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味地黄多糖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齐春会 张永祥 +3 位作者 李凤仙 乔善义 姚新生 山田阳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3-325,共3页
目的 六味地黄多糖 C A43 B 和 P3 是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活性多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其体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3 H] Td R 参入法,琼脂克隆形成法及细胞形态学和 N B T 还原染色等方法... 目的 六味地黄多糖 C A43 B 和 P3 是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活性多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其体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3 H] Td R 参入法,琼脂克隆形成法及细胞形态学和 N B T 还原染色等方法观察其对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 L1210 、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 H L60增殖反应、克隆存活率的影响以及对 H L60 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结果  C A43 B和 P3 对 L1210 和 H L60 细胞的体外增殖反应和克隆形成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 H L60细胞的分化形态及 N B T 阳性细胞率无明显影响,但可以使 H L60 细胞体积明显缩小。结论 六味地黄多糖 C A43 B 和 P3 对肿瘤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可能是具有免疫调节和直接抑瘤双重作用的活性多糖;另外提示 C A43 B 和 P3 对 H L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多糖 抗肿瘤 HL60 L1210
下载PDF
脑缺血与炎症反应 被引量:52
2
作者 张予阳 刘岩 付守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共5页
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均支持炎症反应参与缺血性脑损伤的理论,但炎症反应本身及其对缺血性脑损害的影响相当复杂。脑缺血后,在缺血损伤区有多种细胞因子表达及炎细胞浸润,构成了缺血性损伤向炎症性损伤转变的基础,最近研究较多的主要有白... 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均支持炎症反应参与缺血性脑损伤的理论,但炎症反应本身及其对缺血性脑损害的影响相当复杂。脑缺血后,在缺血损伤区有多种细胞因子表达及炎细胞浸润,构成了缺血性损伤向炎症性损伤转变的基础,最近研究较多的主要有白细胞、肥大细胞、白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白细胞 肥大细胞 细胞因子 花生四烯酸 缓激肽
下载PDF
六味地黄多糖在小鼠体内的吸收 被引量:24
3
作者 郑年新 阮金秀 +3 位作者 张永祥 葛召恒 乔善义 姚新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03-405,共3页
目的 了解六味地黄多糖 (CA4 3)在小鼠体内的吸收及吸收部位。方法 给小鼠灌胃及静注CA4 3,用高效液相色谱 /柱后荧光衍生化法测定其在血浆中的浓度 ;采用在体肠灌流技术研究CA4 3在小鼠肠道各部位的吸收。结果 口服灌胃后CA4 3的Tma... 目的 了解六味地黄多糖 (CA4 3)在小鼠体内的吸收及吸收部位。方法 给小鼠灌胃及静注CA4 3,用高效液相色谱 /柱后荧光衍生化法测定其在血浆中的浓度 ;采用在体肠灌流技术研究CA4 3在小鼠肠道各部位的吸收。结果 口服灌胃后CA4 3的Tmax为 1 0 0h ;Cmax为 6 7 1mg·L-1;MRT为 3 30h ;F为 35 9%。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空肠下段及回肠的吸收率分别为 16 5 %、6 32 %和3 0 9% ,在大肠中不吸收。结论 CA4 3可通过口服以大分子形式吸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多糖 吸收动力学 吸收部位 HPLC
下载PDF
银杏内酯对小鼠和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予阳 于庆海 +2 位作者 游松 盛丽 孙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67-669,共3页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 (TG)对小鼠密闭缺氧、急性脑缺血和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密闭缺氧实验 ,观察TG对耗氧速度和存活时间的影响 ;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及迷走神经造成脑缺血 ,观察TG对死亡率及死亡时间的影响 ;...