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爆裂骨折椎体松质骨内力学分布特点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延东 毛景松 杨丽萍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运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腰椎爆裂骨折的过程,观察腰椎在轴向压缩载荷作用下松质骨内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建立正常人体胸腰段(T12~L2)运动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T12椎体上表面施加不同等级的压力(0.4、0.6、0.8、1.0、1.2 k N),... 目的运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腰椎爆裂骨折的过程,观察腰椎在轴向压缩载荷作用下松质骨内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建立正常人体胸腰段(T12~L2)运动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T12椎体上表面施加不同等级的压力(0.4、0.6、0.8、1.0、1.2 k N),模拟腰椎爆裂骨折发生时椎体承受的不同等级的轴向压缩载荷。将连接椎体上下终板凹面顶点的连线7等分,在此基础上将L1椎体中的松质骨划分为7个具有统计节点的层面,每个统计层面划分成6个统计区。分别测量L1椎体松质骨内3个层面(第1、4、7层面)18个统计区的平均应力。在同一等级载荷下对3个层面内的平均应力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腰椎椎体松质骨内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在5个不同等级载荷下,第1、7层松质骨平均应力分别与第4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1、7层平均应力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轴向加载时,相比第1、7层应力,椎体松质骨中间层面(第4层)应力最小。结论腰椎在轴向压缩载荷作用下,椎体松质骨内存在应力集中的现象,接近椎体上下软骨板的松质骨应力较大,而椎体松质骨中间层面应力较小,椎体内应力集中分布在上下软骨板的特点与腰椎爆裂骨折所致终板破裂的生物力学机制相一致,提示腰椎椎体骨结构损伤可能与椎体内应力集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爆裂骨折 应力分布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针刀疗法对改善膝骨关节炎症状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2
作者 石先明 刘延东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及其对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6例采用小针刀进行治疗,对照组54例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进行治疗,疗程均为30 d。治疗结束后观察...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及其对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6例采用小针刀进行治疗,对照组54例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进行治疗,疗程均为30 d。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总有效率、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77.78%,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WOMAC评分三大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所改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在疼痛、关节僵硬、关节功能评分方面比较,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NO调节方面改善明显,治疗前、后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SOD、NO、MDA调节方面均改善明显,治疗前、后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OD、NO、MDA水平组间比较,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关节疼痛、僵硬症状,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调节SOD、NO、MDA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针刀 膝骨关节炎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一氧化氮 丙二醛
下载PDF
DHS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慧声 朱永 +2 位作者 赵艳邦 岳明 宋长福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2期48-49,共2页
目的探索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及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本院采用PFNA治疗的44例和DHS治疗的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骨折愈合... 目的探索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及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本院采用PFNA治疗的44例和DHS治疗的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 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3±9)min、(172±29)v/ml、4.5%和(12.9±1.4)周,均低于DHS组的(99±18)min(、419±48)v∕ml、20%、(14.6±2.5)周(P<0.05);PFNA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0.9%,高于DHS组的84.0(%P>0.05)。结论应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D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4
