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爬行动物肾性节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兵 陆宇燕 李丕鹏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1-784,共4页
肾性节是一种雄性副性结构,主要存在于爬行动物双孔亚纲Diapsida鳞龙下纲Lepidosauria,尤其是有鳞目的雄性,由肾脏的集合管前端或肾单位的远曲小管末端膨大特化而成。肾性节的细胞由柱状上皮细胞组成,胞质中充满电子致密的分泌颗粒。组... 肾性节是一种雄性副性结构,主要存在于爬行动物双孔亚纲Diapsida鳞龙下纲Lepidosauria,尤其是有鳞目的雄性,由肾脏的集合管前端或肾单位的远曲小管末端膨大特化而成。肾性节的细胞由柱状上皮细胞组成,胞质中充满电子致密的分泌颗粒。组织化学研究表明,肾性节呈ACP、AKP、糖原、糖蛋白、脂类和蛋白质等反应阳性,且存在种间差异。肾性节的细胞大小和超微结构具有明显的年周变化,并与生殖腺的发育密切相关。此外,某些蛇和蜥蜴的雄性幼体具有肾性节,而在某些种类的雌性也具有类似的结构。有关这一结构的生理功能尚不完全清楚,曾有学者提出几种假设:具有支持和激活精子的作用,形成交配栓,与精液形成有关或提供求爱信息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蜥蜴 肾性节 结构 组织化学 功能
下载PDF
峨眉髭蟾在重庆的分布——蝌蚪在无尾类分类和多样性调查中的应用一例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晶尧 李丕鹏 +1 位作者 侯勉 陆宇燕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5,共3页
2008年5月在重庆市酉阳县采集到7号体尾背部具有"Y"形斑纹的蝌蚪,对其形态特征和口部结构予以描述,经与峨眉髭蟾Vibrissap horaboringii和崇安髭蟾瑶山亚种V.liui yaoshanensis蝌蚪比较,确定其为峨眉髭蟾,为重庆市新纪录。现... 2008年5月在重庆市酉阳县采集到7号体尾背部具有"Y"形斑纹的蝌蚪,对其形态特征和口部结构予以描述,经与峨眉髭蟾Vibrissap horaboringii和崇安髭蟾瑶山亚种V.liui yaoshanensis蝌蚪比较,确定其为峨眉髭蟾,为重庆市新纪录。现作为应用蝌蚪进行无尾两栖动物分类鉴定和多样性调查实例予以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蝌蚪 髭蟾 描述 重庆 新纪录
下载PDF
寒露林蛙的核型和Ag-NORs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丽 陆宇燕 +2 位作者 李丕鹏 周正彦 王勇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4-706,共3页
采用常规骨髓细胞制片法对产于湖南省双牌县的寒露林蛙的核型及NORs位点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寒露林蛙与分布于我国南方的其他林蛙相同:2n=26,NF=52,为5+8核型模式。寒露林蛙核型为14M+10SM+2ST,无次溢痕,NORs位于第11对染色体长... 采用常规骨髓细胞制片法对产于湖南省双牌县的寒露林蛙的核型及NORs位点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寒露林蛙与分布于我国南方的其他林蛙相同:2n=26,NF=52,为5+8核型模式。寒露林蛙核型为14M+10SM+2ST,无次溢痕,NORs位于第11对染色体长臂的中部。通过比较分析我国2n=26的6种林蛙的核型等细胞遗传学信息,本文结果支持形态分类和分子系统发生的研究结论,认为寒露林蛙是一有效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露林蛙 核型 AG-NORS 林蛙 中国
下载PDF
辽宁产中华大蟾蜍和花背蟾蜍蝌蚪形态特征的比较和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廉静 李丕鹏 +1 位作者 陆宇燕 周正彦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9-504,F0004,共7页
