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眼低度近视儿童双眼黄斑区视网膜和脉络膜血流密度分析
1
作者 宁吉良 刘丹霞 +2 位作者 薛绍飞 刘小钰 许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4-229,共6页
目的使用眼底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测量单眼低度近视儿童双眼黄斑区视网膜、脉络膜血流密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8~14岁单眼低度近视儿童45例(90眼)... 目的使用眼底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测量单眼低度近视儿童双眼黄斑区视网膜、脉络膜血流密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8~14岁单眼低度近视儿童45例(90眼)临床资料。经1%环喷托酯睫状肌麻痹后验光,将等效球镜度(SE)-3.00 D~-0.50 D纳入近视眼组,SE+0.25 D~<+2.00 D纳入非近视眼组。使用IOL Master 500测量眼轴(AL)、平均角膜曲率半径(CR),计算轴率比(AL/CR)。使用海德堡SD-OCT进行黄斑区水平线性扫描并获取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值。使用OCTA模块获取3 mm×3 mm的视网膜脉络膜血流图像,通过Image J图形处理软件获取浅层视网膜血管丛(SCP)血流密度、深层视网膜血管丛(DCP)血流密度、脉络膜毛细血管层(CC)血流密度及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血流指标与年龄、AL、CR、AL/CR、SFCT的相关性。结果近视眼组SE和SFCT均小于未近视眼组,而AL和AL/CR均大于未近视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视眼组DCP血流密度小于非近视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血流指标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近视眼组SCP、DCP血流密度与SE呈正相关(r分别为0.611、0.731,均P<0.05);与AL呈负相关(r分别为-0.568、-0.712,均P<0.05);与AL/CR呈负相关(r分别为-0.557、-0.564,均P<0.05)。非近视眼组SCP、DCP血流密度与AL/CR呈负相关(r分别为-0.615、-0.656,均P<0.05)。2组CC血流密度、FAZ面积与年龄、SE、AL、CR、AL/CR、SFCT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单眼低度近视儿童近视眼与非近视眼比较,DCP血流密度降低;近视眼视网膜血流密度与SE、AL、AL/CR相关,非近视眼视网膜血流密度仅与AL/CR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眼低度近视 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 视网膜 脉络膜 血流密度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术后初期截囊性状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赵振波 马立威 +4 位作者 韩冬 唐凯莉 丁雨溪 张劲松 王静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96-201,共6页
目的对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术后初期截囊口性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选取2022年1—8月在沈阳爱尔卓越眼科医院诊断为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并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患者45例(51眼)作为研究对象。记录... 目的对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术后初期截囊口性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选取2022年1—8月在沈阳爱尔卓越眼科医院诊断为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并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患者45例(51眼)作为研究对象。记录飞秒激光程序的设定截囊直径(PCD),收集术后第1天囊口形态数据,包括实际截囊直径(AACD)、截囊口圆度、截囊口面积、人工晶状体(IOL)包裹面积等,探讨年龄、不同襻设计IOL、眼轴(AL)、角膜曲率(Km)、中央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对截囊直径偏差(DDC)的影响。结果术后第1天囊口形态:AACD为(5.46±0.25)mm,圆度为0.990(0.988,0.993);截囊口面积为23.16(21.92,24.83)mm2;IOL包裹面积为5.10(3.43,6.34)mm^(2)。飞秒激光PCD为(5.34±0.12)mm,术后1天AACD为(5.46±0.25)mm,DDC为0.11 mm(0.06~0.17 mm),PCD与术后1天AA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法探讨DDC与各因素相关性。纳入DDC与年龄、不同襻设计IOL、Km、CCT、ACD、LT、AL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出年龄(b=-0.01,t=-5.63,P<0.001)和不同襻设计IOL(b=0.18,t=4.12,P<0.001)对DDC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构建回归公式:DDC=0.81-0.01×年龄,R^(2)=0.3945。结论眼部参数不会对飞秒激光截囊形态有明显影响,DDC与年龄、不同襻设计IOL有相关性,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襻设计IOL可以更细化调整个性化的P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 人工晶状体 截囊
下载PDF
不同瞳孔条件下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体视觉质量评价
3