作者 徐钢 宋长福 +4 位作者 薛启祥 赵燕邦 陈俊英 朱永 王慧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00-301,共2页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早期复位后,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13例,优6例,良5例,可2例。未出现坐骨神经损伤,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髋臼周围...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早期复位后,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13例,优6例,良5例,可2例。未出现坐骨神经损伤,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髋臼周围异位骨化病例。结论髋关节后脱位最好在24 h内复位,髋臼后壁骨折手术应在7~10 d进行,术中解剖复位,应用髋臼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后脱位 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骨肉瘤中survivin、Caspase-8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玉峰 王岩峰 +1 位作者 邴佩旭 祝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survivin mRNA、Caspase-8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0例骨肉瘤及正常组织中survivin mRNA和Caspase-8蛋白的表达,运用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77.5%的骨肉瘤组织su... 目的探讨survivin mRNA、Caspase-8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0例骨肉瘤及正常组织中survivin mRNA和Caspase-8蛋白的表达,运用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77.5%的骨肉瘤组织survivin mRNA呈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Caspase-8蛋白在骨肉瘤和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5%和85%(P<0.05);在骨肉瘤组织中,survivin mRNA和Caspase-8蛋白表达呈负相关;survivin mRNA阳性的骨肉瘤中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survivin mRNA阴性组(P<0.05);Caspase-8蛋白阳性的骨肉瘤中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Caspase-8蛋白阴性组(P<0.05)。结论survivin、Caspase-8均参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变化,survivin是通过抑制Caspase-8的活性而发挥其抑制细胞凋亡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SURVIVIN基因 CASPASE-8蛋白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不同载荷下腰1椎体内应力分布规律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延东 毛景松 +1 位作者 石先明 刘景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22-827,共6页
目的:观察腰1(L1)椎体在不同载荷作用下椎体内应力分布情况,探讨其应力分布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例27岁健康男性志愿者,以层厚1mm进行T12~L2脊柱节段CT扫描,将原始数据存盘。运用3D软件、Auto CAD系统及ANSYS 6.0有限元软件... 目的:观察腰1(L1)椎体在不同载荷作用下椎体内应力分布情况,探讨其应力分布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例27岁健康男性志愿者,以层厚1mm进行T12~L2脊柱节段CT扫描,将原始数据存盘。运用3D软件、Auto CAD系统及ANSYS 6.0有限元软件建立正常人体胸腰段(T12~L2)运动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T12椎体上表面施加不同等级的压力(400N、600N、800N、1000N、1200N),模拟脊柱的轴向压缩载荷;在T12椎体上表面施加不同等级压力(400N、600N、800N、1000N、1200N)的同时再施30N·m的弯矩,模拟脊柱的屈曲压缩载荷。将连接L1椎体上下终板凹面最低点的连线7等份,在此基础上将L1椎体中的松质骨划分为7个具有统计节点的层面,每个统计层面划分成9个统计区(椎体前部A1、A2和A3区,椎体中部M1、M2和M3区,椎体后部P1、P2和P3区)。测量L1椎体松质骨中间3个层面9个统计区的平均应力值,将9个统计区划分成6个组,分别为Ⅰ组A1、A2、A3,Ⅱ组M1、M2、M3,Ⅲ组P1、P2、P3,Ⅳ组A1、M1、P1,Ⅴ组A2、M2、P2,Ⅵ组A3、M3、P3。比较同一等级载荷下9个统计区的应力分布情况,并对6个组内的松质骨应力值进行两两配对t检验,分析L1椎体内不同载荷作用下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轴向加载时同一等级载荷下,Ⅲ组内P2松质骨平均应力值与P1、P3比较,Ⅳ组内P1与A1、M1比较,Ⅴ组内P2与A2、M2比较,Ⅵ组内P3与A3、M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Ⅱ组内的数据经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椎体后部P区(P1,P2,P3)的应力值与M区、A区比较最大,其中P2区应力最大。屈曲加载时同一等级载荷下,Ⅰ组内A2与A1、A3比较,Ⅱ组内M2与M1、M3比较,Ⅲ组内P2与P1、P3比较,Ⅳ组内A1与M1、P1比较,Ⅴ组内A2与M2、P2比较,Ⅵ组内A3与M3、P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内A1与A3比较,Ⅱ组内M1与M3比较,Ⅲ组内P1与P3比较,Ⅳ组内M1与P1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椎体前部A区(A1,A2,A3)的应力值与M区、P区比较最大,A2区应力最大。结论:L1椎体在不同载荷作用下,松质骨内存在着应力分布的集中趋势;轴向加载时应力集中的部位靠近椎体后缘中央,屈曲加载时应力集中的部位靠近椎体前缘中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载荷 应力分布 有限元
下载PDF
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术中复位和固定体会 被引量:8
7
作者 徐钢 朱永 +1 位作者 赵燕邦 宋长福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7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术中复位和固定的体会。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15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男12例,女3例;年龄20~60岁,平均35.62岁。左侧6例,右侧9例。采用切开复位,牵引... 目的探讨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术中复位和固定的体会。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15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男12例,女3例;年龄20~60岁,平均35.62岁。左侧6例,右侧9例。采用切开复位,牵引,克氏针临时固定,载距突螺钉固定,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结果 15例患者Bhler角和Gissane角平均分别由术前的(7.30±14.40)°、(130.90±15.30)°,恢复至术后的(29.80±11.20)°、(120.50±11.20)°,术后1年平均分别为(28.20±10.30)°、(122.60±11.10)°。结论通过跟骨牵引恢复跟骨力线,解脱内侧柱的嵌插,而内侧柱的复位和固定为下一步跟骨关节面的复位提供了基础和解剖标志。通过外侧壁解剖钢板对跟骨坚强骨质的固定,维持对跟骨良好复位,载距突螺钉进一步加强了固定的稳定性,从而为术后功能恢复奠定了结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复位 固定
