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小RNA-126在大肠癌组织正常癌旁组织及大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边涛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286-1288,共3页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近年来多模式的抗癌战略已使大肠癌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晚期大肠癌患者的预后尚未得到明显改善。因此需进一步探索大肠癌的分子发病机制,寻找可以有效提高大肠癌疗效和预后的新的分子靶点。
关键词 大肠癌细胞 大肠癌组织 晚期大肠癌 RNA 分子靶点 意义研究 分子发病机制 细胞生长 抑癌基因 转染细胞
下载PDF
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边涛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1期331-331,共1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经验。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LC治疗的5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经验的总结。结果本组患者成功完成手术共53例,成功率为94.6...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经验。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LC治疗的5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经验的总结。结果本组患者成功完成手术共53例,成功率为94.64%(53/56),其余3例转开腹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7%;所有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成功率及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Id2在小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沈晓东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30-934,共5页
目的研究DNA结合抑制物2(inhibitor of DNA binding2,Id2)在ApcΔ716/+小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Id2基因缺失的基因工程小鼠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模型ApcΔ716/+小鼠杂交后,统计... 目的研究DNA结合抑制物2(inhibitor of DNA binding2,Id2)在ApcΔ716/+小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Id2基因缺失的基因工程小鼠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模型ApcΔ716/+小鼠杂交后,统计ApcΔ716/+小鼠与ApcΔ716/+Id2-/-杂交小鼠小肠肠道息肉的数目及总负荷,通过Western blot及原位杂交技术测定腺瘤性息肉Id2的表达。结果腺瘤性息肉组织中Id2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相比ApcΔ716/+Id2野生型小鼠,ApcΔ716/+Id2-/-杂交小鼠肠道息肉总数目与不同大小的肠道息肉数目有明显减少(P均<0.05)。结论肠道腺瘤性息肉组织中Id2表达升高,Id2的缺失能抑制ApcΔ716/+小鼠肠道腺瘤性息肉的发生,Id2在人类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中可能发挥着促进肠道息肉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ID2 Apc^△716 + 小鼠
下载PDF
Id2在Apc^(Δ716/+)小鼠肠道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沈晓东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234-1238,共5页
目的研究DNA结合抑制物2(inhibitor of DNA binding 2,Id2)在ApcΔ716/+小鼠肠道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Id2基因缺失的基因工程小鼠和肠道肿瘤模型ApcΔ716/+小鼠杂交后,统计ApcΔ716/+小鼠与ApcΔ716/+Id2-/-杂交小鼠小肠肠道肿瘤的... 目的研究DNA结合抑制物2(inhibitor of DNA binding 2,Id2)在ApcΔ716/+小鼠肠道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Id2基因缺失的基因工程小鼠和肠道肿瘤模型ApcΔ716/+小鼠杂交后,统计ApcΔ716/+小鼠与ApcΔ716/+Id2-/-杂交小鼠小肠肠道肿瘤的数目及总负荷,观查其肠道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变化。结果与ApcΔ716/+Id2野生型小鼠比较,ApcΔ716/+Id2-/-杂交小鼠在4、8、12周龄时肠道肿瘤总数目与不同大小的肠道肿瘤数目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Id2的缺失能抑制ApcΔ716/+小鼠肠道肿瘤的发生,Id2在人类肠道肿瘤中可能发挥着促进肿瘤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肿瘤 ApcΔ716 +小鼠 DNA结合抑制物2
下载PDF
探究无张力修补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差异 被引量:2
5
作者 卢海涛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1期385-386,共2页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行腹外疝修补术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行腹外疝修补术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半年复发率等方面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约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疝修补术,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张力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腹外疝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6
作者 刘海宏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1期381-381,共1页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胆漏出现的主要原因及采取的有效处理措施。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月入住我院的22例患有肝胆疾病需要进行肝胆手术的患者,总结患者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及其解决对策。结果给予常规通常引流和预防感染治疗11例...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胆漏出现的主要原因及采取的有效处理措施。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月入住我院的22例患有肝胆疾病需要进行肝胆手术的患者,总结患者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及其解决对策。结果给予常规通常引流和预防感染治疗11例,治疗2~3w后痊愈。再次手术后治愈6例。行超声波下穿刺置引流管3例,治疗2~3w后痊愈。2例死亡,死亡原因均为肝功能衰竭。结论肝胆手术后引发胆漏因素较多,其中手术操作技术水平低以及对疾病缺乏认识是根本原因。解决胆漏问题的关键为预防。提早预防,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是治愈该疾病的根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手术 胆漏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