作者 武彬 丁雨溪 +3 位作者 邵雨双 王静 张劲松 马立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3-337,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不同时间、不同瞳孔条件下视觉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Tecnis全光学面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体(Tecnis ZMB...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不同时间、不同瞳孔条件下视觉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Tecnis全光学面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体(Tecnis ZMB00 MIOL)植入术的24例患者(30只眼)的临床资料。术后1周和3个月时,检测裸眼和矫正后的远、中、近视力,3 mm、5 mm孔径下的散射光值、波前像差和调制传递函数(MTF)值。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对数据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周和3个月裸眼和矫正的远、中、近视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5 mm孔径下,术后3个月散射光值、球差均低于术后1周,术后1周和3个月散射光值均大于3 mm孔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 mm孔径下,术后3个月各空间频率的MTF值显著优于术后1周,20 cpd空间频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术后1周相比,术后3个月5 mm孔径下散射光值明显减小,球面像差明显降低,MTF值升高,说明Tecnis ZMB00 MIOL植入术后3个月夜间视觉质量较术后1周有提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 散射光 瞳孔 波前像差
下载PDF
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宏娜 鲁元媛 +2 位作者 丁香英 赵芳坤 许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18-1121,共4页
目的观察青少年低中度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9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视光门诊,初次验配梦戴维等离子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50例(96眼),应用荧光素钠染色法... 目的观察青少年低中度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9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视光门诊,初次验配梦戴维等离子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50例(96眼),应用荧光素钠染色法及非侵入式眼表综合分析仪(Keratograph 5M,德国Oculus公司),观察患者配戴前及配戴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IBUT)、泪河高度(TMH)、非侵入性第一次泪膜破裂时间[NIBUT(f)]、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BUT(av)]。结果戴镜后1周,IBUT、NITBUT(f)、[NITBUT(av)]较戴镜前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1个月,IBUT、NITBUT(f)、NITBUT(av)较戴镜前仍有下降(P=0.045,P=0.010,P=0.002),但较戴镜后1周有所提升(P=0.043,P<0.001,P=0.002),之后各测量时段IBUT、NIBUT(f)及NIBUT(av)与戴镜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TMH无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BUT与NIBUT(f),IBUT与NIBUT(av),NIBUT(f)与NIBUT(av)均呈正相关(r=0.128,P=0.005;r=0.155,P=0.001;r=0.690,P<0.001)。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初次配戴角膜塑形镜后,早期可出现泪膜稳定性降低,但3个月后逐渐恢复至戴镜前水平,并趋于稳定。戴镜前后TMH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泪膜 泪膜破裂时间 非侵入式眼表综合分析仪
下载PDF
人工泪液对配戴角膜塑形镜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角膜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5
作者 许明林 马立威 石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172,173,174,共3页
选取2019年5月至7月于沈阳市兴齐眼科医院初次配戴角膜塑形镜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36例,观察人工泪液对其角膜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配戴膜塑形镜前后1周使用人工泪液能有效减少配戴初期角膜上皮损害的发生,提高角膜塑形镜配戴的依从性及... 选取2019年5月至7月于沈阳市兴齐眼科医院初次配戴角膜塑形镜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36例,观察人工泪液对其角膜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配戴膜塑形镜前后1周使用人工泪液能有效减少配戴初期角膜上皮损害的发生,提高角膜塑形镜配戴的依从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塑形镜 人工泪液 角膜上皮
下载PDF
青少年低中度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黄斑部脉络膜厚度的变化 被引量:19
6