下载PDF
伤椎骨水泥强化与伤椎置钉分别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陈阳 宋长福 +1 位作者 段野 岳明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3期166-172,共7页
目的探讨伤椎骨水泥强化与伤椎置钉分别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OVCF患者82例,随机分为经伤椎置钉组(采用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固定)... 目的探讨伤椎骨水泥强化与伤椎置钉分别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OVCF患者82例,随机分为经伤椎置钉组(采用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固定)和骨水泥强化组(伤椎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各41例。男性28例,女性54例;年龄63~82岁,平均72.1岁。道路交通伤16例,摔伤55例,其他11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手术相关指标、影像学指标、脊柱功能康复指标及生活质量,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伤椎置钉组手术时间少于骨水泥强化组(84.7±15.6)min vs.(96.2±18.7)min,P<0.05,而骨水泥强化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伤椎置钉组(43.7±5.7)mL vs.(57.3±6.4)mL,(1.6±0.7)d vs.(4.2±1.2)d,(10.0±3.4)d vs.(16.6±2.5)d;P<0.05;两组患者术前椎体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脊柱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术后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及Cobb角,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末次随访时间为2019年12月)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骨水泥强化组伤椎前缘高度比高于伤椎置钉组,Cobb角小于伤椎置钉组(88.3±8.1)%vs.(81.7±7.8)%,(7.7±2.8)°vs.(9.2±2.9)°;P<0.05。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骨水泥强化组ODI低于伤椎置钉组,ADL评分高于伤椎置钉组ODI(29.8±5.4)分vs.(33.4±4.6)分,(20.8±3.2)分vs.(29.9±3.8)分;ADL(71.2±8.7)分vs.(65.2±8.2)分,(82.4±9.3)分vs.(73.3±8.7)分;P<0.05。术后随访6~24个月,伤椎置钉组出现邻近椎体骨折2例,螺钉松动3例,并发症发生率12.20%(5/41);骨水泥强化组出现骨水泥渗漏至椎旁软组织2例,未见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率4.88%(2/4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强化联合椎弓根螺钉与伤椎置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均是治疗OVCF的有效手术固定方式,在缓解患者疼痛方面疗效相当,但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在恢复椎体高度、纠正脊柱后凸畸形、促进术后康复、改善术后生存质量方面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椎弓根 骨水泥 内固定
下载PDF
关节镜下钬激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3
9
作者 宋长福 陈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钬激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关节镜下用钬激光烧灼气化病变组织。结果 :关节镜下钬激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优良率达 96 %。结论 :关节镜下钬激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后出血、关节积液等并...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钬激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关节镜下用钬激光烧灼气化病变组织。结果 :关节镜下钬激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优良率达 96 %。结论 :关节镜下钬激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后出血、关节积液等并发症少 ,患膝功能恢复和改善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钬激光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骨肉瘤中Survivin与Caspase-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玉峰 王岩峰 +1 位作者 邴佩旭 祝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498-1500,共3页
[目的]探讨Survivin、Caspase-3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骨肉瘤及正常骨组织中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运用TUNEL方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在77%的骨肉瘤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显著高于... [目的]探讨Survivin、Caspase-3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骨肉瘤及正常骨组织中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运用TUNEL方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在77%的骨肉瘤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Caspase-3蛋白在骨肉瘤和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和89%,差异有显著性;在骨肉瘤中,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呈负相关;Survivin呈阳性的骨肉瘤中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Survivin呈阴性组(P<0.01);Caspase-3呈阳性的骨肉瘤中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Caspase-3呈阴性组(P<0.01)。[结论]Survivin、Caspase-3参与了骨肉瘤的发展,Survivin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的活性从而发挥其抑制骨肉瘤细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SURVIVIN CASPASE-3 凋亡
