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戏曲艺术非遗研培实施模式的探索与优化
1
作者 孙铖彬 《华章》 2022年第12期130-132,共3页
基于非遗研培模式保护和传承戏曲艺术非遗,可以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人力资源配置、科研和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助力戏曲艺术非遗的推广、保护和传承。文章以戏曲艺术非遗传承理念为先导,构建了非遗研培模式的内容架构和工作制... 基于非遗研培模式保护和传承戏曲艺术非遗,可以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人力资源配置、科研和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助力戏曲艺术非遗的推广、保护和传承。文章以戏曲艺术非遗传承理念为先导,构建了非遗研培模式的内容架构和工作制度体系,并设计了一套科学的渐进式课程体系,从非遗保护的核心理念拓展到相关内容,并最终采用实践方式强化对戏曲艺术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互联网背景下,应借助网络和各种先进技术,提升戏曲艺术非遗的活跃度和影响力,并基于市场化开发思维将戏曲非遗推向市场,深入挖掘戏曲艺术非遗的经济价值,助力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非遗 研培 实践 保护 传承 经济价值
下载PDF
“后集成时代”辽宁地区器乐集成数字化建设与管理路径研究
2
作者 付婧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72-78,共7页
辽宁地区民间音乐数据平台建设依托《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辽宁卷》,在充分吸纳国外数字典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突出音乐元数据可靠、专业性强、区域特色鲜明、界面清晰、动态互动等数字平台建设特点,将音乐遗产数据、采集标准... 辽宁地区民间音乐数据平台建设依托《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辽宁卷》,在充分吸纳国外数字典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突出音乐元数据可靠、专业性强、区域特色鲜明、界面清晰、动态互动等数字平台建设特点,将音乐遗产数据、采集标准以及规范纳入平台管理范畴,现已初具规模。在数字平台建设和管理实践中,形成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和思考,这不仅对“后集成时代”传统文化数字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也为探索数字技术在人文艺术遗产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实践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间器乐 辽宁地区 数字化 数据平台建设
下载PDF
清代民国时期辽宁锡伯族的文化变迁
3
作者 梁爽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22-128,共7页
南迁是影响锡伯族民族发展走向的历史事件,锡伯人南迁到盛京(今沈阳)及周边等地定居。在清政府开发东北边疆的政策推动下,辽沈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也使得在此定居的锡伯人不断对生计模式和文化风俗进行调适,试图与... 南迁是影响锡伯族民族发展走向的历史事件,锡伯人南迁到盛京(今沈阳)及周边等地定居。在清政府开发东北边疆的政策推动下,辽沈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也使得在此定居的锡伯人不断对生计模式和文化风俗进行调适,试图与周围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良性互动,维持族群的可持续发展。海尔堪玛法民间信俗和“抹黑节”作为锡伯人早期发展形成的族群文化,在与南迁后变迁的周遭环境和生计模式的几度调适中不断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锡伯族 南迁 生计模式 文化风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