multi-phase CT angiography,mCTA)彩色编码(ColorViz)融合图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新发脑梗死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69例单侧前循环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均... 目的:探讨基于FastStroke软件的多期CT血管成像(Multi-phase CT angiography,mCTA)彩色编码(ColorViz)融合图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新发脑梗死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69例单侧前循环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均行mCTA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和静脉晚期)。CT后处理使用GE医疗FastStroke软件的ColorViz将来自mCTA所有期的血管信息融合为一个时变ColorViz图。所有患者3 d内进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agnetic resonance-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MR-DWI)检查。以MR-DWI检查结果作为诊断新发脑梗死病灶的金标准,评价mCTA的ColorViz融合图对脑内新发梗死病灶的诊断能力。结果:mCTA的ColorViz融合图检出灰质区新发梗死病灶的敏感性为90.3%,检出白质区新发梗死病灶的敏感性为36.7%。mCTA的ColorViz融合图主观血管分级评分与MR-DWI梗死面积呈中等程度负相关(r=-0.540,P<0.001)。结论:基于FastStroke软件的mCTA ColorViz融合图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新发脑梗死病灶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mCTA的ColorViz融合图在灰质区的敏感性较高,在白质区的敏感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及价值评估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刚 王琦 丁明鹏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8期30-32,共3页
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CTA)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60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造影剂浓度实时监控触发技术;观察组给予多排螺旋CT头颈... 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CTA)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60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造影剂浓度实时监控触发技术;观察组给予多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A扫描技术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颈部血管各参数CT值、造影剂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椎动脉起始部、椎动脉、颈总动脉起始部及同层静脉CT值和同层静脉CT值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53,t=28.482,t=26.396,t=26.496,t=37.496;P<0.05);观察组患者延迟扫描时间为(15.22±0.36)s、平均造影剂用量为(44.53±3.36)ml,对照组延迟扫描时间为(19.63±1.52)s、平均造影剂用量为(64.26±5.36)ml,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39,t=24.708;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A扫描技术能够对患者血液循环情况进行准确评估,降低个体差异的影响,减少造影剂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头颈CT血管造影 应用价值 造影剂用量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及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孙雪莲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astro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CT及MRI表现特征,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为GIS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21例中,8例行MRI检查,13例行MSCT检查。结果:单发17...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astro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CT及MRI表现特征,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为GIS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21例中,8例行MRI检查,13例行MSCT检查。结果:单发17例,其中发生于胃6例,小肠、结肠11例;胃肠道及系膜多发4例。肿块呈类圆形或分叶状,CT示肿块密度不均,以坏死、囊变多见,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明显。MRI表现为平扫病灶T1WI呈低或稍低信号,信号欠均匀,T2WI呈混杂信号影,病灶边缘可见长T1、短T2信号包膜;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显著强化。本组DOG1阳性20例,CD117阳性19例,CD34阳性17例。结论:CT及MRI检查可明确GIST的诊断,显示肿块大小及与其周围组织结构关系,结合免疫组化DOG1、CD117和CD34等弥漫性阳性表达,可成为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或疗效评估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MPR)对输尿管结石诊断价值的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崔铁坤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0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MPR)对输尿管结石诊断价值,为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共纳入行尿路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辅助确诊的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同时随机抽取90例检查未有输尿管结石的健康人群。纳入研究时所有受...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MPR)对输尿管结石诊断价值,为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共纳入行尿路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辅助确诊的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同时随机抽取90例检查未有输尿管结石的健康人群。纳入研究时所有受试者均行尿路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辅助进行诊断作为金标准,同时行多排螺旋CT及MPR进行诊断,分析多排螺旋CT及MPR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结果以尿路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辅助诊断作为金标准,多排螺旋CT及MPR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88.9%,阳性似然比为88.0%,阴性似然比92.0%。多排螺旋CT及MPR对输尿管结石的分析,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检出73例(91.3%)患者有输尿管结石,其中左侧46例,右侧27例;多发结石8例,单发结石65例;输尿管上段38例,中段13例,下段22例;结石大小0.2~2.3 cm,平均大小(1.3±0.6)cm;有48例患者输尿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其中40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结论多排螺旋CT及MPR不仅可以简单、快速的对输尿管结石进行比较高的诊断,且可以更好的对结石的大小、位置等提供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平面重建 输尿管结石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血栓的CT与MRI表现 被引量:3
