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肝组织学与临床资料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伟 杨方 +1 位作者 张明香 魏倪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3期114-117,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肝组织学改变与临床资料的关系。方法对259例慢性HBV感染者行肝活检及临床相关检查。分析病理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按病理诊断携带者、CHB分组以及组织学是否≥G2或≥S2分组,对患者临床资料,包括...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肝组织学改变与临床资料的关系。方法对259例慢性HBV感染者行肝活检及临床相关检查。分析病理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按病理诊断携带者、CHB分组以及组织学是否≥G2或≥S2分组,对患者临床资料,包括社会学、生化学、病毒学、纤维化血清学、影像学资料与组织病理学资料比较。结果病理及临床诊断总体一致性欠佳(Kappa=0.273,P<0.01),尤其以携带者的诊断符合率最低(36/144,25%),但在CHB的临床分度方面有较好的符合率(66.7%~86.2%)。分组比较显示:CHB组较携带组饮酒者以及ALT、TBil升高者居多(P分别为0.010、0.001、0.023),HA、PCⅢ、γ球蛋白水平增高(P分别为0.036、0.002、0.032),而HBVDNA水平降低(P=0.010);组织学≥G2或≥S2组较<G2或<S2组年龄大(P<0.001),饮酒者、男性、具家族史者居多(P分别<0.001、0.006、0.026),ALT、TBIL升高及WBC降低者居多(P分别<0.001,0.005、0.023),HA、PCⅢ、γ球蛋白水平增高,脾脏面积增大,而HBV DNA、HBeAg水平降低。ROC曲线分析显示脾面积和PCⅢ的诊断界值分别为25.15cm2、102.45μg/L,敏感度为70.7%、69.8%,特异性为67.9%、71.5%。结论 慢性HBV感染者的组织学与临床诊断总体一致性欠佳,以携带者最显著;脾面积≥25.15cm2或PCⅢ≥102.45μg/L者,应更慎重地全面评估病情,肝组织活检的意义更大,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组织学 临床 诊断
下载PDF
ETV或ADV初治CHB患者的2年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伟 杨方 +1 位作者 张明香 魏倪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52-455,共4页
目的随机、对照、开放比较恩替卡韦(ETV)或阿德福韦酯(ADV)初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年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07年12月在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的CHB患者60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ETV 0.5 mg/d或ADV 10 mg/d口服... 目的随机、对照、开放比较恩替卡韦(ETV)或阿德福韦酯(ADV)初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年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07年12月在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的CHB患者60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ETV 0.5 mg/d或ADV 10 mg/d口服,疗程至少104周。评价患者96周HBV DNA下降幅度、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病毒学突破率及应答不佳率。结果 96周时,ETV组HBV DNA水平较基线平均降幅为(6.05±1.99)lg拷贝/ml,高于ADV组的(4.03±3.24)lg拷贝/ml(t=2.192,P=0.005)。ETV组HBV DNA阴转率高于ADV组(80%vs 40%,χ2=10.000,P=0.002)。ALT复常率、HBeAg阳性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TV组无病毒学突破,应答不佳率为23.3%。ADV组病毒学突破率为13.3%,应答不佳率为73.3%(χ2=-2.053、15.017,P=0.04、<0.001)。结论 ETV相对于ADV可早期快速抑制病毒。不论是ETV还是ADV,24周评估原发性无应答及48周评估部分病毒学应答是优化治疗中应关注的截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炎琥宁氯化钠注射液治疗风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于滨 王春美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0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炎琥宁氯化钠注射液的疗效。方法将179例风疹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9例常规治疗,观察组90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静脉滴注炎琥宁氯化钠注射液6mg/kg,每日2次静脉注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分别为(3.24&... 目的探讨炎琥宁氯化钠注射液的疗效。方法将179例风疹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9例常规治疗,观察组90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静脉滴注炎琥宁氯化钠注射液6mg/kg,每日2次静脉注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分别为(3.24±1.24)d和(4.55±1.75)d;住院时间分别为(5.20±1.82)d和(7.62±1.62)d,观察组的发热皮疹和浅表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和总病程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炎琥宁氯化钠注射液治疗风疹患儿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疹/中医药疗法 传染病 炎琥宁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应用 儿童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的用药效果及安全性初评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宾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0期60-60,共1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疾病的用药效果以及临床表现情况,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确诊为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 目的研究并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疾病的用药效果以及临床表现情况,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确诊为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ALT、TBIL、PTA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上,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 用药效果