下载PDF
解剖型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钢 宋长福 +2 位作者 赵燕邦 邴佩旭 薛启祥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21-222,229,共3页
目的评价解剖型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解剖型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18例,AO分型为C2、C3型,回顾分析相关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骨折经4—24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螺钉松动、钢板断裂等并发症。... 目的评价解剖型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解剖型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18例,AO分型为C2、C3型,回顾分析相关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骨折经4—24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螺钉松动、钢板断裂等并发症。膝关节功能,优13例,良2例,中3例,优良率83.3%。结论解剖型髁支持钢板固定可靠,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对股骨远端复杂骨折,尤其是C2、C3型骨折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型髁支持钢板 股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siRNA特异性抑制骨肉瘤细胞株HER-2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玉峰 王岩峰 +1 位作者 祝勇 邴佩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337-1339,共3页
[目的]观察RNA干扰技术对骨肉瘤细胞株(OS-732细胞)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抑制效应。[方法]体外化学合成HER-2序列特异性双链RNA(siRNA),转染入OS-732骨肉瘤细胞株中,分别用RT-PCR、Western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转染前后H... [目的]观察RNA干扰技术对骨肉瘤细胞株(OS-732细胞)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抑制效应。[方法]体外化学合成HER-2序列特异性双链RNA(siRNA),转染入OS-732骨肉瘤细胞株中,分别用RT-PCR、Western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转染前后HER-2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用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化疗敏感性,观察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结果]HER-2siRNA对OS-732细胞HER-2mRNA表达明显抑制,作用约持续10d;干涉第9d,干涉组细胞蛋白表达减弱;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提高约10倍。[结论]体外合成的siRNA能有效抑制骨肉瘤OS-732细胞中HER-2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增殖,并提高了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SIRNA 骨肉瘤 HER-2
下载PDF
DHS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慧声 朱永 +2 位作者 赵艳邦 岳明 宋长福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5期235-236,共2页
目的探讨DHS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对比。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9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DHS治疗。结果实验组在住院时间、术后下床... 目的探讨DHS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对比。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9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DHS治疗。结果实验组在住院时间、术后下床负重时间、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比较中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进行治疗,可提高患者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S 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腰椎屈曲压缩骨折椎体松质骨内应力分布的特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石先明 刘延东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研究腰椎在屈曲压缩载荷作用下松质骨内应力分布特点。方法运用三维ANSYS 6.0软件建立正常人体胸腰段(T_(12)~L_2)运动节段的数字力学分析模型。将L_1椎体中间3个层面的松质骨划分成6个力学统计区,分别测量6个统计区内的平均应力值... 目的研究腰椎在屈曲压缩载荷作用下松质骨内应力分布特点。方法运用三维ANSYS 6.0软件建立正常人体胸腰段(T_(12)~L_2)运动节段的数字力学分析模型。将L_1椎体中间3个层面的松质骨划分成6个力学统计区,分别测量6个统计区内的平均应力值。在同一等级载荷下对中间3个层面内6个统计区的平均应力值进行比较,分析腰椎椎体松质骨内屈曲载荷作用下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在不同等级屈曲载荷作用下,每一等级载荷均出现:A(M)区松质骨应力值与其余5区[A(L)、A(R)、P(L)、P(M)、P(R)]的松质骨应力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体内松质骨在屈曲压缩载荷作用下,松质骨内应力分布存在着集中趋势,应力集中的部位在松质骨前缘中间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应力分布 数值研究
下载PDF
膝关节镜微创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继发创伤性膝关节炎的效果研究