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 (TG)对小鼠密闭缺氧、急性脑缺血和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密闭缺氧实验 ,观察TG对耗氧速度和存活时间的影响 ;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及迷走神经造成脑缺血 ,观察TG对死亡率及死亡时间的影响 ;电凝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 (MCAO) ,观察TG对脑梗塞面积、行为及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结果 TG(32mg·kg-1)降低脑缺血小鼠的死亡率 ,延长死亡时间 ;4,8,16mg·kg-1降低MCAO大鼠脑梗塞范围 ,改善行为障碍及脑组织病理形态。对密闭缺氧小鼠耗氧速度、存活时间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 局灶性脑缺血 脑梗塞 耗氧量 脑缺血 动物实验 中药
下载PDF
螺旋藻多糖的抗衰老作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玉兰 牟孝硕 +3 位作者 颜鸣 崔素玉 许红霞 罗晓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2-364,共3页
目的研究螺旋藻多糖的抗衰老作用。方法MDA和SOD测定分别采用TBA法和亚硝酸盐法,脂褐质的测定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结果螺旋藻多糖能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提高低温(-5℃)环境下的存活率并能降低果蝇脂褐质含量。小鼠灌服... 目的研究螺旋藻多糖的抗衰老作用。方法MDA和SOD测定分别采用TBA法和亚硝酸盐法,脂褐质的测定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结果螺旋藻多糖能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提高低温(-5℃)环境下的存活率并能降低果蝇脂褐质含量。小鼠灌服250mg·kg-1螺旋藻多糖能降低老龄小白鼠肝、脑脂质过氧化物,提高老龄小白鼠血浆中SOD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多糖 过氧化脂质 超氧化歧化酶 抗衰老药
下载PDF
合成鱼腥草素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爽 于庆海 初正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42-444,共3页
目的进一步研究合成鱼腥草素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正常大鼠及去肾上腺大鼠足肿胀的测定;大鼠胸膜炎模型炎症渗出和白细胞游走的测定;大鼠巴豆油气囊肿测定;大鼠肾上腺重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炎症渗出物中PGE含量的测定;SRS-A致豚... 目的进一步研究合成鱼腥草素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正常大鼠及去肾上腺大鼠足肿胀的测定;大鼠胸膜炎模型炎症渗出和白细胞游走的测定;大鼠巴豆油气囊肿测定;大鼠肾上腺重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炎症渗出物中PGE含量的测定;SRS-A致豚鼠离体回肠收缩测定。结果合成鱼腥草素(HOU)ig对角叉菜胶致正常大鼠及去肾上腺大鼠足肿胀、大鼠白细胞游走和巴豆油所致向芽组织增生都有显著抑制作用;明显降低炎症渗出物中PGE含量;体外给药可以拮抗SRS-A(LTC4、LTD4、LTE4三者混和物)所致豚鼠离体回肠收缩,其IC50为6×10-6mol·L-1;对肾上腺重量及肾上腺中维生素C的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HOU对炎症3种不同时相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抗炎作用不依赖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而和抑制炎症介质PGE、SRS-A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鱼腥草素 抗炎作用 PGE SRS-A 维生素C
下载PDF
羟考酮精神依赖的形成与纹状体多巴胺释放的关系 被引量:8
7
作者 刘艳丽 亓佳 +1 位作者 吴春福 宫泽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考察羟考酮致精神依赖的潜能及其与纹状体多巴胺释放的关系。方法采用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观察大鼠精神依赖潜能;采用清醒动物脑微透析技术结合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纹状体透析液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 目的考察羟考酮致精神依赖的潜能及其与纹状体多巴胺释放的关系。方法采用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观察大鼠精神依赖潜能;采用清醒动物脑微透析技术结合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纹状体透析液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结果羟考酮(2.5,5.0mg·kg-1,sc,每日1次,连续8d)能使大鼠建立稳定的条件性位置偏爱;羟考酮(2.5mg·kg-1,sc)使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多巴胺含量增加,同时其代谢产物DOPAC和HVA的含量也明显增加。结论羟考酮具有明显的精神依赖潜能,其精神依赖的形成可能与纹状体多巴胺的释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条件性位置偏爱 行为 动物 微透析 多巴胺