对中华大蟾蜍Bufogargarizans和花背蟾蜍B.raddei第36期蝌蚪外形和口部形态结构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并进行了定量比较和分析。中华大蟾蜍蝌蚪体背观呈长卵圆形,全身黑褐色;尾呈桨形,背腹鳍透明无斑;唇齿式为2(2)/3(即Ⅰ:1+1/Ⅲ)。花背... 对中华大蟾蜍Bufogargarizans和花背蟾蜍B.raddei第36期蝌蚪外形和口部形态结构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并进行了定量比较和分析。中华大蟾蜍蝌蚪体背观呈长卵圆形,全身黑褐色;尾呈桨形,背腹鳍透明无斑;唇齿式为2(2)/3(即Ⅰ:1+1/Ⅲ)。花背蟾蜍蝌蚪体背观呈卵圆形,体背面和侧面为灰黑色或深灰色,腹面灰色有金属光泽;尾呈纺锤形,背鳍近透明,其上有黑色细纹,腹鳍透明无色;唇齿式为2(2)/3(即Ⅰ:1+1/Ⅲ),个别为2(2)/3(1)(即Ⅰ:1+1/1+1:Ⅱ)。两种蟾蜍蝌蚪在体色、体型、尾色、尾型、口盘形态结构以及繁殖等方面有着明显区别。对辽宁和华西产的中华蟾蜍蝌蚪的分析表明两地蝌蚪在形态特征方面基本相同,显示出蝌蚪在种内的稳定性。编制了两种蟾蜍蝌蚪的简明检索表,供野外调查和监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大蟾蜍 花背蟾蜍 蝌蚪 形态 分类
下载PDF
飞蜥滑翔的适应性特征及滑翔起源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珏 李丕鹏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2-646,共5页
本文综述了飞蜥对滑翔的适应性特征及其滑翔能力起源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翼膜的内部解剖结构、表面覆盖物的特征、飞蜥对翼膜的控制机制、古类蜥蜴滑翔爬行动物的种类及起源等方面,以期借此为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飞蜥 滑翔 适应性 起源
下载PDF
棕黑锦蛇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解剖 被引量:9
6
作者 邵帅 李丕鹏 +3 位作者 陆宇燕 谢冰楠 周正彦 王勇 《蛇志》 2009年第4期263-267,共5页
目的解剖观察东北体型最大的棕黑锦蛇,了解其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基本形态结构及特点。方法采自辽宁东部丹东市和桓仁县棕黑锦蛇共6条,其中雌性3条,雄性3条。采用福尔马林固定后,沿腹面正中线部位将皮肤从泄殖孔剪至颏部,对消化和呼吸... 目的解剖观察东北体型最大的棕黑锦蛇,了解其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基本形态结构及特点。方法采自辽宁东部丹东市和桓仁县棕黑锦蛇共6条,其中雌性3条,雄性3条。采用福尔马林固定后,沿腹面正中线部位将皮肤从泄殖孔剪至颏部,对消化和呼吸系统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其它蛇类相似,但也有其特点:上颌的两侧左右各有两排细小的牙齿,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外与胆总管汇合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呼吸系统主要由气管和肺构成。气管位于食管腹面,末端连接正常的右肺,末端一侧则连接着退化的左肺。右肺长囊状,明显分为呼吸部和气囊部。左肺很小,呈卵圆形囊状。结论由于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的不同,各蛇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也表现形态结构方面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黑锦蛇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解剖
下载PDF
变色树蜥骨骼系统的解剖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珏 李丕鹏 陆宇燕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5,共7页
用透明骨骼标本染色法制作变色树蜥的骨骼标本,并对其骨骼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其骨骼可分为中轴骨骼(包括头骨、脊柱、胸骨、肋骨)和附肢骨骼(包括肩带、腰带、前肢骨、后肢骨)。其头骨呈梨形,眼眶完整。颈椎8枚,胸椎4枚,腰椎11枚,荐... 用透明骨骼标本染色法制作变色树蜥的骨骼标本,并对其骨骼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其骨骼可分为中轴骨骼(包括头骨、脊柱、胸骨、肋骨)和附肢骨骼(包括肩带、腰带、前肢骨、后肢骨)。其头骨呈梨形,眼眶完整。颈椎8枚,胸椎4枚,腰椎11枚,荐椎2枚,尾椎多于34枚。有颈肋4对,胸肋4对,腰肋11对。表现出了一系列进化特征,如前颌骨愈合成1块,额骨也愈合成1块,颧骨消失,鳞骨变小,犁骨薄弱,下颌夹板骨与齿骨、冠状骨及隅骨之间的骨缝不明显,愈合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色树蜥 骨骼系统 头骨 脊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