15
作者 陈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22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微创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继发创伤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股骨远端骨折术后继发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微创关节镜下给予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外敷及...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微创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继发创伤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股骨远端骨折术后继发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微创关节镜下给予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外敷及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SS评分(89.26±6.34)分高于对照组的(72.15±3.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膝关节镜微创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继发创伤性膝关节炎,其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 膝关节炎 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
下载PDF
3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阳 宋长福 +2 位作者 杨军 段野 岳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871-875,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解剖型锁定钢板(PF-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解剖型锁定钢板(PF-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PF-LCP内固定组、PFNA内固定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每组30例。比较3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3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内固定组切口长度最短、术中失血量最少,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切口长度最长、术中失血量最多,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最短,其次是PFNA内固定组,PF-LCP内固定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最长,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内固定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的临床优良率均高于PF-LCP内固定组(P<0.05),但PFNA内固定组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内固定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术后3、6、12个月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PF-LCP内固定组(P<0.05),但PFNA内固定组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F-LCP内固定治疗相比,PFNA内固定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近期疗效更好,PFNA内固定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让患者早日进行负重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老年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 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加压螺纹钉术后髋关节功能及行走能力的影响:1年随访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建国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 早期康复训练 髋关节功能 加压螺纹钉 行走能力 术后 第五人民医院 骨质疏松 滋养血管 手术时间 前后对照 随访观察 骨小梁 老年人 骨愈合 并发症 沈阳市
下载PDF
张力带钢丝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康复训练的时机与效果
18
作者 冯建国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术后康复训练 肩锁关节脱位 张力带钢丝 效果 时机 带环 研究对象 目的 单位
下载PDF
膝关节后外侧结构的解剖与MRI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白希壮 王慧声 +4 位作者 郜玉忠 范立北 李化光 孙文阁 李延亮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8-272,共5页
目的 改进膝关节后外侧结构MRI定位方法,提高后外侧结构损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解剖膝关节标本,辨认后外侧各结构起止点及走行,明确它们之间的解剖关系。以注水的输液器缝合标记各结构进行MRI扫描,测量各结构在矢状面和冠状面上与... 目的 改进膝关节后外侧结构MRI定位方法,提高后外侧结构损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解剖膝关节标本,辨认后外侧各结构起止点及走行,明确它们之间的解剖关系。以注水的输液器缝合标记各结构进行MRI扫描,测量各结构在矢状面和冠状面上与腓骨颈长轴之间的夹角。按照这些角度定位扫描正常膝关节,观察各结构在MRI中完整显示的情况。结果 (1)测得矢状面上腓侧副韧带和胴肌腱关节囊内部分与腓骨颈长轴的夹角分别为(11.5±1.7)°和(39.5±6,4)°冠状面上胴肌腱关节囊外部分和胴腓韧带与腓骨颈长轴夹角为(39.5±3.9)°和(31.9±3.9)°。(2)腓侧副韧带在11°后斜冠状位1个层面上完整显示占90%,胴肌腱关节囊内部分在40°后斜冠状位1个层面上完整显示占80%,胭肌腱关节囊外部分在内斜40°矢状位1个层面上完整显示占90%,胭腓韧带在外斜30°矢状位1个层面上完整显示占90%。此外,胴腓韧带在11°后斜冠状位1个层面上完整显示的占75%,股二头肌腱和髂胫束在常规冠状面均能够很好显示.结论 选择完整显示腓骨茎突和腓骨颈的冠状面和矢状面为基准面,按照后外侧各结构与腓骨颈长轴所呈角度进行定位,层厚2mm的MR扫描能很好地显示膝关节后外侧解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外侧副韧带 解剖学 核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