下载PDF
葛根黄豆苷元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4
8
作者 翁鸿博 马涛 刘玉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34-536,共3页
目的 探讨葛根黄豆苷元(DZ)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小鼠断颅法、双侧颈总动脉不完全和完全结扎法,取脑组织测定乳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 DZ能够改善小鼠脑缺血后症状,延长断头小鼠喘气时间... 目的 探讨葛根黄豆苷元(DZ)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小鼠断颅法、双侧颈总动脉不完全和完全结扎法,取脑组织测定乳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 DZ能够改善小鼠脑缺血后症状,延长断头小鼠喘气时间及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小鼠的存活时间,并能够抑制缺血所致脑组织中乳酸和SOD含量的改变。结论 DZ对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减少乳酸蓄积和清除自由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黄豆苷元 脑缺血 保护作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ι-四氢巴马汀抑制羟考酮引起小鼠行为敏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艳丽 颜玲娣 +2 位作者 亓佳 吴春福 宫泽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13-1617,共5页
目的探讨ι-四氢巴马汀(-tetrahydropalmatine,ι-THP)对羟考酮(oxycodone,oxy)行为敏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连续7d给小鼠注射羟考酮(5mg.kg-1,ip),停药5d,d13用相同剂量的羟考酮(5mg.kg-1,ip)激发致小鼠行为敏化模型,利用红外... 目的探讨ι-四氢巴马汀(-tetrahydropalmatine,ι-THP)对羟考酮(oxycodone,oxy)行为敏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连续7d给小鼠注射羟考酮(5mg.kg-1,ip),停药5d,d13用相同剂量的羟考酮(5mg.kg-1,ip)激发致小鼠行为敏化模型,利用红外光束自主活动测定仪测定小鼠自发活动的实验方法。结果ι-THP(6.25,12.5,18.75mg.kg-1,ig)一次或多次给药,对小鼠的自发活动没有影响,但ι-THP(18.75mg.kg-1,ig)能抑制羟考酮(5mg.kg-1,ip)引起的小鼠行为敏化的形成和表达。阿朴吗啡(0.5、1.0mg.kg-1,ip)给药后50min自身不影响小鼠的自发活动,但阿朴吗啡(1.0mg.kg-1,ip)能翻转ι-THP(18.75mg.kg-1,ig)抑制羟考酮小鼠行为敏化形成的作用,但不影响ι-THP抑制羟考酮行为敏化表达的作用。结论ι-THP抑制羟考酮引起的小鼠行为敏化的形成和表达,ι-THP抑制羟考酮行为敏化的形成可能与抑制DA受体相关,而抑制表达可能与抑制DA受体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ι-四氢巴马汀 羟考酮 行为敏化 DA受体
下载PDF
不同阿片受体在羟考酮引起小鼠高活动性和镇痛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艳丽 颜玲娣 +1 位作者 吴春福 宫泽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84-1489,共6页
目的研究μ、δ、κ三种阿片受体在羟考酮引起小鼠高活动性和镇痛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小动物自主活动测定和热板镇痛实验方法。结果羟考酮(1.25,2.5,5.0mg.kg-1,s.c)使小鼠的自发活动明显增加,并成明显的量效关系。非选择性阿片受体... 目的研究μ、δ、κ三种阿片受体在羟考酮引起小鼠高活动性和镇痛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小动物自主活动测定和热板镇痛实验方法。结果羟考酮(1.25,2.5,5.0mg.kg-1,s.c)使小鼠的自发活动明显增加,并成明显的量效关系。非选择性阿片受体拮抗剂naloxone能剂量依赖性的降低羟考酮引起的小鼠自发活动增加。选择性μ受体拮抗剂naloxonazine对羟考酮(5.0mg.kg-1,s.c)引起的小鼠自发活动增加没有影响,而选择性δ受体拮抗剂naltrindole能剂量依赖性的降低羟考酮引起的小鼠自发活动的增加,选择性κ受体拮抗剂nor-Binltorphimine增强羟考酮引起小鼠高活动性的作用;naloxonazine和naltrindol不影响羟考酮的镇痛作用,而nor-Binltorphimine能拮抗羟考酮的镇痛作用。结论羟考酮引起小鼠自发活动增加可能是通过δ介导的,而羟考酮的镇痛作用可能是通过κ受体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自发活动 镇痛