5
作者 孙雪莲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5期561-563,共3页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rombosis,CVST)的CT与MRI影像特征,结合病因分析,为临床提供可靠资料,达到有效治疗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CVST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30例均行CT、MRI扫描。结果:C...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rombosis,CVST)的CT与MRI影像特征,结合病因分析,为临床提供可靠资料,达到有效治疗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CVST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30例均行CT、MRI扫描。结果:CT平扫12例可见直接或间接征象,如静脉窦异常高密度影、皮层下出血性脑梗死等;18例未见确切异常表现,其中10例CT静脉成像(CTV)表现为颅内静脉窦充盈缺损及闭塞。MRI见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及静脉窦不显影或条状低信号影。MRI静脉成像(MRV)少部分有乙状窦、横窦、直窦闭塞表现,大部分以矢状窦闭塞为主要表现。结论:头颅CT扫描能简单、快速地检出急性CVST;而亚急性和慢性者,常规MRI及MRV表现具有特征性,是诊断CVST的可靠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血栓形成 颅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Neusoft NeuViz 128 CT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强 王琦 +1 位作者 许允发 陈丽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72-173,共2页
目的:探讨Neusoft Neu Viz 128 CT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对1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头颈部CTA扫描,分析有无动脉瘤、动脉瘤个数、大小及形态,并与DSA结果对比。结果:CTA与DSA结果一致115个,其中阳性108个,阴性7个。CTA与DSA测... 目的:探讨Neusoft Neu Viz 128 CT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对1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头颈部CTA扫描,分析有无动脉瘤、动脉瘤个数、大小及形态,并与DSA结果对比。结果:CTA与DSA结果一致115个,其中阳性108个,阴性7个。CTA与DSA测量动脉瘤最大径分别为(8.5±1.6)、(8.7±1.9)cm,2组数据高度一致,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4.954,P<0.01。结论:Neusoft Neu Viz 128 CT诊断颅内动脉瘤与DSA相比,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颅内 动脉瘤
下载PDF
肺癌性淋巴管炎的影像表现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孙雪莲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6期722-723,共2页
目的 :探讨肺癌性淋巴管炎(PLC)的影像学特征表现,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影像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为PLC的X线及CT资料,总结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PLC主要影像表现为病变处肺野透光度降低,肺纹理增粗、增多,且不对称分布;... 目的 :探讨肺癌性淋巴管炎(PLC)的影像学特征表现,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影像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为PLC的X线及CT资料,总结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PLC主要影像表现为病变处肺野透光度降低,肺纹理增粗、增多,且不对称分布;小叶间隔不规则增厚,呈网结状影;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膜花边样、结节样增厚;中等量以下胸腔积液等。结论:PLC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小叶间隔增厚、呈网状及结节状等是其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淋巴管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8
作者 许允发 王琦 王强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年第11期1321-1323,共3页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11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先行CTA检查,后行DSA检查。比较CTA和DSA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灵敏度...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11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先行CTA检查,后行DSA检查。比较CTA和DSA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灵敏度、准确度及空间关系显示的差异。结果 CTA检查共发现动脉瘤123个,多发11例,假阳性3例。DSA检查共发现动脉瘤122个,多发10例,假阳性2例,两种方法检出的动脉瘤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所测瘤体直径及瘤颈宽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者造影图像比较,CTA可通过最大密度投影和三维技术,显示颅内动脉血管瘤大小及形态,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较DSA更清晰,DSA显示细小动静脉及血流方向优于CTA。结论 CTA与DSA诊断颅内动脉瘤,效果相近,CTA易操作且无创,可成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诊断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原文传递
CT对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许允发 王琦 王强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7年第6期774-776,共3页
目的探讨CT对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就诊并同时行CT检查的150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对大肠癌和梗阻部位的诊断符合率、图像特点。结果150例大肠癌并急... 目的探讨CT对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就诊并同时行CT检查的150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对大肠癌和梗阻部位的诊断符合率、图像特点。结果150例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中,经CT诊断为大肠癌患者共139例,诊断符合率为92.67%(139/150)。其中,乙状结肠癌、横结肠癌和直肠癌的诊断符合率均达到95%。术后结果显示,CT对梗阻部位诊断符合率为93.33%(140/150)。CT对肠壁增厚、腔内肿块、肠腔狭窄、增厚肠壁与正常肠壁交界处的"袖口征"或"肩征"征象可良好显像。结论 CT对大肠癌及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疾病与梗阻部位诊断符合率较高,对多种肠道结构改变显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急性肠梗阻 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