作者 丁香英 鲁元媛 +2 位作者 赵芳坤 王宏娜 许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22-827,共6页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增强深部成像技术(EDI-SD OCT)对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低度和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的黄斑部脉络膜进行扫描,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黄斑部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增强深部成像技术(EDI-SD OCT)对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低度和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的黄斑部脉络膜进行扫描,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黄斑部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的近视青少年患者64例(123只眼),根据初诊时近视程度分为2组,A组为低度近视,共37例(70只眼),等效球镜度≤-3.00 D;B组为中度近视,共27例(53只眼),等效球镜度>-3.00D^-6.00D。于戴镜前及戴镜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采用海德堡EDI-SD OCT分别对对黄斑中心凹下及距中心凹1、2、3 mm处的鼻侧、颞侧、上方、下方4个方向共13个位点的脉络膜厚度进行测量,对比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各位点脉络膜厚度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各个位点的脉络膜厚度均较戴镜前增加(P<0.05)。2组戴镜前后中心凹下方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组变化更大,颞侧脉络膜厚度变化最大,鼻侧变化最小。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与等效球镜度的绝对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低度近视和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黄斑部脉络膜厚度均有增加,鼻侧增加最少,且黄斑部脉络膜厚度呈区域性差异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厚度 角膜塑形镜 低中度近视
下载PDF
不同表面处理和设计的人工晶状体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丝雨 石栋 +2 位作者 陆博 韩琳 马立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4-219,共6页
目的比较2种不同表面处理和设计的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兔眼后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取10只新西兰白兔(20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每只新西兰白兔随机选择左右眼分别植入不同的IOL,植入经紫外线/臭氧后表面处理、袢表面磨砂... 目的比较2种不同表面处理和设计的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兔眼后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取10只新西兰白兔(20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每只新西兰白兔随机选择左右眼分别植入不同的IOL,植入经紫外线/臭氧后表面处理、袢表面磨砂化处理的HOYA Vivinex XY1 IOL为A组,植入经聚乙二醇全表面处理、袢表面光滑的AMO Tecnis PCB00 IOL为B组。比较术后1、7、14、28 d前房闪辉评分、晶状体后囊膜混浊评分及IOL旋转角度,术后28 d HE染色观察后囊膜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移行情况。结果术后1 d、7 d,A组平均前房闪辉评分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4 d、28 d,A组平均后囊膜混浊评分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7 d、14 d、28 d,A组IOL平均旋转角度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 d HE染色显示,A组后囊膜表面仅见散在分布的单个或簇状晶状体上皮细胞,B组可见排列密集的单层或双层晶状体上皮细胞。结论经聚乙二醇全表面处理的IOL能够排斥炎症细胞的吸附,减轻术后炎症反应,葡萄膜生物相容性较好。经紫外线/臭氧后表面处理的IOL能够增加表面的黏附力,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延缓并减轻后囊膜混浊的发生,囊膜生物相容性较好。IOL袢经磨砂化处理,可以增加袢与囊袋间的摩擦力,IOL囊袋内旋转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生物相容性 葡萄膜生物相容性 囊膜生物相容性 旋转稳定性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早期变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许明林 丁雨溪 +1 位作者 马立威 张劲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33-1135,共3页
应用角膜内皮细胞显微镜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六角形细胞百分比(HC%)、中央角膜厚度(CCT)。所有患者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ECD、HC%均较术前减少,CCT较术前增加。糖尿... 应用角膜内皮细胞显微镜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六角形细胞百分比(HC%)、中央角膜厚度(CCT)。所有患者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ECD、HC%均较术前减少,CCT较术前增加。糖尿病患者术后ECD、HC%减少较未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更明显,CCT更高。糖尿病病程≥10年患者的HC%较病程<10年者更低,而CCT的改变差异不明显。糖尿病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损伤更敏感,修复能力更差,且与糖尿病病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 角膜内皮细胞
下载PDF