下载PDF
盐酸丙哌维林对豚鼠离体膀胱平滑肌条的钙拮抗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焰 王敏伟 +1 位作者 刘铮 吴静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80-783,共4页
目的 研究盐酸丙哌维林 (P 4)对豚鼠离体膀胱平滑肌条的钙拮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平滑肌条浴槽实验方法 ,以维拉帕米为对照 ,测定P 4对CaCl2 和组胺 (His)所致离体膀胱平滑肌条的收缩及对乙酰胆碱 (ACh)所致膀胱平滑肌依... 目的 研究盐酸丙哌维林 (P 4)对豚鼠离体膀胱平滑肌条的钙拮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平滑肌条浴槽实验方法 ,以维拉帕米为对照 ,测定P 4对CaCl2 和组胺 (His)所致离体膀胱平滑肌条的收缩及对乙酰胆碱 (ACh)所致膀胱平滑肌依赖细胞内钙、外钙收缩的影响。结果 P 41~ 1 0 0 μmol·L- 1 使CaCl2 累积量效曲线非平行右移 ,最大反应降低 ,pD2 ′为 4 73± 0 1 4。P 41 μmol·L- 1 使His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最大效应不变 ,pA2 为 5 44± 0 1 4 ;1 0~ 1 0 0μmol·L- 1 使His量效曲线非平行右移 ,最大效应降低 ,pD2 ′为 4 71± 0 1 0。P 41、1 0和 1 0 0 μmol·L- 1 对ACh所致依赖细胞内钙收缩的抑制率分别为 45 77%± 6 54 %、86 2 6 %± 5 59%和 90 55 %± 3 1 1 % ,对依赖细胞外钙收缩的抑制率分别为 7 30 %± 2 89%、49 1 6 %± 6 0 9%和 88 2 5 %±3 70 %。结论 P 4低浓度时竞争性拮抗His所致膀胱平滑肌条的收缩反应 ,明显抑制膀胱平滑肌条依赖细胞内钙释放的收缩反应 ;高浓度时非竞争性拮抗His和CaCl2 所致膀胱平滑肌条的收缩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丙哌维林 膀胱平滑肌 维拉帕米 钙拮抗
下载PDF
神经营养因子对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及其药物调节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予阳 于庆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1-264,共4页
营养因子是一类对神经系统起营养支持作用的蛋白质 ,当神经细胞受损伤时 ,可引起不同种类的神经营养因子释放 ,从而参与脑损伤的内源性保护过程。外源性施用神经营养因子可保护神经组织免受损害的实验结果也支持上述观点。因此 ,利用药... 营养因子是一类对神经系统起营养支持作用的蛋白质 ,当神经细胞受损伤时 ,可引起不同种类的神经营养因子释放 ,从而参与脑损伤的内源性保护过程。外源性施用神经营养因子可保护神经组织免受损害的实验结果也支持上述观点。因此 ,利用药物等手段诱导它们适时适量地释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脑缺血 兴奋性毒性损害 神经细胞 药物调节
下载PDF
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脂肪酰胺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静玉 吴春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生物体内存在着大量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酰胺 ,它们自身的高生物活性、受体介导的作用机制以及特异的生物合成和降解途径 ,提示它们可能是一类新的生物调节分子家族。这一家族包括脂肪酸乙醇胺 ,如花生四烯酸乙醇胺(anandamide ,ANA)、棕... 生物体内存在着大量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酰胺 ,它们自身的高生物活性、受体介导的作用机制以及特异的生物合成和降解途径 ,提示它们可能是一类新的生物调节分子家族。这一家族包括脂肪酸乙醇胺 ,如花生四烯酸乙醇胺(anandamide ,ANA)、棕榈酰乙醇胺 ( palmitoylethanolamine,PEA)等 ,和脂肪酸伯酰胺 ,如油酸酰胺 (oleamide,OLA )、芥子酸酰胺 (erucamide ,ERA)等。研究表明 ,内源性脂肪酰胺具有显著的中枢与外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酰胺 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6-(4-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文欣 刘少诚 +1 位作者 栾燕 王淑珍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2-17,共6页
为了寻找理想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设计合成了14个6-(4-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ADP诱导,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表明,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Ⅰ8)的作用最强.