下载PDF
水痘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用药效果初步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宾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5期191-191,共1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水痘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用药效果以及临床表现情况,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被临床确诊为水痘的患儿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 目的研究并探讨水痘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用药效果以及临床表现情况,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被临床确诊为水痘的患儿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4%,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水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炎平注射液 水痘 用药效果
下载PDF
临床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纤维化程度的非创伤性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伟 杨方 +3 位作者 魏倪 杨晴 刘丹阳 赵兵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评价常规实验室检测指标在判断慢性HBV携带者肝纤维化程度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96例临床诊断的慢性HBV携带者行肝组织活检及常规实验室检查。观察血常规、AST/ALT、AST与PLT比值指数(APRI),年龄-PLT指数(API);以SO(112例)... 目的评价常规实验室检测指标在判断慢性HBV携带者肝纤维化程度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96例临床诊断的慢性HBV携带者行肝组织活检及常规实验室检查。观察血常规、AST/ALT、AST与PLT比值指数(APRI),年龄-PLT指数(API);以SO(112例)及S1~S3(84例)分组比较,计量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196例慢性HBV携带者HBVDNA均阳性,HBeAg阳性156例,占79.6%;S1~S3组与SO组比较,年龄偏大、ALT、AST、AST/ALT、APRI及API增高,而PLT和HBVDNA下降(统计值=7.705、6.33、7.095、4.977、11.059、8.936、10.196,均P〈0.05);APRI和API的曲线下面积〉0.70,分别为0.827和0.829。API灵敏度最高为70.46%,其阴性预测值为71.43%}APRI特异度最高为92.94%,阳性预测值为92.86%;以APRI≥0.30作为有肝纤维化的诊断,119例中包括了97.62%肝纤维化患者;以API≥4.0作为有肝纤维化的诊断,112例中包括了96.43%肝纤维化患者。结论常规实验室检测可用于慢性HBV携带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判断,APRI和API是具有简便、易得且较有价值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ROC曲线 带病原状态 肝炎 乙型 慢性
原文传递
经病理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与慢性肝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方 赵兵 +2 位作者 张明香 王伟 魏倪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比较病理学诊断为慢性HBV携带者与慢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不同ALT水平的慢性HBV感染者的处理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对292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活组织检查,按病理学诊断符合慢性HBV携带者标准(GO-G1且SO-S1)与慢性肝炎标准[G... 目的比较病理学诊断为慢性HBV携带者与慢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不同ALT水平的慢性HBV感染者的处理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对292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活组织检查,按病理学诊断符合慢性HBV携带者标准(GO-G1且SO-S1)与慢性肝炎标准[G〉1和(或)S〉1]分为携带组和肝炎组,比较不同年龄分层及ALT水平分层与病理诊断的关系,同时比较其他可能与病理诊断相关的临床、生物化学及影像学指标,Logistic回归方程(后退法,极大似然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病理学符合慢性HBV携带者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292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慢性HBV携带者有140例,占47.9%;慢性肝炎152例,占52.1%。HBV携带组与慢性肝炎组在≤35岁与36-40岁、〉40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6,8.534;P-0.047,0.003);ALT水平在〈O.5×正常值上限(ULN)、(0.5-1.O)×ULN、(1.1-1.5)×ULN、(1.6-2.0)×ULN、〉2.0×ULN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314,P〈O.01),但ALT在(1.1-1.5)×ULN与〉2.0×UL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810,P=0.051)。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程、饮酒史、ALT分层、HBVDNA水平及超声检查肝表面是否光滑是病理学符合慢性HBV携带者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0R-0.995、0.224、0.516、1.308、0.270,P-0.005、0.007、0.000、0.025、0.001)。结论年龄35岁以上且ALT水平介于(1-2)×ULN的患者行肝活组织检查的临床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 乙型 慢性 带病原状态 活组织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