不同设计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襻黏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胡艺平 王静 +3 位作者 李史序 刘彧琦 李博文 张劲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7-540,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设计的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襻与光学区的黏性。方法选取4种人工晶状体(HOYA iSert■251,Lucia 601P,Tecnis ZCB00,IQ SN60WF),在添加及不添加粘弹剂状态下将襻折叠于光学区中央,并施加0.02~0.7 N的作用力,观察并记录... 目的比较不同设计的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襻与光学区的黏性。方法选取4种人工晶状体(HOYA iSert■251,Lucia 601P,Tecnis ZCB00,IQ SN60WF),在添加及不添加粘弹剂状态下将襻折叠于光学区中央,并施加0.02~0.7 N的作用力,观察并记录襻与光学区的分离时间,即黏附分离时间。对各组的黏附分离时间和力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对黏性进行比较。结果无粘弹剂时,Lucia 601P、Tecnis ZCB00、IQ SN60WF的黏附分离时间均>200 s,而相同外力条件下,HOYA iSert■251的黏附分离时间明显低于其他3组;添加粘弹剂时,4种IOL均可产生襻黏附现象,且黏附分离时间随力的增大而延长。线性回归结果显示,黏附分离时间均与力存在线性关系(P<0.01),黏性大小关系(斜率)为HOYA iSert■251﹤Tecnis ZCB00﹤IQ SN60WF﹤Lucia601P。结论疏水性丙烯酸酯IOL会出现襻与光学区的黏附分离现象,添加粘弹剂时黏附时间缩短,HOYA iSert■251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支撑部前端设计减少了粘襻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疏水性丙烯酸酯 粘襻现象
下载PDF
Oculus C-Quant散射光计量仪在视功能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宏娜 许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5-169,189,共6页
以前的眩光测试仪大部分都是测量有眩光条件下的视力或对比敏感度,而且缺乏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标准。而C-Quant散射光计量仪是以“补偿比较”的方法为基础,精确客观地直接定量患者眼内散射光,操作简单迅速,可广泛用于视功能检查,尤其是早... 以前的眩光测试仪大部分都是测量有眩光条件下的视力或对比敏感度,而且缺乏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标准。而C-Quant散射光计量仪是以“补偿比较”的方法为基础,精确客观地直接定量患者眼内散射光,操作简单迅速,可广泛用于视功能检查,尤其是早期白内障的检测、各种人工晶状体性能的评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预后的评价及屈光矫正手术的疗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光计量仪 散射光 失能眩光 白内障 补偿比较
下载PDF
晶状体失功综合征眼的视觉质量评估
11
作者 许明林 HASHI Mohamoud Alrisak +3 位作者 王丝雨 丁雨溪 马立威 张劲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73-975,984,共4页
目的应用不同仪器测量晶状体失功综合征眼的高阶像差,并用视功能评估(VF-14)量表进行主观视功能评估,了解晶状体失功综合征眼的视觉质量。方法选择晶状体失功综合征病例15例(25眼)作为实验组,最佳矫正视力≥0.5,暗室条件下自然瞳孔直径... 目的应用不同仪器测量晶状体失功综合征眼的高阶像差,并用视功能评估(VF-14)量表进行主观视功能评估,了解晶状体失功综合征眼的视觉质量。方法选择晶状体失功综合征病例15例(25眼)作为实验组,最佳矫正视力≥0.5,暗室条件下自然瞳孔直径≥4 mm。选择正常健康眼10例(20眼)作为对照组。通过OPD-ScanⅢ、iTrace、OQAS HD-analyzer检查,分别测量高阶像差及眼内散射光指数。通过VF-14量表综合评估其视觉质量。结果OPD-scanⅢ和iTrace的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眼内高阶像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2组的眼内散射光指数和角膜高阶像差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VF-14量表得分(60.72±21.90)显著低于对照组(77.39±1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晶状体失功综合征患者尽管视力尚好,但生活视功能已受到影响,可能是由于眼内高阶像差、眼内散射光指数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失功综合征 高阶像差 视觉质量
下载PDF
不同瞳孔直径下角膜前表面散光与全角膜散光的差异及影响因素
12
作者 邓嘉进 邵东平 张劲松 《临床眼科杂志》 2021年第5期423-427,共5页
目的探讨在不同瞳孔直径下角膜前表面散光与全角膜散光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记录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行LUMENIS眼前段分析仪检查的430例(796只眼)患者在不同瞳孔直径下角膜前表面散光值及散光轴位、全... 目的探讨在不同瞳孔直径下角膜前表面散光与全角膜散光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记录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行LUMENIS眼前段分析仪检查的430例(796只眼)患者在不同瞳孔直径下角膜前表面散光值及散光轴位、全角膜散光值及散光轴位,记录每个检查患者的年龄、角膜平均屈光力、角膜散光值、角膜中央厚度、中央前房深度。采用Wilcoxon秩检验对比不同瞳孔直径下角膜前表面散光和全角膜散光的一致性,分析不同瞳孔直径下两组散光值差、轴位差的频数分布,并用回归分析探讨在8 mm瞳孔直径下的角膜前表面散光和全角膜散光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瞳孔直径在1、3、5、8 mm时,角膜前表面、全角膜散光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瞳孔直径在8 mm时,两组散光轴位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部分患者两组散光值差、轴位差相差较小,但在大瞳孔直径下,两组散光值差异明显的比例较多,而在不同瞳孔直径下,两组散光轴位差异明显的比例差别不大。瞳孔直径在8 mm时,角膜前表面、全角膜散光值的差值与年龄呈正相关(P<0.001),与中央前房深度呈负相关(P=0.01),两组散光轴位的差值与年龄呈正相关(P<0.001),与角膜中央厚度呈正相关(P<0.05),与角膜散光值呈负相关(P<0.001)。结论在不同瞳孔直径下,角膜前表面散光值均不能替代全角膜散光值,而在大瞳孔直径下,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不能替代全角膜散光轴位。在大瞳孔直径下,两组散光值差明显的比例较大。当瞳孔直径在8 mm时,两组散光值的差值随年龄增大而增大,随前房深度增加而减少;两组散光轴位的差值随年龄、角膜厚度增大而增大,随散光值增大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散光 瞳孔直径 相关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