关键词 哒嗪酮 合成 血小板聚集 抑制剂 药理学
下载PDF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乙醇引起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雯 吴春福 +1 位作者 李春莉 SilvanaConsolo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 研究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乙醇引起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 (AA)释放的影响。方法 应用脑内透析技术结合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的方法。结果 乙醇 (3 0 g·kg-1,ip)显著增加纹状体抗坏血酸释放 ,高于基础水平的 2 0 0 %左右。多巴胺D... 目的 研究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乙醇引起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 (AA)释放的影响。方法 应用脑内透析技术结合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的方法。结果 乙醇 (3 0 g·kg-1,ip)显著增加纹状体抗坏血酸释放 ,高于基础水平的 2 0 0 %左右。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SKF 38393(10mg·kg-1,ip)对纹状体AA释放及乙醇引起纹状体AA释放均无显著影响。多巴胺D2 受体激动剂LY 1715 5 5 (0 5 ,1 0mg·kg-1,ip)显著增加纹状体AA释放及乙醇引起纹状体AA释放 ,但LY1715 5 5与乙醇对纹状体抗坏血酸释放的增加没有协同作用。具有多巴胺D1受体强拮抗剂和D2 受体强激动剂特性的溴隐亭 (10mg·kg-1,ip)在给药后 6 0min内对纹状体AA释放及乙醇引起纹状体AA释放均有显著的增加作用 ,且两者有协同作用。非选择性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阿扑吗啡也能增加纹状体AA释放及乙醇引起纹状体AA释放 ,而 0 2mg·kg-1的阿扑吗啡与乙醇有协同作用 ,0 4,0 8mg·kg-1的阿扑吗啡与乙醇没有协同作用。结论 多巴胺D2 受体的兴奋参与调节纹状体AA的释放 ,兴奋D2 受体同时抑制D1受体能够协同乙醇引起的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释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抗坏血酸 乙醇 纹状体
下载PDF
早期糖尿病大鼠背根节COX-2 mRNA和血中PGE_2的变化
16
作者 陈磊 李金鸣 +4 位作者 韩冬云 宋丹 聂宏光 蔡际群 金万宝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5年第2期150-152,154,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背根节(DRG)中COX-2mRNA及血中PGE2的变化,进一步探讨糖尿病神经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大鼠单次注射链佐霉素60mg·kg-1制作糖尿病模型;用RTPCR技术半定量测定DRG中COX2mRNA;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中PGE2的浓... 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背根节(DRG)中COX-2mRNA及血中PGE2的变化,进一步探讨糖尿病神经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大鼠单次注射链佐霉素60mg·kg-1制作糖尿病模型;用RTPCR技术半定量测定DRG中COX2mRNA;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中PGE2的浓度。结果在早期糖尿病,DRG中COX2mRNA与βactinmRNA比值为0.44±0.02(1周),0.83±0.03(3周),其余对照组,4周和8周组未检出;血中PGE2的浓度分别为453.3±172.8(1周),2500±592.14(3周),380±112.3(4周)和740±173.2(8周)pg·ml-1,其中对照组未检出。结论糖尿病早期DRG中即有COX2mRNA及血中PGE2的改变,DRG中COX2mRNA的改变可能部分影响血中PGE2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2 MRNA PGE2 背根节 糖尿病大鼠 Β-ACTIN 早期糖尿病 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模型 半定量测定 PCR技术 免疫法检测 DRG 发病机制 链佐霉素 单次注射 对照组 浓度 检出
下载PDF
马来酸三甲氧苯丁氨酯的镇痛作用与单胺类递质的关系
17
作者 马涛 刘玉兰 盛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58-359,共2页
关键词 马来酸三甲氧苯丁氨酯 镇痛 甲妥类递质
下载PDF
鬼臼毒素衍生物CIP-36诱导KBV200细胞凋亡 被引量:7
18
作者 吕晶晶 张予阳 +3 位作者 陈虹 曹波 张元 陆艳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7-610,共4页
目的研究鬼臼毒素衍生物CIP-36对多药耐药人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KBV200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考察CIP-36对KBV200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Giemsa染色、DNAladder和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免疫荧光法观察CIP-36对细... 目的研究鬼臼毒素衍生物CIP-36对多药耐药人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KBV200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考察CIP-36对KBV200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Giemsa染色、DNAladder和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免疫荧光法观察CIP-36对细胞骨架的作用;West-ernblot法检测CIP-36对KBV200细胞P-glycoprotein表达的影响。结果CIP-36对KBV200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值为(2.06±0.38)μmol.L-1,能够诱导细胞产生凋亡小体和DNAladder。流式细胞检测到了细胞凋亡峰,并观察到细胞周期出现S/G2+M期阻滞。Westernblot结果显示P-gp表达降低,并且观察到CIP-36可破坏KBV200细胞的细胞骨架。结论CIP-36可能通过降低P-gp的表达,破坏细胞骨架等多靶点克服KBV200细胞株的多药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P-36 鬼臼毒素衍生物 细胞周期 多药耐药 P糖蛋白 微管
下载PDF
鞘磷脂合酶的生物学功能及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卿艳 陈伟 +1 位作者 王莉莉 李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3-576,共4页
鞘磷脂是细胞膜及血浆脂蛋白中的重要脂质,有着广泛而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含量改变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而鞘磷脂合酶是鞘磷脂合成的关键酶,其表达水平及活性高低直接影响到动脉... 鞘磷脂是细胞膜及血浆脂蛋白中的重要脂质,有着广泛而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含量改变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而鞘磷脂合酶是鞘磷脂合成的关键酶,其表达水平及活性高低直接影响到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有可能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新靶点。该文就鞘磷脂合酶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作为AS治疗潜在靶点的研究近况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磷脂 鞘磷脂合酶 鞘磷脂循环 鞘磷脂合酶抑制剂 粥样硬化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生物羊膜免疫安全性的筛检 被引量:2
20
作者 荣玲 赵雄 +5 位作者 裴秀娟 晏飞燕 马玉媛 方迟 付守廷 章金刚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575-579,共5页
目的探讨生物羊膜对大鼠免疫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1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物羊膜、免疫抑制、免疫刺激、假手术和空白对照5组,依据考察周期将每组30只再随机分为1、2、4、8和12周5个实验操作小组。各组大鼠皮下埋植后连续3 d肌内注... 目的探讨生物羊膜对大鼠免疫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1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物羊膜、免疫抑制、免疫刺激、假手术和空白对照5组,依据考察周期将每组30只再随机分为1、2、4、8和12周5个实验操作小组。各组大鼠皮下埋植后连续3 d肌内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抗感染,按考察周期进行免疫器官系数分析、NK细胞杀伤活性测定及IL-1β、IL-6和TNF-α含量测定。结果生物羊膜植入后1、2、4、8和12周,生物羊膜与假手术和空白对照组大鼠各项检测结果相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免疫抑制组大鼠免疫器官系数分析等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与其余各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免疫刺激组大鼠NK细胞杀伤活性等出现一定的免疫刺激,与其余各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生物羊膜植入大鼠体内后具有较好的免疫安全性,未产生明显的不良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羊膜 免疫刺激 免疫抑制 免疫安全性 免疫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